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危害特点近年来 ,随着蔬菜基地的保护地生产迅速发展 ,给温室白粉虱提供了冬春繁殖场所 ,使白粉虱种群的数量逐年增加 ,对蔬菜的危害日益严重。一般危害的损失达 1 /3,严重的可高达 70 %。温室白粉虱是多食性害虫 ,据国内外报道、该虫可危害 47科 2 0 0多种植物 ,其中受害较  相似文献   

2.
温室白粉虱取食广泛,寄主繁多,但它也有非嗜食植物。非嗜食植物对温室白粉虱可能有很好的控制作用。研究了4种植物的汁液对温室白粉虱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植物的汁液对温室白粉虱都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使温室白粉虱落卵量减少65%以上。非嗜食植物次生物质在温室白粉虱的控制中会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丽蚜小蜂和黄板诱杀防治温室白粉虱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室白粉虱是温室内主要害虫之一。为了减少化学药剂的危害,提高产品安全性,笔者通过丽蚜小蜂的天敌防治方法和黄板诱杀的物理防治方法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试验就丽蚜小蜂的最佳释放时机、释放密度、黄板悬挂高度、黄板防治效果等四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每株番茄上有0.5头温室白粉虱时,连续两次以150000头/hm2的密度释放丽蚜小蜂进行生物天敌防治,即可有效防治温室白粉虱的发生,有效率可达95.6%。同时使用黄板诱杀这一物理防治方法,也可有效减少温室内白粉虱数量,并且确定了植物顶端上方5~15cm处是白粉虱较活跃的区域,因此黄板应尽可能多的覆盖这一区域,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气温逐渐下降,一些害虫纷纷进入温室大棚以躲避冬季的严寒,白粉虱就在其中。不但如此,温室的环境和鲜嫩的蔬菜还为白粉虱提供了非常适宜的营养和繁殖条件,这使得白粉虱逐步上升为北方温室栽培蔬菜的头号敌人。一、白粉虱发生特点温室白粉虱的主要特点:一是个体很小,成虫也就长1毫米多一点,若虫的长宽都不到1毫米。二是白粉  相似文献   

5.
温室白粉虱f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是我国南北各地棚室蔬菜上发生的重要害虫.主要危害黄瓜、豆类、番茄、茄子等多种蔬菜。以成虫、若虫群居叶背吸食汁液,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植株生长衰弱。甚至全株枯死:白粉虱能分泌大量蜜露。容易诱发煤污病,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使蔬菜失去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田间复种指数的逐年提高及温室、大棚等保护地栽培模式的广泛应用,白粉虱的发生及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已成为当今蔬菜田的主要害虫之一。介绍了白粉虱危害症状和危害特点,提出了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及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为有效控制白粉虱对瓜果类蔬菜的危害,江西吉安市农作物良种场联合江西井冈山国家农业科技园管理委员会科研人员用150亿/克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750克/公顷、1500克/公顷、2250克/公顷,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20克/公顷等4个处理对蔬菜温室大棚秋葵、黄瓜、圣女果作物上白粉虱进行了药效试验。在秋葵上的试验结果表明,药后7  相似文献   

8.
<正>为比较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分别取食烟草后对烟草生长特性的影响,明确2种粉虱取食诱导的烟草防御反应的差异和时间效应,探讨B型烟粉虱诱导的烟草防御反应在竞争取代温室白粉虱中的作用,山东省临朐县植保站、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研究人员采用直尺测量和烘箱烘干称重的方法,研究比较了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分别取食烟草不同时间后对烟草自身生长指标影响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温度大棚已在种植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之而来的蔬菜害虫--温室白粉虱(属同支书目,粉虱科),也成为温室大棚及露地栽培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并且在室内花卉上危害也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温室花卉的白粉虱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室白粉虱俗称小白蛾子,近年来随着花卉保护地生产迅速发展,其分布地区逐渐扩大.在花卉上的危害日益加重,该虫能为害37科73种观赏植物如月季、倒挂金钟、扶桑、串红等,已成为目前温室花卉生产中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11.
温室白粉虱俗称小蛾子,主要危害温室、大棚及露地的黄瓜、菜豆、茄子、番茄、青椒等蔬菜,此外还危害花卉及其他作物,寄主共计900余种,是北方地区保护地蔬菜的主要害虫种类。一、形态特征(一)成虫。成虫体长1.0 ̄1.5毫米,呈淡黄色。翅面覆盖白色蜡粉,停息时双翅在体上合拢成屋脊  相似文献   

