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辣椒DNA提取常采用CTAB法,该技术已难满足大量开展分子生物学工作的需要,为了解决此困境,进行了辣椒上碱煮法提取的尝试。一个可用于新品种的SSR分子标记被用作检验手段,验证碱煮法所提DNA是否可满足实验需要。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需采取不同的组织部位来进行DNA的提取,当面临种子纯度测定的任务时,需要截取种子的芽根。当面临成熟植株的基因型筛选的任务时,需要截取植株的顶端嫩叶。以上这些植物材料置PCR管中,在向管中加入80 μL 0.2 mol/L NaOH溶液后,置PCR仪上以100℃处理30分钟, 再以40 μL Tris-HCl缓冲液将pH值调节至7~8之间后,以之为模板可在后续的SSR-PCR中得到良好的实验结果。综上,本研究表明相较其他耗时耗力的传统DNA提取方法,碱煮法确是更适合解决辣椒大规模鉴定问题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
三种水稻基因组DNA快速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精细定位和遗传改良时,首先就需要大批量提取植物DNA,作为PCR反应的模板。水稻基因组DNA常用的简易提取方法有碱处理法和高温水煮法等,本文改进了常规的CTAB方法,提出另一种简便的高质量DNA提取方法,称“简化法”,并比较了这三种方法提取的DNA在数量、质量上的差异,以及作为PCR模板时扩增效果,确定了在精细定位和遗传改良时“简化法”是一种较优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用不同浓度氯化汞溶液培养辣椒种子,研究辣椒种子萌发对环境汞污染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辣椒种子萌发过程对环境汞胁迫敏感,其敏感度顺序为胚轴伸长〉胚根伸长〉种子萌发率。当环境汞浓度为0.5μmol/L时,胚根伸长抑制率为10.1%,略低于胚轴伸长抑制率;随着环境汞浓度的增加,胚根伸长抑制率比胚轴伸长抑制率上升得快,汞浓度为50μmol/L时达到50.96%,而胚轴伸长抑制率只有38.5%。  相似文献   

4.
利用PCR仪快速提取甜菜基因组DNA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寻找一种快速提取甜菜基因组DNA的方法,以甜菜干种子、幼苗、种仁以及甜菜叶片干粉为原料,利用PCR仪结合碱裂解法快速提取甜菜基因组DNA,利用微量分光光度计检测取DNA的浓度,并用甜菜SSR引物对提取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在4 种材料中均检测到了DNA,干种子、幼苗、种仁以及叶片干粉中提取的DNA平均浓度分别为432、197、158、448 ng/μL,无论是DNA原液还是稀释到20 ng/μL的工作液,均能在SSR-PCR反应中扩增出清晰的条带。该方法提取甜菜基因组DNA简单、快速,仅需要NaOH和HCl两种药品,提取的DNA完全可以用于SSR-PCR反应,为快速鉴定甜菜品种纯度和真实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采用CTAB法、Trizol法及改进的RNA提取试剂盒方法提取牡丹种子的总RNA,比较三种方法的优劣,从而筛选出一种适合于牡丹种子高质量RNA的提取方法。结果表明,以RNA提取试剂盒为基础,当每管样品是25 mg(700μL裂解液)时,六管合一管过吸附柱的方法操作简单,且能够有效地去除牡丹种子中脂肪、多糖、多酚等代谢物质,从而提取出高质量的R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该法提取的RNA完整性好,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其OD260/OD280比值为2.03。而且,该法提取得到的RNA被成功应用于荧光定量PCR表达分析等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Bar基因的玉米花粉管通道法转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利用抗除草剂基因(bar)转化3个玉米自交系,D0代获得35株GUS阳性植株.其中17株PCR阳性植株,除草剂筛选获得抗性植株13株。研究发现DNA溶液浓度影响转化率,当浓度为100μg/ml时,转化率最高,为2.61%。DNA导入时间距人工授粉时间的延长,结实率升高,但转化率显著下降,人工授粉后1d导入DNA产生的转化株最多,为19株,平均转化率为1.35%。  相似文献   

