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以欧洲鹅耳枥1年生幼苗为材料,通过测定10月下旬-12月上旬变色期叶色、色素含量、酶活性、可溶性糖和光合特性的变化,研究其呈色机理。结果表明,欧洲鹅耳枥在秋季变色的主要原因是叶绿色含量下降,类胡萝卜素颜色呈现,且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 P<0.01);变色期花色素苷与PAL活性、可溶性糖含量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呈正相关,与POD活性、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变色过程中,气孔因素不是导致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欧洲鹅耳枥1年生播种苗最佳基质配方,以园土、蛭石、珍珠岩和草炭为基质材料,以欧洲鹅耳枥露白种子播种的1年生苗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实验,按照不同配比设计10种基质,以园土为对照,研究该10种基质配方理化性质及对欧洲鹅耳枥种子萌发特性、1年生苗高、地径、全株干物质积累量等生长特性和叶片光合基本参数、可溶性糖含量、SOD活性、叶绿素含量等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欧洲鹅耳枥的出苗率平均可达80%,最高可达98.44%,属于易发芽种子;不同基质处理对欧洲鹅耳枥育苗及生长特性和叶片生理特性影响差异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其中处理4(V_(园土)∶V_(草炭)∶V_(蛭石)∶V_(珍珠岩)=2∶1∶2∶3)干物质积累量达0.359 g,与对照差异显著;可溶性糖含量高达3.129%,与处理3差异极显著;而处理4叶片SOD活性为300 U·g-1,与处理6差异极显著,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基质4(V_(园土)∶V_(草炭)∶V_(蛭石)∶V_(珍珠岩)=2∶1∶2∶3)为欧洲鹅耳枥育苗最佳基质配方,这对扩大欧洲鹅耳枥在国内的基质栽培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帚状"欧洲鹅耳枥(Carpinus betula ‘Fastigiata’)为欧洲鹅耳枥选出的优良园艺品种,具有枝条稠密、向上生长的特性,树型呈塔形或柱形,耐修剪,可修剪成屏状绿篱作档风绿墙作空间分割,欧洲园林中应用普遍。本研究首次对国外引进的"帚状"欧洲鹅耳枥采用无喷雾接触套袋自保湿系统进行了半硬枝扦插繁殖研究,结果表明:IBA快蘸溶液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帚状"欧洲鹅耳枥插穗的生根率(p0.01),其中以0.8%浓度处理效果最好,插穗生根率最大达100%,平均根数与根长也接近最大。由此获得该树种优化繁殖技术,为在国内进一步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应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欧洲鹅耳枥和鹅耳枥2年生幼苗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的加剧,两种鹅耳枥叶绿素总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鹅耳枥叶绿素总量高于欧洲鹅耳枥;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作用(Tr)随着盐胁迫的加剧均显著降低,而气孔导度(Gs)则呈上升趋势;高盐浓度下鹅耳枥Pn和Gs的下降幅度比欧洲鹅耳枥小,Tr则明显高于欧洲鹅耳枥,Ci变化幅度较小。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电子传递速率(vETR)、光化学猝灭参数(qP)值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总体呈下降趋势,鹅耳枥ΦPSII和Fv/Fm下降趋势较为缓慢,qP下降幅度小于欧洲鹅耳枥。鹅耳枥生长受盐胁迫的干扰程度小于欧洲鹅耳枥,其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相对较小,光合作用受胁迫的程度小于欧洲鹅耳枥。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不同树种叶片秋季变色期的呈色机理,以4种树木秋季变色期的叶片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各树种在变色期叶色参数(L~*、a~*、b~*)、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情况,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叶色参数与色素含量、可溶性糖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树种的a~*值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正相关。叶色参数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在秋季整个叶色变化过程中4个树种叶片呈现不断变红的趋势,主要是由可溶性糖不断积累促进花色素苷合成,花色素苷与叶绿素含量之比不断上升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美国红枫叶色表达期间相关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美国红枫品种"秋天火焰"(Acer × freemanii′Autumn Blaze′)和"白兰地"(Acer rubrum′Brandywine′)为试材,研究美国红枫变色期叶片中叶绿素、花青苷与可溶性糖等叶色相关物质的表达.结果表明:在叶片变色期,秋天火焰和白兰地叶片中花青苷含量随着天数的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天数的增加逐渐升高,25~30d左右变化平稳,30d后急剧下降;白兰地叶片中花青苷、叶绿素与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秋天火焰;秋天火焰叶片中叶绿素与花青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05**),可溶性糖与花青苷含量为显著正相关(r=0.714*);白兰地叶片中叶绿素与花青苷含量为不显著负相关(r=-0.333),可溶性糖与花青苷含量为极显著正相关(r=0.905**).  相似文献   

7.
