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种间及种下群体的RAPD指纹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RAPD技术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和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的分离物基因组DNA进行了DNA片段的随机扩增,以确定种间及种内群体的亲缘关系和筛选具有种鉴定特征的分子标记.通过对40个10聚体随机引物的筛选,应用8个引物对两种线虫种间及种内分离物扩增片段的遗传分析显示:两种间群体RAPD扩增片段的共享度为40%~56%,而在松材线虫的不同分离物之间的共享度为60%~84%;其中有一个引物(P253)可在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种间产生具有种鉴定特征的特异性RAPD片段,在松材线虫的不同分离物中均可产生一约700bp的特异性片段,而在拟松材线虫中产生了两个分别约为1300bp和1900bp的特异性片段.  相似文献   

2.
松材线虫和拟松线虫种间及种下群体的RAPD指纹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RAPD技术对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lphilus)和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的分离物基因组DNA进行了DNA片段的随机扩增,以确定种间及种内群体的亲缘关系和筛选具有种鉴定特征的分子标记。通过对40个10聚体随机引物的筛选,应用8个引物对两种线虫种间种内分离物扩增片段的遗传分析显示:两种间群体RAPD扩增片段的共享度为40% ̄56%,百在松材线虫的不同分  相似文献   

3.
松林线虫群体致病性测定和潜伏侵染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引起的松树萎蔫病 ,是松树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已在日本、美国、黑西哥、加拿大、韩国发生和流行。目前松材线虫的发生范围还在继续扩大。我国最早在1982年秋于南京紫金山的松林中发现该病 ,当年仅见枯树260株 ,现已查明在苏、浙、粤、皖、港、台均有分布 ,各地呈迅速扩展蔓延趋势。至1999年底该病在我国的发病面积已超过60万公顷 ,累计死树1600万株 ,直接经济损失1.28亿元。TomoyaKiyohare从日本松材线虫分布区内收集到37个线虫群…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用松木屑和真菌培养松材线虫,结果表明:无菌的松木屑不能生长和繁殖线虫,有菌的才能繁殖线虫,其效果随松木屑来源(松树品种)的不同而异,不同的真菌培养线虫的效果有较大差异.长喙壳菌(Ceratocystissp.)、毛壳菌(Chaetomiumsp.)和镰刀菌(Fusariumsp.)的效果明显优于常用的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和盘多毛孢菌(Pestalotiasp.),可选用于培养松材线虫,在真菌菌落上,不同的接种虫量以及不同的温度对松材线虫的培养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松材线虫的人工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研究用松木屑和真菌培养松材线虫,结果表明:无菌的松木屑不能生长和繁殖线虫,有菌的才能繁殖线虫,其效果随松木屑来源(松树品种)的不同而异,不同的真菌培养线虫的效果有较大差异.长喙壳菌(Ceratocystissp.)、毛壳菌(Chaetomiumsp.)和镰刀菌(Fusariumsp.)的效果明显优于常用的灰葡萄孢菌(Botrytiscinerea)和盘多毛孢菌(Pestalotiasp.),可选用于培养松材线虫,在真菌菌落上,不同的接种虫量以及不同的温度对松材线虫的培养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杂交及后代繁殖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与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能否进行种间杂交,收集了不同地理来源的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株系,在实验室内进行了种间杂交、继代培养以及回交。结果显示:中国浙江松材线虫和法国拟松材线虫、中国浙江松材线虫和中国拟松材线虫杂交组合,具有较高的交配率、繁殖量和低死亡率。在继代培养试验中,这2个组合都具有很强的繁殖优势,其杂交后代可以同亲本回交,且更趋于同拟松材线虫回交。总的来说,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有些虫株间是可以杂交并能够顺利繁殖,建立可延续的种群的。推测在自然条件下,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杂交后代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伞滑刃线虫属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伞滑刃属线虫是重要的寄生线虫。该属松材线虫是中国林业上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性有害生物。随着松材线虫及其近缘种拟松材线虫对森林资源危害性的加重,该属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迄今报道已有63个种,其中3个种有待查考(species inquirendae)、1个种有待确认(species indeterminatae)、1个种发现地不详(species incertae sedis)、5个裸名(nomen nuda)。对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区分至关重要。为了弥补形态鉴定的不足,还辅以PCR技术鉴别。已开发出的PCR鉴别技术有RAPD,PCR直接鉴别法、RFLP和SSCP等。  相似文献   

8.
松材线虫的PCR快速诊断研究①许建平1郑经武1王建伟2龚鸿飞1李德葆1(1浙江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杭州310029;2杭州动植物检疫局,杭州310021PCRAsaytoDiagnosisandDetectionofBursaphelenchus...  相似文献   

