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虹  郑祥华 《农技服务》2010,27(7):892-893
桑树的果、叶、枝、皮、根皆为良药,叶、桑果除含多种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维生素以及矿质元素等。对桑树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2.
桑树全身是宝,其叶、果、枝、根都是地道中药材,药用价值极高。若对桑树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则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桑树(Morus alba L.)为桑科桑属落叶乔木,又称家桑、白桑。其原产于我国中部,有约4000年的栽培史,栽培范围广泛,北自黑龙江中部、内蒙古南部,南至广东、广西,东至台湾,西至新疆南部、西藏的墨脱。桑树的叶可以养蚕,桑树的果、叶、枝、皮皆为良药,桑树的叶、皮、根含有多种氨基酸。桑果除含多种氨基酸外,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和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元素等。桑树在防沙、治沙、节水、保土等生态功能上也优于其他树种,它是北方众多省区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首选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4.
果桑是果叶兼用的桑树,其叶可养蚕,其果桑椹已被列为第3代水果资源之一。桑果可以加工成桑椹酒、桑椹干、桑椹果汁等各种营养保健食品,具有天然风味和滋补营养的功效。因桑椹初夏成熟,正好填补水果市场空缺,很受消费者青睐。无公害果桑的生产,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蚕桑综合利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果桑是以食其果实(桑椹)为主,果、叶兼用型的桑树。其叶可养蚕,其果桑椹已被列为第三代水果资源之一,国际市场上正在热衷开发。桑果可以加工成桑椹果冻、桑椹酒、桑椹干、桑椹果汁等各种营养保健食品,具有天然风味和滋补营养、明目、健脑的功效。桑椹初夏成熟,正好填补水果市场空白,因此很受消费者青睐,栽培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优良实用树种——桑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树(Morus alba L.)为桑科多年生落叶乔木.桑树除叶用于养蚕外,其叶、茎、皮、根、果,在医药、纺织、食用、饲料等方面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1 桑树资源的分布 我国桑树资源十分丰富,东西南北中都有其种属分布,从热带到寒温带,从湿润气候区到干旱半干旱区都能生长发育.栽植范围十分广泛,主要栽植于江苏、浙江、湖南、四川、河北等地.  相似文献   

7.
桑树的栽培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桑树的生长习性 桑树属桑科桑属,为落叶乔木,高3~15m。我国桑树种质资源分属15个种和3个变种,是世界上桑种最多的国家。其中栽培种有鲁桑、白桑、广东桑、瑞穗桑;野生桑种有长穗桑、长果桑、黑桑、华桑、细齿桑、蒙桑、山桑、川桑、唐鬼桑、滇桑、鸡桑;变种有鬼桑(蒙桑变种)、大叶桑(白桑变种)、垂枝桑(白桑变种)。  相似文献   

8.
邓隆 《新农村》2003,(10):10-10
果桑是果叶兼用的桑树,其叶可养蚕,其果桑椹已被列为第三代水果资源之一,国际市场上正在热衷开发。桑果可以加工成桑椹酒、桑椹干、桑椹果汁等各种营养保健食品,具有天然风味和滋补营养的功效。因桑椹初夏成熟,正好填补水果市场空白,很受消费者青睐,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我们在发展无公害果桑中所应用的全套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筛选优质桑树种质和深入开发其利用价值提供依据。[方法]在实地调查西藏野生桑树资源的基础上,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个野生桑树种(变种)的16个数量性状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第一主成分中,胸径的权重正值最大,是对第一主成分影响最大的特征向量;在第二主成分中,叶裂宽的特征负荷值较大、叶柄与着生枝夹角和叶形指数的权重正值较大;在第三主成分中,一年生枝的叶数、枝长、枝粗和冠幅发达程度的权重正值较大。山桑树体高大且通直,可用于绿化河堤和建设农田防护林,还可用作培育叶用桑树的优良亲本;鸡桑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一些蒙桑的果实大而鲜艳,味道甜美,可被开发成食品。[结论]该研究对开发西藏野生桑树资源,促进西藏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该项目首次对我国代表性桑树品种的叶、枝和果的营养学和化学信息表征展开系统鉴评,构建起涵盖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和特征化学成分的数据库,为我国桑树食药专用品种的筛选提供了依据和基础。在系统鉴评成分和药理活性试验的基础上,率先筛选出一批活性成分含量高且药效好的优势桑品种,并建立起基于HPLC指纹图谱技术的质量鉴伪体系,率先提出桑树食药用品种选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相关研究内容填补了国内空白。率先开展桑树GAP标准化种植技术研究并建立了符合GAP标准桑树种植示范基地。项目组利用现代药理学研究方法在细胞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栽植了桑树,桑树一般和养蚕制丝是分不开的。随着对桑树的多元化利用开发,人们研制出了形式多样的桑树产品。人们对"一片叶""一条蚕""一粒茧""一根丝"的传统观念也在发生改变,桑树的叶、枝和果实(桑葚)都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桑叶桑树是国家卫生部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桑叶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不同相思树种生物量及其分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盛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4):100-101
该文阐述了通过对大叶相思、肯氏相思、纹荚相思、厚荚相思、卷荚相思这5种相思的实地调查,测定其生物量及生物量分配率。研究结果表明:厚荚相思的总生物量最大,而卷荚相思的总生物量低于其他相思树种。从各种相思树生物量分配率上看,厚荚相思各器官的体现为枝〉叶〉根〉干〉皮;肯氏相思体现为根〉枝〉叶〉干〉果〉皮;大叶相思体现为叶〉枝〉根〉果〉干〉皮;卷荚相思体现为枝〉根〉叶〉干〉皮;纹荚相思则表现为根〉叶〉枝〉干〉皮。  相似文献   

