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共设计了4个不同的叶面肥配方,以苎麻中苎1号和多倍体1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盆栽试验探讨了不同配方叶面肥对苎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叶面肥均能促进苎麻植株的生长及叶片SPAD值、根系活力、根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生理特性的提高,且以腐殖酸复合叶面肥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苎麻叶面施肥后生长加快,长势变旺;3次叶面施肥后,中苎1号叶片SPAD值较对照提高了24.2%~41.0%,多倍体1号提高了12.3%~32.6%;根系活力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提高,并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2.
辛丰 《中国棉花》2008,35(4):21-21
叶面施肥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土壤施肥不足、防止植株早衰、促进作物营养平衡等.正确使用叶面肥,不但可以增强作物抗逆性,而且还改善作物品质和增加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3.
辛丰 《江西棉花》2007,29(5):49-49
叶面施肥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土壤施肥不足、防止植株早衰、促进作物营养平衡等.正确使用叶面肥,不但可以增强作物抗逆性,而且还可改善作物品质和增加作物产量.要切实提高叶面肥的使用效果,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4点:  相似文献   

4.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通过3季苎麻(Boehmeria nivea L.)试验探讨了4个不同配方叶面肥对苎麻产量、纤维支数和败蔸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叶面肥均能提升苎麻株高、茎粗、鲜皮厚度、有效株数和鲜皮出麻率等产量因素,原麻产量和生物产量提高。随着叶面肥中营养元素种类增加,苎麻的原麻产量、生物产量进一步提高,且以F4腐植酸复合叶面肥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与其他处理相比全年纤维产量和生物产量均达到显著水平。叶面施肥能提高苎麻的纤维支数,但在不同的收获期处理间差异较大。其中以F4腐植酸复合叶面肥处理下纤维支数最高,与其他处理相比中苎1号提高了1.12%~4.75%(头麻)、0.57%~5.44%(二麻)和0.94%~2.62%(三麻),多倍体1号提高了2.48%~7.22%(头麻)、0.70%~7.64%(二麻)和0.55%~7.49%(三麻)。不同处理下苎麻败蔸情况差异不大,叶面施肥不能减少败蔸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用PBOG、瑞丰钾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五洲绿世界(高钙)、含海藻酸水溶肥料、99%含量KH2PO4等5种叶面肥,对次郎甜柿叶面施肥的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均有明显增强树势的效果,分别较不喷肥的对照处理产量提高24.9%、19.7%、14.4%、30.9%和15.2%;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略高,但果实品质差异不显著。其中,喷施含海藻酸水溶肥料处理增产最高,但果肉硬度略低于对照和其它处理,固形物含量亦低于其它4种叶面肥处理。  相似文献   

6.
红薯叶面施肥增产增收效果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红薯叶面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红薯第一和第二次薯块膨大高峰期各喷施一次钾素叶面肥,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其中高能红钾、高锰酸钾、磷酸二氢钾增幅10.3%~14.8%,显著高于其他参试肥料品种.  相似文献   

7.
穗期喷施叶面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水稻穗期喷施不同种类的叶面肥来研究不同叶面肥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效果好、性价比高的叶面肥用于水稻生产。结果表明,磷酸二氢钾、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生化素植物多糖等7种叶面肥在水稻穗期喷施,可以通过提高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来增加产量,其中,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处理增产22.10 kg/667 m^2,润垦磷酸二氢钾处理增产19.91 kg/667 m^2,生化素植物多糖处理增产16.32 kg/667 m^2;同时,穗期喷施叶面肥可以提高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提高稻米的加工品质,其中生化素植物多糖、高效腐植酸和微量元素水溶肥处理还可降低垩白粒率。从产量和效益方面综合考虑,水稻穗期喷施叶面肥增产增效最多的是润垦磷酸二氢钾,然后依次为含氨基酸水溶肥、禾丰磷酸二氢钾、14-16-12硫酸钾型水溶性化成肥料、高效腐植酸、生化素植物多糖、微量元素水溶肥。  相似文献   

8.
施用叶面肥对烤烟产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表明,施用叶面肥对烤烟的产量提高和质量改善有一定的补充作用。综述了叶面肥的种类及吸收机制,分析了不同叶面肥对烤烟生长发育、生理特性、经济性状和品质的影响,并对烤烟叶面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叶面施肥是植物吸收营养成分的一种补充,具有吸收快、利用效率高的特点,可以弥补由于茶园化肥减施后养分吸收的不足。"叶面肥+有机肥+茶树专用肥"高效施肥技术模式,在浙江省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与"有机肥+茶树专用肥"高效施肥技术模式相比,平均增产2.3%,新梢养分利用率提高5.5个百分点,绿茶品质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0.
苎麻壮龄期,年三季麻的地上部分生物学产量(鲜重,下同)达6000公斤左右,对土壤肥力的消耗较大。如果苎麻田间肥料(包括有机和无机)投入不足,将会对苎麻园的土壤肥力,苎麻纤维产量、品质等有明显的影响。而苎麻收剥时,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