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建立等壳水电站的非溢流坝段的准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了坝体排水管和排水廊道、上下游防渗层、坝基灌浆帷幕、坝基排水管和排水廊道等,对正常蓄水位工况下坝体、坝基的渗流总水头、压力水头、渗透比降、坝基扬压力分布及渗流量进行了计算分析,验证了坝体和坝基的防渗排水措施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鉴于二维渗流计算无法从宏观实际表达实际渗流量和渗透特性,基于南丙河水库心墙坝地勘及水文资料,利用河海大学渗流实验室研发的三维渗流控制分析有限元计算程序,对大坝进行渗流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坝体心墙及两岸帷幕对水头的消杀作用明显,防渗效果较好;正常蓄水位条件下,坝体、坝基及两岸绕坝渗漏量约62万m3/a,为水库正常库容的2.6%,为坝址处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的0.85%,不影响水库正常蓄水。  相似文献   

3.
在水电站大坝计算中,坝基深层抗滑稳定问题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决定因素之一,对水电站安全运行至关重要。针对某大型水电站典型坝段坝基岩体的正常蓄水位工况,采用强度折减方法进行抗滑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以弹塑性计算不收敛为失稳判据得到的安全系数为2.70,以塑性区贯通和关键点位移突变作为失稳判据得到的安全系数为2.50;并且,坝踵与坝趾特征点位移计算值均指向下游方向,表明坝体有向下滑动的趋势。综合上述分析结果,该坝段在正常蓄水位工况下的整体安全系数应该为2.50左右,无法满足正常工况下3.0的安全度要求,必须对该坝段进行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4.
翟光俊 《湖南农机》2008,(1):139-140
帷幕灌浆在工程中适应性广,不受地基加固深度的限制。既可用于地基加固,又可用于砂砾石基础的防渗帷幕灌浆为减少坝基渗透及绕坝渗漏,防止对坝基岩体的渗透变形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使坝基扬压力降至设计假定范围内,在基础防渗降压处理设计中采取了前阻后排,以排为主的措施。通过水泥灌浆在坝体上游及两岸山体内形成灌浆帷幕,达到前堵的目的,水泥灌浆填充地下水渗径,防止产生渗透变形。  相似文献   

5.
白鹤滩水电站自2021年4月6日开始蓄水,至2021年9月30日水位最高达816.51 m,此后水位开始回落,2022年2月底水位降至790 m左右。根据阶段性蓄水过程中的渗流监测成果,结合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及渗控布置方案,分析了白鹤滩水电站大坝坝基的渗流状态,并推测了坝基可能存在的渗漏通道。分析结果表明,河床坝基渗流量受上游水位影响较大,蓄水以来,河床坝基渗流量最大达1 226.37 L/min,较蓄水前增加784.78 L/min,且增加量主要集中在15号、16号坝段,而左右岸坝基渗流量相对较小,两岸坝基渗流量同时受上游水位及降雨量的影响;816.51 m蓄水位下帷幕前扬压力折减系数为0.73~0.97,帷幕后为0.07~0.30,主排水幕处为0~0.07,在防渗排水系统的作用下,坝基扬压力得到了有效消减;推测认为渗透水流通过防渗帷幕薄弱部位流向下游,并以P2β32-2和P2β32-1为主要导水地层,结合地层内发育的软弱结构面向坝基排水孔汇渗,造成部分坝段渗流量显著大于其他坝段。总的来说,阶段性蓄水过程中大坝坝基渗流状态稳定,大坝渗控布置方案合理,渗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针对黄泥堡水库存在的下游坝坡左岸坝脚发生严重滑动、开裂的状况,对坝体做了比较全面的地质勘察工作。在此基础上采用坝体劈裂灌浆,形成防渗帷幕;下游坝基采用振冲碎石桩加固软弱坝基,提高基础抗剪强度和承载能力等工程措施,较好地解决了该工程存在的病险状况。  相似文献   

