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李彬  展康 《云南农业》2011,(3):36-36
宣威市种薯研发中心引进雾培法生产微型薯,单株最多结算127粒,平均每株结薯40粒,与传统的温网室生产马铃薯原原种方法相比,单株结薯多,单位面积产量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马铃薯昆薯2号脱毒组培苗为试验材料,以组培苗茎尖扦插生产原原种。研究了不同插条长度对微型薯结薯位置的影响;不同浓度萘乙酸(NAA)对扦插苗生根状况的影响及组培苗与扦插苗微型薯结薯情况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插条软枝长度3 cm左右,扦插苗从愈伤组织处生根,结薯集中,微型薯藏于基质内方便中期管理,提高原原种商品率;100 mg/L萘乙酸(NAA)生根效果最好,基部主根长度达到9.3 cm,根系也最发达;扦插苗原原种总重明显高于组培苗,扦插苗生产的原原种商品种薯率明显高于组培苗生产的原原种。  相似文献   

3.
项目名称:马铃薯脱毒种薯(原原种、原种)生产许可证核发 项目类型:前审后批 核准内容:是否具备生产马铃薯种薯(原原种、原种)的资格 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4.
马铃薯脱毒微型薯栽培技术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微型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为试管苗-原原种-一级原种-生产良种体系.茎尖脱毒试管苗的培育、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网棚脱毒微型马铃薯原种生产繁育技术,为广大马铃薯生产种植者及消费者理清脱毒马铃薯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影响,开展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原原种生产中的应用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施用不同类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的影响不同。其中:施用矮壮素处理对马铃薯株高有明显的控制效果,马铃薯匍匐茎形成期平均株高为30.0 cm,较对照减少5.0 cm;施用赤霉素处理可促进马铃薯茎叶生长,马铃薯株高可达到39.3 cm,较CK高4.3 cm;施用低浓度多效唑处理可增加马铃薯结薯数量,每1 m2结薯数量达到440粒,较对照增加57粒;施用细胞分裂素、萘乙酸处理对马铃薯结薯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马铃薯原原种繁育能力,以渝马铃薯5号的脱毒水培苗为试验对象,在高海拔地区直接栽培,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不同生育期喷施多效唑对植株和原原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始花期和盛花期各喷施1次200 mg/L多效唑,可以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其大薯率、有效薯率、总粒数分别增加39.62%、41.74%、28.83%,大幅度提高了田间直栽脱毒水培苗繁育原原种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马铃薯茎尖剥离、组培苗生产、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合格种薯生产等一系列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笔者通过试验总结出一套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以期为提高马铃薯作物产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马铃薯茎尖剥离、组培苗生产、原原种生产、原种生产、合格种薯生产等一系列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笔者通过试验总结出一套马铃薯脱毒种薯标准化生产技术,以期为提高马铃薯作物产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宁夏马铃薯原原种种薯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普遍推广,有效的控制其退化,特别是脱毒种薯在生产上的应用,不但减轻了病害,而且提高了产量,改善品质,为了提高原原种的产量和质量,节本增效,开展了多项生产技术研究即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原原种种薯生产的影响、试管苗和扦插苗生产原原种比较和生产马铃薯原原种蛭石铺覆厚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膨大素、矮壮素、多效唑三种)对马铃薯原原种种薯生产的影响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植株徒长,并起到增加产量和提高质量的作用,但施用多效唑的效果最佳;试管苗和扦插苗生产原原种比较试验表明,扦插苗单薯重比试管苗高36.27%,而试管苗的单株结薯数、单位面积结薯数、单位面积产量分别比扦插苗提高;蛭石铺覆厚度试验表明,合理的蛭石厚度对原原种的数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基础厚度6cm为界,低于6cm时在薯苗生长过程中,匍匐茎窜箭问题严重,高于6cm时匍匐茎窜箭问题有很大程度的改善,但在数量上却无明显提高,反而增大了投入,因此,基础蛭石厚度应以6cm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脱毒原种一年制供种技术是根据马铃薯植株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利用与组培室脱毒试管苗切段繁殖相同的原理和技术及巧妙利用当地高、中、低海拔地理气候条件,以脱毒试管苗、温室水培苗和水培薯、高海拔基地大面积栽培水培苗的方式一年内生产批量脱毒原种。应用此项技术解决了组培基础种苗繁殖和源头种薯生产量少的瓶颈难题,使最新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在生产上能尽快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榆林地区马铃薯产区疮痂病高发且逐年加重的趋势,通过5种杀菌剂组合处理(70%甲基托布津WP播种期拌种+杀菌剂生长期灌根),以及2种微生物菌肥组合处理(播种期拌种或生长期灌根),探究不同处理对疮痂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疮痂病均有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其中芽孢杆菌复合生物菌剂灌根处理和70%甲基托布津WP拌种+47%春雷王铜灌根处理对疮痂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分别为  67.84%和56.09%;商品薯率及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药对照,商品薯率分别增加26.88%和25.80%,产量分别增加62.39%和45.77%。综上可知,芽孢杆菌复合生物菌剂灌根处理和70%甲基托布津WP拌种+47%春雷王铜灌根处理在防治疮痂病及提高马铃薯产量等方面表现良好,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种薯大小对整薯播种马铃薯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采用整薯播种的种薯大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在10~90g大小的种薯范围内,随种薯增大,马铃薯生物量呈递增趋势,种薯大于30g时,块茎产量明显提高,平均比使用30g以下的种薯增产8.64%~40.21%.但种薯越大,用种量越大,种薯成本也越高.从节本增效的角度分析,生产上应选用50~70g的种薯为宜.  相似文献   

