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试验在相同的条件下,采集牙鲆巨噬细胞,用添加不同浓度的核苷酸(0、10μg/m L、1000μg/m L、10000μg/m L)的培养基对牙鲆头肾巨噬细胞进行培养,培养24小时后,进行吞噬指数的测定,以检测不同浓度的核苷酸对牙鲆头肾巨噬细胞吞噬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核苷酸A能够增强牙鲆头肾巨噬细胞吞噬活力,在设定核苷酸浓度的范围内,含10000μg/m L核苷酸的培养基对牙鲆头肾巨噬细胞的吞噬活力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
牙鲆的头肾免疫细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头肾印迹片、光镜片和电镜片的观察发现,其头肾主要集中于肾脏前部2个分叉部分。组织学研究证明,头肾是由基质组织网络着不同发育阶段的血细胞构成,具无肾小球等分泌结构。进一步超微观察表明,其质是由网状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组成,各种免疫细胞由淋巴细胞、单核细胞、颗粒细胞(Ⅰ型和Ⅱ型)以及巨噬细胞等组成。头肾中免疫细胞丰富,其中淋巴细胞占36.6%,单核细胞占31.0%,颗粒细胞占19.7%。说明牙鲆的头肾免疫细胞种类比较丰富,是免疫细胞的主要生发中心,在鱼体免疫防御系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以特殊颗粒细胞的分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尖吻鲈在水体中含氧量约3.0mg/L状态下(实验组)养殖3天,其吞噬百分率(PA)和吞噬指数(PI)与对照组(含氧量约6.0mg/L)相比无显著变化(P〉0.05);在第6天和第9天,实验组的PA和PI比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5);在第12天,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PA和PI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实验的前6天,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动物头肾NBT阳性巨噬细胞数目基本相等;而在第9天后,实验组动物的头肾NBT阳性巨噬细胞数目显著减少(P〈0.05)。  相似文献   

4.
通过光镜技术对野生鲻(Mugil cephalus)的脾脏和头肾进行研究发现:脾脏外有薄层结缔组织纤维被膜覆盖,被膜向内延伸将脾脏分成不规则小叶,无明显小梁,含大量淋巴细胞、血细胞、粒细胞,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较多,脾脏中可见较多并行排列的动脉、静脉和神经束,有椭圆体;头肾与肾脏分离,分左右2叶。头肾为网状淋巴样组织,外被膜极薄,无明显的小梁,无肾单位,分为红血细胞聚集区和白细胞聚集区,有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相对于脾脏,头肾中的动脉和静脉的数量较少。研究结果表明:头肾和脾脏组织是鲻的重要造血器官和免疫器官。  相似文献   

5.
秦真东  詹凡玢  李亚男  施斐  杨敏璇  卢志杰  李军  林蠡 《水产学报》2023,47(3):039415-039415
为了探究鱼类体内过量游离血红蛋白对鱼体的影响,本实验以草鱼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内注射血红蛋白模拟体内出血,探究血红蛋白对组织和组织中巨噬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体内注射血红蛋白的实验结果显示,血红蛋白的刺激导致头肾和中肾组织中出现明显的血红蛋白沉淀,同时提高了鱼体血清中的抗氧化相关酶活性,促进了头肾组织中炎症因子基因TNF-α、IL-1β和IL-10的mRNA表达水平。普鲁士蓝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结果显示,头肾巨噬细胞对血红蛋白表现出了吞噬活性。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血红蛋白的刺激显著激活了头肾巨噬细胞中CD68、CD86、CSF和MHC-Ⅱ的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的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刺激12 h后,头肾巨噬细胞中的炎症因子基因(TNF-α、IL-1β和IL-4)、趋化因子基因(CCL20和CCL4)、IFN-α和TLR4的mRNA表达水平被显著上调表达。研究表明,草鱼头肾巨噬细胞对血红蛋白具有吞噬能力,同时血红蛋白也激活了巨噬细胞中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本研究结果首次阐述了草鱼血红蛋白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关系,丰富了鱼类血液基础免疫学理论,同时也为鱼类健康养殖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黄颡鱼头肾的组织发生与组织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黄颡鱼的免疫机能,采用组织学方法,对孵化后1~48 d的黄颡鱼鱼苗头.肾的组织发生进行了观察;对5月龄幼鱼和成鱼头肾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出膜后1 d,头肾仅由肾小管组成;出膜后2d,头肾小管间出现未分化的细胞团;出膜后7 d,头肾小管间出现淋巴细胞团;此后淋巴细胞及造血细胞的数量逐渐增多;出膜后26~43 d,肾小管逐渐萎缩直至完全消失,头肾完成由排泄器官向淋巴器官的转变.黄颡鱼头肾含丰富的静脉血管、血窦以及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各类免疫细胞.肾上腺组织细胞分布于头肾门静脉以及头肾组织中静脉管周边.其幼鱼头肾所含酸性颗粒细胞较成鱼头肾丰富,而成鱼头肾则具有较多的黑色素巨噬细胞,且常常在血管附近聚集形成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  相似文献   

