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玉林市 2 0 0 1年荔枝应投产面积 3 .83万 hm2 ,龙眼2 .5 9万 hm2。据初步调查 ,全市荔枝有花率约 3 0 % ;龙眼有花率不到 1 5 % ,部分果园基本无花 ,有的果园少量树有花 ,但落花落果严重 ,产量很低。全市荔枝产量约 3 .9万 t;龙眼产量约 1 .5万 t。我市荔枝、龙眼产量比正常年景的1 999年分别减少 61 .6%和 70 %。1 低产原因1 .1 气候因素影响  1去年秋、冬季长期严重干旱 ,影响龙眼秋梢的正常抽生和果实的发育。秋季长期干旱后 ,1 0月下旬又普降大雨引发荔枝冬梢。去年 7月 2 3日 ,因长期干旱 ,龙眼第一次秋梢不能按时抽生 ,影响第二次…  相似文献   

2.
玉林市2001年荔枝应投产面积3.83万hm2,龙眼2.59万hm2.据初步调查,全市荔枝有花率约30%;龙眼有花率不到15%,部分果园基本无花,有的果园少量树有花,但落花落果严重,产量很低.全市荔枝产量约3.9万t;龙眼产量约1.5万t.我市荔枝、龙眼产量比正常年景的1999年分别减少61.6%和70%.  相似文献   

3.
荔枝蝽即荔枝椿象 ,俗称臭屁虫 ,是福州各县 (市 )区荔枝、龙眼的主要害虫。它的成虫与若虫均能为害 ,刺吸嫩梢、花穗或幼果的汁液 ,导致落花落果。大发生时会严重影响产量 ,受惊动时射出臭液 ,触及人的眼睛或皮肤 ,引起辣痛 ,花、嫩叶和幼果沾上臭液也会变枯焦。据报导 ,荔枝蝽还是龙眼鬼帚病的传毒媒介 ,必须通过治虫以达到防病的目的。1 999- 2 0 0 0年在连江松坞龙眼场 ,利用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 ,取得了较好效果 ,据调查 ,放蜂区的荔枝蝽卵寄生率达到 94%,不再需要喷药防治。而附近农户的荔枝蝽卵的自然寄生率仅 2 5%左右 ,还须喷药。1 …  相似文献   

4.
龙眼产期调节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龙眼是厦门市同安区的主栽水果 ,栽培面积达0 83万hm2 。由于品种单一 ,采收期集中 ,导致龙眼经济效益低下。为延长果品供应期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由同安区经济作物站、同安第十二中学生物教研室合作 ,引进台湾产期调节新技术 ,对五显镇后塘村坂垄尾辛依南的龙眼树进行催花保果试验。 2 0 0 0年 6月 2 6日催花后 ,花穗、果实发育正常 ,果实于 2 0 0 1年元旦前后成熟。1 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 供试品种为白壳早种 ,共 4株 ,1991年种植 ,树冠直径 5m ,树高 3 3m ,树势中等。 2 0 0 0年春未抽花穗。果园土质属沙壤土。催花药物为…  相似文献   

5.
龙眼花穗"冲梢"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仁山 《广西园艺》2002,(4):J003-J003
近年来龙眼花穗“冲梢”频繁发生 ,使龙眼丰年歉收 ,是造成龙眼低产的一个重要原因。1 龙眼花穗“冲梢”的原因龙眼花穗“冲梢”,又称带叶花穗。龙眼正在发育中的花穗 ,因受内外条件的影响 ,花穗上长出叶片 ,使花穗发育中途停止 ,形成带叶花穗 ,严重时还可以逆转成营养枝。这称龙眼花穗“冲梢”。究其原因 :1 .1 树体内部条件。龙眼花芽生理分化期 (1~ 2月 ) ,要求适当的低温、相当干旱和结果母枝充分老熟 ,不抽冬梢 ,使树体营养积累丰富 ,使促花激素多于抑花激素 ,有利于花芽生理分化。龙眼花芽生理分化期气温过高 ,水分过多 ,或施氮肥…  相似文献   

6.
杀小叶素控制荔枝花穗上小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在形成花芽时 ,常常受气温变化影响 ,每年均有部分枝梢出现花带叶现象 ,互相争夺养分 ,而造成少花。过去用人工摘除花穗上小叶来控制嫩叶生长 ,既费工又不彻底。 1 998年我们应用了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生产的荔枝杀小叶素 ,控制荔枝花穗上小叶生长 ,效果显著。 1 998年在荔枝普遍带小叶的花穗上使用荔枝杀小叶素 ,杀小叶效果达 1 0 0 %,用药后的荔枝花穗生长健壮 ,花质好 ,雌雄花比例增多 ,座果率提高 ,平均株产达 2 5 3kg ,比不使用的株产 1 4 6kg ,增产了1 0 7kg。1 使用方法当荔枝花芽抽出后 ,花穗上夹带有小叶的树 ,在小…  相似文献   

