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茶叶》2008,(5):42-42
研究了离子沉淀法和大孔吸附树脂层析法结合制备茶多酚的工艺。结果表明,沉淀剂AlCl,用量0.83mmol/g(茶叶),pH5.5-6.0,HCl转溶,提取分离效果较为理想;HZ-806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茶多酚效果较佳,吸附率为97.3%,解吸率为99.3%,茶多酚含量达到94.1%;HPLC和LC-MS检出儿茶素组分EGCG含量为91.9%。  相似文献   

2.
3.柱层析法 无论是采用溶剂浸提法从红茶中提取茶黄素,还是通过体外氧化制备法制取茶黄素,所得的茶黄素纯度仍然不高,限制了茶黄素类相关产品的应用和开发。为了获得高纯度的精制茶黄素,必须采用柱层析法对其进行精制纯化制备。目前,常用的茶黄素柱层析制备法主要有纤维素柱层析法、葡聚糖凝胶柱层析法、硅胶柱层析法、聚酰胺吸附树脂柱层析法等。  相似文献   

3.
茶叶香气的提取与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莫岚 《广东茶业》2016,(4):31-33
由于香气的独特性,香气的分析测定一直是茶叶科研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目前茶叶香气的提取方法集中于: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减压蒸馏萃取法(VDE)、顶空吸附法(HAS)、过柱吸附法(TLA)、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SFE)、固相微萃取(SPME)等。对于茶叶香气组分的分析常用方法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比较了溶剂萃取法、树脂吸附法、超临界萃取法三种茶多酚制备工艺。溶剂萃取法是目前茶多酚生产上最普遍采用的工艺,得率高,成本低,但是产品规格相对较低,而且有机溶剂残留和环境成本高是该方法的一块短板;而树脂吸附法则可生产更高规格的产品,同时可以减少有机溶剂使用,但也存在得率较低、成本高、周期较长的缺点;而超临界萃取法虽制备茶多酚的规格较低,但是脱咖啡因效果很好,并且可以克服另两个方法使用有机溶剂的缺点,然而,投入和维护成本过高、操作条件严格,很难在产业化上应用。总之,茶多酚生产工艺还有待进一步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5.
茶多酚提取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茶多酚提取方法一溶剂浸提法、金属离子沉淀法、树脂吸附分离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浸提法及微波浸提法,简述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流程及各自的优缺点。并提供了参考文献24篇。  相似文献   

6.
茉莉花精油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茉莉花精油是鲜花开放过程中释放的次生代谢产物,以其幽雅的气味及多功能的生物活性被广泛应用在花茶加工、化妆品、食品、医疗等方面。本文分析茉莉花释香机理及香气成分,阐述目前茉莉精油常见的蒸馏萃取法、溶剂浸提法、吸附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等提取方法的原理及其优缺点。根据茉莉花释香的特殊习性,提出将先进技术亚临界流体萃取法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茉莉精油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7.
绿茶香气不同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37  
以绿茶为原料 ,同时对蒸馏萃取法 (SDE法 )、顶空吸附法 (HAS法 )和减压蒸馏萃取法 (VDE法 )三种方法提取的香精油进行了GC MS分析 ,测定了三种方法对香气的回收率 ,并进行了感官审评。结果表明 ,三种方法提取的香精油检测结果差异较大 ,其中SDE法的香气总量、数量及回收率均较高 ,但对分析茶样的影响较大 ,特别是对热敏性的香气成分 ;HAS法虽有所改进 ,其影响依然明显 ;VDE法对茶样的影响较小 ,能较好地反映茶叶的香气特征  相似文献   