13.
果桑的应用价值不容忽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桑是桑类植物的一种,它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其医药价值更加引人注目。果桑的果、枝、叶、根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本文对果桑各个部分应用价值作了总结,旨在引起人们去更好的开发这一良好资源。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云南野生桑树种质资源中挖掘果桑新品种培育的基础材料,为创建新型果桑种质资源打下基础.[方法]通过野外考察搜集云南地区野生桑树种质资源,优选出10份性状特异的野生桑树资源,并进行桑叶营养成分、主要经济性状、种子萌芽率和挂果性状等调查分析.[结果]在10份云南特异野生桑树种质资源中,有2份资源开雄花,雄花花序特长,易收集花粉,可作为育种的父本;1份资源为广东桑,挂果性强,果大且成熟整齐,可直接应用;1份资源为蒙桑,桑果虽小,但结果多,且结实率和发芽率高,是抗旱砧木选育的理想资源;其余6份资源为长果桑,果大且长、挂果能力强、生长势强劲,可与栽培品种杂交培育出长果型果叶两用新品种.[结论]供试的10份云南特异野生桑树种质资源作为可多元化开发利用果桑的基础品种,应选择适宜地区栽植,或进一步与栽培品种杂交,培育出新的品种材料.  相似文献   

15.
<正>1果、叶、枝的管理果的管理原则上同花序留单果并疏除同枝顶果和尾果。一般长枝留果3~5个,中枝留果2~3个,短枝留果1~2个。授粉后15天,喷施第一次叶面肥,以尿素、磷酸二氢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将不同浓度EM制剂应用于桑树硬枝扦插育苗中,以探讨其对桑树硬枝扦插生根率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EM菌剂对桑树硬枝扦插生根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大力发展桑蚕,势必要大量栽培桑树,应用ABT生根粉进行桑树扦插可以达到功省效宏的效果.桑树硬枝(休眠枝)扦插达到当年扦插,当年成苗,当年采叶养蚕,生根率可达97%;桑树嫩枝扦插,一般15d左右开始生根,生根后36~40d腋芽萌发,成活率达90%以上,当年成苗出圃.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镉在桑树体内的迁移与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品种和种植密度对桑树吸收土壤镉及在其体内运转规律的影响,选择湖南邵阳洞口和岳阳临湘两地的重金属污染区为研究区,按照不同种植密度(15 000、30 000、45 000株·hm-2)种植三个品种桑树(粤桑11号、农桑14号和强桑1号),并对桑树植株中镉的含量与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污染区的土壤受到镉的重度污染,其中岳阳临湘污染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风险高于邵阳洞口污染区;在试验设置的种植密度范围内,桑树地上部(茎、枝、叶)镉含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升高,高密度的种植方式有利于提高桑树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在整个桑树植株中,根部镉的平均含量约占总量的40%,茎部和枝部镉的平均含量约占44%,叶片镉的平均含量约占16%;土壤Cd污染程度的增加提升了桑树根向上运输Cd的能力,桑树在洞口试验区根-茎、根-枝、根-叶的转运系数分别为0.37~0.46、0.38~0.51、0.37~0.49,临湘试验区分别为0.50~0.83、0.42~0.61、0.54~0.64。研究进一步表明,桑树可种植于重金属污染的土壤。  相似文献   

19.
EM(有效微生物菌群)在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用不同浓度EM制剂应用于桑树硬枝扦插育苗中,以探讨其对桑树硬枝扦插生根率、生根数、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EM菌剂对桑树硬枝扦插生根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嘉宝果的种质资源丰富,果实富含的花青素和酚类具有较强的抗氧化、预防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疾病等功能,其深加工产品多样化。综述了嘉宝果种质资源、生物活性物质及贮藏加工的研究进展,对今后嘉宝果的生产和科研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