7.
2005年,我市降雨量少,出现春旱,对进入控梢促花阶段的荔枝防止冬梢抽发十分有利,但对于正在现蕾或即将现蕾的早、中熟荔枝品种十分不利.目前,根据各个果园的实际情况,落实相应的技术措施,确保花穗能正常抽出,花芽能正常分化,这样才能保证2006年获得丰产.  相似文献   

8.
荔枝蒂蛀虫又名果蛀虫或爻纹细蛾 ,是桂西地区荔枝和龙眼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钻蛀荔枝和龙眼的新梢、花穗及果实 ,对果实的危害最大。幼果期受害常常引起在大量落果 ,成熟期受害虽多不落果 ,但果蒂内充塞虫粪 ,果实品质降低 ,果品的商品率和价格亦随之降低。1 荔枝蒂蛀虫严重发生的原因1品种混栽 :桂西地区有早、中、迟熟荔枝、龙眼品种品系混栽的习惯 ,各品种、品系梢期、花果期不一致 ,便于害虫繁殖并交叉侵害 ;近年来一些果园大量萌发冬梢 ,为该害虫提供冬季食物源。2果园栽培管理粗放。有利于害虫躲藏、栖息 ,为再繁殖侵害或越冬提供…  相似文献   

9.
浦县的龙眼栽培面积已达9142hm,在龙服经历了lop年少花低产的年景后,lop年迎来了特大丰产征兆。全县龙眼花穗之多,枝消成花车之高是历年来所罕见。然而,lop年花期、幼果期却出现异常严重落花落果现象,导致部分果园着果率、成穗率(每稳挂果10粒以上称之成穗)低下,成为有花少果或无果而减产。!D回四年龙眼生育特点1.l技梢成稳车特高据我县几个主产区调查观察,适龄树龙眼枝梢成花率均在85%以上,部分果园达100%。这种花穗满树景象,与lop年成花率低下(不足5%)成了极显著的反差。1.2花穗质量差、雌花少花序抽生时间晚,发育迅…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氯酸钾对龙眼催花效应以及不同梢期的施药效果,开展了催花试验,施用氯酸钾的处理先抽发新梢再抽发花穗;而对照没有抽发新梢也没有抽发花穗,施用氯酸钾效果明显,氯酸钾可能会促进龙眼花芽分化。此外,枝梢呈浓绿或淡绿时施药,会出现枝梢先抽一段新梢,然后再在新梢顶芽抽生花穗,花穗质量一般,抽花率较高;而在枝梢上部幼叶呈红褐色时施药,可从新梢顶芽直接抽生花穗,花穗质量好。但抽花率较低。因此,施药时间要选择在新梢未完全转绿时进行。  相似文献   

11.
2001年潮汕地区荔枝蒂蛀虫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荔枝蒂蛀虫 ,原名爻纹细蛾 ,是荔枝和龙眼常见的重要害虫。近年来 ,在潮汕地区荔枝园为害较普遍 ,尤以乌叶、妃子笑等中迟熟品种受害较重 ,一般蛀果率 10 %~ 4 0 % ,高的达 5 0 %以上 ,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据 2 0 0 0年调查 ,6~ 7年生的乌叶蛀果率为 2 3 7% ,妃子笑为 4 3 7% ;2 0 0 1年对同片园调查 ,乌叶蛀果率为 2 6 7% ,妃子笑为 5 7 4 % ,2 0多年生的乌叶荔枝蛀果率更高。1 发生原因1 1 蒂蛀虫为害特性决定 蒂蛀虫年发生世代多 ,世代重叠。在潮汕地区 ,年发生 10代左右 ,主要以幼虫在荔枝、龙眼冬梢及早熟品种花穗近顶端的花穗…  相似文献   

