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通过比较新型白肋烟晾制干筋辅助加温设施(干烟房)与"89"式标准晾房中进行白肋烟干筋处理对白肋烟产量、质量及效益的影响,研究干烟房的干筋效果。结果表明,干烟房可有效控制干筋期的温湿度,减少了因干筋期低温高湿引起的烟叶霉烂现象,与"89"式标准晾房处理相比,平均减少晾房占地面积15 m2,白肋烟干筋时间缩短20.1 d,白肋烟产量提高14.2%,产值增加469.25元/667 m2,收入增加516.84元/667 m2,平纯收入增加263.26元/667 m2,烟叶均价增加1.26元/kg,上等烟比例增加3.96个百分点,中等烟比例增加1.6个百分点,中部烟叶评析得分增加2.5分,上部烟叶评析得分增加1分。干烟房干筋可以提高白肋烟的产量和质量,缩短晾制时间,大幅度减少晾棚占地面积,有利于白肋烟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及推进白肋烟产区现代烟草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白肋烟烟区在晾制环节由于低温高湿经常出现的棚烂现象,建造密集型晾房,在晾房一侧修建加热系统,通过对晾房内温湿度控制,能彻底解决晾烟霉烂问题。应用结果,密集型晾烟房能提高白肋烟调制水平,烟叶上中等烟比例增加11.3百分点,产量增加10.4%,均价提高2.2元·kg-1,经济效益提高11 071.9元·hm-2,每座晾烟房每年净增效益1 054.38元。  相似文献   

3.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采收白肋烟TN86成熟烟叶,放于不同的晾房(简易晾房和住房式晾房)中进行自然调制。对自然调制好的烟叶进行不同部位取样,参照BURTON等方法测定TSNA含量水平,探索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空气相对干燥的年份,住房式晾房的所有部位的样品TSNA水平都高于简易晾房相应部位的TSNA水平,不同部位之间的TSNA水平两个晾房表现出同一变化趋势:中部最高、下部次之,上部最低。不同部位TSNA含量的平均值住房式晾房为1.91μg/g,简易晾房为1.30μg/g,住房式晾房TSNA含量比简易晾房高46.8%,简易晾房更有利于降低烟叶中TSNA含量;在白肋烟中的TSNA,NNN含量最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马里兰烟晾制方式的最佳组合。[方法]采用双因素单重复设计研究了不同晾制处理对马里兰烟晾制质量的影响。f结果]处理⑩的马里兰烟产量最高。麦庄村和万里村保温晾房晾制的马里兰烟产量分别比标准晾房晾制提高了7.7%和7.5%。处理⑧的马里兰烟产值最高。麦庄村和万里村保温晾房晾制的马里兰烟产值分别比标准晾房晾制提高了10.8%和12.5%。保温晾屠晾制的中、上部烟叶的质量高于标准晾房晾制的烟叶。标准晾房晾制的上部二级烟叶的烟碱含量低于4%,保温晾房晾制的上部二级烟叶的烟碱含量为4%~5%。保温晾房晾制烟叶的总氮含量和钾含量略高于标准晾房晾制的烟叶。[结论]前期保温晾房晾制+后期两段式干筋棚晾制的晾制组合的马里兰烟产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5.
顶棚温湿度调节晾房对马里兰烟晾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里兰烟对晾制温湿度环境条件要求较苛刻,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易造成含青烟或霉烂烟,严重影响烟叶质量。因此,对马里兰烟调制设施和晾制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顶棚温湿度调节晾房较水泥瓦等上盖标准晾房日间温度高1~2℃,晾房内相对湿度低5%~10%,且保温保湿时间较长,有利于马里兰烟凋萎变色,烟叶晾制质量较好;其结合两段式干筋棚分片上绳晾制技术效果更佳,可以有效减少烟叶含青和霉烂现象,提高上中等烟比例10%左右。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白肋烟晾房建造规格参数,通过设置不同底棚高度、拱架高度、长宽比例及不同层数的晾房,分析比较了不同结构晾房晾制期间的温湿度。结果表明,半整株采收晾制白肋烟的晾房底棚高度为2.1 m,顶部拱架高度1.0 m较适宜;试验设计的不同长宽比例晾房对晾房内温湿度的影响不大,但晾房设计为方形较稳固;单层晾房平均温度低于双层晾房,而平均相对湿度较高,活动式晾房设计为2 层或单层均适宜。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中高海拔烟区白肋烟在晾制环节存在的烂烟等突出问题,通过在白肋烟晾房内安装排风扇进行排湿,研究其对晾房内温湿度和白肋烟晾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晾制过程中设施调控使烟叶晾制时间缩短4~6 d,晾房内温湿度处于较适宜的范围,烂烟率分别比CK降低了7.25和11.36个百分点,烟叶上中等烟比例提高了10.44个百分点,产值增加了5888.39元/hm2。  相似文献   

