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都江堰是我国最古老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它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建修的。由于工程经久不衰,经济效益愈来愈大,长期为社会为人民造福而誉满天下,成为当今世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其他科研、生产管理部门的学者、专家的研究内容之一;一些水利考察团、教育界、学术界人士,及领袖人物也专程参观。加上都江堰渠首山水壮观,风景宜人,仰望重重叠叠的高山峻岭水流湍急而下,俯看成都平原一望无际,渠系四通八达,禾苗四季常青,沃野富饶美丽。因而吸引了各行各业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地参  相似文献   

2.
茶叶是都江堰市特色优势产业。本文从都江堰独特的自然、资源、生态、区位等优势出发,结合国家的惠农政策和人们的消费需求,从都江堰茶叶发展思路和目标、发展重点和主要任务以及政策措施等方面阐述了将都江堰茶叶产业做大做强,实现转型升级的一些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又称百大堰、犍尾堰、金堤等,始建于公元前250年,由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率众修建,公元1335年正式命名为都江堰,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战国时期,狼烟四起,战乱频仍,饱受战争之苦的人民,渴望中国尽快统一。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之  相似文献   

4.
都江堰猕猴桃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阳明  聂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204-12207
猕猴桃产业是都江堰市农业的主导产业,在深入调查都江堰猕猴桃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抓住地震后大规模重建的契机,找到有效的切入点,提出加强信息网络建设、走"公司+基地+农户+科技+加工"相结合的产业化发展道路、树立都江堰猕猴桃国际品牌等措施,强力推进都江堰猕猴桃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一、仪式源起与现行仪式都江堰清明祭祀放水仪式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在地——都江堰市的重要活动。为庆祝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竣工和进入春耕大忙生产,同时也为纪念李冰父子等治水先贤,都江堰地区官方几乎每年都于清明举行盛大的祭祀放水仪式。  相似文献   

6.
王龑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913-4914
笔者结合多方面的调查,提出了都江堰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中国中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亟待在今后的发展中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7.
速览     
山西省旱情持续受旱面积2000余万亩;就业寒冬如何破冰?广西部分学子首选创业;四川都江堰人民渠重建的渠首枢纽开闸放水;云南城乡医疗救助今年起逐步取消病种限制  相似文献   

8.
都江堰     
正公元前256年,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成都平原西部都江堰市西侧的岷江上,距成都56公里。该大型水利工程至今仍在灌溉田畴,是造福人民的伟大水利工程。其以年代久、无坝引水为特征,是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都江堰旅游气象服务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都江堰旅游气象服务的基本原则,建设目标以及实际建设任务,旨在强化都江堰旅游气象服务传播能力,为开展各类功能文化区气象服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刘丽  伍杰  邓微  刘桂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7055-7056,7083
从水文化传承的角度对都江堰文化广场、离堆公园、杨柳河、南桥等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考察,探讨了适合都江堰园林景观设计的水文化传承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我国食物结构的现状和不足,并根据我国国情和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以及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阐述了我国人民食物结构调整和食物生产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水利工程是现代化城市建设中最为重要的民生工程之一,对维护社会的稳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水利工程有着非常久远的发展历史,从过去的都江堰到现在的三峡工程,都代表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水平。由于水利工程大多都在偏远地区施工,容易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首届西南绿亨产品交流交易会于2001年6月8~11日在举世闻名的成都都江堰召开,来自四川、重庆、云南、陕西等90多家单位150多位优秀农资经销商参加了本次交流会,都江堰电视台、都江堰日报对本次大会作了专题报道.  相似文献   

14.
借鉴使用土地利用类型净变化量、交换变化量和总变化量的计算方法,以都江堰市中心城区2005年和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2005年数据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2009年数据为土体利用规划数据),对都江堰市中心城区土地覆被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都江堰市中心城区农用地、园林地、建设用地以及其他土地的覆被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内外江分水鱼嘴是都江堰三大渠首工程之一,其功能主要是分水分沙。自战国时期李冰创建以来,鱼嘴位置不断移动,修筑材料结构则从战国唐宋时期的竹笼卵石发展到元明时期的铸铁条石,再到清代至民国初期的条石结构,直至当今的混凝土结构,即都江堰分水鱼嘴如今呈现的面貌是历代不断探索、改进的结果,其中包含的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郫县是四川省成都市西北近郊县,全境有6条快速通道与成都、彭州、新都、金牛、温江、都江堰等区市县贯通。郫县是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是四川省首批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近年来,郫县绿色食品事业快速发展,建成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12.5万亩,完成绿色食品标志认证的企业总数达14家,产品总数达66个,名列四川省绿色食品发展前茅。然而,我国农产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科学水平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为我国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舒适度和生活中所用产品的满意度也是越来越倍受关注。而今,传统的手工制造产业早已无法满足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潮流,也无法精准的为人民的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新型的机械制造业应运而生,它的诞生,满足了广大人民的需求,为我国的社会发展也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源泉。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机械制造的原理进行研究,并对机械制造所应运的相关应用展开阐述,从而更好地增强人民对机械制造的理解,同时,也为众多的研究者提供经验和借鉴之循。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四川省的主要粮食作物,而传统意义上水稻也是耗水量最大的作物.在都江堰二王庙的石墙上所保留的一条农谚"稻田足水慰农心",便是讲水在水稻生产和稻农心中的重要性.然而在四川盆地,除都江堰灌区和其它有灌溉条件的地区以及大部分冬水田外,许多稻田仍为无水源保证的望天田和等水迟栽田.由于盆地内部降雨的时空分布不均,每年部有不少地方等雨、等水栽秧,后期的干旱缺水也使水稻生长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干旱缺水一直是制约四川省水稻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也迎来了蓬勃的发展。农业对于国家和人民都是极其重要的,对于国家来说,农业发展是一国发展的保障,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中占有主要地位;对于人民来说,它保障人民的日常生活。在经济的发展下,社会对于粮食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体现在量上,更体现在质上。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安全和质量,绿色理念已经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在绿色植保理念下,如何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是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在中国农业博物馆展厅中有一个特效场景,它向我们展示的是我国的宏大水利工程——都江堰。它无坝,却能让岷江水乖巧地流入成都平原,时至今日两千多年,仍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为什么要建造都江堰?公元前316年,秦灭蜀之后,攻打楚国成为其统一全国的首要任务。成都成了秦国统一长江流域及华南地区的上游据点(楚国位于长江中游,因此位于长江上游的蜀自然成为秦国的战略后方)。但在当时,岷江水道并不流经成都。因此,为了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