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林业野外巡护范围广,涉及的业务多、规模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短报文功能具有双向通信能力,是解决林区常规通讯平台存在的盲区多、信息无法有效实时传输等问题的有效手段。基于北斗短报文的特点,本文根据林业野外巡护信息传输流程和巡护信息采集内容的分析结果,设计适应于北斗短报文要求且具有较强扩展性的巡护信息编码,并在此基础上,将该编码应用于林业野外巡护管理系统的开发实现。该系统包括信息编码解码、短报文传输、通信模式自适应和多媒体信息补发等功能,确保了北斗短报文在巡护终端和调度管理中心之间信息的及时传递。  相似文献   

2.
"3S"技术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应用的研究,是以提高GPS定位精度,解决森林资源监测体系中因总体样本单元空间定位有误而产生有偏估计的问题为重点。其意义在于将GPS定位仪器引入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中,提高定位精度,使监测对象准确无误,并最终实现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分布信息的数字化、图像化、动态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针对城市电力系统复杂性及其故障特性,综合集成导航系统、短报文通信、无人机等技术构建了城市室内外同步电力检修系统。该系统利用导航技术实现位置信息的接收、处理及发送,应用网络RTK测量原理建立电力系统基础数据库;一旦发生电力故障,触发警报后,通过短报文通信将电力系统运行数据通过导航系统发送至地面站,地面站分析数据及时发现故障后将精确位置信息通过室内定位技术发送给地面检修人员,检修人员利用北斗手持终端定位故障点;利用携带有导航芯片的无人机对室外电力系统故障点进行精确定位及故障类型获取,并通过导航芯片将信息发送至装有车载终端的电动巡检车,检修人员直接按照电动巡检车发送的指令前往检修地点。当城市商场、楼宇或室外电力系统发生电力故障时,该系统能够实现城市室内外同步快速抢修,降低人工成本和经济损失,大大提高检修效率。  相似文献   

4.
利用第六次至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河北省2001,2006,2011,2016年4个年度的固定样地调查数据,采用非线性回归估计方法,建立了18个树种组的单木胸径生长率和材积生长率模型,以及12个树种组的林分材积生长率模型。结果表明,单木生长率模型的平均预估误差(MPE)基本都在3%以内,而平均百分标准误差(MPSE)、胸径生长率模型大都在10%以内,材积生长率模型大都在20%左右;林分生长率模型的平均预估误差(MPE)基本都在5%以内,平均百分标准误差(MPSE)大都在25%以内。所建模型可为河北省开展森林资源年度更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正> 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运用计算机,有自己的一些重要特点。第一,信息量(数据)很大。基层单位的基础信息是小班的各项因子。以一个中等林场为例,即使按二类森林调查的细致程度推算,其小班数即达1000~2000个,数据量大约为50000~100000个,在正常情况下,要占用150~300K字节的内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松材线虫病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的有效识别和定位,开发了基于Java、C++和HTML编程语言,结合OpenCV开源库、CloudRoomSDK、GeoTools工具和MySql数据库的具有松材线虫病识别定位和视频会商两个模块的系统。该系统利用OpenCV算法对感病松树Pinus sp.进行识别和标绘,利用HTTP从数据库/服务器查询到的DEM数据,结合影像空间位置和姿态信息,实现无人机平台的单木水平松材线虫病的识别定位,感病松树定位水平偏移最小值为0.09 m,最大值1.77 m,平均误差为0.64 m,均方根误差为0.492 8 m;并基于视频编解码原理和Cloudroom SDK,开发了视频会商系统,实现了无人机实时视频流的网络传输和视频会商指挥通信功能。本系统对实现松材线虫病的精准识别与实施监测提供了方法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系统是以北斗导航系统为基础,结合Zig Bee技术、遥感技术对林场进行智能管理的管家系统,通过建立信息交互平台的方式对林场中环境参数与树木生理健康进行监测与管理。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构成:一、林场信息采集系统;二、防火应急系统;三、林场资源管理系统。本系统的建立有利于对林场森林资源进行智能化建设与管理,是遥感技术与北斗导航系统的有机结合,为林场智能化化管理新添活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三峡大坝已成常态化的拥堵现状和风险较大的船只航行过程,以及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即将在全国广泛应用的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等于一体的三峡大坝船只通行调度系统的设计方案。该系统主要包括监控调度中心、船只监管与服务系统以及船载终端。船载终端负责收集和定时向船只监管与服务系统发送来自北斗卫星提供的船只标示信息、实时位置信息和航行状态信息,从而实现对船只航行全过程的实时监管;同时,监管与服务系统将船载终端提供的数据信息以及搜集到的航行环境信息进行整理和统计后发送给监控调度中心,以便监控和调度中心对这些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后对船只的航行过程作出调整性指令;这些指令最终反馈到船载终端,便于船只及时对航行过程作出规划和路线的调整,进而有效地解决船只的拥堵问题。  相似文献   

