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9 毫秒
1.
中鹅养至主翼羽毛长出以后,转入育肥期.以放牧为主饲养的中鹅架子大,但胸部肌肉不丰满,膘度不够,出肉低,稍带有青草味.因此,需经过短期肥育来改善肉质,增加肥度,提高产肉量.鹅常用的几种肥育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
育肥鹅的饲养管理□孙梅华中雏鹅饲养到3月龄时,经过选留不能做后备种鹅及多余的公鹅则作为育肥鹅。饲养育肥鹅的目的是经过一段时间肥育,使鹅膘肥肉嫩、体重大、屠宰率高、提前上市、增加经济效益。现将肥育技术介绍如下:1.网上舍饲鹅舍(也可利用仓库等)离地面5...  相似文献   

3.
采用快速高效肥育技术饲养肉鹅,肥育周期短,饲养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一般饲养70天即可上市,平均只重 3~ 5公斤,每只鹅可获纯利 10~ 15元。快速高效肥育技术的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1肥育鹅选择适于肥育的优良鹅种有狮头鹅、四川白鹅、皖西白鹅、溆浦鹅、莱茵鹅等,这些鹅生长速度快,75~90日龄的鹅育肥体重达7.5公斤,成年公母鹅体重均在10公斤以上,最重达15公斤。作肥育的鹅要选鹅头大、脚粗、精神活泼、羽毛光亮、两眼有神、叫声洪亮、机警敏捷、善于觅食、挣扎有力、肛门清洁、健壮无病的。新从市场买回的肉鹅还需在清洁水源放养,观察2~3天,并投喂一些抗生素和注射必要的疫苗,进行疾病预防,确认  相似文献   

5.
《农村百事通》2008,(3):41-43
闽北白鹅属小型肉用鹅种.中心产区位于福建省北部的松溪、政和、浦城等县市,分布于南平市的邵武市、宁德地区的福安、周宁等县市。该鹅为小型白羽品种,具有生长较快、肥育性能好、产肉率高、耐根力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高玉洁 《吉林农业》2010,(10):166-166
青年鹅是指30日龄以上到转入肥育或选留种用时为止的鹅。其生长发育的好坏直接影响上市肉用仔鹅的体重和未来种鹅的质量,文章详细介绍了青年鹅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7.
鹅是节粮型家禽,能充分利用青绿饲料.生长快,经2~3个月饲养就可达到上市体重.按下法快速肥育肉用仔鹅,是农户发家致富的好门路.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蛋白来源对肥育鹅营养物质代谢及盲肠内容物主要微生态菌群的影响,试验选择300只56日龄体重为2 412.85(±68.37)g的豁眼鹅,以鱼粉、血粉、膨化血粉作为蛋白来源,按着等氮、等能的原则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设5次重复,每次重复20只鹅,进行为期14 d的试验。结果显示:鱼粉组营养物质的代谢率略高于膨化血粉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膨化血粉组和鱼粉组NDF、EE、CP的表观代谢指标显著高于血粉组(P<0.05);鱼粉组CF、ADF、ME的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血粉组。鱼粉组(3.0%)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均高于其他组,而大肠杆菌的数量却最低;血粉组(3.0%)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均低于其他组,而大肠杆菌的数量在3种处理中最高;鱼粉组(3.0%)与膨化血粉组(3.0%)相比较在以上3种细菌的数量上最为接近。研究结果表明,在肥育鹅的基础日粮中添加3.0%鱼粉或3.0%膨化血粉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膨化血粉在肥育鹅日粮中可以代替相同水平的鱼粉,且其效果要明显优于普通血粉。  相似文献   

9.
鹅肥肝是指青年鹅在身体生长基本完成以后,经短期人工强制填饲高能饲料,促使其快速肥育,并在肝脏内大量积贮脂肪等营养物质,使体重和体积大大增加,一般肝重增加5~10倍。  相似文献   

10.
一、鹅舍建设鹅舍可分为育雏舍、肉鹅舍、肥育舍、种鹅舍 ,它们的具体建筑要求和条件也不一样。1.育雏舍21日龄前的雏鹅体温调节能力较差 ,因此 ,育雏舍要有好的保温性能 ,要求舍内干燥、空气流通但不漏风 ,窗户面积与舍内地面比例以1 10~15为好 ,屋檐高2m ,舍内地面比舍外高  相似文献   

11.
饲养技术篇     
肉用鹅生产周期分为雏鹅(出壳到3周龄)、中鹅3~10周龄)、肥育鹅(一般10周龄以上)三个阶段,雏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雏鹅生长发育的快慢和成活率的高低。肉用雏鹅的生理特点雏鹅出壳后,全身仅覆稀薄的绒毛,保温性能差,雏鹅达3周龄时,才能比较适应外界气温的变化。因此雏鹅阶段需要人工供给合适温度,以保证雏鹅的正常生长发育。雏鹅消化系统娇嫩,消化能力弱,但雏鹅生长速度快(小型鹅初生时的体重70g左右,正常饲养管理条件下,3周龄的体重为初生重的10~14倍)。为此在饲养上要喂给雏鹅易消化吸收的营养性饲料(粗纤维的含量不能超过6%)。青饲料…  相似文献   

