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抽穗期土壤干旱对水稻根系和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干旱是限制水稻作物产量的主要生态因子之一,抽穗期是水稻生长对干旱胁迫比较敏感的时期,因此研究根系和叶片对抽穗期不同程度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以水稻品种丰华占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抽穗期控水时间长短对水稻根系活力、叶片水势和保护酶活性等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抽穗期干旱胁迫后叶片水势显著下降,复水后均可回复到对照水平。干旱3,6,9d根系活力分别上升28.83%,123.30% 和50.16%,而干旱12d则下降82.25%。除长期干旱处理造成保护酶活性下降外,其他不同程度土壤干旱胁迫均造成叶片和根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酶和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活性显著提高,而且干旱胁迫时间越长,保护酶活性上升越高,复水后可恢复到对照水平。研究还表明,无论干旱与否,叶片的SOD、POD和CAT活性均远远高于根部。【结论】水稻在抽穗期经受短期干旱能有效地进行生理调节,根系与叶片在适应干旱逆境方面具有协调统一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阐明黑腐病对苗期花椰菜的根系形态和生理的影响,对建立花椰菜抗黑腐病根系育种新途径提供依据,利用黑腐病菌感染花椰菜抗病品种雪峰的叶片后,研究植株根系发生的一系列形态和生理变化。结果表明,接种7天后的植株根长、根干重、地上部干重、根系活力比接种后2天的显著增加。接种处理的植株根长、根干重和地上部干重明显比未接种对照(CK)低,但是接种幼苗的根系活力比未接种对照的根系活力高。接种3天后,接种处理的根系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一直显著高于未接种对照;接种后0~4天,接种处理的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明显低于未接种对照,但到接种后5~7天,接种处理的根系SOD活性又高于未接种对照;根系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脱落酸(ABA)含量在植株接种后都显著高于未接种对照。但是,黑腐病病原菌没有提高根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上结果说明,黑腐病菌引起了花椰菜幼苗根部一系列形态变化,并通过诱导植株根系中防御酶活性和调控内源激素等抵御病原菌的进一步侵染。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不同供应NO方式对NaCl胁迫下油松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为揭示NO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和提高油松抗盐能力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盆栽条件下,设置对照(T1)、NaCl处理(T2)、NaCl+1次土壤供NO(T3)、NaCl+2次土壤供NO(T4)、NaCl+喷施NO(T5)5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T2与T1相比显著提高了生长季节内油松超氧阴离子、MDA(丙二醛)、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提高了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活性;NO与NaCl处理相比,5—6月,T3显著降低了超氧阴离子含量,8—9月T5显著降低了油松超氧阴离子和MDA含量;5—6月,T3与T2相比SOD活性显著提高了18.60%、14.03%,POD活性提高了34.07%、32.06%;8—9月T5 SOD活性比T2显著提高了15.77%、13.33%;POD活性提高了17.70%、15.75%;5月,T3与T2相比提高了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8—9月T5与T2相比显著提高了两种渗透物质含量。综合分析认为,外源NO会改善油松生理特性并提高其抗盐能力。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营养元素对油松抗旱能力的影响规律,以期为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S1(常规对照)、S2(清水对照)、S3(N)、S4(NK)、S5(NPK)5个处理,3次重复。SOD活性S5在5、6、7、8月分别比S1处理提高了68.66%、64.54%、36.02%、30.03%,差异显著;POD活性S5分别高于S1处理79.96%、117.82%、51.65%、41.28%,差异显著;CAT活性S5在6、8月分别比S1提高了35.86%、33.51%,差异显著;PPO活性S5分别比S1提高92.18%、125.15%、74.95%、57.77%,差异显著;S5处理电导率始终处于最低值,分别比对照(S1)降低40.46%、24.73%、25.99%、55.55%,差异显著。S5对提高水分胁迫下油松幼苗保护酶活性和降低电导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本试验研究玉米耐旱生理特性,为玉米耐旱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以玉米品种正大619、农大108为材料,分别在间隔4天、8天、12天、16天灌一次水的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分析玉米叶片叶绿素、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程度加大,玉米叶片脯氨酸的含量、MDA含量和POD活性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而叶绿素含量和SOD活性则随着水分胁迫程度加大而降低。且敏感型品种农大108的变化明显强于抗旱型的正大619。【结论】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可以作为玉米耐旱品种选育参考。  相似文献   

6.
试验以SH40、M26两种苹果砧木为试材,研究了缺铁胁迫对根系组织中O2^-(超氧阴离子)含量及SOD(超氧化物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铁胁迫条件下SH加根系内O2^-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O2^-和MDA含量均高于M26根系内的。随着铁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M26根系内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POD活性一直升高;而SH加根系内SOD酶活性降低,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M26根系内SOD、POD活性均高于SH40。  相似文献   

