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探讨生物菌肥、土壤调理剂及其配施处理对大棚春黄瓜生长、产量及病虫害的影响。试验设968、土壤调理剂、968+土壤调理剂、EM+土壤调理剂、968+EM+土壤调理剂及对照(施基肥和常规追肥)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共有18个处理小区,各处理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畦面积为10.3 m2。定植后,采取5点取样20株黄瓜,挂牌定株调查与测量。结果表明:生物菌肥、土壤调理剂及其配施处理都对黄瓜生长表现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使株高和茎粗增加,节间缩短,其中以"EM+968+调理剂"配施处理的促进效果显著。生物菌肥、土壤调理剂及其配施处理也均提高了黄瓜的单果重和产量,其中以"EM+968+调理剂"配施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不同试验处理也均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大棚黄瓜霜霉病、靶斑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并提高了防治效果,而其中"EM+968+调理剂"配施处理的防病效果最好,"968+调理剂"处理的防治效果次之。可见,生物菌肥和土壤调理剂配施处理的加成效应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土传病害为害大棚秋番茄的问题,以棉隆、生物菌肥和大棚秋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对比的方法,对棉隆及与生物菌肥配施处理大棚土壤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棉隆单一处理大棚土壤抑制了秋番茄生长,使番茄第1穗果实膨大受到抑制,果实单果重也明显降低,对秋番茄茎基腐病和根结线虫发病率无降低作用,但明显抑制了杂草的生长。而棉隆+生物菌肥配施处理土壤可使秋番茄第1果穗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和棉隆处理,且降低茎基腐病发病率达79.62%,降低根结线虫发病率15%,防治根结线虫病效果达30.3%。综上,棉隆+生物菌肥配施处理土壤是防治大棚秋番茄茎基腐病、根结线虫病和提高产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秸秆与微生物菌肥对盐碱地土壤和作物盐分含量的影响,试验于内蒙古达拉特旗重度盐碱地,分别设不施秸秆不施微生物菌肥(CK)、秸秆单施(G)、微生物菌肥单施(F)、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GF)4个处理,分别种植燕麦、高丹草、黍子、油用向日葵4种作物,分析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对盐碱地土壤和作物盐离子浓度及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能显著降低土壤含盐量,提高作物生物量及作物体内盐离子积累量,其中土壤全盐量在种植油用向日葵的土壤中最低,为4 400.41 mg/kg,较CK显著降低了13.85%;作物生物量及盐离子积累量以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处理下的高丹草最大,生物量和盐离子积累量分别较CK提高了68.32%,108.28%。此外,秸秆配施微生物菌肥增强了各作物对盐离子的选择吸收能力,配施处理下燕麦对Mg2+、Cl-、SO42-有较强吸收能力,分别较CK提高50.51%,72.74%,56.39%;高丹草对Ca2+有选择吸收能力,较CK提高76.01%;油用向...  相似文献   

4.
为检验油菜素内酯(BR)的应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BR及其配施外源钙对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长、生理特性变化、坐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高浓度BR处理对番茄前期株高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适宜浓度的BR处理使株高增加。高浓度BR处理使番茄叶片MDA含量显著增高,且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降低番茄叶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番茄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番茄的叶绿素含量。高浓度的BR处理会抑制番茄坐果,降低番茄第1花序的产量;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提高番茄各层花序的坐果率,提高番茄产量。BR配施外源钙处理对番茄前期生长、生理指标优化、提高番茄坐果率和产量的加成效应不明显。综上,BR配施外源钙处理的效果不显著,适宜浓度的BR可以单独在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上应用,以提高番茄的抗逆性和产量。  相似文献   

5.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氮素转化和番茄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大田番茄试验,进行了有机肥与无机肥不同配比施用对土壤NO3--N和NH4+-N含量以及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番茄各生育期土壤NO3--N和NH4+-N含量随无机N配施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变化动态相似.番茄拉秧期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全N和有机C含量有明显变化,且均为高量有机肥配施处理>低量有机肥配施处理>化肥处理.有机氮与无机氮配施比例为3∶2,对土壤N素矿化与固持、土壤全N与有机C的提升以及增加番茄产量较为有利.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酸和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规律与肥料施用无相关性,可能是受番茄产量高低的影响.各处理的番茄果实硝酸盐含量随有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而下降,番茄果实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农大哥复合生物肥对桃树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试验以桃王九九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分析了农大哥复合生物肥对桃树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生物肥可以显著提高桃树营养枝春梢的长度和粗度,而对秋梢的长势无显著影响;增施复合生物菌肥后,桃树单株坐果数、单果重量和平均株产均明显提高,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含量以及糖/酸比值都明显上升,提高了果实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优培-海藻生物有机肥(Y)、微生物菌肥(W)和腐植酸有机肥对日光温室土壤的理化性质、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酶活性以及番茄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旨在探索快速、简易且廉价的土壤改良方法,为日光温室土壤改良及有机蔬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改良剂对土壤p H无显著影响,在番茄生育期内土壤p H值始终在7.0以上,没有出现酸化问题;拉秧后,除中量腐植酸有机肥(FM)外,其他各处理均能有效降低土壤EC值并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处理对提升有效态Mn、Zn和Fe含量的效果不显著,其中,仅高量腐植酸有机肥处理(FH)能同时提高开花结果盛期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有效态Zn含量,与CK相比,分别增加10.8%和13.2%;不同土壤改良剂均可提高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碱性磷酸酶的酶活性影响较小;微生物菌肥对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酶活性影响相对明显;不同土壤改良剂均能提高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其中,中量腐植酸有机肥处理提高了番茄的糖酸比。土壤改良剂可有效改善日光温室土壤特性及番茄品质。  相似文献   

8.
