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产品营销人才培养中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林产品营销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和客观要求,指出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育是林产品营销人才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之举;阐述了林产品营销人才培养中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培育的内容和模式;提出了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构建林产品营销人才培养的创业知识教育体系,建立林产品营销人才培养的创新素质训练体系和创立林产品营销人才培育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等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背景下,林产品企业营销中的竞争实际上是品牌之间的竞争,我国林产品的销售需要利用差异化来寻找不同的消费群体,塑造林产品自身品牌也就成为当下营销策略中最具操作价值的杠杆支点。论述了我国林产品品牌营销策略发展现状,分析了消费者在林产品品牌营销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当前品牌营销策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我国林产品在二级销售市场的品牌营销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中在剔除进口贸易对比较优势评价的影响、明确判定产品比较优势的标准以及对指数值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显示性相对比较优势权重指数(WCA),并采用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数据对中国各类林产品的比较优势进行测度。研究发现:在剔除产品进口贸易的影响后,中国的书报以及纸和纸浆2类林产品分别从1999年和2006年开始具有出口比较优势;各类林产品的比较优势变化趋势存在差异,纸和纸浆、书报,以及木家具3类林产品的比较优势经过多年发展有较为明显的提升,而原木等初级林产品以及木浆等中间品的出口比较优势仍然较低且总体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文中采用Khandelwal提出的Nested-Logit模型测度2001—2015年中国等15个主要林产品贸易强国的出口林产品质量指数,随后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影响出口林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显示:发展中国家出口林产品质量发展态势相对一致,总体呈现为稳步增长;发达国家出口林产品质量发展趋势分化明显,存在缓慢增长、小幅波动、缓慢下降等几种态势;国家间出口林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发展中国家出口林产品质量受技术水平和出口规模影响更为显著,发达国家受出口国国际贸易自由度和出口目的地经济发展水平影响较为显著。中国木材加工企业应通过紧跟国内消费需求、谋求国际市场多元化、重视设备技术提升等手段提升木质林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以质量和品牌实现差异化的国际竞争战略,进而谋取更大的国际市场和更高的利润空间。  相似文献   

5.
电子商务为林产品销售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当前我国林产品销售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文简单分析了电子商务为我国林产品销售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我国林业企业特点,提出在林产品营销系统中运用电子商务工具的几点构想。  相似文献   

6.
文中基于2013—2018年相关数据,运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木质林产品贸易规模及贸易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贸易规模层面,沿线国家人均GDP与人口规模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空间距离以及贸易伙伴国是否为发达国家产生负向的阻碍作用;在贸易效率层面,“政策沟通”和“设施联通”对中国木质林产品贸易效率升级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因其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制约了中国木质林产品国际贸易效率的提升。据此,从巩固“设施联通”和“贸易畅通”的建设成果、积极推动中国林产工业转型、提升对“民心相通”建设重要性及长期性的认识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的非木材林产品的保护与利用进行了研究。经抽样调查,掌握了该保护区非木材林产品的采集状况。提出了影响本区非木材林产品可持续利用的3个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进而阐述了对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非木材林产品施行合理保护与利用的9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应对国际林产品贸易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伴随着林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 中国林产品贸易环境面临不断恶化的风险。金融危机、森林认证和雷斯法案构成了中国林产品贸易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如何应对林产品贸易面临的新挑战成为制约中国林产品贸易发展的首要问题。文中首先分析中国林产品贸易环境的构成因素并简要介绍各个因素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在此基础上, 结合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实际情况, 对不同因素的影响分别予以分析; 最后, 针对贸易环境不同层次的特点, 提出应对国际林产品贸易环境变化的系统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努力实现"3060"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至关重要。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贮碳库,木质林产品作为这一碳库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林业碳汇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介绍了我国碳排放现状和碳中和目标,分析了森林碳汇功能和木质林产品固碳作用,探讨了提升木质林产品碳汇能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从贸易规模、产品结构以及地域分布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与非洲木质林产品贸易的现状, 并运用产业内贸易指数, 分别从出口和进口两个方面, 对主要木质林产品的贸易情况进行了研究。结论是, 中国对非洲的木质林产品贸易以出口制成品、进口原料为主, 在木质林产品贸易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应通过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相似文献   

