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结合琼中县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地域状况,阐述琼中县11种主要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其产业特点,简要介绍各乡镇自主发展的特色产业情况。针对琼中县农业产业发展状况,提出巩固与提升绿色农业、着力建设琼中农业产业品牌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设施农业的涵义,介绍了设施农业的基本栽培类型,以海南大棚西瓜生产和甜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为例,详细介绍了这2种主要设施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琳洁 《茶叶》2007,33(3):183-186
本文以我国近年来的茶文化旅游现象为研究对象,试图将茶文化旅游的概念做出阐述,并结合当前茶文化发展现状,将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形式划分为自然景观型、茶乡特色型、农业生态型和人文考古型四种模式。对这四种模式的茶文化旅游描述其发展背景、发展成因以及现实例证。对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所存在的缺陷做出分析并预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良茗 《中国茶叶》2012,(4):28-28
正本刊讯3月23日,海南省第三届茶事活动在海南省琼中县隆重开幕。此次茶事活动由琼中县人民政府、海南省茶叶学会、海南省茶业协会主办。来自海南省、市、县的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研究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部主任程启坤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施兆鹏教授,海南大学徐国定教授  相似文献   

5.
南海的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是中国固有领土,其战略与经济地位突出。在分析热带岛礁分布、资源特点、农业生产技术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探讨了热带岛礁农业的定义、发展模式及策略,提出热带岛礁农业的发展应以维护岛礁生态系统的稳定为基础,构建以农业生产、岛礁人工林带、海岸生态林带、海岸沙滩固沙带、礁盘-浅海防护带不同群落带为基础的热带岛屿生态系统。农业生产中可重点引进生长迅速、抗逆性好的景观、药食两用型植物或蔬菜品种,如木麻黄、草海桐、厚藤、十万错、假蒟等。优先发展并集成对岛礁生态系统干扰少、资源依赖度低的防虫网配合遮阳网等实用生产技术,同时生产发展中应注重对有害生物、入侵生物的防控,构建景观异质化程度高的生态型热带岛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小麦品种生态型研究的历史,论述了小麦品种生态型分类的主要方法,即连续等级性状分类法;形态生理型分类法;商品属性及其它性状的分类法和新型连续等级系列性状分类法,并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1产业园创建的必要性现代农业产业园是现代农业的展示窗口、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是生态型安全食品的生产基地、是提高农村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的载体、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亮点工程。2016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农业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是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所在,而现代农业产业园是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三产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汪洋副总理要求,努力把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三园建设好,使其在  相似文献   

8.
建设生态型园林是解决园林绿化与城市土地、水资源短缺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以厦门城市绿化为例,分析生态型园林与人工植物群落的关系,重点研究人工植物群落的组成结构、景观形态和营造模式,总结厦门生态园林建设及营造人工植物群落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小麦品种生态型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小麦品种生态型研究的历史,论述了小麦品种生态型分类的主要方法,即连续等级性状分类法,形态生理型分类法,商品属性及其它性状的分类法和新型连续等级系列性状分类法,并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根据绿橙对气候条件的要求,分析确定了绿橙种植的农业气候区划指标。利用海南省气象台站最新30年的气候观测资料和台站地理信息,建立了琼中县主要气候要素的空间分析模型。在GIS的支持下,对无观测站地区500 m×500 m网格单元上的气候要素值进行了推算,并利用反距离权重差值法进行残差订正,制作了琼中绿橙种植气候区划专题图。区划图划分出琼中县绿橙种植的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区,针对各区域气候特点提出了相应建议,为绿橙的合理布局及趋利避害、绿橙产量和品质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邱新棉 《江西棉花》2000,22(5):7-10
本文回顾了我国棉花生产及供求状况,提出我国棉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阐述进一步解决上述问题的针对性措施,这就是要优化结构,科技创新,抓住机遇,产业经营,产、学、研结合增效益,实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中心任务”。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种薯中存在环腐病菌潜伏侵染,这种潜伏侵染逐代累积、逐渐表现症状,这是马铃薯环腐病无法根除的根本原因。本研究应用国外成功报道的根据存在于pCS1质粒和环腐菌染色体中一个1.3 kb的插入因子IS1121、高度重复的DNA片段设计的环腐病菌亚种特异性引物序列合成出引物对CMSIF1-CMSIR1和引物对CMSIF2-CMSIR2。以环腐标准菌株、黑龙江省环腐菌株以及马铃薯上其它主要的细菌病原菌(青枯病、软腐病、黑胫病)为试验材料进行直接PCR和嵌套式PCR扩增,结果只有环腐标准菌株和黑龙江省环腐菌株出现特异性片段(直接PCR扩增出1046 bp的片段,嵌套式PCR扩增出864 bp的片段)。将环腐菌纯菌种菌悬液稀释成浓度梯度并与马铃薯组织液混合进行直接PCR和嵌套式PCR检测灵敏度比较,结果表明嵌套式PCR检测灵敏度比直接PCR检测灵敏度提高了100 ̄1000倍。以明显感病症状的块茎、无明显感病症状的块茎和健康块茎为试验材料进行直接PCR和嵌套式PCR,结果除明显感病症状块茎外,所有无明显感病症状的块茎也均被检测出带有环腐病菌。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棉花高产与优质育种存在的矛盾,指出克服高产与优质矛盾的几种有效育种方法:随机互交法、修饰回交法、有利基因同步积加法、建立一个保持基因流动性的育种种质库的轮回选择法;以及实现棉花高产优质的两种新的选择模式:衣指为主的选择模式与最宜籽指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14.
江西棉铃虫暴发成因浅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气候变化、耕作制度变革等方面分析了2000年江西棉铃虫暴发原因,提出了相应的以灭蛾,杀卵为关键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抗除草剂转基因红麻的分子验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通过PCR分析及Southern杂交技术对抗除草剂转基因红麻进行分子水平上的验证,结果表明:外源抗除草剂基因已整合入红麻基因组。  相似文献   