黄连木秋季叶色变化与可溶性糖和矿质元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黄连木叶片中花青苷、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年动态变化和秋季显色期可溶性糖及9种矿质元素的含量,探讨其叶色变化与可溶性糖和矿质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单株黄连木叶片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年变化趋势一致,而花青苷含量的年变化趋势分为平稳、增加、骤升3种类型。在9种矿质元素中,对花青苷含量影响较大的是氮、磷、钙、锰、锌,其中磷与花青苷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氮与其呈显著性负相关;可溶性糖与花青苷含量呈显著性正相关,而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呈显著负相关,氮与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呈显著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鹅耳枥属部分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验证花粉形态在鹅耳枥属植物种间鉴定应用中的可行性,从而为该属植物的分类鉴定、遗传变异及系统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扫描电镜技术(SEM)对7种鹅耳枥属的植物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7种鹅耳枥属植物花粉为单粒花粉,等极,近球形;花粉的极面观为近圆状,赤道面观为椭圆状;几种鹅耳枥的极轴长和赤道轴长差异显著,极轴长度为22.600~30.884μm,赤道轴长度为21.269~30.001μm,"帚状"欧洲鹅耳枥为花粉体积相对最大的种,而鹅耳枥为花粉体积相对最小的种;7个树种的花粉萌发孔形状为椭圆形,孔长为1.494~2.002μm,孔宽为1.146~1.618μm,不同种之间差异显著;萌发孔排列在赤道上,花粉表面纹饰较为相似,呈皱波状,但不同种之间表面突起和颗粒分布存在差别;研究发现鹅耳枥属植物属于较为进化的植物类群。  相似文献   

9.
以3种秋季不同叶色榉树的叶片为材料,测定叶片内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比较不同秋叶颜色榉树的叶片之间差异性,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探讨其与叶色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榉树秋叶呈红色主要与叶片含较多花青素有关,秋叶呈黄色、桔黄色主要与叶片含较多类胡萝卜素有关。3种叶色榉树的叶片色素含量与可溶性糖相关性较小,分析与叶片中的蛋白质和矿质元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适合欧洲鹅耳枥水培生根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方法,并讨论欧洲鹅耳枥水培苗与土培苗的差异,为欧洲鹅耳枥生根机制研究及进一步生理生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欧洲鹅耳枥硬枝枝条为试材,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质量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生根率、愈伤组织率、存活率、平均根数、平均根长、皮部生根枝条率、皮部平均根数、切口平均根数的影响及生根过程中的指标动态,并研究水培苗与土培苗形态、生理、根显微结构的区别。【结果】欧洲鹅耳枥水培既存在切口生根,也存在皮部生根,可通过不同的生长调节剂来诱导不同的生根方式。欧洲鹅耳枥水培生根最佳的生长调节剂处理方式为800 mg/L ABT1处理1 h,在此条件下,欧洲鹅耳枥枝条生根率60.14%,愈伤组织率75.25%,存活率96.67%,其生根方式主要为切口生根,生根数量较少但粗壮,大小一致,便于标准化生产;采用1 200 mg/L NAA浸泡1 h的处理方式,获得的水培苗全部为皮部生根,生根数量多但较细弱,发根位置不定,有大量根很长,不适合移植土壤但适合水培观赏根系。水培苗根含水量是土培苗根含水量的1.90倍,水培苗的根系活力显著低于土培。水培根系呈白色至浅褐色,基本没有木质化,不定根长且直,二级根少且短,缺少三级根,缺少角质层,且皮层的薄壁细胞体积大、形状不规则、排列疏松,维管柱占根横截面积比例较小。【结论】欧洲鹅耳枥水培既存在切口生根,也存在皮部生根,可通过不同的生长调节剂来诱导不同的生根方式。欧洲鹅耳枥水培苗与土培苗相比,根系形态及显微结构都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光胁迫对中华金叶榆叶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明确光照对中华金叶榆叶色发育的影响,以2a生的中华金叶榆作为试材,进行不同梯度的光照胁迫。