12.
系统调查了日光温室樱桃番茄上温室白粉虱成、若虫及其丽蚜小蜂寄生后的黑“蛹”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植株上的垂直分布:温室白粉虱成、若虫在上部较幼嫩且已充分展开的叶片上的数量最多,单位调查部位平均分别高达1.6,17头;温室内的水平分布:成虫较随机,未见明显的规律;若虫在棚顶通风口正下方、偏阴面的植株上数量最多,单株平均最高达40头,最南端的阳面植株上数量最少,单株平均仅为7头;丽蚜小蜂寄生温室白粉虱黑“蛹”的空间分布:垂直分布在植株上部最多,单株平均达20头;水平分布在近北部甬道的植株上最高,单株平均达88头,最南端植株上最少,单株平均仅3头。表明温室白粉虱成、若虫喜在通风、透光良好且较幼嫩的植株上部取食、产卵和活动,其丽蚜小蜂寄生黑“蛹”的空间分布与其若虫寄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系统调查了日光温室樱桃番茄上温室白粉虱成、若虫及其丽蚜小蜂寄生后的黑"蛹"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植株上的垂直分布:温室白粉虱成、若虫在上部较幼嫩且已充分展开的叶片上的数量最多,单位调查部位平均分别高达1.6,17头;温室内的水平分布:成虫较随机,未见明显的规律;若虫在棚顶通风口正下方、偏阴面的植株上数量最多,单株平均最高达40头,最南端的阳面植株上数量最少,单株平均仅为7头;丽蚜小蜂寄生温室白粉虱黑"蛹"的空间分布:垂直分布在植株上部最多,单株平均达20头;水平分布在近北部甬道的植株上最高,单株平均达88头,最南端植株上最少,单株平均仅3头.表明温室白粉虱成、若虫喜在通风、透光良好且较幼嫩的植株上部取食、产卵和活动,其丽蚜小蜂寄生黑"蛹"的空间分布与其若虫寄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正>山东省济阳县孙耿镇是全国闻名的蔬菜之乡,也是山东主要大棚番茄种植基地。但由于这里的大棚番茄多数种植时间比较长,有的长达20年之久,因此一些病虫害发生也特别严重,尤其是温室番茄的"三病一虫",即苗期的猝倒病、生长期的番茄晚疫病和灰霉病,以及温室白粉虱。以上这四种病虫害几乎每年发生,而且年年都是防治难点。  相似文献   

15.
<正>为筛选防治温室白粉虱的有效药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采用室内和田间药效方法,测定了7种杀虫剂在推荐剂量下对温室白粉虱卵、若虫和成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1.8%阿维菌素乳油单用或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25%烯啶虫胺可溶性粉剂混用对卵和若虫的防效高达  相似文献   

16.
<正>一、农业防治实行与非茄科作物34年轮作。选用无病壮苗,高畦栽培,合理密植,保护地注意通风。施足腐熟有机肥。盖地膜可减轻前期发病。定植至结果期,及时整枝打杈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和下部老叶,带出田外销毁。适时通风降湿,控制浇水。二、生物防治在棉铃虫孵化盛期喷施200单位的苏云金杆菌乳剂100倍液,可兼治粉虱、斑潜蝇等。有条件的,可在棚内释放丽蚜小蜂控制温室白粉虱、烟粉虱等害虫。用植物源农药,如蚜虫宜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分别取食烟草后对烟草生长特性的影响,明确2种粉虱取食诱导的烟草防御反应的差异和时间效应,探讨B型烟粉虱诱导的烟草防御反应在竞争取代温室白粉虱中的作用,采用直尺测量和烘箱烘干称重的方法,研究比较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分别取食烟草不同时间后对烟草自身生长指标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诱导寄主防御的虫口密度下,B型烟粉虱和温室白粉虱分别取食烟草不同时间后对烟草自身生长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且具有时间效应。与对照烟草相比,B型烟粉虱取食烟草5天后对烟草生长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但从取食10天开始出现显著不利影响,随着取食时间的延长对烟草的不利影响逐渐增加。烟粉虱取食15、20天后烟草株高分别降低了6.9、8.5 cm,平均节间距分别缩短了0.6、0.53 cm,叶片数量分别减少了2.1、2.6叶/株,系统叶叶面积明显增大,叶片变薄,单位面积干重分别降低了0.99、1.01 mg/cm2。温室白粉虱取食烟草不同时间后对烟草生长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与温室白粉虱为害烟草后相比,B型烟粉虱为害烟草后产生了对烟草的特异性抑制反应,这可能与B型烟粉虱诱导烟草表达的特异性防御反应对自身资源的消耗有关。  相似文献   

18.
<正>1温室蔬菜生态特点日光温室大棚特殊的生态环境为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提供了有利条件,高温高湿、封闭的小气候和连茬种植,使病虫害发生种类、数量比露地明显增加,为害程日趋严重,为蔬菜生产增加了大量的病虫来源。目前我县日光温室蔬菜上发生的主要病虫害有猝倒病、立枯病,黄瓜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叶霉病、茎基腐病、病毒病,西葫芦灰霉病、白粉病等;虫害主要有温室白粉虱、蚜虫、潜叶蝇等。  相似文献   

19.
<正>近些年来,无论是公园还是其他绿化带的观赏桃李等植物,细菌性穿孔病有偏重发生的态势,尤以美国黑李更易感病。除危害桃李外,还能危害樱桃、杏等核果类果树,引起叶片脱落和枝叶枯死,影响桃李植物的观赏性。现将其病害的症状识别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病害症状发生在桃、李植物上的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枝条,造成叶片穿孔脱落。发病  相似文献   

20.
白粉虱又名小白蛾、白蝇,近年来已成为南方地区切花菊生产上的重要害虫,危害日益严重。危害状况白粉虱以成虫和若虫群集于切花菊下部叶片的背面,能对切花菊造成多种危害。1.成虫和若虫通过刺吸吸食切花菊叶片汁液,造成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