7.
牙根二级水电站坝址区河谷狭窄,岸坡陡峻,地质条件复杂。水库蓄水后,坝体、坝基及两岸绕坝渗流将成为影响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综合分析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以及防渗排水方案的特点,建立坝区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子结构、变分不等式和自适应罚函数相结合的方法(简称SVA方法),结合典型挡水坝段与坝区整体渗流场分析成果,研究了坝区渗流场分布特征,分析了排水孔幕间距以及碾压混凝土层间渗透性对渗流场的影响,并对防渗排水措施的渗流控制效率进行了评价,从而为工程建设提供合理的建议。研究表明,坝区渗流控制措施布置合理,防渗排水效果显著;排水孔幕的布置对坝基扬压力起控制性作用;碾压混凝土渗流特性的各向异性对大坝渗流自由面的性态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某枢纽工程面板砂砾石坝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技术,建立计算网格模型、给定计算条件以及设置工况,研究该工程在正常运行以及周边缝止水失效情形的三维渗流性态,分析其水头分布、各部位渗透坡降以及不同区域渗流量等渗流要素及变化情况,指导工程施工。结果表明,正常运行下,设计渗控措施能够有效阻断渗流,确保大坝渗流安全,但周边缝止水失效时坝体渗流量急剧增加,面板后的垫层渗透坡降大幅增大,影响大坝的正常运行,并易导致坝体破坏。  相似文献   

9.
胶凝砂砾石坝的典型剖面是上、下游坝坡对称的梯形,断面大,应力水平低,经济环保,安全性高,对地基适应性强。目前,对软岩基上修建胶凝砂砾石坝的研究较多,而对于修建于覆盖层上的情况十分少见。贵州省惠水拦河坝工程为修建于覆盖层上的胶凝砂砾石坝。本文以此为例,建立二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防渗帷幕方案和截水墙方案的渗流场,坝基和坝体的应力变形特征及滑动面抗滑稳定性,进而探讨覆盖层上修建胶凝砂砾石坝的可行性。计算分析得出:两种方案的防渗效果良好,满足渗透稳定性要求,覆盖层坝基的沉降、应力都较小,变化均匀,满足承载力要求,坝体应力水平低,滑动面满足抗滑稳定要求。因此,覆盖层上修建胶凝砂砾石坝具有一定可行性,且综合考虑安全性和经济因素,防渗帷幕方案更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三洲田水库1号坝的安全将直接威胁到铜锣径水库的安全,因此需对其现状存在的渗漏问题进行防渗处理.通过方案比较,选定采用帷幕水泥灌浆对坝基基岩、坝肩基岩进行防渗处理,采用粘土混凝土防渗墙对坝体、坝基全风化、强风化层进行防渗处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岭澳水库大坝填土的工程特性、实测渗透指标系统误差(包括合理误差和人为误差)分析、渗透指标取值方法分析以及工程类比分析,认为大坝填筑体总体防渗性能好,沿坝体渗漏量小,库坝渗漏另有其它的重要渗漏通道;并首次提出深圳地区坝体钻孔注水试验渗透系数值普遍偏大,深圳地区坝体渗流计算渗透系数不宜采用平均值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12.
利用饱和稳定渗流理论,对长江干堤典型的双透水堤基天然状态、采取水平防渗措施、采取垂直防渗措施的渗流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根据各计算工况下的总压力水头、渗透流速和水力梯度等值线图的对比分析,研究了这种工程地质条件下的堤坝渗流稳定性,研究发现单一渗流控制措施很难彻底解决所有渗流稳定问题,并最终确定垂直防渗措施为单一防渗措施条件下控制效果最好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综合防渗措施,并用数值方法检验了其合理性,经分析其渗流场,发现采取垂直措施、堤后戗台和沙壤土堤后盖重等措施所有渗流不稳定的因素都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病险土石坝水力劈裂现象的注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病险土石坝坝体注水试验过程中的水力劈裂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大坝防渗体为低渗透性时,在高水头下的水力劈裂发生的风险相对要大。坝体的应力分布中小主应力3σ不足是引起坝体水力劈裂的主要原因,在1/3~2/3倍坝高处,小主应力和土的抗拉强度之和往往不能抵抗过高的水头压力而引起水力劈裂。坝体钻孔注水试验应尽量控制水头上升速度,并实时监测水头与流量的变化,选择较低的水头进行试验,并采用分级注水,在判断试验结果未发生水力劈裂的情况下,取合理的试验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试验值。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重力坝运行期各工况应力分布情况,以腊寨水电站混凝土重力坝为研究对象,通过非线性弹塑性有限元法进行重力坝运行期各工况应力分布仿真计算,同时采用《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NB/T 35026—2014)计算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静态工况中,最大拉应力和压应力均发生在溢流表孔坝段模型下的正常蓄水位工况,最大拉应力为2.82 MPa,作用位置为坝踵周围,最大压应力为2.51 MPa,作用位置为下游坝趾处,而挡水坝段的压应力值为1.84 MPa,作用位置在洞室周围;各抗震工况中,最大拉应力发生在挡水坝段模型下的"正常+地震"工况,其值为4.01 MPa,作用位置为闸墩与溢流面结合处周围,超出了混凝土的动态强度,需要对其进行配筋;最大压应力发生在冲沙孔坝段模型下的"正常+地震"工况,其值为3.25 MPa,作用位置为边墙周围,小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有限元计算比《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计算得到的应力小,能基本反映结构实际受力情况,据其选定的混凝土结构为较优结构.  相似文献   