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降低,中华金叶榆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都不断增加,而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的比值、花色素苷与叶绿素总量的比值则不断的下降;叶片花色素苷含量不断增加;叶片pH值小于7,pH值不断增大,逐渐偏向中性;光照强度的降低抑制PAL的活性;可溶性糖含量随光照强度的降低不断增加,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种沙果果实品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合理-满意度和多维价值理论复合评价方法,以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单宁含量和果实硬度5个因子为评价目标,对13种沙果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山东沂水的‘一窝蜂’单宁含量最低,糖酸比最高,果肉硬度适中,口感风味最好,果形指数1.05,高桩,缺点是果个小;夏津秋沙单果质量最大;天平南王沙果果实硬度最高,这些品种优异性状突出,是极具价值的育种资源。不同品种沙果单果质量、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单宁含量和果实硬度差异极显著,可滴定酸、还原糖、可溶性总糖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天平南王’沙果、‘泰安’沙果、‘东北’沙果以及‘太谷红果’果实合理满意度高,综合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不同遗传材料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叶片色素含量变化及其呈色响应开展试验研究,从生理生化角度探寻影响秋季枫香叶片呈色的关键因素,为枫香叶色改良、新品种选育和应用环境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个不同家系的1年生枫香幼苗为试材,测定其在不同环境下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结果表明:试验期间,枫香叶片逐渐由绿色变成红色、深红色。同时4个家系叶色变化差异显著,其中17号家系叶片主要为深红色,14号家系叶片颜色以黄绿色为主。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呈下降趋势,特别在平均温度最低、平均昼夜温差大的3号试验点下降幅度最大。4个家系叶片花青素含量显著升高。同时4个家系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各试验点均较试验前有不同程度增加。相关分析表明花青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绿素含量、平均温度和平均呈显著负相关。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家系和不同环境对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可溶性糖和叶片红色面积比例变化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结论]不同家系枫香叶片颜色在不同环境下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同一环境下不同枫香家系叶片变化也显著不同,温度变化的差异和枫香叶片色素比例的改变是导致其颜色改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以引进的‘玉杏’、‘红丰’、‘凯特’、‘红太阳’、‘大棚王’等5个杏品种1年生休眠枝为试材,经低温处理后,测定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的含量,研究越冬枝条的抗寒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高,同一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间相对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不同,表明各品种间抗寒性差异显著。不同品种抗寒力排序为:‘玉杏’‘红丰’‘凯特’‘红太阳’‘大棚王’。  相似文献   

15.
对彩叶植物鸡爪槭、血皮槭、大花卫矛、黄栌、‘丽红’元宝枫秋季叶变色期间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含量进行了测量,得出5种彩叶植物在秋季叶变色期间叶片中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为下降趋势,而花青素的含量为上升趋势。完全变色后,5种彩叶植物叶片中花青素含量达到最高峰时由高及低依次为大花卫矛、‘丽红’元宝枫、血皮槭、鸡爪槭、黄栌。说明花青素的含量在紫(红)色系彩叶植物叶片呈色中占主导地位。花青素/叶绿素的比值由高及低依次为血皮槭、鸡爪槭、大花卫矛、‘丽红’元宝枫和黄栌。比值越高,叶片颜色越红。  相似文献   

16.