8.
茶多酚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胥佰涛  徐平  沈生荣 《茶叶》2007,33(3):143-146
茶多酚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理想的天然抗氧化剂,它的提取是茶叶深加工的热点之一。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有关茶多酚提取方法:溶剂浸提法、金属离子沉淀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树脂吸附分离法、超声波浸提法、微波浸提法等,简述了各种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流程及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大豆糖蜜上清液中除大豆低聚糖(蔗糖、棉子糖和水苏糖)外,还含有色素、无机盐、含氮组分和有机酸等杂质。本文主要研究了离子交换树脂纯化脱色糖蜜上清液过程中去除杂质的机理并优化了纯化工艺。结果显示:脱色上清液中主要的含氮组分有5种游离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天冬酰胺、丙氨酸、酪氨酸)和1种二肽(谷氨酸-酪氨酸)。用离子交换树脂直接处理脱色上清液的效率很低,含氮组分在3倍柱体积处理量时穿透;而离子交换树脂对纯含氮组分的吸附能力很强,处理量约为40倍柱体积。因此,无机盐(Na~+、K~+和Cl~-)和有机酸(柠檬酸)成为了树脂吸附含氮组分的制约因素。用电渗析法脱除无机盐后,阳离子交换树脂对含氮组分的吸附效果显著改善,处理量升高到35倍柱体积;继续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阳离子树脂流出液中的有机酸,即可获得高纯度的大豆低聚糖。同时通过拟合Thomas方程,分别计算了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含氮组分和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柠檬酸的最大固相吸附浓度。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萃取法、浸泡提取法和加热回流提取法进行树仔菜多糖的提取研究,并用苯酚-硫酸法进行多糖含量测定。结果表明,超声萃取法提取效率最高,树仔菜植株中多糖含量为0.36%。该分析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离析法;透明胶带粘取法;印迹法;撕取法;刮片法等5种制片方法观察杧果(芒果)叶片下表皮气孔的效果。结果表明:利用刮片法、印迹法和离析法均能制片,观察到气孔;刮片法制片简便,真实性好,清晰度高,但取样面积较小;印迹法易于操作,取样面积高,但清晰度和真实性较差;离析法真实性好,清晰度高,但取样面积较小,操作较繁琐,费时较长。撕取法和透明胶带粘取法无法制片不适用于杧果叶片气孔的观察。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黑胡椒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本研究以黑胡椒为材料,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戊烷:乙醚(1:1)溶剂萃取法和甲基叔丁基醚(MTBE)溶剂萃取法对黑胡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提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和主成分分析法(PCA)对提取的香气物质进行分析。3种提取方法共得到6类(烯类、醇类、酚类、烃类、崁类、烯类氧化物)33种物质。戊烷:乙醚(1:1)溶剂萃取法、MTBE溶剂萃取法及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别检测到25、23、27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合物均为3-蒈烯、柠檬烯、β-石竹烯、β-蒎烯。2种溶剂萃取法中,戊烷:乙醚(1:1)溶剂萃取法检测到的特有化合物有α-松油烯、α-松油醇、β-金合欢烯;与2种溶剂萃取法相比,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检测到的特有化合物有樟脑、4-萜烯醇、2-(4-甲基苯基)丙-2-醇、橙花醇、香树烯、β-甜没药烯和愈创兰油烃。结合主成分分析得出,β-蒎烯、3-蒈烯、柠檬烯、β-石竹烯对黑胡椒香气风味贡献率较大,其中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与2种溶剂萃取法所得成分差异明显。在溶剂萃取法中,戊烷:乙醚(1:1)溶剂萃取法优于MTBE溶剂萃取法。溶剂萃取法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所得物质在种类与数量上均存在差异。在胡椒香气物质检测时,将2种方法相结合可以更大程度保证所得化合物种类的丰富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13.
葡萄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该文介绍了压榨法、浸出法、超临界CO2萃取法等制取葡萄籽油的工艺,分析了各种加工方法的优势和劣势,以及葡萄籽油在保健药品、保健食品和美容产品方面的应用,为葡萄籽油的深度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豆和豆制品,红三叶草,葛藤中都含有异黄酮,包括染料木苷(Genistin),黄豆苷(Daidzin),黄豆黄苷(Glycitin)以及它们的衍生物如丙二酰(malonyl),乙酰(acetyl),苷元(aglucone )等.由于不同的组分在原料中的含量差别很大,寻找最优的异黄酮提取法是很困难的.传统的提取法利用甲醇、乙醇、乙腈、丙酮、n-丁醇、二甲基亚砜、Genapol等有机溶剂提取异黄酮.有机溶剂的大量使用对环境和人体都造成较大损害.近几年来,研究人员已发现几种高效的、环境友好型的提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SFE),超声波辅助萃取法(UAE),高压液体萃取法(PLE),固相萃取法(SPE),微波辅助萃取法(MAE)等.文章综述了从豆科植物中提取异黄酮的溶剂提取法和新近发展的提取技术.  相似文献   

15.
茶多酚提取方法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庆云 《中国茶叶》2003,25(1):15-16
茶多酚是茶叶中具有生物活性的重要成分,它不仅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近年发现还具有抗癌、抗衰老、抗辐射、消除人体自由基、降血糖血脂、防治心血管病、抑菌抑酶、沉淀金属等一系列特殊的药理作用。此外,随着研究的深入,茶多酚在化妆品、日用化工、轻化工等领域也开始得以应用。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目前已有了相当的研究,其中溶剂浸提、金属离子沉淀是研究和报道较多的提取法,近几年来还有一些新的方法报道,如树脂吸附法、超临界萃取法、超声波浸提法、微波浸提法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主要利用酸催化水解人参总皂苷制备20(R)-人参皂苷Rg3。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对人参总皂苷进行脱糖,硅胶柱层析法和制备HPLC法分离纯化单体人参皂苷,UPLC法能够快速、灵敏度高检测人参皂苷含量。结论研究表明,人参总皂苷在高温、低pH值条件下,20(R)-人参皂苷Rg3的转化率较高。该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为20(R)-人参皂苷Rg3在医药行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用甲醇将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从马铃薯粉中萃取出来后,采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且用紫外光谱和质谱对其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8.
用甲醇将6-羟基-7-甲氧基香豆素从马铃薯粉中萃取出来后,采用薄层层析法进行分离和纯化,并且用紫外光谱和质谱对其进行了鉴定。  相似文献   

19.
比较了3种农业气候条件下茶园土壤对镁的吸附特性。对采自南印度Anamallais、Munrar和Vandiperyar的3种土壤分别进行了镁吸附试验,并用Freundlich,Langmuir和Dubinin-Radushkevitch等温吸附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在土壤处理24h后,46%~52%的加入镁被吸附。Munnar土壤平衡液中镁浓度总是最高,可能与该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关;而Vandiperyar土壤由于粘粒含量高,因此对镁的吸附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20.
黄麻是一种生物量大、成本低廉、可生物降解的天然植物纤维资源。文章简要介绍了黄麻的性质和组成、黄麻作为吸附材料吸附水体中重金属和有机物的研究进展。阐明了黄麻纤维利用分子结构中的羟基、羧基、醚、酯、芳环等活性基团,或通过化学接枝改性在黄麻纤维素中引入一种或多种具有很强吸附能力的络合基团(如羧基、氨基等),从而高效去除污染物的作用机理。提出了目前黄麻材料在吸附应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