9.
无人机监测松材线虫病的精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无人机搭载可见光相机进行遥感拍摄,在430 m和700 m两个飞行高度下采集异常枯死松树遥感影像,将野外GPS采集的位置信息同ENVI遥感数据处理软件处理与解读数据信息进行比对。人工甄别和NDVI值提取枯死松树分别为6株与7株,数据有效率提取为85.71%;对无人机遥感获取的6株枯死松树地理位置信息进行实地验证,水平误差在0.86 m^4.20 m之间。表明无人机遥感基本实现了松材线虫病致死松树的精准定位,对于松材线虫病监测和后期除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用现代高新信息技术对森林资源信息进行科学、高效地管理,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战略决策搭建先进的技术支撑平台,是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研究的重要内容.根据目前森林资源信息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现状,以火地塘林场为例,探讨对森林资源信息进行科学管理的两个关键技术:(1)基于GIS集成管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2)建立资源模型库,运用模型实施森林资源数据的动态更新和预测.从而避免了传统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加有利于指导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11.
森林资源是人类和其它生物同生共存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支柱。森林资源如此重要,而我国的保护和培育利用现状却不容乐观,乱采滥伐、自然退化、病虫害等现象日益威胁着现有的森林资源。那么,在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必须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真正贯彻到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利用中,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有关森林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健全森林资源保护、经营综合利用的制度体系,创新森林资源的经营方式,按区域开展分类经营和产业化经营,使我国有限的森林资源为子孙后代造福。  相似文献   

12.
森林资源清查移动GIS系统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基于纸质地形图、遥感图像、调查卡片和罗盘仪的森林资源清查模式,在我国已经执行了很多年(亢新刚,2001).传统调查方式在进行样地的定位和复位时,费时、费力,精度较低;采用手工方式填写调查卡片,后续处理工作量大,且容易出现人为错误(赵宪文等,2002).伴随微电脑、嵌入式开发、GPS定位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提高森林资源清查的精度和效率,自2002年以后,国内外就有不少研究单位和个人开始考虑使用掌上电脑和蓝牙GPS进行森林资源清查(史光建等,2008;Hardy,2002;Robert et al,2004).  相似文献   

