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升武山县中蜂养殖技术,提高中蜂生产能力,转变养蜂模式,着力提升养蜂发展水平,在蜜源植物流蜜期,如果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其产蜜量可大幅度提高。现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武山县中蜂高产的管理措施,加快全县中蜂产业高质量发展,显著提高蜂蜜产量和蜂蜜品质,供广大蜂农参考。  相似文献   

2.
刺槐又名洋槐,开花繁茂,流蜜涌,蜜质上乘,是蜂蜜家族的佼佼者.但其花期短,受季节、温度、地域的影响,产量很不稳定,甚至绝收.早年听老养蜂师傅讲,刺槐流蜜有大小年之分:即大年流蜜,小年不流蜜.但何为大年,何为小年,不得而知.据我多年养蜂观察,刺槐流蜜大小年之说不确切,关键在于是否受天气阴晴、气温高低、季风影响而导致流蜜与不流蜜.  相似文献   

3.
强群流蜜期前换王肯定好我从事30多年的大转地和定地养蜂,每年都在主要大蜜源流蜜前换新王,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我从本刊第3期11页上看到《流蜜期前换王到底好不好》一文后,做了一下对比试验,我有98个采蜜强群,平均在15框以上,在枣花流蜜前(5月2...  相似文献   

4.
李全良 《蜜蜂杂志》2004,(10):13-13
《蜜蜂杂志》2004年第5期21页《谈流蜜期的蜂群管理》一文,读后认为存有多处文句不实,易误导初学养蜂者,责任编辑应有纠正之责。拙见如下:a. 文中用了大量篇幅谈培育越冬适龄蜂,修造巢脾,组织生产群,调整蜂巢,提高蜂王产卵力等纯属流蜜期前的准备工作,这与题意“流蜜期的蜂群管理”明明不符。b. 文中称“流蜜期的蜂群管理好坏直接影响着蜂蜜和王浆的产量”,而笔者认为:影响蜂蜜和王浆产量的关键因素是流蜜期前各项管理工作的综合结果———蜂群强壮与否。没有强壮的蜂群,到了流蜜期只能“望花兴叹”,即使管理再得法,为时已晚。c. 从题意、文…  相似文献   

5.
椴树流蜜的年景分析对合理安排养蜂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养蜂界一般都认为黑龙江省双数年是椴树流蜜的小年,单数年为流蜜大年。小年采椴树蜜歉收,大年采椴树蜜丰收。但椴树生长发育期遇到高温干旱、低温冷害、暴雨和冰雹等天气,无论是双数年(小年),还是单数年(大年)都会造成椴树流蜜量的减产或绝产。2003年本应是椴树流蜜大年,可黑龙江省春季干旱,夏季连续低温,秋季洪涝的灾害性天气,致使椴树开花少,有的虽开花流蜜,蜜汁又被雨水冲掉而采不到商品蜜,致使在大流蜜期蜂箱内无蜜,养蜂人还要给蜂群补喂饲料。通过多年对椴树萌芽、展叶、现蕾、…  相似文献   

6.
黄世俊  黄革 《中国蜂业》2006,57(7):22-22
饲养中蜂多家庭副业,农村多,城镇少;桶养多,活框式少。但它们共同的问题就是不知何时取蜜。本地农村多半是端午前后取蜜或割蜜。端午是按农历计算的,每年的端午有时与当地的植物流蜜期相吻合,有时则相差甚远。如果一律按端午节时取蜜,常常是无蜜可取。由于看不到植物开花,取蜜很盲目,往往是流蜜盛期未取,到了后期才取,结果导致蜜少蜂伤,影响蜂群发展。为了初学饲养中蜂者能掌握取蜜的时间和取蜜原则.以下介绍两点重要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我对流蜜期前换王好不好的看法笔者是小转地养蜂的。养蜂十多年来,一直采用流蜜期前换王,都获得可喜的效益,通过多年的对照,我认为:流蜜前换王好,在同样条件下,流蜜期前换王蜂群的产量高于不换王的。我是中、意蜂同场兼养。每年春繁采完本地油菜花后(“春分”节后...  相似文献   

8.
喀蜂的原产地是在喀尔巴阡山脉,它穿越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和德国东南部的林区。由此不难看出喀蜂适合于山区、北方寒冷气候和流蜜期短、流蜜量大的蜜源。喀蜂的管理有许多方面不同于意蜂。喀蜂与意蜂的第一个差异是在箱内贮蜜和流蜜期的管理。夏季若天气骤冷或外界无流蜜,...  相似文献   

9.
冀中地区定地养蜂刺槐蜜丰收的措施河北中部刺槐始花多在每年的4月28日至5月6日,正常年份5月3日开始流蜜,5月15日流蜜结束,流蜜期10天左右。按“流蜜开始前51天至流蜜结束前29天之间蜂王所产的卵培育出来的工蜂都能参加采蜜工作”的原则,刺槐花蜜采集...  相似文献   

