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胡麻产量构成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调查测定胡麻13个品系的单株产量及与其相关的主要农艺性状——株高(x1)、工艺长度(X2)、分茎数(X3)、分枝数(X4)、单株果球数(X5)、每果粒数(X6)及单株粒重(Y)7个性状,应用逐个选入自变数的回归方法,得到13个最优多元线形回归方程,再对入选的几个主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明确了提高胡麻单株产量.首先要具有一定的单株果球数、株高和每果粒数。其次,不同的品系对单株粒重起关键作用的性状不同。  相似文献   

2.
旱地胡麻主要农艺性状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2年的试验,从近年各育种单位育成的12个胡麻高代新品系在旱地条件下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着手,综合各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聚类分析,评价各性状对产量的影响,研究各数量性状之间的关系及其在产量组成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有效分茎数、单株生产力变异系数较大;单株生产力与有效分枝数、单株果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分茎数、千粒重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每果粒数、单株果数对产量的影响较大;聚类分析可将12个胡麻新品系划分为3类,第2、3类群表现良好,适宜在旱地条件下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倒伏对胡麻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9份胡麻新品系为材料,分析了倒伏对胡麻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胡麻生长后期如遇强风雨天气,品系103倒伏最重,倒伏面积占83.8%;品系106、105、107、109倒伏程度较轻,倒伏面积11.0%~19.8%。倒伏后胡麻单株产量和含油率分别下降45.35%、4.41%。建立了倒伏面积与各性状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得出工艺长度、有效分茎数、主茎分枝数、单株果数和千粒重与胡麻倒伏有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安徽省的13个茄子地方种质为试材,对12个植物性状的变异和性状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早期果数>果形指数>果实纵径>单株总果数>单果重>果实横径>开展度>株高>茎粗>始花节位>现蕾日数>开花日数。(2)株高与始花节位、现蕾日数、开花日数分别是极显著成显著正相关,与单株早期果数、单株总果数、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3)单株早期果数和单株总果数分别与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单果重与果实横径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果实横径与果实纵径是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安徽省的13个茄子种质为试材,对于12个植物性状的变异和性状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性状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株早期果数〉果形指数〉果实纵径〉单株总果数〉单果重〉果实横径〉开展度〉株高〉茎粗〉始花节位〉现蕾日数〉开花日数。(2)株高与始花节位,现蕾日数,开花日数分别显著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单株早期果数,单株总果数,果形指数呈显著负相关,(3)单株早期果数和单株总果数分别与果实纵  相似文献   