8.
不同晾房白肋烟晾制过程中生物碱和总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5种晾房(竹笆涂泥晾房、美式全板晾房、黒膜夹草晾房、全黑膜晾房、黒膜推杆晾棚)和2种采收方式(半整株采收和摘叶采收)研究了白肋烟晾制过程中生物碱、总氮含量及氮碱比的变化。在烟叶晾制过程中,烟碱和总生物碱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降烟碱、假木贼碱和新烟草碱变化相对较小。竹笆涂泥、美式全板、黒膜夹草3种方式烟碱含量的下降幅度相对较大,中部叶和上部叶下降幅度分别为17.6%~27.6%和16.5%~19.7%,晾制后烟叶生物碱含量和氮碱比较为适宜;而黑膜推竿晾制和全黑膜晾房的烟叶烟碱含量降低幅度较小,氮碱比偏小。摘叶采收烟叶烟碱含量较高,氮碱比较小,且在晾制过程中含量下降幅度较小,这与其失水干燥较快,调制过程较短有关。  相似文献   

9.
晾烟房温湿度调节装置对马里兰烟晾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专利"晾烟房温湿度调节装置"(专利号:ZL200820066396.X)应用到马里兰烟调制中,形成保温晾房,可明显提升平均温度,较标准晾房日平均温度提高1~2℃,相对湿度降低5%~10%,且保温保湿时间较长,有利于马里兰烟凋萎变色,烟叶晾制质量较好,降低烟叶含青程度和减少霉烂烟叶,提高有效产量7.6%左右,上等烟比率提高11.4%左右,上中等烟率提高5.0%左右.试验表明,保温晾房和标准晾房晾制的烟叶化学成分均较协调,保温晾房使烟碱含量提高0.13%~0.81%,总氮含量提高0.77%~1.03%.烟叶钾含量提高0.20%左右,总糖含量降低0.08%~0.34%,烟叶氟离子含量差异较小,均在0.50%左右.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云南宾川白肋烟晾制期间空气湿度偏低,晾制进程较快,物质转化不充分的问题,以TN 86为材料,研究晾房围护遮阳网、黑膜和麻片等物理保湿措施对晾制环境、晾制进程、调制后烟叶质量和中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物理保湿方法均能增加晾房内的湿度,减缓烟叶水分的散失速率,延长烟叶的调制时间,并降低调制后的烟叶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增加香气物质含量,改善烟叶外观质量.处理间上部叶的中性香气物质的含量总量表现为:遮阳网>黑膜>麻片>对照.遮阳网、黑膜和麻片处理的烟叶中性香气物质的含量比对照分别高出102.74%,88.73%,50.24%,遮阳网、黑膜和麻片处理的烟中叶除新植二烯外的中性香气物质的含量比对照分别高出194.21%,45.90%,28.23%.晾制期间晾房湿度与调制后烟叶各类香气物质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运用二因素二次回归饱和D-最优设计,研究不同变黄阶段温湿度对烤烟中部叶均价和上等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变黄阶段不同温湿度组合对均价及上等烟率的影响基本相似,温度对二者的影响大于相对湿度;均价及上等烟率随温度或相对湿度的升高而均呈迅速上升→缓慢上升→缓慢下降→迅速下降的变化趋势,均价的峰值分别出现在38.0℃和87.0%,上等烟率的峰值分别出现在37.6℃和86.5%;此外研究结果还得出:当温度恒定在37.5~38.0℃,相对湿度恒定在85.0%~88.0%,干湿球差为1.5~2.0℃时,均价、上等烟率分别可达到10元/kg和40%以上。  相似文献   

