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优质高产耐盐抗旱杂交棉‘衡优12’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耐盐抗旱、高产优质、抗病虫是当前棉花生产形势下对棉花品种提出的新要求。‘衡优12’是以具有陆地棉、海岛棉和野生棉遗传基础的高代材料‘JD28’作为母本,转Bt基因棉花品种‘GK55’为父本,依据亲本性状互补原理配置杂交组合,采用病害、虫害和盐旱逆境同步胁迫法,杂交选育而成的强优势转Bt基因抗虫杂交棉。该品种具有抗病虫性好、丰产稳产、品质优异、抗旱耐盐性强等诸多优异性状,适宜在冀中南及黄河流域同类生态春播棉区推广种植,2015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15005号)。  相似文献   

2.
为选育出高产稳产、品质优异,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小麦新品种,以‘冀935-352’为母本,‘济南17’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在不同土质和生产条件下异地交替定向选择。在高肥条件下,前期足水供应,促营养体充分发育,后期干旱胁迫,在逆境条件下筛选生产能力强的个体以提高品种的抗旱性、节水性、抗逆性、适应性等;选种方向上注重选择产量因素协调的个体;高代品系采用跨区域多点风土适应性鉴定筛选的方法,使高产稳产与抗逆广适达到高度结合;同时,从F3代进行实验室品质同步选择。成功选育出小麦新品种‘石优20 号’。该品种集高产、优质、抗旱、耐瘠、节水等特点于一体,于2009 年通过河北省优质组审定,2011年又通过了国家审定。其遗传基础丰富、性状良好,可作为高产优质种质利用。  相似文献   

3.
济儒麦 19 是山东省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千禾麦 17 为母本、良星 66 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21 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 20210012。该品种高产、稳产、广适、抗倒、粒重高。对济儒麦 19 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性状、抗逆性,特别是选育的体会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为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高效选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Y两优7号母本直播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智谋 《种子科技》2011,29(12):33-34
Y两优7号是由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利用生物分子育种技术选育而成的超高产杂交水稻组合,属两系迟熟杂交籼稻。由于注入了水稻高产基因,品种的产量潜力很大,已通过湖南省审定和超级稻认定。该组合表现出稳产、高产、米质优、抗病性强和产量高等特  相似文献   

5.
振杰4号是聊城市华丰玉米育种研究所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多抗型杂交玉米新品种,于2008年2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过程振杰4号是用自选系聊508作母本与聊308作父本杂交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西省种子公司把不断发掘与利用新的遗传种质,提高杂交稻的产量、抗逆性以及降低种子生产成本列入水稻育种和开发的重要工作内容,经过多年攻关,选育出了高产杂交中籼稻新组合Ⅱ优1308,该组合2004-2005年参加南方稻区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试,表现高产、稳产、综合性状较好等特点,于2006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2003—2011年江西省审定早稻品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筛选近年江西审定的优良早稻品种和指导江西早稻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对江西省2003—2011年审定的130个早稻品种的育种方法,不育系和恢复系利用,选育单位,产量、米质及抗性性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三系杂交早稻品种81个,占62.3%;两系杂交早稻品种30个,占23.1%;常规稻品种19个,占14.6%;杂交早稻是江西早稻选育的主要方向,三系法仍然是当前江西省早稻育种的主要方法,两系法呈现良好前景。111个杂交早稻品种利用了34个不育系,其中,三系不育系23个,两系不育系11个,‘金23A’、‘株1S’、‘优IA’、‘中9A’、‘荣丰A’和‘五丰A’等6个不育系是目前江西杂交早稻选育中应用的主要不育系,利用了87个恢复系,恢复系应用面广、数量多,突出的少,遗传多样性较低。第一选育单位有52家,分为种业(种子)公司、研究所(院)和学院(大学)等5类,其中,种业(种子)公司和研究所(院)审定了115个品种,两者占88.46%,是江西早稻品种选育的主要力量;分布在江西、湖南、浙江和北京等8省市,其中,江西省单位最多,有37家,审定品种94个,育种总体实力强。筛选到具有高产、优质和抗性等主要性状的优良品种90个次,其中,高产品种24个,抗性品种42个,优质品种12个,具有综合2个性状的优良品种12个。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丰产优质育种团队以郑麦 366 为母本、良星 99 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育成优质、高产、稳产小麦品种郑麦 369。该品种于 2018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 20180030。介绍了郑麦 369 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玉米育种团队以JM030为母本、JF019为父本杂交选育出中早熟玉米新品种吉科玉916;以JM006为母本、JF003为父本杂交选育出中熟玉米新品种吉科玉885,二者均于2023年通过吉林省玉米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吉审玉20230124和吉审玉20230130。综合对性状、病虫害鉴定及品质分析可知,二者具有高产、稳产、容重高、品质好、综合抗性较强、适宜机收等特性,分别适宜种于吉林省玉米中早熟区和中熟区。对吉科玉916和吉科玉885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栽培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以加快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变我国杂交水稻育种现状,突破徘徊局面,选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强及不同稻类、熟期的优良组合.国家“七五”、“八五”育种重点课题“优质、高产、多抗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项目组.经十多年攻关研究育成了增产幅度大、米质优、抗病、耐寒、抗倒、秧龄弹性大等综合性状优良的双季杂交晚稻金优207。199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高产抗病冬小麦新品种农大39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大399是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与河北金诚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利用“滚动式加代回交转育”和“穿梭育种”的策略,采用系谱法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经多点鉴定选育出的高产、稳产、抗病小麦新品种。系谱为“Torino/2*2552//9516/3/5*石4185”。该品种于2012年2月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冀审麦2012004号。  相似文献   

