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通过氚标记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等方法体外研究发现,实验性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感染鸡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显著的抑制,抑制的程度与病理损伤程度呈正相关系。引起免疫抑制的原因,除MDV的溶解性感染和淋巴瘤细胞的进行性生长外,还与某种可溶性抑制因子有关。淋巴瘤细胞的酸性非特异酯酶(ANAE)染色和PAP技术分析,进一步证明了马立克氏病(MD)淋巴瘤中含有大量不成熟的和恶性“转化”了的T细胞  相似文献   

2.
正马立克氏病是鸡的一种淋巴组织增生性肿瘤病,其特征为外周神经淋巴样细胞浸润和增大,引起肢(翅)麻痹,以及在性腺、虹膜、各种脏器、肌肉和皮肤上发生肿瘤病灶。病原为马立克氏病毒(MDV),属于疱疹病毒科禽疱疹病毒2型,是鸡重要的传染病病原,马立克氏病也是目前危害养鸡业健康发展的三大主要疫病(马立克氏病、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炎)之一。马立克氏病在国内  相似文献   

3.
韦平 《广西畜牧兽医》2004,20(5):240-240
由英国动物健康研究所 (IAH)主办的第七届国际马立克氏病会议于 2 0 0 4年 7月 1 0日 -1 4日在闻名遐迩的牛津 (Oxford)大学St.Catherine’s学院举行。来自世界几十个国家的1 0 0多位代表出席了本次学术会议 ,这些代表基本囊括了目前世界上从事马立克氏病的主要科学家 ,中国的代表有山东农业大学的崔治中教授、扬州大学的秦爱建教授和广西大学的韦平教授。会议上提交的论文共计 79篇 ,分成如下七大专题进行交流 :Ⅰ马立克氏病病毒基因组学 (MDV ge nomics) ;Ⅱ马立克氏病遗传抗性 (Geneticresis tancetoMD) ;Ⅲ马立克氏病病毒毒力的进…  相似文献   

4.
<正>鸡马立克氏病(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鸡高度接触性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是严重危害家禽的传染病之一。目前活疫苗仍然是预防该类疾病的主要手段,自HTV疫苗研究出到现在,以及生产出几种商品化疫苗,但是马立克氏病还是不断频发,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疫苗免疫是有效预防该疾病发生的手段,但是免疫的雏鸡发生马立克氏病的概率目前不断上升,导致现状  相似文献   

5.
正所有的马立克氏病毒分离株可根据生物特性分为三个不同的血清型:1)血清1型:包括所有的致病性或致瘤性MDV及相应的致弱株。根据血清I型MDV诱发免疫鸡群MD病变的能力可将血清1型之MDV进一步分为:温和马立克氏病病毒(m MDV),强毒马立克氏病病毒(VMDV),超强马立克氏病病毒(VVMDV),超超强马立克氏病病毒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许多鸡场接种马立克氏病(MD)疫苗,但仍频频发生马立克氏病。作者针对马立克氏病免疫失败原因进行了浅析,并对今后的防制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马立克氏病的危害性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各品种鸡均可发生的一种肿瘤性疾病,对养鸡业造成严重的威胁。发生马立克氏病后,可在鸡的内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马立克氏病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的可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世界性家禽流行病.造成高感染率和死亡率的原因是由于马立克氏病病毒不断地在体内各内脏器官形成肿瘤(Tumor)以及神经系统被淋巴球浸润后造成麻痹(Paralysis)所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鸡马立克氏病防制的现状及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马立克氏病(MD)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的鸡群中,几乎凡是养鸡的地方,就有马立克氏病的踪迹。由于水平传播是本病广为散播的途径,因此在集约化鸡场,本病流行更为厉害。20世纪50~60年代,在世界上许多养鸡业发达的国家,马立克氏病曾一度居鸡病中死亡的首位或次位,经济损失相当严重。70年代后期起,由于马立克氏病疫苗的较广泛使用,一些大型的养鸡场,基本上控制了本病的流行。但近年来由于马立克氏病疫苗的广泛使用,在鸡群免疫的选择性压力下,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在向毒力增强方面不断演化,马立克氏病的防制再一次面临严峻的挑战。1 MDV…  相似文献   

10.
我看匈牙利     
一.鸡马立克氏病、马立克其人和匈牙利的骄傲 在禽病界,没有人不知道马立克氏病的,但为什么叫马立克氏病,却未见得人人知道其历史。马立克(Marek)是匈牙利历史上著名的兽医病理学家。他于1907年发现并报道了鸡的一种以四肢麻痹为特症的疾病,当时称之为多发性神经炎。后来发现,这类病鸡在发生单核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