6.
胡麻两系杂交亲本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胡麻两系杂种优势的亲本配合力遗传基础,为胡麻两系杂交种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7份温敏型雄性不育系和11份国内外主栽油用及纤用亚麻优良品种为亲本材料,按照遗传交配设计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配置77(7×11)份杂交组合,利用DPS软件分析两系胡麻杂交亲本14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及与杂种优势的关系。【结果】胡麻两系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其主要表现为加性基因效应遗传的性状有:株高、工艺长度、分茎数、分枝数、每果粒数、千粒重和含油率、油酸、亚油酸、硬脂酸、棕榈酸;同时受加性和非加性基因效应共同影响的性状有:单株果数、单株产量和亚麻酸组分。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狭义遗传力大小顺序分别为:工艺长度>千粒重>株高>每果粒数>分枝数>单株产量>分茎数>单株果数;含油率>亚麻酸>硬脂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在同一亲本(组合)的不同性状间和同一性状的不同亲本(组合)间存在较大差异,且亲本的GCA效应与SCA效应没有直接的关系。在供试的18份亲本材料中,不育系113S、16-1-1-2、24-1-1-1、T-11和1S,恢复系陇亚10号、天亚9号、轮选3号、Macbeth和AC Watson在某些农艺和品质性状上具有较突出的一般配合力(GCA)效应,是较优的亲本材料。所组配的77份杂交组合14个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存在广泛的超亲优势和竞争优势,优势大小因性状而异,其竞争优势与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与亲本GCA的相关性多高于SCA,与恢复系的GCA相关性多高于不育系,强优势组合的特点是双亲或亲本之一具有较高的GCA效应,或具有较高的SCA效应。此外,亲本GCA效应,特别是恢复系的GCA效应对杂种优势的贡献要明显高于不育系。【结论】胡麻两系杂种优势表现与亲本一般配合力(GCA)和特殊配合力(SCA)紧密相关,其亲本一般配合力(GCA),特别是亲本一般配合力(GCA)高的恢复系的选配,是组配强优势胡麻两系杂交育种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胡麻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品种(系)差异,本研究利用差异显著性、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8份胡麻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胡麻品种(系)农艺和产量性状差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冠长与单株产量及一级分枝长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每果粒数与千粒重、茎鲜重呈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共得到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90.87%,其中第1主成分的贡献率最大,为45.33%。聚类分析共分为3类,第2类的宁亚21号多数性状表现较好。综上说明,宁亚21号的农艺与产量性状最佳,可作为优良品种进行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8.
采用MINQUE(1)统计方法。采用加-显性(AD)遗传模型,对陆地棉中熟×早熟的8个亲本及其16个F,组合的4个产量性状和5个形态性状的遗传和成对性状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遗传组分方差相差很大,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顶部茎粗的加性方差明显大于显性方差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铃重、衣分、株高的显性方差达到极显著水平且较大;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株高、主茎节数、果枝数、子叶节茎粗、顶部茎粗的表现型方差均达极显著水平。说明陆地棉中熟与早熟陆地棉品种杂交的F1产量性状主要以显性效应为主。相关分析表明,各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分别与单株皮棉产量间存在正向极显著的显性相关,说明单株皮棉产量表现有优势的组合,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可能表现杂种优势。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分别与株高、子叶节茎粗、顶部茎粗间正向或负向的加性相关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对杂种后代株高、子叶节茎粗、顶部茎粗的选择,可提高单株皮棉产量,单株铃数、铃重、衣分也相应较高。  相似文献   

9.
胡麻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个胡麻品种(系)的8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与通经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粒数、单株结果数、有效分枝数、有效分茎数的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6 0、0.984 4、0.945 3、0.566 0,株高、工艺长度、千粒重与单株粒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72 6、0.148 7、-0.281 6。单株粒数、千粒重和单株结果数对单株粒重的直接效应为较大的正效应,通过其它性状的间接效应都很微弱。因此,选育高产优质胡麻新品种,应以提高单株粒数、单株结果数为主,间接选择有效分枝数多、千粒重高的单株。  相似文献   

10.
选择吉林省中熟组18个品系和对照品种吉育86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产量相关的7个性状进行考种,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我们发现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三者之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底荚高度与单株荚数达到极显著负相关,与单株粒数达到显著负相关;株高与单株节数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和各性状分布图,反映出这7个性状在不同类别间的优劣差异和性状间的相关性.采用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各产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并更加直观地表现各品系产量相关性状的优劣,辅助优良品系决选,提高选择效率.  相似文献   

11.
芝麻不同类型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全面评价不同类型芝麻品种中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效应。[方法]选取国内外芝麻品种179份,按株型、叶腋花数、蒴果棱数差异进行品种分类,对各类型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分别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在各类芝麻品种中,单株蒴数对单株产量的相关系数和直接效应均为最大,其次是每蒴粒数和千粒重;蒴果长度对单株产量的作用主要是间接效应,株高在不同类型芝麻中表现有差异。[结论]选育芝麻品种时要根据品种类型的不同,对不同性状应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12.
对芝麻9个品种9个数量性状与产量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始蒴高度>株高>全生育期>分枝数>空稍高度。芝麻产量主要取决于与其关联度较高的单株蒴果数、每蒴粒数、千粒重等性状。  相似文献   

13.
黑芝麻杂种优势研究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研究了黑芝麻两系杂种F1产量的超亲(父本)优势,其范围为-7.59%~61.22%,平均优势达31.05%,杂种F1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平均优势大小依次为单株产量>单株有效蒴数>千粒重>每蒴粒数。杂种F1产量与果轴长度及产量构成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株高和生育期呈显著相关。亲子(杂种F1与父本)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则表现为单株有效蒴数>单株产量>千粒重>每蒴粒数。  相似文献   

