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明确大理州‘KRK26’植烟区域上部烟叶物理特性及其与土壤养分的关系,采用描述性统计、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区域上部烟叶物理特性状况并分析了上部烟叶物理特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理州‘KRK26’上部烟叶平均厚度0.20 mm、单叶重12.21 g、含梗率24.24%、叶面密度74.95 g/cm2、拉力1.38 N、平衡含水率13.35%,厚度略偏高、拉力偏低、其他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4个植烟区的上部烟叶厚度、含梗率、叶面密度和拉力指标差异不显著,而单叶重以大理市显著高于永平和云龙、与漾濞差异不显著,平衡含水率以云龙显著最高;简单相关分析显示单叶重与土壤总氮、有效磷、交换性镁和有效锌显著正相关,与全钾、氯离子极显著负相关,叶面密度与速效钾显著负相关;同时简单相关和典型相关共同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土壤有机质、全磷和速效钾含量的降低,烟叶含水率降低;反之升高。  相似文献   

2.
以云南普洱景谷2011—2014 年有机烟为材料,分析景谷地区有机烟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旨在为当地有机烟叶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1)景谷地区有机烟叶糖含量普遍较高,但相对稳定;烟碱、总氮、钾离子、氯离子在不同年份间均存在较大的变异。(2)总糖、还原糖、氮碱比在年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钾离子和钾氯比在年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烟碱、氯离子、糖碱比、两糖差在年度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2012 年有机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UI)在4 年中最高,其次是2013 年,2011 和2014 年烟叶可用性相对较差;不同部位有机烟叶CUI 表现为: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烟叶CUI 的变异程度以下部叶最大,其次是中部叶,上部叶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稻茬烤烟下部烟叶一次性采收适宜成熟度,以云烟87为材料,设计低成熟度、中等成熟度和高成熟度3个处理,在湖南省桂阳烟区开展试验,并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对其烤后烟叶质量和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下部烟叶采收成熟度提高,鲜烟叶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下降;微带青烟叶比例减少,杂色烟叶比例增加;烟叶结构疏松,油分增加;烟叶单叶重下降,平衡含水率降低;烟叶总糖、还原糖和绿原酸含量下降,烟碱和淀粉含量增加;烟叶产量和产值下降。中等成熟度处理外观质量指数、物理性状指数、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评吸总分、经济性状指数、烟叶质量指数和经济效果综合指数均最高。湖南省桂阳烟区云烟87下部烟叶适宜一次性采收成熟特征为叶片淡绿,主脉淡绿至变白1/3,叶缘微卷曲,叶面无成熟斑,采收指导SPAD值为19.39~26.63。  相似文献   

4.
不同部位成熟烟叶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孔光辉  宗会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12):108-108
针对烟叶腺毛及其分泌物含量受烟株发育阶段的影响,采用广视野显微镜和GC/MS,分析研究了烤烟K326品种不同部位成熟叶片腺毛密度及其分泌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部位成熟烟叶腺毛密度表现为下部<中部<上部;中部烟叶分泌物中的α-西柏三烯-4-醇、β-西柏三烯-4-醇、α-西柏三烯-4,6-二醇、β-西柏三烯-4,6-二醇的含量分别比下部烟叶增加了282%、240%、48%、80%,上部烟叶的上述四种分泌物的含量分别比下部烟叶增加了991%、687%、74%和129%。这说明对于同一烤烟品种,随部位的升高,烟叶腺毛密度增大,腺毛分泌物主要成分的含量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打叶数量对烟叶等级结构及工业可用性的影响,2014—2015年以‘南江3号’为供试品种,研究9种打叶处理下烟叶的单叶干重、鲜干比、经济性状及等级结构。结果表明:(1)随着打叶数量的增加,各处理鲜烟重量、干烟重量、单叶干重增加,其中以清除下部叶4片不适应烟叶,顶部第1~3片不采烤处理的单叶干重最重,鲜干比最低。(2)打顶后清除下部3~4片不适用烟叶,顶部第1~2片不采烤,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综合分析认为,陕西省洋县以打顶后及时清除下部4片不适用烟叶和顶部第1片叶不采烤,烤烟产量、产值及等级结构综合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6.