12.
 通过资源调查摸清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6个鹅品种的保存现状,同时结合微卫星标记对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6个鹅品种均处于正常保种状态; 群体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太湖鹅(0.690),最低的是武冈铜鹅(0.567),各鹅种的平均杂合度为0.640。用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将6个鹅品种聚为3类,四川白鹅、武冈铜鹅、道州灰鹅、酃县白鹅聚为第1类;溆浦鹅为第2类;太湖鹅为第3类。根据资源调查及分子研究结果提出了保种意见。  相似文献   

13.
选用同批自行孵化、育雏、肥育的110日龄朗德鹅、莱茵鹅、丰城灰鹅及朗莱、朗丰、莱朗、菜丰杂交一代肉用仔鹅,在5月阴雨季节,经25天强制填肥,平均肥肝重分别为518.33、288.33、295.00、392.50、362.50、473.33、287.50g,料肝比相应为27.59:1、48.23:1、45.78:1,36.75:1、39.27:1、29.29:1和49.61:1。结果表明,朗德鹅、莱朗杂交一代肉鹅是肥肝生产的理想品种(组合)。朗莱、朗丰杂交一代肉鹅均可作为大规模肥肝生产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14.
养鹅是一项投资少、收益大的家庭副业.一是鹅生长速度之快是鸡鸭所不及的.如果饲养得当,两个月即可长到3.5~4千克.二是鹅耐粗饲,饲料成本低,平均每长一千克肉只消耗饲料1.5~2千克.三是鹅的经济价值比鸡鸭高.鹅肉、鹅蛋是人们喜爱的副食品之一,营养丰富;鹅掌、鹅肝是我国传统的出口珍品;羽毛可以加工制成扇子、服装、被褥等.一般饲养1只鹅,平均可获纯利8至10元. 鹅的饲养,平时实行放牧,早晚再补一点精料即可.家庭养鹅技术很容易掌握,主要抓好雏鹅饲养和成鹅肥育这两个关键.  相似文献   

15.
应用微卫星标记研究中国15个地方白羽鹅品种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22个微卫星DNA标记对中国15个地方白羽鹅种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22个微卫星标记中3个为高度多态座位,1个低度多态座位,其余均为中度多态座位。平均杂合度最高的是太湖鹅(0.7105),最低的是皖西白鹅(0.5838)。织金白鹅与溆浦鹅遗传距离最近,为0.0417,而太湖鹅与四川白鹅最远,为0.7259。通过UPGMA法15个地方白羽鹅聚为3大类:织金白鹅、溆浦鹅、闽北白鹅、右江鹅、莲花白鹅、武冈铜鹅、同始鹅、浙东白鹅、籽鹅聚为第一类,广丰白翎鹅、皖西白鹅聚为第二类;酃县白鹅、百籽鹅、太湖鹅、四川白鹅聚为第三类。本研究证明中国地方鹅群体的遗传多性样比较丰富,具有较高的选择潜力。  相似文献   

16.
膨化血粉对肥育鹅营养物质代谢及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弄清不同水平膨化血粉对肥育鹅营养物质代谢及盲肠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择300只56日龄、体重为(2 412.85±68.37)g的豁眼鹅进行了添加量为1.5%、3%、4.5%的膨化血粉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各日粮营养物质的表观代谢率以3%膨化血粉组最高,其ADF、CP、NDF、EE的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1.5%组和4.5%组(P0.05),1.5%组和4.5%组间的各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差异不显著(P0.05)。3%组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量显著高于1.5%组和4.5%组(P0.05),而大肠杆菌数量最低;1.5%组的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数量均低于3%组和4.5%组,而大肠杆菌数量最高。表明,在肥育鹅基础日粮中膨化血粉的最适添加量为3%。  相似文献   

17.
《饲料博览》2005,(1):54-54
中鹅阶段结束时(一般10周以后),鹅体重约达3.0kg左右,虽然鹅可以上市,但没能达到最佳体重,膘度不够,肉质不佳,为此在上市前应进行短期(两周)的育肥。仔鹅的育肥方法有两大类,即放牧育肥和舍饲育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微卫星标记技术对我国12个中型家鹅群体(丰城灰鹅、广丰白翎鹅、兴国灰鹅、浙东白鹅、钢鹅、四川白鹅、马岗鹅、织金白鹅、溆浦鹅、雁鹅、武冈铜鹅、皖西白鹅)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2个品种的平均杂合度都较高,最高的为浙东白鹅,最低的为雁鹅,杂合度范围为0.4958~0.6547,12个鹅种资源群体平的均杂合度为0.5999,反映了各鹅种的杂合度都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通过计算DS遗传距离发现各群体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NJ聚类结果将12个中型鹅种聚为3类,NJ的聚类结果分析与几个鹅品种的地域分布关系并不密切。  相似文献   

19.
选用10个微卫星引物对四川白鹅、豁眼鹅、莱茵鹅、朗德鹅、扬州鹅5个鹅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个鹅品种的10个微卫星座位共检测到272个等位基因,平均基因数为5.4个,5个鹅品种在10个微卫星座位上的基因频率存在一定差异,其平均基因杂合度为0.708 1,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661 8。其中,扬州鹅平均基因杂合度最高,为0.756 8,遗传多样性最丰富;朗德鹅平均遗传杂合度最低,为0.670 7。  相似文献   

20.
在大约克夏×姜曲海生长肥育猪的饲粮中,添加氨基酸螯合铜、硫酸铜,饲喂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氨基酸螯合铜,促进生长肥育猪增重、改善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均优于硫酸铜,且肥育前期优于肥育后期。肝脏中Cu,Zn,Fe的含量高于背最长肌含量。血浆中3种徽量元素含量各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