植烟根际土壤生物活性对生物炭配施有机菌肥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植烟土壤在生物炭与不同比例复方有机菌肥配施的条件下,烤烟根际土壤生物活性的动态变化,为植烟土壤的合理施用生物炭及有机菌肥提供理论依据。在施用等量烟草专用复合肥的基础上,设置CK(不施有机肥,烟农习惯施肥即仅施复合肥525 kg/hm2)、T1(增施生物炭1500 kg/hm2)、T2(增施复方有机菌肥1500 kg/hm2)、T3(增施60%复方有机菌肥+40%生物炭)、T4(增施50%复方有机菌肥 +40%生物炭)、T5(增施40%复方有机菌肥+60%生物炭)6个处理。结果表明,T2处理提高了整个生育期的土壤蔗糖酶活性,T2和T3处理显著提高了30 d的土壤脲酶活性,其酶活性分别为0.74 mg/(g.d)和0.75 mg/(g.d)。T2处理显著提高了30 d的土壤微生物量碳(达到810.09 mg/kg)和微生物碳熵,T3处理提高了整个生育期的微生物量氮和微生物氮熵;同时施用菌肥可明显提高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尤其T2处理的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在整个生育期均最高。在豫中烟区,施用复方有机菌肥及60%复方有机菌肥配施40%生物炭对改善根际土壤微生物环境和土壤肥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旨在探明氮肥减量配施土壤调理剂对水稻生长和Cd吸收的影响,为Cd污染稻田的安全利用与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利用Cd污染稻田,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氮肥减量配施碱性缓释肥、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肥对水稻产量和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碱性缓释肥、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肥的水稻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7.42%(P0.05),8.59%(P0.05)和4.59%,氮肥减量20%配施碱性缓释肥、生物有机肥的水稻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5.55%和7.61%(P0.05),而氮肥减量20%配施微生物菌肥的水稻产量仅比对照降低2.48%,无显著差异,表明在氮肥一次性基施条件下实行氮肥减量20%可行。施用碱性缓释肥及其与氮肥减量20%配施皆可显著提高土壤p H值,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并显著降低水稻秸秆及稻米Cd含量,其稻米Cd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31.29%(P0.05)和26.58%(P0.05);施用生物有机肥也可有效提高土壤p H值,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并显著降低水稻秸秆和稻米Cd含量,但生物有机肥与氮肥减量20%配施时降低水稻秸秆和稻米Cd含量的效果不明显,施用生物有机肥及其与氮肥减量20%配施的稻米Cd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31.27%(P0.05)和11.96%;施用微生物菌肥及其与氮肥减量20%配施的水稻稻米及秸秆降Cd效果皆不明显。配施碱性缓释肥、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肥时,氮肥减量20%皆减弱了其对水稻秸秆和稻米的降Cd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生物炭与有机菌肥配施条件下,研究植烟土壤在生长期内土壤基础养分和可溶性碳(DOC)、氮(DON)含量的变化,为植烟土壤的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在施相同化学肥料的基础上,设置CK(不施有机肥)、T1(生物炭)、T2(有机菌肥)、T3(生物炭菌肥)、T4(50%有机菌肥+50%生物炭)、T5(60%有机菌肥+40%生物炭)、T6(40%有机菌肥+60%生物炭) 7个处理。结果显示,各有机肥处理与对照相比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作用明显,与其他处理相比,T2处理显著提高了移栽后60 d的土壤铵态氮含量; T5处理则显著提高了整个生育期的硝态氮含量;与其他处理相比T5处理显著提高了60 d速效磷含量,T2处理显著提高了60 d时土壤速效钾含量。T1和T3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显著提高了旺长期(移栽后60 d)土壤DOC含量,T3处理的DOC/SOC比值达到最高(8. 31 mg/g)。T2处理土壤DON含量在90 d达到最高(57. 09 mg/kg),T5处理的土壤DON含量则在60 d最高(97. 98 mg/kg);与其他处理相比,T3、T4、T5和T6处理降低了移裁后90 d植烟土壤成熟期的芳香化指数(AI),提高了E2/E3值。综上所述,在豫中烟区,有机菌肥及60%有机菌肥配施40%生物炭施肥措施,最有利于提高土壤氮素含量,生物炭和生物炭菌肥施肥措施有利于提高土壤可溶性碳含量。  相似文献   

11.
