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ICAC)2007年2月1日公布的数据预测,2007/2008年度全球棉花产量稳定在2530万吨,然而全球棉花消费有望上升至2650万吨,这将使2007/2008年度末库存下降7%至1070万吨;全球棉花贸易量为910万吨,主要受预计中国进口的驱动。ICAC预测2006/2007年度世界棉花产量为2530万吨,同比增加3%;世界棉花消费量2590万吨,同比增长4%;世界棉花出口量在880万吨,同比下降8%,主要原因是预期中国的进口量减少。2006/2007年度,包括美国、乌兹别克斯坦、巴西、澳大利亚在内的主要棉花出口大国的出口量预计减少,相反地,印度的出口量有望创新高…  相似文献   

2.
由于产量增加和出口增长进一步放缓,马来西亚2008年11月的粗棕油库存再创新高,按月增长8.34%,达226.58万吨。  相似文献   

3.
杨子山 《中国棉花》2009,36(5):45-45
巴基斯坦经济主要依赖于棉花和纺织业。所以,其经济的发展与棉花生产密切相关。2004/2005年度,其棉花产量创纪录,达243万吨。但由于面积减少和粉虱/棉卷叶病毒传染,之后有所下滑。为稳定棉花产量,政府采取了大量管理、技术和经济措施。按照其规划,到2015年其棉花产量将达350万吨。同时,考虑到只有棉花品质达到国内外纺纱要求,高产量才能带来高回报,所以,致力于棉花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余双 《茶报》2000,(4):28-29
1999年世界茶叶产量289.12万吨,较上年减产2.69%,出口和进口也有减少。肯尼亚茶叶产量降至23.50万吨,减少5.91万吨,减幅高达20.11%。出口24.17万吨,减少8.2%;印度茶叶产量82.00万吨,减少5.79%。出口19.01万吨,减少9.6%;中国茶叶产量68.04万吨,增长2.31%.出口19.96万吨,减少8.2%;  相似文献   

5.
《茶报》2000,(4):14-14
已经公布的1999年全年茶叶产量为68.04万吨,出口19.96万吨,出口金额3.38亿美元,库存20万吨。具体分析,茶叶产量和出口中,红茶均有大幅度减少,而绿茶和其它茶却有较大幅度增加。红茶产量4.89万吨,减少14.0%,出口3.36万吨,减少51.75%,两年累计减少5.36万吨,为历史所罕见。绿茶产量49.69万吨,增长3.5%;乌龙茶6.33万吨,增长4.5%;紧压茶1.89万吨,减少10.4%;  相似文献   

6.
美国农业部预测 2 0 0 2 /0 3年度全球棉花消费量为 2 0 94万吨 ,比上年多 43 .5万吨 ,其中增幅最大的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和土耳其。棉花总产量为1 91 8万吨 ,减少 2 2 0多万吨。其中中国下降 6 4万吨 ,美国下降 5 4万包。全球棉花出口预计增加 2 %,达到 6 4 0万吨。棉花库存下降为 870万吨 ,比上年减少近 5 0 %。2002/03年度全球棉花产量下降消费增加@刘全义  相似文献   

7.
据贸易数据统计,2008年印度尼西亚可可豆主产区苏拉威西省出口量比2007年的30.44万吨减少10%,达27.50万吨。  相似文献   

8.
《广东茶业》2007,(2):34-34
据国际茶叶委员会初步统计,2006年肯尼亚茶叶出口313,720吨,与上年同比下降10.29%,位居世界第二。肯尼亚茶叶出口的主要市场分别为巴基斯坦84.498吨,同比下降14.04%,巴基斯坦仍为肯尼亚最大的茶叶市场,占2006年肯尼亚茶叶出口总量的26.93%;对埃及茶叶出口达78,789吨,同比增长  相似文献   

9.
1985年印度茶叶生产比上年增加。1985年1—8月生产茶叶40.94万吨,而1984年同期为39万吨。 1984年印度出口茶叶21.47万吨,总额达74.5亿卢比,1985年(1—8月)出口只10 .54万吨,总额达37、5亿卢比。(1984年同期为12.32万吨,金额达42亿卢比)。影响到印度茶叶出口的减少不只是由于世  相似文献   

10.
《广东茶业》2003,(1):24-24
茶叶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茶叶出口达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我海关统计,2002年我茶叶出口25.23万吨,同比增长1.04%,出口金额3.32亿美元,同比下降2.98%。我茶叶出口主要市场(万吨以上)为摩洛哥、日本、乌兹别克、美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和香港,上述市场占我茶叶出口总量、总金额的58.22%、60.84%。 2002年我茶叶出口70%集中在亚、非地区,其次是欧洲和北美洲。2002年我对非洲出口茶叶10.19万吨,出口金额1.29亿美元,分别占我茶叶出口总量、总额的40.41%、38.95%;对亚洲出口茶叶7.56万吨,1.24亿美元,分别占我茶叶出口总量、总金额的29.95%、37.49%;对欧洲出口茶叶5.86万吨,金额5,906万美元,  相似文献   