烤烟叶片性状与生物碱含量及感官质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9年以烤烟主栽品种‘NC89’为试验材料,研究中上部叶片性状间的相关性、叶长、单叶重的感官评吸质量及其与生物碱含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除中部叶质重与叶长呈负相关外其他中上部叶片性状均与叶长呈正相关。中上部叶长适宜范围分别为56~68 cm、53~65 cm,且叶长每增加3 cm烟碱含量分别增加2.80 mg/g、1.67 mg/g;中部叶单叶重在8~16 g范围内平均每增加2 g烟碱含量增加2.2 mg/g;上部叶单叶重在9~21 g范围内平均每增加3 g烟碱含量增加1.60 mg/g。降烟碱、假木贼碱、新烟草碱与烟碱的变化趋势一致且中上部烟叶的生物碱含量随叶片长度、单叶重的变化趋势一致。中、上部叶片长度分别在53.01~68.99 cm、59.01~65.99 cm,单叶重分别在14.001~16.999 g、15.001~18.999 g范围内感官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分析重庆烤烟品质特征的年际变化及化学成分与感官质量的关系,对12个产区5年的245个烤后烟叶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以2010年和2011年最高;而总氮、烟碱和氯含量以2010年和2011年最低;中上部叶钾含量呈逐年递减趋势。糖碱比仅以上部叶较适宜,而氮碱比则以下部叶较适宜,3个部位的钾氯比均高于适宜范围。3个部位烟叶的感官质量均有逐年改善的趋势。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下部叶的刺激性与总氮含量呈正相关;甜度与总氮含量呈负相关;香气量与氯和糖碱比呈负相关,与氮碱比呈正相关。中部叶的刺激性与烟碱含量呈正相关,与钾含量呈负相关。香气质呈现随还原糖和钾的增加而改善、随总糖的提高而降低的趋势;柔细度与烟碱呈负相关,与钾、氮碱比和两糖差呈正相关;杂气随糖碱比呈正相关,与氮碱比呈负相关;甜度随糖碱比增加而增加。上部叶的刺激性随烟碱和糖碱比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
采用SRI值法,考察了不同等级烤烟烟叶抗破碎性能与烟叶温湿度、常规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分切段烤烟烟叶抗破碎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1)烤烟烟叶含水率从8%增加至26%,烤烟烟叶抗破碎指数(SRI值)增加50%左右,其中中部、上部烤烟烟叶含水率在20%左右SRI值出现拐点,下部烤烟烟叶含水率在22%左右抗SRI值出现拐点,烤烟烟叶温度从20℃增加至90℃,烤烟烟叶SRI增加10%左右,且烤烟烟叶在60-70℃抗破碎性能较佳;(2)不同等级烤烟烟叶SRI值不同,抗破碎性能中部烤烟烟叶>上部烤烟烟叶>下部烤烟烟叶,高等级烤烟烟叶抗破碎性性能高于低等级烤烟烟叶,分切段烟叶抗破碎性能叶尖部分>中间部分>叶基部分;(3)常规化学成分均与SRI值呈正相关,还原糖、钾、总糖与SRI值的相关系数较大(高度相关或中度相关),还原糖、钾、总糖适当提高,有利于烤烟烟叶抗破碎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获得烤烟优质高产栽培的合理株型,以‘中川208’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施氮量与种植密度组合大田试验,研究烤烟株型性状与烟叶产质量的关系,进行烤烟株型性状与烟叶产值、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hemical Components Usability Index, CCUI)的回归关系分析,提出烤烟合理株型特征。结果表明,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烟草株型性状、干物质积累量、烟叶经济性状、化学成分产生显著影响,适当增加施氮量,可以促进烟株主茎、叶片生长、干物质积累,增加烟叶产量、产值,提升化学成分协调性;增加密度使烤烟单株主茎变高变细,叶片变小,干物质积累减少,但群体烟叶产量、产值增加,化学成分协调性先升高后降低。中部叶是影响烟叶产值、质量的关键因素。构建烟草株型性状与烟叶产值、CCUI的回归方程,获得‘中川208’平顶期合理株型性状范围:株高124.77~128.70 cm,茎围9.61~9.84 cm,节距6.20~6.35 cm,下部叶长56.06~58.05 cm、叶宽28.15~30.57 cm,中部叶长63.74~69.05 cm、叶宽29.93~30.36 cm,上部叶长48.4...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烤烟上部烟叶一次性采收的适宜成熟度,以湖南桂阳烟区种植的‘云烟87’为材料,设计低成熟度(M1)、中成熟度(M2)、高成熟度(M3)3个处理,开展6片上部烟叶采烤成熟度试验,并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对烤后烟叶质量和经济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上部烟叶采收成熟度提高,鲜烟叶的SPAD值下降;烤后烟叶微带青比例下降,杂色烟叶比例增加;烟叶成熟度提高,结构变为疏松,油分增多;烟叶单叶质量、厚度、叶面积质量、平衡含水率降低;烟叶总糖、还原糖、钾、淀粉含量下降,烟碱含量增加,化学成分可用性提高;但烟叶产量和产值下降。M2处理的外观质量指数较M1、M3分别高6.18%、-2.13%,物理性状指数较M1、M3分别高2.35%、5.30%,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分别高30.86%、4.55%,评吸总分分别高10.12%、0.50%,经济性状指数分别高8.96%、12.97%,烟叶质量指数分别高12.53%、1.16%,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外源赤霉素对旱区烤烟叶片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豫西旱区,利用田间试验,进行了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烤烟叶片生长和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打顶当天喷施适当浓度的赤霉素,可增大烤烟上部和全株叶面积,尤以喷施20mg/kg的处理效果最好,烤烟产量构成因素较为优化,明显降低上部烟叶厚度与烟碱和游离烟碱含量,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稳定NO2-含量,并使上部和中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具有较好协调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成熟度对烤后烟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以及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叶的填充值、叶片厚度、拉力,以及抗张强度在中部叶的尚熟—适熟档次、上部叶的适熟—过熟档次达到最优值;中部尚熟—适熟烟叶的糖含量高,总氮、烟碱含量适宜,各种化学比值协调,而成熟不够或者过熟的烟叶,其内在质量明显降低,上部烟叶则以适熟—过熟时内在质量好,化学比值协调;中部叶中的大多数致香物质含量在烟叶充分成熟阶段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下降,上部叶的大多数致香物质含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持续增加,最大值出现在过熟阶段。  相似文献   

13.