7.
紫色观赏辣椒基因组DNA提取及ISSR-PCR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为探索紫色观赏辣椒基因组DNA的最佳提取条件和建立ISSR-PCR最优反应体系,对比了三种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并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化了ISSR-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采用高盐低pH法从两种观赏辣椒中提取的基因组DNA的A260/A280值分别为1.807和1.818,DNA电泳条带明亮整齐,无拖尾;ISSR-PCR最优反应体系(20 μL)为:1×PCR buffer,1.5 mmol/L Mg2+,0.6 μmol/L引物,0.2 mmol/L dNTPs,1.0U Taq DNA聚合酶,60 ng模板DNA,扩增所得分子图谱稳定性高、重复性好;唯有高盐低pH法提取的DNA经该ISSR-PCR体系扩增能体现出两个辣椒品种间分子图谱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碱解法提取菠菜基因组DNA的方法,并为大批量育种材料的分子标记筛选奠定基础,本试验以菠菜幼嫩叶片为试材,以PCR扩增效果为主要依据,研究NaOH浓度、水浴温度与方法、吐温20浓度对菠菜DNA提取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4 mol/L NaOH为提取液研磨后沸水浴1 min提取的菠菜DNA的PCR扩增效果明显好于常温处理。样品不经研磨、可直接用PCR扩增仪99℃、4 min代替沸水浴加温并省去离心步骤,此时以0.4 mol/L NaOH+0.5%吐温20为提取液时PCR扩增效果最佳。提取DNA的A260/A230比值较高时PCR扩增效果较好,因此A260/A230比值是评价提取DNA质量的最优指标。本试验优化了碱解法简便快速提取菠菜DNA的技术规程,达到了理想的PCR扩增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室内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盐酸小檗碱对绿豆种子萌发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盐酸小檗碱溶液对绿豆种子的萌发和发育有显著影响,经100 mg/L盐酸小檗碱溶液处理的绿豆种子的发芽率最大、发芽指数最高、作用效果最好,50 mg/L、100 mg/L和200 mg/L盐酸小檗碱溶液对绿豆种子的发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煮法、试剂盒法、改良CTAB法、DNA提取液法及TEX裂解液法提取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基因组DNA,比较5种方法提取的DNA品质,选取适用于农产品中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多重PCR检测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TEX裂解液法提取的DNA纯度高、操作简单、省时省力、成本低,提取的沙门氏菌基因组DNA纯度为1.88,质量浓度为412.6 ng/μL;金黄色葡萄球菌DNA纯度为1.84,质量浓度为366.7 ng/μL。以TEX裂解液法提取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电泳检测扩增产物有清晰的目的条带。  相似文献   

11.
甘薯基因组DNA高效快速提取方法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甘薯基因组DNA传统的CTAB提取法,提取DNA质量好,但提取效率不高.为满足甘薯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核心种质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以及转基因植株检测的需要,通过对传统的CTAB法进行改进,本研究建立了一种高效快速价廉的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基因组DNA提取方法,适合于PCR扩增以及AFLP分析.本方法使用1.5 mL离心管和专用棒槌,整个过程转管1次,提取的DNA主带明显,片段大小一致,得率达5 μg/mg叶片冻干粉.提取质量可靠,RAPD-PCR和酶切后AFLP扩增,与传统CTAB法提取DNA扩增结果没有明显差异.与传统的CTAB方法相比,该方法快速(提取过程不足30 min),效率高,从10 mg叶片冻干粉中一次可提取50 μg左右的DNA模板,操作简便,污染降低,实用性强.  相似文献   

12.
为了快速对黄瓜样品进行基于PCR的分子鉴定,本研究以我国华北型黄瓜品种"长春密刺"的幼嫩叶片为材料,通过筛选DNA聚合酶的种类、改变黄瓜叶片取样量以及扩增产物长度等条件,对叶片直接PCR的体系进行了建立和验证。结果表明,普通Taq酶和Hiproof高保真酶对叶片直接PCR扩增的效果较好,与对照CTAB法提取的DNA相比,20μL、200μL和1 000μL枪头的叶片取样量、不同GC含量(25%~65%)和不同扩增长度的DNA模板对PCR扩增效果无明显差异;此体系也可用于黄瓜的茎、花、果实等组织部位上。该试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省去了DNA体外提取过程,有助于提高基于黄瓜PCR基础上的分子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3.
旨在为扩大苦荞麦DNA提取材料范围提供依据,筛选与薄壳性状相关联SSR引物,为苦荞麦特异性状分子标记奠定基础。分别以苦荞麦植株的子叶、嫩茎、嫩叶、老叶、老茎、叶柄为材料,40℃烘箱烘干后,采用植物DNA提取试剂盒,分别提取苦荞麦6个部位的基因组DNA,并进行DNA质量、浓度和纯度检测,利用700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筛选与苦荞麦薄壳性状相关联引物。结果表明:子叶提取的DNA浓度最高,为70.6 ng/μL;嫩茎次之,为69.6 ng/μL;老茎和叶柄获得的NDA浓度偏低,分别为20.0 ng/μL和7.2 ng/μL。采用子叶、嫩茎、嫩叶、老叶提取的DNA凝胶电泳条带清晰,采用老茎和叶柄提取的DNA凝胶电泳条带暗。SSR扩增效果除叶柄不能达到扩增要求外,其他没有明显差异都能达到扩增要求,可用于后续的分子实验。采用烘干组织提取DNA浓度虽然没有新鲜组织高,但除叶柄外都不影响后续分子试验。初步筛选出在薄壳和厚壳苦荞麦中具有多样性的SSR引物1对。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棉花种子和叶片为材料,探索一种适用于棉花DNA高通量提取的方法。通过在裂解液中加入APG、LAS、CPB、DTAB、Tween80、SDS和CTAB 7种不同表面活性剂,比较其在棉花种子和叶片中的DNA提取效果,并与磁珠法和氯仿抽提法两种高通量纯化方法结合,对比传统SDS和CTAB提取液提取效果。结果表明,加入LAS表面活性剂的裂解液提取的DNA效果较好,提取棉花种子和叶片的浓度可达2 127.61和572.70 ng/μL,OD260/280分别为1.97和1.98,上清液清澈透明。LAS与两种纯化方式结合的DNA提取效果都明显优于传统CTAB和SDS提取液的提取效果,其中LAS与氯仿抽提的纯化方法结合提取效果最好,且DNA提取通量可达到600个样品/2 h。LAS表面活性剂能在棉花种子和叶片DNA提取中都能起到促进作用,与氯仿抽抽提纯化方法相结合可兼顾DNA提取通量与质量,能满足后续大部分分子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5.
苹果不同HRM反应体系分析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分析是一种新型的DNA多态性快速筛查技术。本研究以苹果品种"富士"和"舞姿"为试材,用来自苹果基因组的SSR标记CH03d11对不同反应体积、不同DNA浓度以及不同PCR退火程序下的HRM分型效果进行了测试与评估。结果表明:采用5μL反应体积可以获得与10μL或20μL反应体积相同的检测效果。在5μL反应体积中,DNA浓度小到0.25ng/μL时,PCR扩增及随后的HRM分析效果依然良好。另外,研究表明,采用降落PCR扩增模式也能取得良好的HRM多态性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6.
Hoaglang营养液对漂浮育苗辣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5种浓度Hoagland溶液处理,研究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种子萌发特征、幼苗形态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试验在1倍标准Hoagland溶液浓度基础上设置了5个不同倍数的浓度,分别为0(CK)、0.5、1、1.5、2倍。测定不同浓度下紫美人(Purple beauty)和绥阳小米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形态、叶绿素SPAD值、有机质分配和主要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Hoagland溶液浓度低于1.5倍时,各项种子萌发指标同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当浓度高于1.5倍后部分萌发指标受到抑制。在浓度低于1倍时,幼苗株高、主根长和叶绿素SPAD值均随着营养液浓度增加而增长,浓度高于1倍后三项指标均随着营养液浓度增加而减少,且各个浓度处理下较对照组差异显著。根冠比在浓度低于1倍Hoagland溶液时随着营养液浓度增加而降低,在高于1倍浓度后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加,各处理组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植株全氮和全钾随着Hoagland溶液浓度增加而增加,而磷含量在Hoagland溶液浓度超过1倍后出现下降,且各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综合各项指标得出,1倍Hoagland溶液不影响辣椒萌发,能促进植株生长,有利于叶绿素合成和有机产物的合理分配,同时也促使植株氮磷钾含量维持在正常范围,因此该浓度营养液适合在辣椒漂浮育苗中使用。  相似文献   