11.
阿根廷花生出口减少据报道,因遭受干旱打击,估计今年阿根廷可供出口的花生仅为12.575万吨至15万吨,而去年出口29万吨。阿根廷今年花生总产量为28万吨至29.7万吨,其中大多数已售出。销售者报价为,每盎司40至50粒的,每吨930~950美元;每盎...  相似文献   

12.
据一九九五年二月六日《世界茶讯》报道:印度政府高级官员透露,一九九四年印度茶叶出口比一九九三年减少.预计一九九四年印度茶叶产量为73.8万吨,国内消费量58万吨,出口量15.80万吨.一九九○年以来,印度茶叶产量均在7O万吨以上,一九九三年达到75万吨,国内消费则每年以3.5%以上的速度递增,一九九三年达到56万吨.而出口都逐年减少,一九九三年减至  相似文献   

13.
余军锋 《中国茶叶》2004,26(1):38-39
越南种植茶叶历史悠久.近年来,越南茶叶产业发展迅速,其种植面积、茶叶产量和茶叶出口量都有大幅度的增加,1998年越南茶叶产量达到56600吨,出口量达到33200吨,并且一举成为世界十大茶叶出口国之一.2002年越南茶叶出口继续增长,全年共出口茶叶7.4万吨,出口金额达8700万美元,出口量和出口金额分别比2001年增长10%和12%.  相似文献   

14.
20 0 0 / 0 1年度巴基斯坦国内用棉预计从 1 999/0 0年度的 1 54.57万吨上升到 1 61 .1 0万吨。印度由于干旱 ,棉花总产将减少到 2 61 .2 4万吨 (预计总产2 83.0 1万吨 ) ,因而会减少出口量 ,增加进口量 ,预计进口 32 .66万吨 ,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西非2000/01年度印、巴棉花出口下降@牛巧鱼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世纪橡胶商业化种植以来,天然橡胶已成为目前世界重要的工业原料和战略物资。据国际橡胶研究组织数据,2007年世界天然橡胶总产达973万吨,其中国营胶产量达214万吨,占22%,私营胶产量为759万吨,占世界的78%。世界天然橡胶主要产自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相似文献   

16.
巴西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棉花出口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巴西商报报道 ,巴西将在短期内超过澳大利亚成为世界第三大棉花出口国。目前 ,澳大利亚是世界第三大棉花出口国 ,出口量仅低于美国、乌兹别克斯坦。巴西棉花生产潜力大 ,到 2 0 1 4年 ,巴西将是世界第三大棉花出口国 ,其产量为 1 1 2万吨 ,其中44万吨出口。 2 0 0 4年 ,巴西棉花出口量仅为 2 0万吨。1 0年内 ,中国、美国、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和巴西等控制世界棉花产业。目前 ,上述 6国棉花产量供应全球消费的 76%。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消费市场 ,到 2 0 1 4年 ,中国棉花消费量将达870万吨巴西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棉花出口国@潘兆娥…  相似文献   

17.
出口销售报道显示 2 0 0 3/0 4交易年度最终美国棉花出口 2 90 .2万吨 ,比上一年度增加了 39.3万吨。其中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超过全部出口的 1 /3,增加了 63.1万吨 ,这超出了美国在其它市场下降的部分。2 0 0 3/0 4年度 ,受到墨西哥棉花生产和库存的冲击 ,美国对其出口下降了 1 7.5 % ,中国取代墨西哥成为美国的最大市场。土耳其总进口量下降 ,但美国仍占据其 2 /3的市场份额。美国仍占据了印度尼西亚和泰国 30 %的市场份额 ,其对韩国和巴基斯坦的出口上升了 1 0 %。但由于巴基斯坦棉花总进口量提高了 1倍多 ,相对而言美国的市场份额有所下降 …  相似文献   

18.
据美国全国棉花协会预测,1999年美国棉花总产370万吨,出口131万吨,到2000年7月31日,库存原棉将达83万吨。由于美国棉花产量的增加,世界棉花总产会出现反弹,达到1906万吨。主产棉国家自1998年①收稿日期:1999—05—25②收稿日期...  相似文献   

19.
1967至1977年,印度茶叶产量从38.5万吨上升到55.6万吨,生产发展速度较快。但是从那以后,产量一直徘徊在56—57万吨之间,而目前国内年消费量约为37万吨,每年增长5—6%。一位权威人士指出,如果生产和消费的这一趋势持续下去,过不多久出口那部分茶叶将用于国内消费。这样,到2000年也许茶叶出口廖廖无几,外汇收入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20.
根据肯尼亚茶叶局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肯尼亚茶叶产量37.7万吨,比2010减少5.40%;茶叶出口42.1万吨,同比减少4.54%。肯尼亚国内茶叶消费量逐年递增,2011年为20吨,同比上升6.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