12.
证明了-K(G)≤-λ(G)≤-δ(G),给出了给定顶点数、边数、边连通度的图的最大平均边连通度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3.
14.
李琳  韦杰  王豹祥  闫铁军  何结望  冀志霞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9):1803-1807,1810
对果胶酶、纤维素酶、α-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4种酶的复合酶处理废次烟末制备烟草浸膏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对酶添加量、作用时间、作用温度和作用pH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条件果胶酶、纤维素酶、α-淀粉酶和中性蛋白酶的添加量分别为0.05%、0.15%、0.05%、0.05%,处理温度50℃,处理时间1h,pH自然.与对照相比,酶法处理后制备的浸膏烟气浓度和劲头明显增加,烟气柔和细腻,有润感和甜感,喉部和鼻腔无刺激,烟香丰富,有烘烤香和果甜香.处理后的浸膏中还原糖含量增加了123%,氨基酸含量增加了74%,蛋白质含量变化不大.GC/MS分析表明,酶处理后对烟草香气有重要贡献的物质如茄酮、巨豆三烯酮、3-羟基-β-大马酮、紫罗兰醇以及紫罗兰酮等物质含量均有所增加,且非酶促棕色化反应产物5,6-二氢-2H-吡喃-2-酮、3,5-二羟基-2-甲基-4(H)吡喃-4-酮、2,3-二氢-3,5-二羟基-6-甲基-4(H)吡喃-4-酮及2,6-二甲基-4-硫代呋喃酮等含量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植烟区烟草主要害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92~1995年的调查,本文记述了辽宁省烟田植食性昆虫107种,螨类和蛞蝓各1种,它们隶属8目37科。其中1种为中国新记录;16种为辽宁省新记录。基本明确了辽宁省3大主要植烟区的主要害虫、害虫的为害特性及其区系分布。  相似文献   

16.
烟草种植业是中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民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对烟区的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烟草种植促进了烟区农村的发展:①先进实用生产技术推广,是烟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提高的持续动力;②烟草种植的特殊性,为烟区商品意识和市场观念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③高产值、高税收,为烟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④领先的生产组织方式,带动烟区现代农业发展;⑤烟草企业对烟区农村社会事业积极投入,推动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适宜遵义烟区种植的特色、优质、适产的烟草品种,以当地主栽品种云烟87为对照,对11个烤烟品种的大田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常规化学成分及烟叶感官质量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贵烟202、毕纳1号和贵烟4号的田间长势好,叶面积较大,叶片化学成分协调,产值高,烤后烟叶香气质好,综合性状较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遵义烟区进一步试种。  相似文献   

18.
烟草分子农业——烟草行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了烟草分子农业的含义,详细介绍了烟草分子农业生产的产品,例如抗体、疫苗等,并对比了烟草生产重组蛋白表达系统的优缺点,提出了发展分子农业的优势及烟草分子农业开发的现状,指出烟草分子农业可以成为烟草行业发展的一个新增长点。发展烟草分子农业可以改变烟草生产仅限于制造卷烟的单一模式,从而使烟草行业发展具有更大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张燕 《湖北农业科学》2016,(17):4588-4591
基于北疆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1981-2014年数据,分析了其春、夏、秋季和棉花主要生长季(5~9月,包括2015年)及各月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并与棉花单产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夏、秋季及主要生长季的气温年际变化均为变暖趋势,增温率秋季大,夏季小;34年间平均气温上升了1.2~2.7℃,平均最高气温上升了1.5~2.3℃,平均最低气温上升了2.0~2.6℃;从5~9月来看,5月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增幅大,6月最高气温增幅大;年代际的变化是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秋季升幅大,平均最低气温春季和秋季升幅最大;5~9月的各月分布是5、8月逐年代均为上升,但6月最高、7月最低、9月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都出现了振荡;棉花单产与气温变化趋势慢而稳定(夏季、主要生长季、7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8月),与上升幅度大(5月平均气温、最低气温)的温度因子关系为显著正相关;5~9月5个月的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与产量为显著正相关,其中8月与产量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20.
驻马店烟区是河南省浓香型优质烟叶重要产区,曾创造了辉煌的业绩,但近几年随着烟叶计划的压缩,在新的市场上没有研究和把握好新的机遇,特别是烟叶品牌的塑造方面内涵不丰富、定位不准确。本文基于驻马店烟区生态条件、历史文化及地理标识等方面,对驻马店烟区"金铜山"烟叶品牌的塑造与发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