13.
<正> 林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资源是林业建没的物质基础,是研究一切林业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森林资源管理则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工作,它的根本任务,就是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利用实行管理与监督。在1988年和1989年的两次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都把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工作列为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实行的森林经营单位水平上森林资源动态监测主要是通过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简称二类调查 )来实现。重点是对森林资源动态、林业经营效果和森林资源监测的综合评价。通常 ,二类调查每 1 0 a复查 1次 ,这种方法所得到的森林资源调查结果可落实到地块 ,也是森林经营单位进行营林生产的重要基础数据 [1 ] 。但是这种常规调查方法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如 :(1 )复查间隔期长 ,无法及时满足森林经营单位对森林资源变化信息的需求 ;(2 )调查成果多是以报表、文字的形式提交 ,只能建立属性数据库 ,森林资源的空间信息较少通过计算机实现可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以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为基础,RS(遥感)技术和GPS(全球卫星定位导航)技术为数据系统构建手段的森林资源地理管理信息系统在国家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森林资源管理决策人员在对庞大复杂的数据进行管理时,需要及时掌握资源的变化状况,从而制定科学的资源管理经营方针和管理策略。利用传统的数据、采集管理手段在时间上往往和现实脱节,跟随时代的步伐,利用现代化“3S”技术构建的森林资源地理管理信息系统可以轻易解决这种滞后性。一个完善的森林资源地理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开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机械共混方式获得Al(OH)3改性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研究了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增稠剂用量和Al(OH)3用量对胶黏剂基本性能和流体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散剂六偏磷酸钠(SHMP)用量为0.35%、增稠剂羟乙基纤维素(HEC)用量为0.20%和阻燃剂Al(OH)3用量为30%时,改性后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的性能较好,黏度为1 360 m Pa·s,p H值为5.45,贮存30天后稳定性较好,氧指数达到32;流体力学性能研究表明乳液体系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弹性体系。阻燃性能研究表明Al(OH)3改性后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的热释放速率和烟释放量大大降低,CO生成量降低50%以上,引燃时间由60 s延长至77 s,热释放速率峰值由528 k W/m2降为165 k W/m2,燃烧速率为明显减缓(80 s至110 s),质量损失速率明显降低,有较好的阻燃性。  相似文献   

17.
森林资源调查与森林资源规划设计是目前森林信息管理的重点,而森林资源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内部分工和外部传统的调查方法。我国的国有林区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需要对森林资源进行详细的统计,在短时间内,传统的林业方法调查不能满足森林资源调查的客观需要,但国内外综合调查方法的出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从内外业一体化与移动GIS的含义入手,调查了移动GIS在森林调查内外业一体化中的使用情况,分析了内外业一体化的要求,讨论出移动GIS在森林调查内外业一体化当中扮演着优化信息管理方式,促使森林资源分类管理,便于制图、规划的角色,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并确保在森林资源调查时间紧迫、重视任务的时候,对人员和设备的优化配置有很高的要求,以尽快解决工作压力过大、操作繁琐等问题,保证森林资源调查的工作质量,将误差降到最低,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财力浪费。  相似文献   

18.
GPS通常称为“全球定位系统” ,与GIS(地理信息系统 )、RS(遥感技术 )合称“3S”技术。河南省1999年开始进行GPS应用于森林资源调查监测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现简介如下。1 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1 1 森林资源调查样地的初设和复位初设和复位只需输入样地的坐标 ,利用GPS的导航功能即可实现。相对于传统的罗盘引点引线 ,效率更高 ,位置准确 ,复位率可达 10 0 %。在我国黑龙江等省的一类资源清查中 ,采用GPS进行样地复位 ,取得了良好效果 ,工作效率平均提高 5~ 8倍 ,定位误差小于 7m ,其应用成果受到了国家林业局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9.
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及森林资源状况   总被引:38,自引:5,他引:33  
在系统分析第七次(2004-2008年)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总体情况的基础上,总结了此次清查的5个特点;从森林资源结构、资源数量、区域分布、资源发展变化等方面揭示了我国林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最新成果;剖析了森林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清查结果显示:全国森林面积1.95亿hm2,森林覆盖率20.36%,森林蓄积137.21亿m3;人工林保存面积0.62亿hm2,蓄积19.61亿m3,人工林面积继续保持世界首位;森林植被总碳储量78.11亿t,年生态服务功能价值10.01万亿元。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木材的综合利用问题大搞人造板加工工业,不仅可以解决木材供应不足问题,而且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森林资源,正象部党组给中央的报告中所说的:这是我国森林工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我们的方针是采伐与加工并举。根据这一方针,加工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比重,由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7.2%,1959年跃升为50%以上。若从1959年加工基建投资的绝对金额来看,则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增加10倍以上。这是个巨大的变化,这就是抓中间(加工)、带两头(采伐、利用),以改变过去两头大(采伐、利用浪费大)、中间小(加工环节薄弱)的不合理现象,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