酵素炭基肥对设施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以酵素碳肥替代化肥作为大棚番茄底肥时,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大棚番茄为研究对象,设传统底肥处理(CK1)“三16%”复合肥832.5 kg/hm2;化肥与秸秆配施处理(CK2)“三16%”复合肥832.5 kg/hm2+水稻秸秆555 kg/hm2;酵素炭处理,1387.5 kg/hm2 (BF)。分析了番茄的农艺性状、产量、氨基酸含量和品质指标。酵素碳处理较CK1、CK2更能有效促进番茄根系、茎干生长,增加果实大小;酵素碳较CK1增产12.6%,较CK2增产6.7%;氨基酸总含量较CK1增加71.7%,较CK2增加117.7%。其中EAA、NEAA、CEAA、甜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高于CK1、CK2;酵素炭处理除维生素C、总酸外,总糖、糖酸比、蛋白质、番茄红素比CK1、CK2高。酵素碳处理较传统底肥处理和化肥配施秸秆处理更能促进番茄植株的生长和产量;总体上更能提升番茄果实的品质。因此,设施蔬菜生产中,用酵素炭部分替代化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树冠覆膜对沙糖橘树冠环境、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沙糖橘为试验材料,树冠覆膜为处理、不覆膜为对照,分别记录树冠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指标,测定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等光合作用指标,分析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等品质指标。与对照相比,树冠覆膜后,总体上沙糖橘树冠白天的光照强度和湿度降低,降幅分别为36.36%~63.64%和5.25%~7.56%,月均温度和月均昼夜温差增加,最大分别增加1.21℃和3.88℃,净光合速率下降,最大降幅45.95%;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及糖酸比等果实品质指标显著提高,分别增加7.81%、23.46%和4.87%。树冠覆膜在延长沙糖橘采收期的同时,总体上保持了较好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3.
4种施肥管理对思州柚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思州文旦柚高产优质管理方法,研究了"施肥+套袋"施肥管理(Ⅰ)和"施肥+套袋+微生物菌肥"施肥管理(Ⅱ)、"施肥+套袋+K、Ca肥"施肥管理(Ⅲ)和"施肥+套袋+K、Ca肥+微生物菌肥"施肥管理(Ⅳ)4种肥料管理对果实品质影响。结果表明:增施微生物菌肥可导致思州柚横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加重裂果的发生;套袋前增施Ca、K肥,可以增加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增施Ca、K肥基础上,增施微生物菌肥,果实纵径、果形指数、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增大幅度进一步扩大,微生物菌肥和Ca、K肥协同促进果实形状从扁圆向高扁圆或梨形塑造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积累,增加果实甜度;套袋前增施Ca、K肥能控制裂果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增施微生物菌肥,可进一步加强对裂果发生效果巩固作用;4种施肥管理下,裂缝程度、裂果率与单果重和果实横径相关性不显著;不同方位的裂果之间、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存在显著或者极显著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几种水溶肥喷施对草莓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适合于苏南丘陵地区草莓上喷洒的水溶肥。本试验在句容李家桥村实施,以草莓(‘红颊’)为材料,设5个处理:(1):常规对照(CK1),(2):清水对照(CK2),(3):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易民),(4):中量元素水溶肥料(易民),(5):含腐植酸水溶肥料(劲力)。结果表明:含腐殖酸水溶肥能提高草莓单果重,促进草莓增产,提高草莓抗病能力,草莓生长前期单果重、产量及抗病能力,处理5表现最佳,处理4次之,与对照(处理1)比,处理5、处理4分别增产11.28%、5.10%;而中量元素水溶肥则可提高草莓品质,促进草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草莓整个生产过程中,处理4一直表现较好,处理5次之,与清水对照(处理2)比,处理4、处理5分别提高0.5、0.1个百分点。因此,在草莓生产中喷施含腐殖酸水溶肥可以提高草莓产量,增强草莓抗病能力,改善草莓品质,研究结果可以为当地农户草莓生产用肥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蚯蚓发酵液对果蔬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燕  尹翠  曹云娥 《作物杂志》2018,34(1):102-4159
为探索蚯蚓发酵液对果蔬品质的影响,以番茄、黄瓜、辣椒、枸杞、葡萄、西瓜和甜瓜为材料,设置不施肥(CK1)、单施化肥(CK2)、施用蚯蚓发酵液(T)3种施肥处理,测定了维生素C(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有机酸等果蔬营养品质指标和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施用蚯蚓发酵液可显著增加7种果蔬的V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有机酸和硝酸盐含量,即蚯蚓发酵液有利于营养品质的形成,并能改善果蔬的适口性。  相似文献   

16.