采收时间对烤烟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烤箱对成熟度一致的烤烟烟叶进行烘烤,通过对不同采收时间的烤烟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质量的分析,对烤烟烟叶成熟采收的外观标准进行量化,以期寻找能够提高香气质、量的烤烟成熟外观标准,为烤烟生产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各部位烟叶外观标准为:下部叶在移栽后60-65d,叶龄在45-50d,叶尖微黄,主脉1/3-1/2、支脉3-5对变白,叶片下垂程度达到1.19-1.20,茎叶夹角70°-75°;中部叶推迟到移栽后95d,叶龄达在65d,叶面黄中带青,主脉2/3以上、支脉8-9对变白,叶片下垂达到1.30,茎叶夹角70°,有成熟斑和焦尖现象;上部叶在115d后采收的烟叶,叶龄在75d以上,叶面几乎全黄,主支脉全白,叶面下垂程度达到1.54以上,茎叶夹角达到75°,有成熟斑和焦尖现象。达到此成熟标准时采收,烤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较高,感官质量评价得分较高,香气质较好,香气量较足。  相似文献   

14.
为烤烟新品系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不同留叶数对兴烟一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留叶数的增多,大田生育期变长,留叶数偏少会导致植株过旺,影响叶片和叶形,留叶数对上部叶大小有显著影响,对中下部叶大小无显著影响;赤星病和白粉病在留叶数较少时较轻,留叶数较多时较严重。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上等烟比例、烟叶的产量、产值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打顶时期和打顶方法对烤烟‘K326’上部叶可用性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长正常的烤烟选择在中心花开放时打顶最适宜。当烟株发育不正常,特别是出现早花现象后,采用提早打顶后留杈烟栽培(驳枝)的补救措施,可以增加烟株有效叶片数,提高烟叶产量和产值,改善烟叶等级结构和烟叶品质,上部烟叶有趋中部化趋势,更加细腻、柔和,浓度及透气量有所降低。因此,在正常年份以中心花开放时打顶最适宜,异常年份在烤烟15片处留一个腋芽驳枝方法最适宜,能有效提高烤烟‘K326’上部叶的可用性。这对烤烟‘K326’上部叶可用性的提高,烟叶产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红花大金元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成熟度是烟叶质量的核心要素,明确红大适宜成熟度采收对提高红大烟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烤后烟叶质量评价的方法,对红大不同采收成熟度的烤后烟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成熟度间外观质量差异不显著;内在化学成分上,随采收成熟度的增加,下部叶氮代谢趋于合理,碳代谢逐步加深,以6-7成黄采收碳氮代谢比较平衡,化学成分相对最协调;中部叶碳氮代谢及各品质指标主要呈抛物线变化,化学成分以8-9成黄采收最为协调;上部叶碳氮代谢加剧,主要化学成分向有利于烟叶品质的更深层次的代谢进行,化学成分以9-10成黄采收最为协调;感官评吸的结果与化学成分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7.
施肥量与留叶数对烟叶产值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施肥量与留叶数对烟叶产值量及化学成分的关系,在楚雄进行了施肥量(72kg/hm2、90kg/hm2、108kg/hm2)与留叶数(15片、18片、21片)两因素三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随施肥量的增加烟株茎围、节距、田间叶面积系数增大;烟株患白粉病及赤星病机率增加,病情指数增大;烟叶产量、产值及上等烟比例增加;烤后上部烟叶比叶重随之增大;上部烟叶的总氮、烟碱含量增加,糖碱比变小。随留叶数的增加烟株封顶株高增高、田间叶面积系数增大;烟叶产量、产值增加,但上等烟比例减少;烤后上部烟叶比叶重随之减小;上部烟叶的烟碱含量降低,糖碱比变大;烟叶化学成分趋向不协调。因此不能盲目增加施肥量与留叶数,以施肥90kg/hm2、留叶18片的处理化学成分最协调。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了解津巴布韦引进烤烟品种‘KRK26’特性,筛选出‘KRK26’最佳种植区域,优化云南省烤烟种植布局,采用显微切片的方法研究了栽种于5个烟区(云南玉溪、保山、文山、临沧、普洱)‘KRK26’上、中、下3个部位成熟期叶片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不同烟区间 ‘KRK26’ 的叶片解剖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文山烟区‘KRK26’叶肉细胞发育良好、细胞间隙适中,叶厚、栅栏组织厚、组织比等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烟区,解剖特征优于其他烟区;临沧烟区‘KRK26’叶厚、栅栏组织厚均最小,与其他烟区差异达到显著水平,组织比极显著低于文山和保山,解剖特征较其他烟区为差。从与烟叶品质较密切的解剖结构特性来看,文山为‘KRK26’最适种植的烟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