12.
龙眼、荔枝是福清市的主要经济作物 ,栽培面积达 330 0多公顷。近年来 ,爻纹细蛾的为害逐年加重 ,已成为龙眼、荔枝最主要的害虫。 2 0 0 1年龙眼秋梢受害率达 6 6 % ,2 0 0 2年龙眼果实受害率达 2 2 %、荔枝果实受害率达 6 0 %。为了有效控制爻纹细蛾的发生为害 ,对其为害特性、发生世代与防治方法进行了调查研究。1 为害特点1 1 钻蛀取食爻纹细蛾仅为害荔枝和龙眼 ,不仅蛀果 ,也蛀害嫩梢和花穗。其幼虫从果蒂附近蛀入果实 ,破坏果蒂的输导组织 ,引起幼果脱落 ;蛀食近成熟期果实 ,在果蒂内充满虫粪 ,严重影响食用价值。幼虫从梢端蛀入 ,…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借鉴海南省海口市和广东省廉江市‘妃子笑’荔枝花穗处理技术的先进经验,广西荔枝龙眼创新团队组织赴两地进行荔枝生产考察交流。文章介绍了考察果园的基本情况和‘妃子笑’荔枝花穗处理技术,并结合广西实际总结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荔枝和龙眼果树的耐低温能力,对2008年春广西长期低温后荔枝、龙眼抗冷害能力的调查表明,荔枝抗低温冷害的品种有妃子笑、三月红、桂味,比较抗低温的品种有钦州红荔、禾荔、鸡嘴荔,对低温敏感的品种是黑叶、糯米糍、立夏红。龙眼抗低温冷害的品种有石硖、储良、大广眼、大乌圆、小广眼、桂明;不抗低温冷害的品种是古山二号、水南一号和灵龙;桂香、早熟2号、东壁、早白露、乌龙岭、立冬本属于比较抗寒的品种。抹除枯死的顶花穗,能够促进一些荔枝品种腋花芽分化,并抽生花穗。  相似文献   

15.
黄娟 《广西园艺》2008,19(3):49
秋梢质量是杞子笑荔枝产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放梢过早,虽然枝梢粗壮,养分积累多,但花穗抽生早、开花次数多、花量大、养分损耗大、无法坐果,产量低;放梢过迟,成花率低,或不能成花,易减产,甚至失收。在不影响成花的前提下,适当延迟放梢期,可明显提高产量。作者从事妃子笑荔枝栽  相似文献   

16.
荔枝蝽即荔枝椿象,俗称臭屁虫,是福州各县(市)区荔枝、龙眼的主要害虫.它的成虫与若虫均能为害,刺吸嫩梢、花穗或幼果的汁液,导致落花落果.大发生时会严重影响产量,受惊动时射出臭液,触及人的眼睛或皮肤,引起辣痛,花、嫩叶和幼果沾上臭液也会变枯焦.据报导,荔枝蝽还是龙眼鬼帚病的传毒媒介,必须通过治虫以达到防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基因活化剂防止龙眼冲梢和提高产量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龙眼花芽为混合芽。在形态分化 (2~ 4月 )过程中突然出现气温在 1 8~ 2 5℃的温暖天气 ,连续达 5~ 6d ,并伴随降雨 ,花穗的形态分化受阻 ,花梗上的苞片便生长变态形的复叶 ,形成“叶苞花”带若干片复叶的混合花序 ;或花序顶端的生长点中途转向 ,抽生营养芽并发育成营养梢 ,即形成所谓的“花苞叶”型混合花序 ,此种现象称为花穗“冲梢”。“冲梢”严重就意味减产或无产。自 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龙眼花芽形态分化阶段的天气越来越差 ,复杂多变。 2~ 4月忽冷忽热 ,常阴雨连绵 ,日照少。加上部分果园不适当的多施偏施氮肥 ,致使龙…  相似文献   

18.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果园管理科学与否.是关系到当年产量与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此,务必切实做好春季果园的科学管理工作。 1 龙眼 1.1科学施肥花前肥以花穗完全形成后施用:肥料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施肥量应占全年施肥量的50%~60%。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莆田荔枝蛀果害虫逐年加重为害 ,主要有荔枝蒂蛀虫、荔枝尖细蛾、荔枝小灰蝶、龙眼亥麦蛾和卷叶蛾等 ,其中荔枝蒂蛀虫是果蛀虫中的最主要害虫 ,为害荔枝枝梢、花穗及果实 ,但不为害叶。在莆田县梧塘镇年发生 1 0代 ,世代重叠。成年树为害较重 ,虫果率 81 9% ,虫梢率 5 9 0 % ,造成枯枝枯叶 ,落花落果 ,并在果内留有虫粪 ,影响荔枝品质。当前生产上常用的药剂有 40 %乐果EC、 90 %敌百虫晶体、 1 8%杀虫双AS、 2 0 %杀灭菊酯EW、 40 %氧化乐果EC等常规农药 ,由于多年连续使用 ,蒂蛀虫抗药性增强 ,防效明显下降。为了筛选高效…  相似文献   

20.
漳浦县1998年龙眼植株成花率在20%以下,是近10年来最差年景,使我县龙眼生产受到严重影响,挫伤了农民种植龙眼的积极性。1 1998年龙眼抽花穗期的特点1.1 成花率低 龙眼树普遍抽生春梢,成花率低。据我县几个主产区调查,植株成花率在5%~20%,极个别果园成花率40%~75%。花穗呈现3种类型:①纯花穗:未抽冬梢或经过控梢的枝。据观察,1998年凡在2月上旬到3月上旬已呈现明显紫红色花点(花序原始体),3月下旬花序已基本成形,都能形成较纯花穗,约占总花穗枝的15%;②“花带叶”花穗:在3月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