探讨施用蚯蚓粪肥配缓释肥对‘玉露香梨’果实品质及土壤综合肥力的影响,为‘玉露香梨’果园推广施用蚯蚓粪肥提供数据支撑。连续3年对‘玉露香梨’果园设置不施肥、施牛粪堆制肥和施蚯蚓粪肥配缓释肥3种施肥处理,对比不同处理的果实品质、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的变化,并对果实品质和土壤综合肥力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同施用牛粪堆制肥相比,梨园施用蚯蚓粪肥和缓释肥,果糖含量提高1.93%,维生素C提高10.90%,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20.99%;土壤有机质提高19.59%,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6.087 μmol/g),脲酶活性显著提高(1.249 mg/g)。土壤综合肥力与果实品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果实中果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土壤中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玉露香梨’果园连续施用蚯蚓粪配施缓释肥4 kg/株,较施用牛粪堆肥组,提高了土壤的综合肥力,在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的同时,亦提高了‘玉露香梨’的果糖、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改善了‘玉露香梨’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7.
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硅、钙肥在库尔勒香梨上的施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施用果蔬钙肥和硅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个处理均提高了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单果重、硬度、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除幼果期与膨大期喷施果蔬钙肥和硅肥外可滴定酸含量均低于对照,但影响较小。在各处理中,幼果期和膨大期树冠喷施果蔬钙肥,同时配合土施硅肥的处理对于提高果实单果重、硬度、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单果重、果实硬度、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了14.51%、10.97%、51.61%和8.05%,且与对照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因此,施用果蔬钙肥和硅肥对于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既能提高果品产量,又能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8.
生态活性有机肥在蔬菜及果树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蔬菜及果树上进行了施用活性有机肥的试验,结果表明:(1)施用活性有机肥对大白菜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株高、叶片数、叶宽、开展度3次测量均高于常规施肥,产量比常规施肥每公顷增产5010kg,增产率达10.96%,投入产出比也较高,效益比为1:6;植株的抗病能力也较常规施肥(5.6%)强,降低了2.9%。(2)活性有机肥较传统施肥明显提高番茄的品质。座果总数增加14,小果数量降低4%,大果和中等果数分别增加2%和1.9%;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传统施肥高3.1 %。(3)施用活性有机肥处理能提高李果百果重、单株平均产量,分别比施等量普通复合肥的高11.1%和22.7%;施用活性有机肥可显著降低李果果实的总酸度,降低了0.1%,V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0.2 mg/100g和2.1%,果实硬度指标未表现出差异。  相似文献   

19.
设施大棚铺设银色反光膜栽培杨梅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设施大棚杨梅园铺设银色反光膜,试验研究大棚铺设反光膜对‘临海早大梅’物候期、果实品质及效益的影响。以大树移植3年的11年生‘临海早大梅’为试材,2013年1月11日对其进行大棚覆盖,并于2月13日大棚内铺设银色反光膜,以不盖为对照,观察记载棚内外温湿度、杨梅物候期的变化,测定果实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每公顷产量。大棚杨梅园铺设反光膜可显著增加棚内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使杨梅的物候期显著提早,开花期提早16天,果实成熟期提早21天,果实单果质量增加1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2.1个百分点,每公顷产量提高45.6%,净增产值1265610元。‘临海早大梅’设施大棚铺设反光膜栽培,可以显著提早成熟期,显著提高单果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20.
南疆日光温室油桃果实发育及品质形成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南疆干旱区日光温室油桃果实发育以及主要品质指标的形成和变化规律,以‘中油5号’油桃为试材,在果实发育期定期取样测定果实外观、内在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设施栽培条件下‘,中油5号’油桃果实发育基本符合核果类果实发育的“双S”型曲线。果实内在品质指标可滴定酸、可溶性糖、蔗糖、Vc、可溶性固形物都在接近成熟前发生快速累积或变化,糖酸比逐渐增大,提升和改善了果实风味。设施油桃果实成熟前15天是果实发育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生产中应注重果实发育后期的营养供应和水肥调控,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