14.
 芝麻各杂交组合杂种的分析结果表明:(1)F#-1产量及其构成性状的杂种优势:单株产量>每株蒴果数>千粒重>每蒴种子数;F#-2虽有自交衰退现象,但仍保持一定的优势。(2)亲子之间在每蒴种子数和千粒重上呈显著正相关。(3)单株产量的增加主要依赖于每株蒴果数的提高,其次为每蒴种子数,而千粒重与产量关系不太密切。  相似文献   

15.
对9个春播芝麻品种(系)的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蒴果数、千粒重和株高的直接效应较大。因此,在选育高产品种时,应以单株蒴果数多、千粒重高和植株较大的类型作为主要选择目标。  相似文献   

16.
蓖麻主要数量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蓖麻品种单株产量等8个性状的相关及各性状与单株产量的遗传通径系数。结果表明,一次分枝数和百粒重与单株产量的遗传相关达显著正相关;株高和主穗蒴果数与单株产量的环境相关达显著正相关。提高单株产量的有效途径是在保持相对稳定的株高、主茎节数前提下,应以一次分枝数较多,百粒重较高和主穗蒴果数较多的类型作为主要选择目标。  相似文献   

17.
灰关联熵分析法在芝麻品种选育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关联熵分析方法,2012年对山西省农科院芝麻课题18个后代材料的单株产量与千粒重、株高、腿高等9个农艺性状进行灰关联熵分析。结果表明,芝麻单株产量与9个农艺性状的熵关联度为:千粒重0.994083104、单株蒴数0.989996079、株高0.988820576、每蒴粒数0.988162488、果轴长0.988118165、病株率0.987747396、蒴长0.98729835、腿高0.986958264、黄稍长0.984676022;熵关联序为:千粒重>单株蒴数>株高>每蒴粒数>果轴长>病株率>蒴长>腿高>黄稍长,并以此确定了18个后代材料中的K1,K3,K12具有较好的高产潜力,得出今后芝麻品种培育时的选育和筛选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为摸清香稻种质资源与骨干亲本材料各农艺性状对其产量的影响,为香型杂交水稻育种提供优质资源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对40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香稻种质资源、26份恢复系材料和22份保持系材料的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相关分析中,香稻种质资源的单株有效穗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7 2**),恢复系材料的单株有效穗、穗实粒数和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532 5**,0.509 1**,0.707 3**),保持系材料的生育期、剑叶宽、穗总粒数和穗实粒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11 6**,0.711 7**,0.563 2**,0.684 2**)。2)偏相关分析中,香稻资源的单株有效穗和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偏相关(r=0.998 9**,0.639 5**),恢复系的单株有效穗、穗总粒数和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偏相关(r=0.810 0**,0.520 2**,0.7292**),保持系的单株有效穗和千粒重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偏相关(r=0.863 8**,0.594 5**)。3)通径分析中,香稻资源和恢复系材料农艺性状中的单株有效穗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而保持系材料的单株产量受穗实粒数的直接作用最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芝麻选育和生产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对芝麻产量的相对重要性。[方法]以2008和2009年参加全国芝麻品种区域试验的17个品种为材料,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了芝麻品种8个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互关系。[结果]在芝麻各农艺性状中,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66),茎点枯发病率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87);单株蒴数对产量形成的直接作用最大,通径系数达0.8309。[结论]该研究为芝麻育种和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承德春播芝麻营养生长阶段(5月15日~7月31日)的有效积温与芝麻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可以为该区春播芝麻的种植管理及产业化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2014年和2015年以冀航芝1号、冀航芝2号、冀航芝3号3个芝麻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承德春播芝麻营养生长阶段≥12℃有效积温对芝麻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同一芝麻品种,不同年际的株高和一次分枝数存在显著差异,每株蒴果数、千粒重和单株种子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芝麻营养生长阶段≥12℃有效积温与芝麻株高、千粒重和单株种子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株高与千粒重和单株种子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主茎始蒴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芝麻在营养生长阶段受有效积温影响显著,因此,在承德地区选择活动积温条件较优的区域种植并加强春播芝麻中前期栽培管理,对提高承德春播芝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