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苎麻微生物脱胶采用的原料是刮剥后直接晒干的原麻,脱胶效果较差。该研究采用的原料是将刮剥后的鲜麻,先经过沸水煮练后再晒干。对经过不同煮练时间处理后的原麻,进行实验室厌氧微生物脱胶。结果表明,经过沸水煮练处理后的原麻,厌氧微生物脱胶的效果明显好于未经沸水煮练处理后的原麻;沸水煮练处理1 h的原麻,纤维细度5.83 dtex,强度6.12 cN/dtex,制成率为73.6%,厌氧微生物脱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应用一种简便、廉价的细菌脱胶方法对苎麻进行脱胶,研究脱胶后的苎麻纤维性能.结果表明,苎麻细菌脱胶后残胶率1.82%,达到了脱胶要求.且松散了苎麻纤维横截面组织结构,对苎麻中纤维素无破坏,提高了上染色率12%左右,单纤维强力比碱液脱胶的大0.15N/tex,对白度影响不大.说明该脱胶法是一种绿色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3.
苎麻煮练液中加入抗再沉积剂 PVA,螯合剂聚丙烯酸钠,渗透乳化剂平平加Ο,并对三种助剂用量分别进行了单因子试验,利用正交多项式对残胶率进行处理,确定了各助剂的最佳用量PVA为2.2798 g/l;聚丙烯酸钠为1 g/l;平平加Ο为2g/l.最优试验结果为精干麻残胶率1.2332%,断裂强度 8.45cN/dtex,断裂伸长率为 4.5%.通过这些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实现了苎麻一煮法化学快速脱胶.  相似文献   

4.
亚麻脱胶新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作者将引进的苏联酶制剂及丹麦诺沃亚麻酶用于亚麻脱胶试验,结果表明:加酶脱胶可缩短沤麻时间1/4~2/3,可提高出麻率3~4%。并具有提高纤维质量,消除沤麻水污染的作用,是亚麻脱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苎麻复合酶脱胶影响因子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耐热碱性果胶酶和半纤维素酶复配后进行苎麻酶脱胶影响因子组合优化实验,以脱胶去除率为脱肢效果判断依据.结果表明,果胶酶浓度 4%(对原料),半纤维素酶浓度2%,转速250 rpm,脱胶时间 3.5 h,最高脱胶去除率可达 17.22%.对脱胶后的苎麻韧皮纤维进行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显示,随脱胶时间的延长,纤维分散度越高,脱胶 3 h 时纤维基本完全分散.  相似文献   

6.
雨露沤麻是我所研究推广的一项工省效宏的亚麻沤制新技术,东北地区推广后取得很大效益.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导致出麻率低和纤维品质劣的问题一直没能解决.本文探讨了在5月20日至9月1日适宜温度内铺麻,采用间隔48小时人工喷水4毫米的新技术,以弥补自然降水的不足,增加沤麻湿度,改善沤麻环境,缩短沤麻周期,提高长麻率0.9-3.4个百分点,纤维号提高2号.该项技术对指导雨露沤麻工作和雨露沤麻工厂化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秋水仙素处理对苎麻腋芽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湘饲纤兼用苎1号腋芽为实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不同的时间,结果显示:用1.8 mg/mL的秋水仙素处理48 h,苎麻株高、茎粗和分株力状况较好;用1.5 mg/mL的秋水仙素处理72 h,苎麻的原麻产量较高;用5 mg/mL的秋水仙素处理24 h,苎麻的纤维强度较好;用10 mg/mL的秋水仙素处理72 h,苎麻的纤维支数最优。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株高与茎粗、纤维强度和分株力呈显著性正相关;纤维支数与株高、茎粗和纤维强度极显著负相关。接近半致死剂量的处理组合为10 mg/mL的秋水仙素处理腋芽72 h,其致死率达到43.33%,秋水仙素诱变当代的农艺性状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8.
脱胶是除去苎麻中非纤维素物质(半纤维素、果胶、木质素、脂肪和水溶物等),获得纯净单纤维的过程。经过脱胶后的纤维才具有可纺性。因此,脱胶是苎麻纺织上的一项重要工艺。到目前为止,烧碱煮炼法仍是最通用的脱胶方法。但该  相似文献   

9.
红麻鲜皮和鲜杆陆地湿润脱胶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脱胶时间短、出麻率高、纤维品质好、污染极轻、用水少、经济效益高和劳动强度低等优点;与天然水沤法相比,鲜皮脱胶时间缩短8天,鲜杆脱胶时间缩短4.5天,鲜皮和鲜杆的脱胶精洗率分别提高3.9%和0.25%,对水体的污染程度减轻90%以上。同时,该技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适于在广大麻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雨露沤麻是我所研究推广的一项工省效宏的亚麻沤制新技术 ,东北地区推广后取得很大效益。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而导致出麻率低和纤维品质劣的问题一直没能解决。本文探讨了在 5月 2 0日至 9月 1日适宜温度内铺麻 ,采用间隔 48小时人工喷水 4毫米的新技术 ,以弥补自然降水的不足 ,增加沤麻湿度 ,改善沤麻环境 ,缩短沤麻周期 ,提高长麻率 0 .9— 3.4个百分点 ,纤维号提高 2号。该项技术对指导雨露沤麻工作和雨露沤麻工厂化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