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叶  张春冬 《湖北农业科学》2011,(19):3967-3968
应用5%烯唑醇微乳剂防治香蕉褐缘灰斑病(Cercospora musae).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烯唑醇微乳剂对香蕉褐缘灰斑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田间使用该药剂600~800倍稀释液7d后的防效为64.81%~68.33%,与对照药剂25%烯唑醇乳油2000倍稀释液的防效(69.15%)相当.试验期间未发现该药剂在供试剂...  相似文献   

2.
4种诱导剂对香蕉抗褐缘灰斑病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氨基寡糖素、异噻菌胺和禾之壮有机水溶肥对香蕉抗褐缘灰斑病的诱抗作用,为利用诱导剂防控香蕉褐缘灰斑病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采用叶喷、叶喷+根施、根施3种施药方式,研究了4种植物诱导剂对香蕉褐缘灰斑病抗性的诱导作用。【结果】4种供试诱导剂对香蕉褐缘灰斑病均有较好的诱抗效果。3种施药方式中以叶喷+根施处理效果最佳,5%氨基寡糖素AS、20%异噻菌胺SC、77%异噻菌胺WG及禾之壮有机水溶肥第3次药后7 d的诱抗效果分别为70.02%、72.62%、63.61%和67.67%;3次药后的平均防效分别为53.18%、56.68%、42.16%和53.34%。其次在叶喷、根施处理条件下,20%异噻菌胺SC与禾之壮有机水溶肥第3次药后7 d的诱抗效果也均超过63%,其中禾之壮有机水溶肥根施处理第3次药后4次调查的平均防效为52.33%。禾之壮有机水溶肥根施处理抗病效果下降最慢,随后依次是叶喷+根施处理条件下的禾之壮有机水溶肥、20%异噻菌胺SC和5%氨基寡糖素AS,持效期28 d以上;77%异噻菌胺WG根施处理诱抗效果下降最快,持效期最短,7~14 d,其余各处理持效期为14~21 d。【结论】5%氨基寡糖素AS、20%异噻菌胺SC及禾之壮有机水溶肥的叶喷+根施、禾之壮有机水溶肥根施对香蕉褐缘灰斑病具有良好的诱导抗病效果,持效期28 d以上。  相似文献   

3.
选择4种药剂对“保玉7号”进行玉米灰斑病防治试验。结果表明:4种不同药剂防治玉米灰斑病,均获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40%丙环唑微乳剂防治效果最佳,在玉米收获前7日其防效可以达到73.66%,明显高于其他药剂;采用40%丙环唑微乳剂时所种植玉米产量最高,比不施药处理增产26.27%,因此,40%丙环唑微乳剂是适宜当地的玉米灰斑病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4.
试验比较了苯甲·丙环唑、咪鲜胺、代森锰锌3种杀菌剂对茭白锈病、胡麻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乳油2 000倍液防治3次对胡麻斑病、锈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在70%以上。450 g·L-1咪鲜胺乳油1 500倍液对胡麻斑病防治效果较好,防治2次以上防效在65%以上,但是对锈病防治效果较差。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对茭白锈病、胡麻斑病防效均不佳,不建议在生产上推广使用。另外大田试验表明,连续使用苯甲·丙环唑、咪鲜胺3次以上会造成茭白植株矮缩与茭白上市时间推迟。生产上建议不同种杀菌剂轮换使用,以延缓病害产生耐药性。  相似文献   

5.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5%叶面净Ⅱ可湿性粉剂(沟施、淋灌)防治香蕉褐缘灰斑病,平均防效为87.65%,与生产上常用的药剂25%敌力脱乳油1000倍液防效相当,且药效稳定,持效期长,对香蕉生长安全无害。田间使用量以10g/株为宜。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防治香蕉叶斑病的适宜药剂,选用18.7%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50 g/L丙环唑乳油、50%氟环唑悬浮剂共4种杀菌剂,运用田间喷雾的方法,开展香蕉叶斑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7%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168.3 g/hm2处理防效最好,2次施药后14 d的防效为84.54%;其次是250 g/L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225 g/hm2处理,防效为73.37%;250 g/L丙环唑乳油有效成分225 g/hm2处理防效为71.65%;50%氟环唑悬浮剂有效成分225 g/hm2防效最差,为71.35%。由此说明,18.7%丙环唑·嘧菌酯悬浮剂有效成分168.3 g/hm2可有效防治香蕉叶斑病。  相似文献   