10.
养蜂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养蜂应根据蜜蜂的习性,按照养蜂人的要求,施加管理措施。导引它们进行活动。使壮年蜂出现的高峰期和蜜源植物的流蜜期或授粉作物的授粉期相吻合,这是奠定蜜、蜡、浆高产以及高效授粉的基础,也是养蜂技术综合集中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1.
流蜜期前换王方法得当,效果好笔者养蜂2年,对于流蜜期前换王与产蜜量的关系有自己的见解。本人认为,在流蜜期前换王应方法得当,这样才能提高产蜜量,否则事与愿违。其具体做法重在两个方面:第一,换王应在大流蜜期前的半个月进行。因为所换新王必须在大流蜜期来临时...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中蜂的生产能力,改革中蜂的生产技术,广东省惠阳县陈江中蜂巢蜜研制场从1980年开始试用中蜂生产巢蜜。通过一年的生产实验,取得了成效。并且初步解决了中蜂生产巢蜜时,流蜜期取蜜与生产巢蜜的矛盾,巢蜜四角封盖不匀和封盖高低不平等问题,为今后生产规格化的中蜂巢蜜取得了经验。目前,中蜂生产巢蜜已从惠阳一个县  相似文献   

13.
从事养蜂行业的人员需要学习<物候学>,也就是说,要想夺取蜂蜜的高产,必须准确预测出流蜜植物开花流蜜的日期,这样才能有目的安排好蜂群的各项准备工作.例如,大流蜜期开始前的第51日至大流蜜结束前的第29日,是培育采集蜂最佳期.还有,大流蜜期开始日前10天囚王,到流蜜期开始日放王,这样才能有利于促进蜂群提高群体高效情绪的产生,使蜂蜜的产量提高1/2或1/3.  相似文献   

14.
正我业余养蜂几十年,近十来年把养蜂重心放在冬季生产枇杷蜜上,通过这几年的摸索,把体会总结出来与大家分享。一、枇杷流蜜规律我地枇杷花期为每年10月下旬始花,到翌年2月上旬结束,主要流蜜期11月下旬到12月中旬。这个时期正好是秋末冬初,气温通常在0℃~15℃。根据我的观察,枇杷流蜜在昼夜温差大时最好。若夜里无风落浓霜,次日太阳高照且无风枇杷流蜜最旺,  相似文献   

15.
<正>1因地制宜排蜂事对于一个刚学习养蜂的人来说,了解花期流蜜情况是基本要求,第一个花期是什么花,流不流蜜,有没有粉,最后一个花期是什么……这些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春繁期、越冬喂糖的时间。又比如哪一个蜜源时间最长、流蜜最涌,哪些因素会影响进蜜,两大流蜜期之间间隔有多长……说这些其实就是农业生产,因为蜂业从本质上来说是农业和养殖的结合。  相似文献   

16.
去年受天气影响,中蜂囊状病在平江山区危害比较严重。笔者对自己发病的25群中蜂采取综合防治方法,效果比较好,现把经验介绍如下:蜂群是3月9日开始发病的,那时正值流蜜期,于是我采取抓取蜜、促病害的办法。3月  相似文献   

17.
笔者多年从事科学养蜂,体会到在蜂群流蜜期饲养管理,必须掌握以下几个要点: 1.勤采蜜。为保持蜜蜂经常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注意不要积蜜。这样既能消除分蜂热,又能增加产量。 2.组强群 在流蜜初期,要有足够青、壮年蜂的强群。如估计群势不足,应提前20天补充蛹脾。强大的蜂群必须在大流蜜期开始时组成。  相似文献   

18.
夺蜜有招:无虫化采蜜法毕建璐1997年是吉林省椴树流蜜大年。椴树花具有花期长、流蜜量大、诱蜂力强等特点,那么如何抓好养蜂生产的黄金季节,夺取椴树蜜高产呢?下面将几种无虫化采蜜的方法向养蜂同行作一介绍:1.铁纱扣王法:在椴树流蜜前几天,将蜂王放入铁沙笼...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省麻江县是蓝莓生产重点县,也是中国养蜂学会挂牌的蓝莓授粉基地。蓝莓蜂蜜是珍稀蜜种,每年有6 000~7 000群蜂到麻江采蓝莓蜂蜜,为蓝莓授粉。4月上旬正是蓝莓开花和生产蓝莓蜂蜜的关键季节。笔者于2022年4月10~11日,特地赴麻江走访了一些中蜂养殖场,了解2022年蓝莓蜂蜜的生产情况。流蜜期结束后,又电话联系各蜂场,了解实际产蜜量和取蜜浓度。  相似文献   

20.
<正>读《蜜蜂杂志》《〈中蜂饲养原理与方法〉的问与答(54)》[1],文中3位作者谈到桂花流蜜的问题,我赞同龚、宁二位老师的观点:不流蜜。我2000年从医院退休,在福建省邵武市某部女婿家居住一年,因为我业余饲养中蜂30多年,我看到部队营地到处都有桂花树,部队营地家属区有3户人家养有中蜂,我仔细观察过桂花树开花时无蜂上树,在查访养蜂人家时,我还帮他们摇过蜜,并实地考察了营区的蜜源植物,他们也未取过桂花蜜。回到湖南桃源后,桃源县城滨江路防洪外绿化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