以34个海棠(Malus spp.)品种为试材,从中选取叶片色彩跨度较大的5个品种(冬红M.‘Winter Red’、阿迪荣M.‘Addirondack’、亚当M.‘Adams’、鲁道夫M.‘Rudolph’和完美紫M.‘Perfect Purple’),用光谱法与溶液法对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3种叶片色素相对含量及绝对含量进行测定、耦合,通过耦合函数计算其余29个海棠品种叶片色素的绝对含量。结果表明,3种色素绝对含量与相对含量拟合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2=0.987 5(叶绿素)、R~2=0.999 4(类胡萝卜素)、R~2=0.990 5(花青素),方程拟合度较好;在海棠的不同叶位中,各品种上位叶的叶绿素含量比中、下位叶低,上中位叶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比下位叶高。  相似文献   

17.
2014年对浙江省天台县天台鹅耳枥(Carpinus tientaiensis)的花期物候、花形态特征进行观测,并测定其花粉生活力和雌蕊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天台鹅耳枥雄花始花期早于雌花,雄花散粉与雌花柱头可授期重叠时间为15 d,较大的空气湿度和阴雨天气可能会对授粉产生不利影响;天台鹅耳枥初花期花粉萌发率最高,达到10.83%,是人工采集花粉的最佳时期;0.6%琼脂粉+0.005%和0.01%的硼酸+1%的蔗糖最有利于花粉的萌发;雌蕊柱头可授性在开花1 d后达到最佳状态,可授期为5 d。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时、准确、无损地检测葡萄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水平,以评价葡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确保栽培的科学和施肥的合理,以‘夏黑’‘巨玫瑰’‘户太8号’‘阳光玫瑰’‘金手指’‘摩尔多瓦’这6个品种葡萄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了6个葡萄品种叶片不同位置的SPAD值,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了葡萄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探寻了葡萄叶片SPAD值的最适测量位点,分析了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关系,并建立了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线性函数拟合方程。结果表明:6个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叶片顶部的均最高,中部的均次之,基部的均最小;其中,葡萄叶片中部的SPAD值最具有代表性。6个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相关,其与叶绿素a含量的相关性最高;在不同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线性函数拟合方程中,‘户太8号’的拟合方程决定系数值最高,其叶绿素a、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决定系数值分别为0.903 5、0.867 2、0.749 9;在叶绿素b与葡萄叶片SPAD值的拟合方程中,‘金手指’的拟合方程为y=0.034 7x-0.084 0,其决定系数R2值(0.773 4)最高。单一品种葡萄叶片的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回归模型的拟合准确率比6个葡萄品种汇总拟合回归模型的要高。  相似文献   

19.
11 种城市木本植物叶片生理物质对遮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遮光率45%、75%和全光照3种光生境的植物栽培试验,测定了11种城市木本植物叶片叶绿素、花青素、可溶性糖、淀粉和蛋白质的变化,分析了遮荫对不同木本植物生理物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能增加多数植物的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花青素含量,特别是色叶植物,从而影响色叶植物的叶色效果,遮荫可减少色叶植物可溶性糖的含量,而增加非色叶植物可溶性糖含量,但对不同类型植物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幅度不一;遮荫能减少大多数植物的淀粉含量,但使部分色叶植物的淀粉含量增加,而不同遮荫程度对植物叶片淀粉含量的影响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光生境变化对植物叶片蛋白质影响缺乏明显的规律性,影响幅度也不一。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黄金枸骨叶色在遮荫下变色的问题,通过盆栽试验,利用人工遮荫使叶色变化,观测叶色转变期的色素变化。结果表明:叶色由黄变绿的过程中,叶色参数L,a,b值显著下降(P<0.05),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上升的趋势(P<0.05);叶色、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花色素苷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类胡萝卜素与其他指标为负相关性,说明这些指标的变化最终决定或影响了叶色的变化。通过分析各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发现黄金枸骨叶色转变的根本原因是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比值的变化,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增多,提高了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使叶色变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