7.
苯醚甲环唑防治香蕉叶斑病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5%苯醚甲环唑稀释2000~4000倍防治香蕉叶斑病,在发病初期使用,平均防治效果最高达70%。施药3次后,25%苯醚甲环唑稀释2000倍、3000倍、4000倍及25%丙环唑乳油稀释1500倍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0.0%、69.5%、62.6%、73.0%,25%苯醚甲环唑稀释2000倍、3000倍的防治效果与25%丙环唑乳油稀释1500倍相比,差异不显著,可作为香蕉叶斑病防治中的轮换用药。  相似文献   

8.
选用45%醚菌·腈水悬浮剂、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2.5%腈菌唑乳油、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开展香蕉黑星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药剂6种施药倍数,对香蕉黑星病的防效均大于60%,其中45%醚菌·腈水悬浮剂1000-1500倍液的防效达76.96%-81.90%,与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1500倍液的防效相当,且防效均显著高于12.5%腈菌唑乳油1500倍液和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供试5种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菌的田间防治效果和安全性,为甘蔗黑穗病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药剂或药泥浸泡甘蔗种茎处理、甘蔗收砍后药液喷淋蔗桩处理等方法进行5种杀菌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325 g/L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和250 g/L丙环唑乳油)对新植蔗、宿根蔗黑穗病的防治试验。【结果】在新植蔗试验中,播种后240 d调查,250 g/L丙环唑乳油250mg/kg、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125 mg/kg、250 g/L嘧菌酯悬浮剂166.7 mg/kg、300 g/L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200mg/kg和325 g/L苯醚甲环唑·嘧菌酯悬浮剂216.7 mg/kg处理在网室无病试验地对黑穗病的防效均达90.00%以上,在有病试验地的防效分别为73.37%、80.63%、83.43%、84.06%和87.61%,250 g/L苯醚甲环唑乳油125 mg/kg药泥浸泡甘蔗种茎处理的防效为89.57%,显著好于单纯药液处理。在宿根蔗黑穗病防治试验中,用上述药剂在甘蔗砍收后次日喷淋蔗桩,于甘蔗分蘖期调查的防效分别为75.51%、81.90%、81.53%、83.61%和85.83%。5种杀菌剂对甘蔗生长均安全。【结论】5种参试杀菌剂对甘蔗黑穗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甘蔗黑穗病的药剂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用3种农药,同时在金岛1号和汉都99两个玉米品种上进行玉米灰斑病防治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在汉都99品种玉米灰斑病防治试验区防效最显著,于第二次防后20 d,10%苯醚甲环唑WG 1 000倍液防效为64.0%~80.6%,平均71.1%;25%丙环唑EC 1 500倍液防效为65.6%~82.4%,平均74.1%;430 g·L~(-1)戊唑醇SC 2 000倍液防效为61.7%~80.3%,平均71.2%。测产结果表明,3种药剂处理平均百粒重较未防对照区增加2.2~2.9 g,667 m2平均玉米产量较未防对照区增加23.6~42.2 kg,增幅为6.2%~11.1%。  相似文献   

11.
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乳油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剂量、不同施药次数的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的效果。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乳油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用药量加大而显著上升。其中末次药后14 d苯醚甲环唑.丙环唑30%乳油300 mL.hm-2的防效达83.13%,与对照药剂苯醚甲环唑10%水分散粒剂450 g.hm-2和丙环唑25%乳油450 mL.hm-2的防效相当,且安全性较好,因此可以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几种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杀菌剂对小麦条锈病防治效果,对不同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7种不同杀菌剂均有一定的防效,其中125 g·L-1氟环唑悬浮剂和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均达到85%以上。40%氟硅唑乳油和25%丙环唑乳油防效达到75%以上。不同杀菌剂处理后,可以使小麦单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丙环唑对茭白胡麻斑病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250g/L丙环唑EC防治茭白胡麻斑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250g/L丙环唑EC对茭白胡麻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适宜稀释倍数为1250-2500倍,持效期在14d以上。  相似文献   