13.
以大西洋马铃薯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种级种薯对河西走廊马铃薯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原种,一级种作种薯,无论在株高、单株分茎数、单株茎叶鲜重,还是在单株结薯个数与单株块茎产量上都明显优于微型薯和二级种;不同种级闻原种、一级种的产量明显高于其他种级,一级种整薯产量最高,平均为51919.5kg·hm^-2,其次为原种整薯51558.0kg·hm^-2,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同一种级整薯较切块产量高;小整薯比切块种薯有明显的生长优势,而且病害较轻、产量高。  相似文献   

14.
种薯处理对防控马铃薯烂薯病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榆林马铃薯产区常年发生的田间烂薯问题,通过防控试验,比较药剂种薯处理和茎叶喷施对控制马铃薯烂薯病害的效果,初步分析导致马铃薯烂薯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及初侵染源,为大田防控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50%烯酰吗啉种薯处理和茎叶喷施防控的田块,马铃薯产量、薯块商品率及总产值均显著高于农户未防治田块;种薯处理结合茎叶喷雾防控的田块,其马铃薯产量比单纯茎叶喷雾防控田块提高15.7%,纯收入增加27.6%。从田间病薯中未分离出晚疫病菌,表明当地烂薯的发生不是由晚疫病菌引起的。种薯药剂处理作为马铃薯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控制田间烂薯效果明显,可以作为马铃薯病害综合防控技术的关键环节,在陕西榆林马铃薯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整薯播种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克新2号’马铃薯为试材,研究了整薯播种对马铃薯生长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30~50 g整薯播种马铃薯,其植株的生长势强,干物质积累多,有利于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整薯播种的平均株高、分茎数、结薯数、大薯率分别比对照(切块播种)增加了2.81%2、00%、16.67和7.95%,单株地上干重和块茎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65%和57.89%,收获时整薯播种产量比对照提高了29.82%,与对照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同时,整薯播种的块茎干物质和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但还原糖含量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宫占元  马光恕  郑殿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286-1288,1294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芽位马铃薯母薯生理代谢及根系形态的变化,分析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生长的调控效应。[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浸种使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研究母薯生理代谢及根系理化性状变化,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生育进程的影响。[结果]DTA-6可以提高顶部芽位母薯播后21 d内还原糖含量,对播后42~56 d根系长度、根系体积及根系干重均有提高的调控效应;DTA-6可以提高基部芽位母薯播后7~28 d内可溶性糖含量,但减少播后42~49 d根系干物质积累。SODM对顶部芽位母薯的调控效应与DTA-6基本相同,但是它对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的效果好于DTA-6。就基部芽位母薯而言,SODM可以提高播后7~28 d内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播后42~49 d内根系干物质的积累,但调控效应较弱。[结论]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通过调控马铃薯母薯生理代谢及根系形态的变化进而影响马铃薯生长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17.
进行马铃薯施用氯化钾肥试验,结果表明:脱毒种薯施用氯化钾,马铃薯的产量和裂薯率与施用硫酸钾差别不大;未经脱毒种薯施用氯化钾,马铃薯的产量极显著降低,裂薯率极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早春大棚脱毒马铃薯的种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早春马铃薯种植中的实际情况,在选种、种薯处理、定植、田间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探讨,为早春马铃薯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侵染源对马铃薯生长及干腐病发生的影响,以及播前药剂拌种对马铃薯干腐病的防治效果,为宁夏马铃薯干腐病综合防控技术提供依据。【方法】 以种薯接菌和土壤接菌两种方式,并用杀菌剂进行种薯拌种或不拌种处理,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不同处理对马铃薯生长性状及其干腐病发生的影响。【结果】 种薯接菌和土壤接菌对马铃薯生长和干腐病的发生均具有影响,其中种薯接菌T1-1处理的出苗率为89.55%,株高为54.19 cm,低于其他处理,而子代薯块平均病薯数为8.95个,发病率为34.00%,病情指数为20.64,远高于其他处理;随着土壤接入菌源量的增加,马铃薯生长指标呈递减趋势,而干腐病发病呈递增趋势;种薯药剂拌种处理马铃薯生长指标均高于不拌种处理,其干腐病发病均低于不拌种处理。【结论】 种薯带菌是引起马铃薯干腐病发生的关键因素,药剂拌种可减少子代马铃薯干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种薯质量对生长和产量的影响Ⅰ .种薯大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马铃薯的几个主要因素及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播种密度一定时,种薯大小无一例外地显著影响产量,即种薯越大产量越高,而其他因素包括品种、来源、季节和海拔不同程度地影响生长和产量。播种时,单位面积的种薯出芽数调整为相同时,种薯大小对单位面积产量不产生影响。证明了种薯单位面积产生的主茎数对产量起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单株结薯较少的品种和秋冬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