7.
低温胁迫下不同防冻剂对梨幼果膜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由于梨花期前后经常发生的霜冻给果农带来的意外经济损失,以黄金梨子房膨大期幼果为试材,研究了3种防冻剂处理对低温胁迫(温度-2.9℃,时间0 h、1 h、2 h、3 h、4 h)下幼果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POD和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1~4 h的低温处理后,3种防冻剂处理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均低于对照;而各处理的POD和SOD活性均明显的高于对照。说明各防冻剂处理对减轻幼果在低温胁迫时的膜质过氧化均有一定的效果,其中以‘天达2116’和‘必博PBO’处理的综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4种针叶树抗汽车尾气污染能力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为了研究园林绿化树种对汽车污染的适应能力,试验以油松、北美乔松、华山松、白皮松4种针叶树的盆栽2年生实生苗为试材;【方法】采用静态熏气法,将苗木用不同浓度(0.0、0.6、1.0、1.6、2.5、3.1、4.1mg/m^3)的标准汽车尾气处理72h,研究了汽车尾气对4种苗木叶片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叶绿素含量、SOD和POD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4种苗木的叶绿素含量和a/b值均呈下降趋势;MDA和相对电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SOD和POD活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4树种各指标的变化幅度不同。【结论】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值法对4种苗木的抗性进行综合评定.其抗性大小依次为华山松〉北美乔松〉白皮松〉油松。  相似文献   

9.
烟草感染青枯菌前后POD及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对烟草感染青枯菌前后的根、茎、叶内过氧化物酶(POD)及同工酶进行比较研究,为抗病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比色法测POD酶活,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进行POD同工酶的比较。【结果】对烟草感染青枯菌前后,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烟草叶部POD活性显著高于根部和茎部。烟草接菌后,根、茎、叶内的POD活性均在第3天升至最高,而叶内比对照增高了29.67%。同工酶电泳分析表明,烟草接菌后的同工酶谱带,在条带的数目、种类和各条的相对活性上表现出差异。【结论】POD作为植物的保护酶类,随植物抵抗疾病的过程变化而变化,故与植物抗病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根外追肥对新疆杨株高及保护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根外追肥对新疆杨株高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规律,用以确定最佳的氮肥喷施浓度,为生产中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以1年生扦插新疆杨幼苗为试材,氮肥喷施浓度分别为0%(T1,对照)、0.70%(T2)、1.40%(T3)、2.10%(T4)、2.80%(T5),小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新疆杨株高呈现出随着氮肥喷施浓度增加而增加,T4和T5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对照;POD活性T4处理在7、8、10月处于最高值,比对照提高162.49%、69.59%、302.24%;SOD活性在8—10月T4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21.36%、25.78%、17.29%;PPO酶活性生长期内表现出一直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T4处理在7、8、10月处于最高值,分别比对照提高87.02%、52.55%、124.54%。综合分析认为,新疆杨育苗中氮肥喷施浓度为2.10%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外源脯氨酸对盐胁迫下大豆愈伤组织SOD和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大豆小真叶愈伤组织分别在NaCl浓度为0(ck),0.4%,0.8%,1.2%,1.6%及在各盐浓度中加脯氨酸(0.8mmol/L)的培养基中进行24,48,72h培养,测定其SOD和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外源脯氨酸对盐胁迫下大豆愈伤组织SOD和P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SOD活性在0.4%,0.8%,1.2%,1.6%盐浓度的各种培养时间下均受到促进,其中NaCl浓度为0.8%的增加较明显,POD在各种盐浓度下均在培养72h时,促进其活性增强的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2.
棉花幼苗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及抗冷机制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棉花不同组织对低温胁迫的响应,初步探讨研究抗冷的生理生化和分子机制。【方法】测定了4个抗冷性差异显著的材料在低温处理后的生物量、抗氧化酶活力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同时分析了抗冷相关基因在豫2067根、茎、叶的表达情况。【结果】4℃低温处理24 h对冷敏感材料生长抑制最大,对根系生长的抑制大于地上部分;细胞膜透性测定结果表明,受低温胁迫后4个材料根系细胞膜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结构,而叶片细胞膜对低温胁迫敏感,抗冷材料叶片细胞膜稳定性大于冷敏感材料,低温胁迫后叶片细胞膜透性与棉花的抗冷性呈负相关,可以作为棉花抗冷性的鉴定指标;棉花在受到低温胁迫24 h后,抗冷材料根中SOD的活力基本不变,冷敏感材料根中SOD的活力却极显著下降,2个材料的根系中POD、CAT的活力均下降,但抗冷材料豫2067下降的幅度小于冷敏感材料,可溶性蛋白含量在抗冷材料叶茎中基本不变,在冷敏材料的叶片和茎中均下降。低温胁迫后5个与抗冷相关的基因在豫2067叶片中上调表达的多于下调表达的,上调表达的基因分别是脂肪酸脱氢酶基因、胁迫诱导蛋白基因、假定R2R3-MYB转录因子基因、b HLH1转录因子基因;在根中下调表达的多于上调表达的,下调的基因分别为b HLH1转录因子基因、胁迫诱导蛋白基因、伸展蛋白基因2,这与根系的生长受抑制的结果是一致的。【结论】推测这些抗冷相关基因在叶片中的上调表达与叶片生长受低温抑制程度低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摘 要:采用5℃低温处理,研究Atfad8叶绿体转基因烟草对冷胁迫的生理响应。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烟草幼苗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增加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上升后下降。 Atfad8叶绿体转基因烟草的MD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植株,而抗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植株。Atfad8基因的导入提高了烟草幼苗的耐冷害能力。  相似文献   