14.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防治水稻纹枯病药效研究结果表明,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药效随用药量加大而显著上升。其中末次药后14 d 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300 mL/hm2的防效达83.13%,与对照药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50 g/hm2和25%丙环唑乳油450 mL/hm2的防效相当,且安全性较好,可以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用24%腈苯唑悬浮剂、5%烯唑醇微乳剂、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2.5%啶氧菌酯悬浮剂4种药剂进行香蕉叶斑病防治试验,以常用杀菌药剂30%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和250 g/L丙环唑乳油作为比较,进行田间试验防效对比。结果表明,4种处理药剂对香蕉叶斑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最高防效达到74.03%,药后21 d防效最高仍达69.94%,其中22.5%啶氧菌酯SC和250 g/L吡唑醚菌酯EC的药剂防效速效性和持效性均好;24%腈苯唑SC药剂防效速效性好,持效性次之;5%烯唑醇ME速效性好,但持效性稍差。4种药剂对作物发育无不良影响,可以在香蕉种植上作为轮换药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25%丙环唑乳油防治香蕉叶斑病田间药郊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 2 5 %丙环唑乳油防治香蕉叶斑病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 ,该药对香蕉叶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 2 5 %丙环唑乳油 5 0 0~ 10 0 0倍液 ,防治效果可达 77 31%~ 85 4 2 %。  相似文献   

17.
25%丙环唑乳油防治香蕉叶斑病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 :2 5 %丙环唑乳油 60 0、90 0、12 0 0倍液对香蕉叶斑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从防效和成本综合考虑 ,用量以90 0~ 12 0 0倍液为宜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杭州地区目前市场上主要几种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的防治效果,在余杭区瓶窑镇安排了杭州市主栽小麦品种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处理对小麦赤霉病防治均有较明显效果,病穗防效最低为66.5%,最高90.4%,病情指数防效均在83%以上,最低为83.1%,最高达95.4%。其中25%氰烯菌酯悬浮剂+250 g·L-1丙环唑乳油+5%d-柠檬烯可溶液剂处理的病穗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均最高,分别达90.4%和95.4%;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250 g·L-1丙环唑乳油处理,病穗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都是第2,分别为87.1%和93.8%;10%叶菌唑悬浮剂处理,病穗防效和病情指数防效都位列第3,分别为85.3%和93.2%;而240 g·L-1氯氟醚·吡唑酯乳油处理无论是病穗防效还是病情指数防效都是最差的。本试验选取杭州地区市场上的几种主要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并进行一定组合的复配,筛选有效的药剂及药剂组合,以期为小麦赤霉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大面积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1%申嗪霉素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田间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选用1%申嗪霉素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进行了防效试验,调查并比较常规药剂井冈霉素水溶性粉剂和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呻嗪霉素悬浮剂30m L/hm2于水稻破口期使用,使用一次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达80.65%,连续使用2次防治效果达85.26%,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治效果达84.91%,防效均优于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和井冈霉素,能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在田间的发生危害,并且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对马铃薯旱作地和水旱轮作地两种类型地块主要病害具有较好防效的生物药剂,采用播种期土壤处理法,分别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素、多抗霉素、寡雄腐霉菌和辣根素五种生物药剂对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和疮痂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防治早疫病以辣根素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治效果最好,两种类型地块的防治效果均高于60%;防治晚疫病以多抗霉素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治效果最好,在旱作地和水旱轮作地分别高于40%和25%;防治疮痂病以枯草芽孢杆菌和氨基寡糖素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旱作地和水旱轮作地的防治效果均分别高于80%和25%。各种药剂在旱作地的防治效果整体优于水旱轮作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