16.
山茶属三种植物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7.
试验设计3个处理,第一个处理是在芒果(Mangifera indica Lour.)行间种植热研5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 No.5),观测芒果单作样地与芒果-柱花草间种样地土壤全氮、有机质和有机碳含量;第二个处理是在芒果-柱花草间种样地,在芒果树冠滴水线内翻压热研5号柱花草,观测芒果树下翻压与未翻压柱花草土壤营养成分、芒果生长量和产量及柱花草的鲜草产量,其主要目的是探讨果园间种柱花草的技术以及对土壤肥力与果树产量的影响;第三个处理是在芒果-柱花草间种样地,在芒果树冠滴水线内翻压农家肥,观测芒果树下翻压与未翻压农家肥芒果生长量和产量。试验结果表明:(1)芒果行间种植柱花草,间种样地土壤肥力得到改善,土壤全氮、有机质和有机碳增幅均高于芒果单作样地;(2)芒果树下翻压柱花草后土壤全氮、有机质和有机碳、芒果株高、冠幅、地径和产量均高于未翻压芒果株;(3)芒果树下翻压柱花草和农家肥处理的芒果株高、冠幅、地径和产量均高于未翻压芒果株;(4)试验为区域林果园间种牧草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前期蛋白质组学研究发现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oc4)中的过氧化氢酶1(cat1)基因受到巴西蕉诱导上调表达,为研究cat1基因在Foc4侵染香蕉过程中的作用,利用同源重组方法敲除Foc4的cat1基因,并对获得的敲除突变体开展表型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cat1基因缺失对Foc4的菌丝、孢子形态、菌落生长、抗渗透压胁迫和细胞壁选择性压力等没有影响;但引起菌株抵抗外源氧胁迫、细胞壁穿透能力、纤维素利用能力减弱和对巴西蕉的致病性减弱。显示cat1基因的产物通过清除香蕉分泌的活性氧在Foc4对香蕉的致病过程中起作用,并参与病原菌对寄主纤维素成分的代谢。此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香蕉枯萎病菌的致病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Summary During the period 1982–87, wildSolanum species were surveyed in an area of 15000 ha by observations and collections along five long (10 km) transects covering altitudes from 2900 to 3900 m, and twelve short (300 m) transects. The sevenSolanum species,demissum (dms), verrucosum (ver), iopetalum, brachycarpum, x edinense, stoloniferum and an unidentified species, possibly a sterile hybrid betweendms andver, grew patchily and their many small colonies formed part of a complex plant community that changed in composition with altitude and topography. The most frequent species wasdms (80%), while other species often grew in mixed colonies with it. As the altitude increased, so did the distances between colonies, whereas species diversity decreased and above 3500 m onlydms was found. Most species propagated both clonally, through tubers on long stolons, and sexually through botanical seed.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热研2号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s cv.Reyan No.2)与飞机草(Chromolaena odorata(L.)R.M.KingH.Robinson)生长早期的竞争关系,探索飞机草替代控制的途径和管理策略。设置总株数固定(8株),5种柱花草和飞机草分株数混播比例(柱∶飞=8∶0、6∶2、4∶4、2∶6、0∶8)盆栽试验,就各混播比例下2种植物在浇水频率1次/2 d、生长30 d的生长情况和相对竞争能力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柱花草混播株数的减少,柱花草和飞机草的相对株高、相对平均生长速度、相对单株总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分配至根、茎和叶的相对生物量均逐渐降低;但飞机草的相对根长、相对根冠比和根生物量质量分数均逐渐减小、茎生物量质量分数无显著变化、叶生物量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而柱花草的各对应指标反之。柱花草比例较高时(柱∶飞为6∶2)2种植物的相对产量总和显著大于1,2种植物间无种间竞争现象,4∶4和2∶6时相对产量总和均与1相比无显著差异,2种植物间存在资源竞争;混播群落中柱花草的竞争平衡指数均显著小于0,说明生长早期柱花草的相对竞争能力比飞机草弱。下一步进行生长中期、晚期竞争试验和肥力、刈割等其他因素影响试验来确定柱花草替代控制飞机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