15.
由库水位变化引起的渗透破坏是造成土石坝失稳的主要原因之一,坝体滑坡极易诱发地质灾害,严重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针对库水位上升对土石坝坝体滑坡的影响,以某均质土坝为研究背景,借助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软件研究坝坡临界失稳状态下的塑性区和水平位移变化,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3种工况下的坝坡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库水位上升,土石坝内部浸润线位置提高,坝体的最大塑性应变和水平位移呈线性增大趋势,且最大值均出现在坝脚位置。坝脚处塑性区随折减系数SRF的增大逐渐向坝顶贯通,坝坡变形行为以剪切滑移为主。3种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FOS分别为1.894、1.855和1.831,坝体稳定性不断降低,但均高于临界最小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6.
竹篙滩坝型选用浆砌石空腹重力坝,这对减少坝基扬压力及改善坝基应力有利,也可以减少工程投资;同时将砌渣作为空腹填料处理,可以相对增大坝体重量,对抗滑稳定有利。但空腹重力坝坝体本身应力比较复杂,尤其在空腔周围容易出现拉应力。因此,本文在考虑坝体和坝基接触部位的处理方式影响以及空腹填料和坝体接触部位的模拟等情况的基础上,应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溢流坝段的应力状况及抗滑稳定性进行了平面有限元计算分析,为坝型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土石坝坝体防渗中,土工膜有时作为一种防渗材料铺设在坝体的上游坡中,以保护坝体的安全运行.在试验基础之上,重点分析复合土工膜的主要力学特性,并结合一座建在深厚覆盖层上的复合土工膜防渗土石坝,对其进行非线性结构分析,着重研究复合土工膜与坝体结构面之间的剪切变形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土工膜与坝体粗粒料垫层结构面的剪应力-剪应变关系为应变软化型.计算结果表明,在现有可能不利条件下,该坝坝体、坝基及复合土工膜的应力变形均在合理可控范围之内,大坝结构安全能够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对某水库12号坝进行钻探取芯、野外动力触探试验、渗透试验,并搜集、分析了大坝渗流观测资料,综合以上成果,认为坝体散浸与坝体渗漏无关,主要是左岸构造裂隙水产生的,大坝渗漏途径主要为浅层坝基渗漏.  相似文献   

19.
坝下涵管作为输、放空建筑物在早期设计和修建的中、小型水库中使用非常普遍。由于历史原因,坝下涵管大多设计标准低,施工水平落后。多年运行后,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涵管内外压力破坏及本身质量缺陷等问题造成其大多出现渗漏现象。深圳市三洲田水库坝下涵管多年受渗漏问题困扰,对其涵管加固中采用的灌浆、压力浆冲洗、涵管与坝体防渗结合等工程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筱溪水电站坝基受顺河向区域性大断层和两个背斜构造以及数条次生断层的影响,河床中部破碎区宽度达180m,且地层岩性多变,力学强度极不均一.通过大量的现场岩基试验、原位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试验、声波检测对比、锚筋桩抗拔与抗剪的试验研究,结构体型优化和施工工艺探索,以及有限元计算分析,最终采用并实施了体型调整、坝段间并缝与塑性链接、坝基灌浆加固和锚筋桩抗剪、防渗帷幕加强和坝基渗水抽排等综合性的地基处理措施,经济有效地解决了坝基抗滑稳定、不均匀沉降变形和渗透变形问题,取得了区域大断层上筑坝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