17.
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引起的番茄青枯病在早期田间基本难以发现,当出现明显症状时通常已经难以治理。为了加强对番茄青枯病的早期诊断,首先对从海南桂林洋采集的番茄发病植株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其次对已报道的fliC-F/R、pehA#3/6和759/760这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特异性及其灵敏度的检验,创建并优化三重PCR体系,最后应用该体系对该植株及土壤中的病原菌进行检测与监测。结果表明,应用16SrRNA序列鉴定出分离的病原菌为番茄青枯菌,利用3对特异性引物建立的三重PCR体系验证其为茄科雷尔氏菌,且利用该体系可以精准的从植株与土壤中定性监测到该病原菌,而单一PCR只能当模版DNA浓度为5 ng/μL时才能检测出,优化后的三重PCR方法对青枯菌的模版DNA检测浓度最低为10~(-3)ng/μL。大大提高了土壤中青枯病病原菌的监测监控能力,并能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番茄疾病为番茄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水稻单粒干种子为材料进行DNA提取方法和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用CTAB法提取的水稻干种子DNA较为完整,降解量少,可获得理想的扩增效果。在试验设计范围内,确定的最佳反应体系为20μL,其中含模板DNA 45ng,dNTPs浓度为0.15 mmol/L,引物浓度为0.4μmol/L,Mg2+浓度为1.5 mmol/L,Taq酶为1.6 U。  相似文献   

19.
不同盐分胁迫对盐地碱蓬种子萌发的效应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用不同浓度的单盐NaCl和混合盐溶液(2.9g/L,5.9g/L,11.7g/L,17.6g/L,23.4g/L,35.1g/L)处理盐生植物盐地碱蓬种子,以研究不同盐分对盐生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种子的萌发率降低,萌发率与处理盐浓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NaCl和混合盐溶液中相关系数分别为0.96和0.94;盐地碱蓬种子在蒸馏水中萌发率最高,并且单盐NaCl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混合盐溶液;未发芽的种子转至蒸馏水中后最终萌发率都达到了对照种子的85%以上,表明盐胁迫下种子仍保持较高的萌发潜力;种子萌发恢复率与处理盐浓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陈志国 《种子》2012,31(12):87-88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香草酸对莴笋和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香草酸浓度的增大,莴笋和辣椒种子萌发率均呈降低的趋势,但各处理浓度下的莴笋种子萌发率差异不显著;而当香草酸浓度达到0.2 mol/L时,辣椒种子萌发率较对照显著下降了9.6%。而不同浓度香草酸对莴笋和辣椒幼苗生长(根长和苗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