11.
文中选取中国—东盟自贸区、中韩自贸区和中日韩自贸区3个典型中国自贸区案例,回顾和总结其建设进程和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重点梳理现有中国相关自贸区建设对林产品贸易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不足。现有研究主要从关税政策、环境政策以及非关税壁垒政策角度探究自贸区建设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并从贸易规模、国际竞争力、潜力测评3个角度分别讨论中国自贸区林产品贸易现状,尤其是基于自贸区关税配额、分类减让和系统例外3种降税政策分析和比较自贸区建设对林产品贸易的影响。现有研究表明,目前对自贸区背景下的林产品贸易研究缺乏,尤其关于自贸区建设对中国林产品贸易流量和贸易结构变化的影响研究明显不足,且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今后可以重点开展不同自贸区政策下的我国林产品在出口贸易结构和流向上的差异性比较研究和潜在自贸区对中国林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预测与评估研究。  相似文献   

12.
全球木质林产品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球林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1.全球经济发展现状 2.全球房地产发展现状 3.影响全球林产品贸易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二、全球林产品贸易现况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数据显示,经历了2008-2009年全球经济衰退以后,2010-2014年全球主要林产品(包括工业原木、锯材、人造板、纸和纸浆)的产量都呈现稳定上升的态势.林产品生产和消费恢复最显著的区域是亚太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以及北美地区.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林业企业进行市场营销的对策,并对林产品的营销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从可食林产品资源现况、可食林产品生产现状2个方面介绍山西省可食林产品的发展状况,指出了山西省可食林产品生产企业存在认证机构短缺、生产规模小、产业链短、营销理念差等问题,并从7个方面提出了山西省森林食品的发展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林产品的行业特点深入分析构造出了林产品供应链,全面分析其复杂性的根源,进而将PDCA模式引入到林产品供应链的绩效管理当中,提出了不断优化提升林产品供应链绩效的运作思路。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12月,采用半结构访谈、田野调查、农户定点调查等方法,对保山地区的非木质林产品采集活动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保山地区非木质林产品采集的特点.初步查清了保山地区各民族主要采集的野生食用植物、药用植物、饲料植物、特种用途植物及动物产品.并就保山地区采集文化的保护与采集活动的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2000年1-12月,采用半结构访谈、田野调查、农户定点调查等方法,对保山地区的非木质林产品采集活动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了保山地区非木质林产品采集的特点。初步查清了保山地区各民族主要采集的野生食用植物、药用植物、饲料植物、特种用途植物及动物产品。并就保山地区采集文化的保护与采集活动的管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爱尔兰:惠好林产品有限公司的欧洲总部已从布鲁塞尔迁至爱尔兰的都柏林,此举是为了加强对客户销售和营销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指出了微博以其短小精悍,传播快捷、迅速成为旅游资讯传播的重要渠道和旅游网络营销的重要手段,引起旅游部门的高度重视。以洛阳龙门石窟为例,通过实地走访、对景区游客问卷调查、景区工作人员访谈、关注龙门石窟微博量以及粉丝量等实际行动,结合所学营销学、旅游学等理论知识,剖析了龙门石窟微博营销的优缺点,并参照山东省旅游局官方微博,对二者的新浪官方微博进行数据分析与内容比较,探讨了微博营销的成功秘诀,供河南省旅游业开展微博营销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调查、重点户访谈、集市调查等方法,全面了解景东县景福乡岔河村的非木材林产品的采集利用情况。分析了非木材林产品对当地社区的影响,指出了村民在采集利用中的问题,同时也分析了有关部门对此缺乏有效的管理,提出了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