9.
伞滑刃线虫属 4个种rDNA的PCR扩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61份病松树样本中分离、鉴定出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霍夫曼伞滑刃线虫(B.hofmanni)和赫列尼库斯伞滑刃线虫(B.hellenicus)3个种,其中后二者是中国新记录种,华山松和云南松分别是这两个种的世界新寄主记录。本试验以松材线虫(B.xylophilus)为对照,用伞滑刃属线虫rDNA相关引物对这4种伞滑刃线虫进行PCR扩增,进一步印证形态鉴定的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霍夫曼伞滑刃线虫、赫列尼库斯伞滑刃线虫与松材线虫、拟松材线虫,均扩增到约800 bp的分子片段,为霍夫曼伞滑刃线虫和赫列尼库斯伞滑刃线虫的鉴定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提供了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0.
描述了采自香港的3种拟毛刺线虫:较小拟毛刺线虫(paratrichodorusminor)、肾形拟毛刺线虫(P.renifer)和葱属拟毛刺线虫(P.allius),它们均为香港地区新纪录。其中肾形拟毛刺线虫和葱属拟毛刺线虫在大陆也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1.
拟松材线虫对黑松苗的致病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测定来源于中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挪威和法国的20个拟松材线虫种群对2年生黑松苗的致病力。根据其致病力大小分为3类:第1类致病力很强,致死率大于85%,RHS(相关寄主适生性)系数大于100,包括法国的1个种群和中国的3个种群;第Ⅱ类有较强的致病潜能,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可能造成严重危害,这一类数量最多,包括中国的11个种群和加拿大的1个种群;第Ⅲ类几乎没有致病力,其致死率和RHS系数都是0,包括韩国的2个种群及日本和挪威各1个种群。试验证明法国BmFr种群致死速度最快,致病力最强。黑松苗在感染拟松材线虫后,用自然界水分胁迫和PEG胁迫处理,结果表明,干旱胁迫能明显加快黑松苗死亡速度,且大大提高死亡率。提示在高温干旱的年份拟松材线虫可造成松树的大面积死亡。  相似文献   

12.
根结线虫种及种群致病性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相同的接种水平下,以烟草品种K326、红花大金元为供试寄主,用SAS软件,对坏死百分率、相对根结指数、相对卵块指数、株高、根长、地上部分重等6个指标进行聚类,分析不同或相似生态条件下,4种常见根结线虫中34个群体的致病性。结果表明,4种常见根结线虫的34个群体,无论对抗性寄主K326,还是感病寄主红花大金元,其致病性都能基本按种(species)划分,种间致病性存在差异;在抗性寄主上,不同来源的同种或同一小种,其致病性表现基本一致,能聚为同一相似组;在感病寄主上,除北方根结线虫外,其它3种根结线虫的致病性相近,这种归类不够明显。常见根结线虫的致病性受地理分布、生态环境、寄主类型等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了分离自湖南主产烟区的6个烟草黑胫病菌菌株的致病性,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间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病情指数在6.6~89.0之间,其中以phy3菌株致病性最强。以phy3为接种菌株,在病圃进行3种接种方法筛选,结果以菌丝块创伤茎基部接种法发病率最高。综合以上试验结果,采用phy3为接种菌株,以菌丝块创伤茎基部方法接种,在病圃测定了52个烤烟品种资源对黑胫病的抗病性,结果表明不同烤烟品种资源抗性差异明显。其中,高抗品种资源占15.39%,中抗品种资源占15.39%,中感品种资源占30.77%,感病品种资源占38.46%,尤其以 PVH01抗性最强。  相似文献   

