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构建安徽省农业保险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安徽省农业保险子系统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并探索两大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2009—2019年安徽省农业保险子系统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农业保险的发展受政策的影响较大,呈现较大的波动;农业保险子系统与农业高质量发展子系统的耦合度较高,说明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较大;但二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维持在0.73~0.80之间,整体耦合协调度呈现出中级协调水平,耦合协调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10—2021年新疆农业经济、农业生态、农业社会3个子系统下的31个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体系指标为研究内容,分析并构建新疆农业经济、农业生态、农业社会3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运用熵值赋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新疆地区农业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进行系统研究。研究期内3个系统总体上沿着农业社会滞后-农业经济滞后-农业环境滞后的轨迹演变。3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从最初的中度失调衰退,经过濒临失调衰退、勉强协调、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到2021年的良好协调,耦合协调度等级从失调阶段不断向耦合协调阶段发展。研究发现,农业生态滞后逐渐成为新疆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农业社会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是3个系统耦合协调度逐渐提高的关键。因此,新疆农业的发展首先应保护生态环境并合理开发农业资源;其次要利用好农业社会系统的发展优势,扎实推进乡村建设;最后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助推新疆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推动湖北省黄冈市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2003—2012年黄冈市统计数据为依据,利用熵权法、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对黄冈市农村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的协调程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08年之前农村经济滞后于农业生态环境发展,从2008年开始农业生态环境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表明当前农业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障碍。并提出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和治理农业生态环境,努力实现农村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优质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3):163-165
从农业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5个方面选取了35个评价指标构建了新疆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1999~2014年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存在着明显差异。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增加平稳,人口子系统呈现下降趋势,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处于协调状态,依据各子系统的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采取有效的人口、环境政策与调控措施,增强整体的有序性,是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区域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动态演变过程,以新疆地区2000~2013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耦合模型,评价农业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度呈波动状态,并且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耦合发展度从协调发展、低水平发展、轻度失调发展、低水平协调发展再度更替为协调发展,2000~2002年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度呈现协调发展,2003~2009年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度从低水平发展到轻度失调发展更替变化,其中2004年耦合发展度达到最小值,2010~2013年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耦合发展度再次过渡为协调发展,耦合发展度的变化可以看出人们逐渐意识到农业生态环境与经济同步发展的重要性,通过构建资源节约型的农业经济体系促使两者耦合趋于协调,以保障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陕西省农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通过构建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及耦合模型分析2009-2018年陕西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间的耦合关系。结果表明:陕西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耦合度极高,耦合协调度从2009年的0.350 6升至2018年的0.571 2,陕西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生态系统协调程度逐渐上升,但仍处初级协调发展阶段;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矛盾仍较突出,农业经济的发展超过了农业生态系统的承载力,未来一段时间应注重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之根本,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研究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选取2004~2013年山东省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5个维度的24个指标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加权求和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山东省2004~2013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各子系统得分及各年协调系数。结果表明:人口子系统权重为0.2026,经济子系统权重为0.3111,社会子系统权重为0.1728,资源子系统得分为0.1402,环境子系统得分为0.1732;2004~2013年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经济、环境、社会子系统发展水平较高,人口、资源子系统发展水平较低;5个子系统发展协调度总体提升,但近年来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基于2001—2012年兵团经济、人口、社会等方面数据,采用熵值法与协调度指标对其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2001—2012年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总体水平不断提高,但其内部各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存在明显差异。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持续较快提升,人口可持续发展水平逐渐下降,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缓慢提升,各个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处于不协调状态。应从人才培养、城镇化建设、环境保护及技术研发等方面着手,综合促进兵团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态系统协调度测度理论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依据数理统计理论与方法构建了农业生态系统协调度测度理论和模型,包括功效函数、协调函数和协调度的变化范围和协调度等级,建立了农业生态系统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以湖南省益阳市资阳区为例进行了农业生态系统自协调发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1990—2002年系统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1990—1998年呈弱度失调在5级以下、1999—2002年呈弱度协调在6级以上;系统协调度的变化主要受子系统影响,1990年的系统协调度低主要是因经济和社会子系统的协调度太低,1998年系统协调度低的主要原因是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太低;从研究时段看,影响农业生态系统系统协调度主要随经济子系统和生态子系统的协调度变化而改变,通常表现为经济子系统是提升协调度、生态子系统是降低协调度,揭示出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是农业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战略背景下,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云南省红河州2006—2020年的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有关数据,构建红河州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耦合度、协调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6—2020年,耦合度介于0.833~0.997,处于高水平耦合时期;耦合协调度介于0.530~0.802,协调等级从勉强协调逐步上升到良好协调,协调发展态势良好。  相似文献   