7.
殷国俊 《水产学报》2004,28(6):628-632
用密度梯度离心分离鲤头肾中的巨噬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用RPMI细胞培养液对分离的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黄芪水提取液来研究黄芪对鲤头肾中免疫细胞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影响。黄芪水提取液单独使用时能刺激鲤头肾中巨噬细胞的增殖,但不能刺激巨噬细胞的氮暴发活性。用黄芪和脂多糖(LPS)混合刺激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时,黄芪水提取液能显著提高脂多糖刺激所产生的一氧化氮的产量。研究结果表明,黄芪不仅能刺激巨噬细胞数量的增加,而且能协同脂多糖增强头肾中免疫细胞的功能,从而对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条石鲷头肾和脾脏的显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光镜技术对条石鲷(Oplegnathus fasciatus)头肾和脾脏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头肾表面覆盖着一层极薄的纤维结缔组织性被膜,未见明显小梁,实质主要由淋巴组织、血管和血窦组成,其间可见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脾脏表面也覆盖着一层极薄的纤维结缔组织性被膜,其实质主要组成有脾髓(红髓和白髓混合排列)、椭圆体和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小梁不明显,进入脾脏的中央动脉和静脉往往紧靠在一起互相结伴而行。  相似文献   

9.
鲇鱼(Silurusasotus)隶属鲇形目,鲇科,鲇属,为凶猛肉食性鱼类,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以小鱼、虾等为食。鲇鱼原作为池塘养鱼的敌害加以清除,随着名特优鱼类养殖的发展,对其苗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天然水域捕捞的鲇鱼苗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满足不了渔业生产的需求。目前在池塘养殖鲇鱼中以下两个生产环节成为制约池塘养殖鲇鱼发展的“瓶颈”:(1)池塘养殖的鲇鱼合成类固醇葡糖苷酸的种类和数量比野生鱼少得多,因而不能诱发生殖行为而自然产卵;(2)鲇鱼在幼鱼阶段,尤其在鱼苗至夏花鱼种阶段,同类自相残杀现象严重,成活…  相似文献   

10.
壳聚糖通过甲状腺激素对草鱼免疫功能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初始体质量为(1.04±0.01)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为对象,在探讨内分泌激素—甲状腺激素对草鱼免疫功能影响的基础上,研究壳聚糖对草鱼免疫功能的内分泌调控。实验分别制作含甲状腺激素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mg/kg、1mg/kg、5mg/kg、10mg/kg饲料的甲状腺激素)和含壳聚糖饲料(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25%、0.50%、0.75%、1.00%的壳聚糖),在循环水族箱中饲养草鱼70d。实验结束后测定试验鱼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T3和T4)含量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甲状腺激素对草鱼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头肾和脾脏溶菌酶活性、头肾NO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且两者变化趋势相似。故认为甲状腺激素能够调控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壳聚糖对草鱼血清中甲状腺素含量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吞噬活性、头肾和脾脏溶菌酶活性、头肾NO含量)也有显著影响(P〈0.05),而且在各实验组有较为相似的变化趋势。综合以上结果认为,壳聚糖可以通过内分泌途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实现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调控。鉴于0.50%壳聚糖组具有最强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认为在本实验条件下,壳聚糖在草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0.50%。  相似文献   