14.
等离子体对干旱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80~240 W射频等离子体处理小麦种子,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功率等离子体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功率的等离子体处理对干旱胁迫条件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效果不同,80~200 W处理对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根数、根长、株高、幼苗干重和根冠比各项指标均比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240 W处理对小麦幼苗生长产生了抑制效应。其中160 W处理小麦种子在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根数、根长及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4.29%、16.94%和9.76%;丙二醛(MOD)含量及质膜透性比对照明显降低,防止或降低了膜质过氧化作用对膜的伤害;SOD、POD活性及脯氨酸含量均比对照高,表明保护性酶系统增强,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干旱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提高了其抗旱性。  相似文献   

15.
多胺对玉米种子吸胀期间耐冷性和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以玉米耐寒自交系黄C和低温敏感自交系Mo17为材料, 研究了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引发对玉米种子吸胀中的耐冷性和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种子经0.25 mmol L-1的Spd和Spm引发72 h后, 在5℃下低温吸胀不同时间(12、24、36和48 h)。结果表明, Spd和Spm引发提高了胁迫期间两自交系胚内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 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Pro)含量, 降低了胚渗出液的核苷酸含量, 同时显著提高发芽率, 并显著缩短平均发芽时间。低温吸胀48 h后, 与对照相比, Spd和Spm处理分别提高两自交系种子的平均发芽率18.5%和14.0%, 分别缩短平均发芽时间1.21 d和1.14 d。黄C在种子吸胀期间的耐冷性强于Mo17。总之, Spd和Spm处理能提高玉米种子吸胀期间的耐冷性, 提高低温胁迫下种子发芽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五味子鲜果为试材,采用HDPE自封袋包装,研究在不同温度和保鲜剂处理条件下果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常温(16~20℃)条件下贮藏7 d时,不同保鲜剂处理的五味子鲜果的SOD活性均明显低于贮藏处理前的初始值,但高锰酸钾+珍珠岩、0.1%山梨酸浸泡3 min、500μL/L1-MCP熏蒸鲜果24 h三个处理组的SOD活性分别高于同期对照(未用保鲜剂处理)38.39%、28.00%和38.20%。低温(2~4℃)贮藏下,高锰酸钾+珍珠岩+氧化钙处理组的SOD活性高峰期出现较早,贮藏31d时,高锰酸钾+珍珠岩处理组和高锰酸钾+珍珠岩+氧化钙处理组的SOD活性低于对照组;贮藏45 d时,0.1%山梨酸和500μL/L的1-MCP熏蒸处理组的SOD活性高于对照组,增强了鲜果SOD活性,有利于五味子鲜果的贮藏保鲜。  相似文献   

17.
研究紫外线辐射下普陀水仙茎、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海岛植物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紫外辐射时间共设3个梯度,2h、12h、24h,以0h为对照组,测定了普陀水仙茎、叶中SOD、POD、MDA、脯氨酸、电导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及叶绿素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随着紫外辐射时间延长,茎、叶中SOD和POD活性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辐射时间为2h时达到最高,茎中的POD活性明显低于叶。茎和叶中脯氨酸、可溶性糖、MDA含量和电导率均随着紫外辐射时间延长而增大。茎、叶中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辐射时间为12h时达到最大。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均呈先增高后减少的趋势,叶绿素的含量在辐射时间2h时达到最大。综合研究认为,紫外辐射下2-12h之间,普陀水仙茎、叶具较强的抗紫外辐射特性,自身能够有效地解除紫外辐射对其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