14.
甘肃高寒阴湿地区蚕豆苗期镰刀菌根腐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临夏高寒阴湿地区蚕豆苗期镰刀菌根腐病典型病株进行分离培养,共获得34个镰刀菌单孢菌株,经鉴定分别是茄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半裸镰刀菌(Fusarium semitectum)和单隔镰刀菌(Fusarium dimerum)。采用室内盆栽接种和平皿接种法测定致病性,结果表明,茄镰刀菌、半裸镰刀菌和单隔镰刀菌对蚕豆幼苗都有较强的致病性。其中,半裸镰刀菌和单隔镰刀菌是蚕豆苗期根腐病病原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咖啡短体线虫对番茄植株的寄生性和致病性,利用温室盆栽接种和贝尔曼漏斗分离接种植株根际线虫的研究方法,测定了供试咖啡短体线虫5个不同地理种群对番茄的寄生性和致病性以及不同种群之间的致病力差异。结果表明:1)接种75d后供试咖啡短体线虫5个不同种群均能侵染番茄根系,并且在番茄根际的繁殖率(Rf)1,番茄是供试咖啡短体线虫5个不同种群的适合寄主;2)接种的番茄植株普遍长势弱,叶片黄化,根系减少,根部出现褐色病斑甚至坏死腐烂,线虫危害症状明显;3)接种番茄植株的株高、地上部鲜重和根鲜重等生长参数显著未接虫的对照组(CK),供试咖啡短体线虫5个不同种群对番茄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4)寄主或地理来源不同的咖啡短体线虫不同种群之间的致病力存在差异,来自河南玉米的HN-K1种群的致病力最强,来自安徽小麦的AH-015A2种群的致病力最弱。综上所述,供试咖啡短体线虫5个不同种群对番茄均具有寄生性和致病性,但不同种群之间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为番茄根腐线虫病害的识别与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黄瓜霜霉病苗期与成株期抗性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智龙  周鸿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837-6838
[目的]为高抗霜霉病黄瓜品系的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以自交系S94和S06及其构建的224个F6重组群体为材料,研究黄瓜苗期人工接种病情指数和成株期田间自然发病病情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苗期出现病斑较多的家系,成株期感病情况更为严重。通过抗性鉴定,获得17份抗病家系和16份感病家系。春、秋季苗期人工接种的病情指数与成株期自然发病的病情指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呈正相关。因此,可利用苗期人工喷雾接种的辅助手段对黄瓜群体进行快速鉴定,评价其霜霉病抗性,筛选出优良的抗性资源,从而缩短育种周期。[结论]适宜条件下,利用苗期人工接种可快速鉴定出黄瓜群体中抗霜霉病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菌根真菌对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及幼苗移植的影响,为高山杜鹃开发利用及菌根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方法】以从野外桃叶杜鹃菌根中分离出的真菌混合制剂与不同培养基质混合接种,在不同覆盖条件下,研究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和幼苗移植情况。【结果】桃叶杜鹃种子在接种菌根真菌的基质中发芽时间提早,其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成活率及移植成活率比非接种处理均有较大提高,且差异极显著。其中腐殖土+珍珠岩基质接种松针覆盖处理发芽势最高,达39.00%,发芽率达72.67%;腐殖土基质接种苔藓覆盖处理幼苗成活率最高,达88.33%,移栽成活率达82.21%。【结论】菌根真菌极显著地影响桃叶杜鹃种子萌发及移植。播种采用腐殖土+珍珠岩基质接种松针覆盖效果较好;移植采用腐殖土基质接种菌苔藓覆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青枯雷尔氏菌脂肪酸型与致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青枯雷尔氏菌脂肪酸种类变化与致病性指标-弱化指数和回接发病率的相互关系,提出青枯雷尔氏菌脂肪酸型种下分化的分类方法。【方法】青枯雷尔氏菌脂肪酸型分为:脂肪酸Ⅰ型,弱化指数>0.8,回接发病率0%,属无致病力型;脂肪酸Ⅱ型,弱化指数为0.6~0.8,回接发病率为6.7%~100%,属过渡型,脂肪酸Ⅲ型,弱化指数<0.6,回接发病率100%,属强致病力型。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分层筛选与脂肪酸型有关的脂肪酸种类.【结果】筛选出十四碳脂肪酸(X1)、十七碳脂肪酸(X9),十八碳脂肪酸(X13)为主要因子,组建数据矩阵,建立脂肪酸型判别模型:Y1=-16.3353 + 0.0012X1 + 0.0056X9 - 0.0016X13,Y2= -3.4928 + 0.0002X1 + 0.0003X9 + 0.0025X13,Y3= -9.1550 - 0.0003X1 + 0.0039X9 + 0.0042X13,对于一个未知脂肪酸型的青枯雷尔氏菌菌株,首先测定脂肪酸图谱,取出X1(十四碳脂肪酸)、X9(十七碳脂肪酸)、X13(十八碳脂肪酸),代入方程,计算Yi,当1≤Yi≤2时,归为脂肪酸型Ⅰ,当2≤Yi≤3时,归为脂肪酸型Ⅱ,当Yi>3时,归为脂肪酸型Ⅲ,模型的判别准确率达90.00%。【结论】青枯雷尔氏菌脂肪酸型的研究,为其种下分化建模的标准化和计算机自动分析方法的建立,提供可靠的基础。脂肪酸型的模型建立也为其他植物病原菌的致病性研究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四川西部山区茄子黄萎病菌种类鉴定及致病性分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四川西部山区雅安5县(区)茄子黄萎病株上分离到轮枝菌64株,通过对菌株的形态特征、生物特性,以及运用PCR技术的鉴定,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均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Kleb)。用其中46个大丽轮枝菌单孢菌株,对眉州茄苗期根部接种,测定致病性,根据接种21 d的病株率、30 d的病情指数和45 d的枯死率,将供试菌株的致病性类型划分为II、I和III型,表明供试菌株有明显的致病性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