11.
在超净台内剖取、研磨褐牙鲆头肾,用Ortuńo的方法分离头肾巨噬细胞;无菌抗凝尾静脉抽血分离外周血白细胞。用含有0、0.1、0.5、1.0、1.5mg/mL和2.0mg/mL大豆异黄酮的细胞培养液分别体外培养这些细胞,24h后分别测定细胞的氧呼吸爆发活力、增殖活力及吞噬活力等免疫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在体外培养下,大豆异黄酮显著影响褐牙鲆头肾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免疫力(P0.05),且随着培养液中大豆异黄酮质量浓度的增加,上述细胞免疫力先增后降。当培养液中大豆异黄酮质量浓度为0.5mg/mL时,褐牙鲆头肾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的氧呼吸爆发活力、增殖活力以及吞噬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而当大豆异黄酮质量浓度达到2mg/mL时,显著抑制褐牙鲆头肾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免疫力(P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体外细胞培养中添加0.5mg/mL大豆异黄酮促进了褐牙鲆头肾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的免疫力;2mg/mL大豆异黄酮则明显抑制细胞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斑点叉尾[鱼回]头肾巨噬细胞,经含2%胎牛血清的L-15培养液中培养,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和超微结构;采用MTS法研究酵母细胞壁对巨噬细胞体外作用的合适浓度和最佳时间。结果表明:使用34%、51%的密度梯度分离斑点叉尾[鱼回]头肾细胞,经过3~12小时培养,巨噬细胞纯化率95%以上;分离的头肾巨噬细胞具有巨噬细胞的形态特征。酵母细胞壁对斑点叉尾[鱼回]的巨噬细胞最适的作用浓度为0-500pg/ml,作用时间为12小时。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酵母细胞壁对鱼类免疫细胞的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应用常规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成体黄河鲤肾脏的显微和亚显微结构。试验结果显示,黄河鲤的肾脏包括头肾和中肾两部分。头肾实质中没有肾单位,主要由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构成,可观察到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和甲状腺滤泡;中肾实质中包含有肾小体、肾小管和拟淋巴组织,肾小体由鲍曼氏囊和与其相接触的血管球组成。肾小管由颈段、第一近曲小管、第二近曲小管、间段、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组成;拟淋巴组织包括血管、淋巴细胞、血细胞、粒细胞、黑色素巨噬细胞和甲状腺滤泡。结构观察显示,黄河鲤头肾已退化为具有造血功能的免疫器官,中肾为主要的泌尿器官,黄河鲤在硬骨鱼的进化中处于中等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温度对离体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抗氧化能力和炎性反应的影响,从大黄鱼头肾组织中分离巨噬细胞结合贴壁筛选法得到细胞单层后,在不同温度(16、22和28°C)下培养备用。使用25μg/mL的脂多糖(LPS)孵育细胞2 h后,测定不同培养温度下离体细胞活力、呼吸爆发活性、抗氧化酶(SOD和CAT)活性以及相关基因(SOD、CAT、Hsp70和IL-1β)表达的情况。结果显示,体外培养细胞36 h后,16°C和22°C条件下培养的细胞活力显著高于28°C处理组;LPS处理组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呼吸爆发活性显著升高,但SOD和CAT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下降。高温(28°C)显著提高了细胞CAT酶的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但SOD酶活性和基因表达变化差异不显著;LPS显著促进了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IL-1β基因的表达,并且随培养温度升高细胞IL-1β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但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Nrf2和Hsp70的基因表达量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加,且LPS处理组细胞基因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温度显著影响了离体大黄鱼头肾巨噬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和LPS所诱导的促炎基因的表达,Nrf2和Hsp70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香菇和黄芪多糖对鲤免疫细胞的免疫活性作用,采用Percoll密度离心等技术,对鲤的头肾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并离体培养,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了香菇和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分别体外暴露不同浓度的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后,采用MTT法测定它们对鲤外周血白细胞增殖的影响;NBT还原法和Griess试剂显色法测定对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法测定头肾巨噬细胞细胞因子IL-1β诱导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芪和香菇多糖作用头肾巨噬细胞24 h后,香菇多糖浓度为1,10,100μg·mL-1时能显著诱导巨噬细胞的氧爆发活性,黄芪多糖则没有显著的诱导作用;黄芪和香菇多糖作用头肾巨噬细胞96 h后,香菇多糖低浓度时对细胞的氮呼吸爆发活性无显著影响,黄芪多糖浓度10μg·mL-1能显著诱导氮呼吸爆发活性,而在浓度为1000μg·mL-1两者均表现为高浓度抑制作用;两者作用外周血白细胞24 h后,香菇多糖浓度为100,1000 μg·mL-1和黄芪多糖浓度为10,100μg·mL-1时都能显著促进鲤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两种多糖作用头肾巨噬细胞24 h后能显著增强IL-1β的体外诱导表达.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和香菇多糖对离体培养鲤免疫细胞有明显活性作用,对鲤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曾慷 《水产学报》2001,25(5):464-468
采用MTT颜色反应法研究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ISKNV)、伴刀豆球蛋白A(concanavallin A,ConA)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在离体状态下对健康和ISKNV感染后存活30d或60d的鳜的头肾淋巴细胞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onA和LPS能促进健康鳜头肾淋巴细胞的转化,而对感染后存活30d或60d的鳜头肾淋巴细胞没有作用;纯化的ISKNV对健康鳜头肾淋巴细胞没有促进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但对ConA的作用有抑制,对感染后存活的30d或60d的鳜头肾淋巴细胞,纯化的ISKNV有一定的促进转化的作用,感染存活的鳜头肾中有对ISKNV的免疫记忆性T细胞。另外,用建立的ISKNV PCR检测方法对健康和ISKNV感染后存活的鲜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健康鳜为阴性,而ISKNV感染后存活的鱼,头肾、后肾、脾脏和部分鱼的心脏为阳性。ISKNV在鳜体内形成潜伏感染。  相似文献   