12.
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榕薯153’选育及特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早熟、高产、优质,综合性状优良的‘金山57’为母本,以高抗、高干材料‘B1’为父本经定向杂交、多点综合鉴定选育获得高产优质甘薯新品种‘榕薯153’。对‘榕薯153’的形态特征、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生产力、适应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榕薯153’萌芽性中等,全生育期生长势稳定。2013—2014年福建省甘薯区域试验平均鲜薯产量41.39 t/hm2,比对照‘金山57’增产5.26%;平均干物率27.68%,比对照‘金山57’高1.43个百分点;平均出粉率17.72%,比‘金山57’高1.27个百分点;食味评分80.2分,比‘金山57’高0.2分;外观评分80.5分,比‘金山57’高0.5分;抗蔓割病,中抗薯瘟病,耐贮性好。该品种于2016年通过福建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薯2016003),适合作为鲜食或加工薯广地域栽培。  相似文献   

13.
运旱号强筋抗旱丰产系列小麦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育成适宜中国黄淮麦区旱地种植的优质强筋抗旱丰产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突出了强筋力品质改良的的高产优质育种目标和重视利用具有国外优质种质背景的品种资源。通过生态适应合理组配亲本,调节花期活性杂交,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子标记检测和面筋数量及质量的品质测定辅助选择,生态适应协调特征特性选育和生态适应异地多年多点及水旱地鉴定鉴选,重视系统观察考种和综合评价优选及优系优中选优等育种策略和方法技术的应用,克服了利用国外种质杂交和冬春杂交的抗旱、耐热、抗冻及适宜熟性等特性适应性差的技术问题,育成了以‘运旱20410’、‘运旱618’为代表的运旱号系列强筋小麦品种,品质特性实现了由中强筋到稳定性强筋的创新改良,具有比‘晋麦47’增产2%~10%的高产潜力和较强的抗旱抗干热风能力。实现了抗旱丰产与强筋品质性状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中黄11 (原中作92121 )系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选育。该品种高产、抗病且商品性好,2000年通过北京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选育过程 1986年以高产、抗病、优质 (蛋白质44.6% )的大豆品种郑长叶18为母本,适应性较强的美国大豆品种Crowford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后代采用系普法根据农艺性状结合室内子粒品质性状进行选育。1994年进行产量鉴定试验,并进行自然抗病性鉴定,田间表现高抗花叶病毒病和霜霉病,且综合农艺性状表现突出。1995~1996年在所内进行品比试验,1997~1999年参加北京市夏播大豆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5.
濉科998是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依据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遵从优中选优的原则,杂交选育的高产、稳产、广适夏大豆新品种。200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豆2008002;2011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11010。  相似文献   

16.
转Bt杂交棉花新品种 ‘苏棉29’ 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观分析杂交棉花新品种‘苏棉29’的性状,为棉花育种者制定合适的育种策略提供依据。基于江苏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数据,采用Excel、G—GE等统计软件系统研究了新品种‘苏棉29’的丰产性、稳产性、产量构成因素及纤维品质、抗性等性状。结果表明:在江苏省区域试验中2年(2010、2011)平均,‘苏棉29’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为4185、1737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泗杂3号’增产10.6%和8.5%;生产试验中(2012)平均籽棉产量达到4176kg/hm^2,皮棉产量1744.5kg/hm^2;‘苏棉29’纤维品质各项指标均达国家Ⅲ级以上标准,高抗棉铃虫,兼抗棉花枯黄萎病。该品种在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研究从表型数据初步解析了该品种高产、稳产、抗病虫机理,将为进一步推广利用该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选育高油矮杆紧凑型油菜资源,通过对亲本‘矮油A05’(母本)和‘DH09-3048’(父本)的杂交后代F1进行小孢子培养,获得DH分离群体,以植株矮秆、分枝特征、角果数量、粒数、成熟期、抗病性、抗倒性、含油量等主要性状以及较高的收获指数为选育目标,对DH分离群体进行不同生态区田间表型鉴定。选育出了具有高含油量、矮秆、株型紧凑、收获指数高等特性的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系‘DH16-202’;在杂交组合配制中,‘DH16-202’表现出较强的配合力,群体株型中矮紧凑、角果性状优良、熟期集中、产量高,抗性好,符合当前机械化栽培油菜品种需求的特点,有较强的应用潜力。综上‘DH16-202’可用于机械化品种的选育,同时也为育种同行提供基础资源。  相似文献   

18.
龙辐玉8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辐射育种室2004年以自育自交系辐3018为母本、自育自交系辐901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单交种.根据各年试验鉴定结果,该品种表现早熟、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多抗等特点.2012年2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玉2012036.  相似文献   

19.
聊玉20(原代号97-19)是山东省聊城市农科院选育的高产、稳产、优质、紧凑型玉米一代杂交种,其组合为L113/聊308,母本L113选自美国杂交种与聊120的杂交后代自选系,父本聊308为自选系.2005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杂交种适宜山东省及生态条件相类似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花生育种专家、山东莱阳农学院副教授程显述等科技人员,经过14载选育出的高产大花生新品种,于1992年4月20日在济南市经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通过命名为“鲁花11号”。有关专家教授认为,该项成果是我国花生育种领域的重大成就,品种综合性状好,属国内同类品种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