11.
黄雪花  冉瑞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168-4172
为了测度农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之间的协调度,利用熵值法和灰色系统理论模型对湖北省各地区2001~2009年的农地利用效益协调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各地区的农地利用效益协调度差异性很大,位置偏远且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协调度低,沿长江区域的协调度比其他地区偏低,武汉城市圈区域的协调度比其他区域高,其中省直管市的协调度好.农地利用只有在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协调发展下才能实现土地利用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构建了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了区域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模型,对南京市1985年~2005年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南京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具有阶段性,具体可以划分为:发展快速下滑阶段(1985年~1988年)、发展缓慢下滑阶段(1989年~1999年)和发展快速上升阶段(2000年~2005年)。根据各类指标灰色关联度数值结果的变化形式,可将其划分为2种类型:第1种类型,包括了农业经济发展和农业产出2个类指标,其关联度数值都呈快速增长态势;第2种类型,包括了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以及生态环境这3项类指标,它们历年灰色关联度数值变化均具有先减小再增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到工业“三废”、农业生产使用的化工产品以及农村生活垃圾的污染 ,农业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这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加剧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的原因 ,提出当前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黑龙江省绥化市为例,从旅游资源、客源优势、旅游形势、交通环境和旅游效益方面阐述了农业城市发展旅游业的优势,指出绥化市发展农业旅游存在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景点整合度不高和开发主体合作缺乏等问题。对此提出了绥化市发展农业城市旅游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旅游资源重组、制订合理合作机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农区发展特点和“三化”协调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阐述有关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理论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农区的发展特点及其在"三化"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障碍进行了剖析,提出农区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走出一条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支撑、以城镇化为依托,工农互促、产城互动、城乡融合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包括以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为纽带,推进工农互促;以集聚发展为载体,推进产城互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进城乡融合。  相似文献   

16.
刘亚锋  山宝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9):9379-9380
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和变化规律的农业应用学科。它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我国农业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正走向完善期。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模型以及模拟方法是其主要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7.
论农业生态学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生态学是研究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和变化规律的农业应用学科。它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着基础作用、综合作用、带动作用、关键作用和渗透作用。农业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产生期、发展期 ,目前已迈入完善期。新世纪农业生态学应朝着以下方面发展 :(1 )研究方法上 ,加强实验研究 ;(2 )实践应用上 ,强调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 )理论研究上 ,深化农业应用基础研究 ;(4 )技术体系上 ,突出系统性、完整性和创新性 ;(5 )硬件建设上 ,加大投入力度 ;(6)软件环境上 ,加强农业生态教育、增强生态意识、提高生态素质 ;(7)人才培养上 ,大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人才。  相似文献   

18.
以淮河流域35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采用特尔斐法,分析淮河流域2008年和2012年的农业生产水平、资源环境保障度、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协调度三个方面的综合水平,探讨其时空聚类格局。结果表明,2008-2012年5年间,淮河流域各市的农业生产水平全面提高,整体平均提高11.75分;整体资源环境保障度上升3.6分,其上升速度远低于生产水平发展的速度;区域之间的开发和保护存在不平衡,使本区域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度发生空间聚集,并且在5年间,协调度低的城市以西北—东南走向的条带状格局向西转移。本区域整体的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协调度均值从2008年的0.14下降到2012年的-0.11,恶化态势明显。淮河流域全区须尽快健全保护农业农村环境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起流域补偿机制等,更加注意发展与资源利用之间的时空匹配与效率提高,保障现代农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学原理、系统论思想,以农业图书馆为研究对象,分析农业图书馆信息生态系统的构成因子与内涵。结合农业图书馆信息生态的特点,构建信息生态系统模型,并应用该模型来指导农业图书馆的生态化发展。文章将信息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到农业图书馆的建设中,以期为农业图书馆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丰富信息生态学的理论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20.
经济—生态—社会耦合协调是安徽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构建安徽省农业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三个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建立耦合模型量化分析2010—2020年安徽省农业复合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结果发现,安徽省农业经济、生态、社会三大子系统之间耦合协调关系呈现不断优化的趋势,但子系统间发展不平衡性,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是安徽省多数地区的突出问题,需要深化改革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利用社会子系统的发展优势,同时建立乡村经济—生态—社会统一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