17.
辽河地区鲇鱼(Silurus asotus)的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辽河水系产的野生鲇鱼(Silurus asotus)作繁殖亲本,采用LHRH-A2(促排2号)加DOM(马来酸地欧酮)药物组合(剂量为6-7ug 5mg/kg),一次注射,共催产2926组,排卵效应时间为8-21h,获得受精卵337万粒,孵出鱼苗207万尾,平均催产率为70%,本试验为我国北方地区开展鲇鱼人工殖提供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解决存在问题的廉洁。  相似文献   

18.
张文革 《内陆水产》2008,33(3):28-29
1红体病 (又称桃拉综合症)症状:虾体虚弱,甲壳变软,不摄食,空胃,体色素扩散,附肢呈红色,尤其是在尾扇、尾节和腹肢更明显,有时整个虾体变成红色。急性期感染的南美自对虾全身暗红,尤以尾扇与游泳足明显。病虾肝胰脏肿大变白。  相似文献   

19.
自噬是维持真核细胞稳态的重要过程,在细胞分化、发育、免疫等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目前,人们对于自噬相关基因(Autophagy related gene,ATG)在鱼类免疫应答中的功能仍知之甚少。本研究从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中克隆得到了自噬相关基因ATG5(LcATG5),其开放阅读框(ORF)全长828个核苷酸,编码27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预测的分子量为32.3 kD,等电点为5.7。氨基酸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LcATG5与其他物种ATG5之间的序列一致性较高,含有1个高度保守的APG5结构域,并且与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ATG5的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LcATG5在所检测的11个组织或器官中均有表达,在血液中表达量最高,在脾脏中表达量最低;LcATG5在来源于大黄鱼头肾组织的原代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以及细胞系LYCK细胞中也均有表达,在原代粒细胞中表达量相对较高,而在巨噬细胞中相对较低;病毒类似物poly(I:C)刺激后,这4种免疫细胞中LcATG5的表达水平都显著上调,其在LYCK细胞中变化最为显著,刺激后12 h上调了3.93倍。过表达LcATG5的鲤上皮瘤(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d, EPC)细胞受鲤春病毒血症病毒(Spring Viremia of Carp Virus, SVCV)感染48 h后,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s, CPE)明显高于对照组,细胞培养上清中SVCV的滴度为1013.82 TCID50/Ml,高于对照组109.27 TCID50/mL,同时细胞内SVCV标志基因SVCV-G、SVCV-M和SVCV-P的表达量分别上调了13.77倍、15.72倍和11.39倍,表明LcATG5过表达促进了EPC细胞中SVCV病毒增殖,这些结果为深入研究自噬和自噬相关基因在鱼类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选取540尾黄颡鱼,连续投喂含不同水平枸杞多糖的配合饲料(300、600、900、1200、1500 mg/kg饲料)8周.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等技术,对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进行分离纯化,使用NBT还原法、Griesse试剂显色法和MTT法测定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活性和外周血白细胞的增殖能力,以探讨枸杞多糖对黄颡鱼免疫细胞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枸杞多糖各水平组均能显著地提高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的氧呼吸爆发活性(P<0.05),且900~1200 mg/kg水平组的提高作用极显著(P<0.01);虽然各水平组均能提高黄颡鱼头肾巨噬细胞的氮呼吸爆发活性,但只有1200~1500 mg/kg的水平组能极显著提高该活性(P<0.01);枸杞多糖还能明显提高黄颡鱼外周血白细胞的增殖能力(P<0.01).可见,枸杞多糖可以有效地提高黄颡鱼免疫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