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种源台湾桤木(Alnus formosana)光合及生长特征的月动态变化,为台湾桤木优良种源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月份、不同种源间台湾桤木光合生理特性差异显著,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水分利用效率(WUE)表现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均随月份的变化而变化。各种源台湾桤木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在8—10月份均较低,4月份和12月份较高。蒸腾速率8月份最高,4月份和12月份较低。相关分析表明:苗高与地径表现了显著的正相关,P_n与G_s、WUE表现了显著正相关,G_s与WUE表现了显著正相关,而T_r与G_s、WUE均表现了显著的负相关。在南宁地区引种,建议优先选择具有高生物量的四川和湖南种源。  相似文献   

2.
研究土壤持续干旱胁迫下,杨树品种2025及其2个芽变品种全红杨、中红杨当年生嫁接苗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反应机制及差异,探讨光合生理指标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及各树种适宜水分条件。结果表明:正常条件下,全红杨叶片WUE、CE相对较低,非气孔调节因素对P_n的影响比较明显。干旱胁迫下,3个杨树品种光合特性指标间的相关性突显出来,各因子对P_n的影响基本趋于一致,T_r、C_s、WUE、CE对P_n有正相关性影响,Ci则对P_n产生负相关影响。P_n降低,胁迫前期气孔限制是主要原因,WUE提高;胁迫后期则主要受非气孔因素影响,WUE、CE大幅降低。干旱胁迫对全红杨叶片光合作用器官造成更大程度的破坏,表现出了明显的胁迫后效应,3个杨树品种间P_n、T_r、G_s和C_i差异主要表现在非气体扩散过程,并与基因型有密切关系。利用P_n与SWC数学拟合模型,计算出全红杨、中红杨和2025杨土壤水合补偿点分别为3.11%、3.295%、0.834%,以植物光合产量为标准的适宜土壤含水量范围依次为:19.72%~33.16%、17.46%~28.92%、17.48%~30.95%。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早实核桃新品种‘农核1号’的光合特性,为该品种优质高效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早实核桃‘农核1号’为试材,采用Li 6400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限制值(L_s)及主要环境因子的日变化,分析各指标间的关系。【结果】‘农核1号’叶片P_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9:00,峰值达15.67 μmol/(m^2·s)。11:00—19:00,P_n降低主要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一天当中P_n及其他光合参数在不同时段存在一定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P_n与T_r在13:00—19:00呈极显著正相关;P_n与G_s在各时段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_n与C_i在7:00—9:00呈极显著负相关,在9:00—13:00呈不显著正相关,在13:00—19:00呈不显著负相关。光响应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农核1号’叶片的LCP较低且LSP较高,分别为53.84和752.16 μmol/(m^2·s),说明‘农核1号’对弱光照较为敏感,适应性强。通径分析结果表明,7:00—9:00主要环境因子PAR对‘农核1号’叶片P_n的影响大于G_s,两者均表现正效应;9:00—13:00各指标按照对叶片P_n的影响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C_i、WUE、G_s,C_i表现负效应,G_s和WUE表现正效应;13:00—16:00主要光合参数G_s对叶片P_n的影响大于C_i,G_s表现正效应,C_i表现负效应;16:00—19:00主要光合参数WUE对叶片P_n的影响大于T_r,两者均表现正效应。【结论】在生产上引种和栽培‘农核1号’时,应注意扩大株行距,保持通风透光,从而提高光合产物的积累。  相似文献   

4.
【目的】光合特性评价对植物种质资源的引种选育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掌握银川植物园引种的欧李种质资源生长适应性的差异情况,为优良栽培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引进到银川植物园的11个欧李种质资源的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和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蒸腾速率(T_r)、水分利用效率(WUE)等光合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不同欧李种质资源的光合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11个欧李种质资源的SPAD、P_n、G_s、C_i、T_r和WUE均存在显著差异。欧李叶片SPAD值,农大7号最高,显著高于京欧2号、燕山1号、CK和哈波1号(P0.05);欧李叶片的P_n,京欧2号最高,京欧2号和京欧1号均显著高于其他9个种质资源(P0.05);11个种质资源的C_i为246.30~317.67μmol·mol~(-1),其中,农大9号的最高,且显著高于京欧1号、农大5号、农大3号、农大7号(P0.05),而农大4号显著低于燕山1号、京欧2号、京欧1号和农大9号(P0.05);欧李叶片的T_r,京欧2号最高,显著高于除京欧1号和燕山1号以外的8个种质资源(P0.05);与以上4个光合参数相比,11个欧李种质资源的WUE差异较大,其中,农大7号最高,CK最低,农大7号、农大4号均显著高于京欧2号、京欧1号、燕山1号、农大9号和CK(P0.05)。P_n、G_s、T_r、WUE和SPAD与欧李的生长适应性均呈正相关,而C_i与欧李的生长适应性呈负相关。平均隶属度函数值的排序结果说明,11个试验材料中,京欧2号的适应性最强,而CK的表现较差。【结论】银川地区引种的11个欧李种质资源的各光合特性参数和叶片SPAD值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京欧1号和京欧2号光合特性参数的平均隶属函数值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一,均高于农大4号、农大5号等山西农业大学选育的栽培品种(系)各光合特性参数的平均隶属函数值,说明京欧1号和京欧2号的光合特性均优于农大系列种质资源的光合特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配方叶面肥对苹果光合特性日变化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能适用于新疆阿克苏地区苹果树喷施的叶面肥配方,从而为当地苹果树的合理施肥与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设计了4种配方叶面肥的喷施处理,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CK),就不同配方叶面肥处理对苹果树光合特性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并对各处理苹果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胞间CO_2浓度(C_i)、气孔导度(G_s)、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气孔限制值(L_s)等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除了配方Ⅱ叶面肥处理外,其余各处理(含CK)的苹果树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均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其蒸腾速率(T_r)亦均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而其胞间CO_2浓度(C_i)均呈不规则的"W"型曲线的变化趋势;其水分利用效率(WUE)则呈"U"型曲线的变化趋势,其最低值出现在15:00时左右。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_n与WUE、T_r与G_s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而C_i与L_s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 0.01),P_n与T_r、G_s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 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光合参数特征向量值的绝对值由高到低依次为WUE、L_s、P_n、G_s、C_i和T_r;从此6个光合参数中提取出了特征根 1的主成分2个,其累计贡献率达95.592%;根据综合评分可知,各配方叶面肥对苹果树光合特性的影响大小依次为:配方Ⅰ配方Ⅳ配方Ⅱ配方Ⅲ CK。  相似文献   

6.
将地径(12±0.5)cm灰枣记为C1,地径(18±0.5)cm灰枣记为C2,研究井式灌溉下阿克苏不同径级的成龄灰枣坐果期日动态的光合特性差异。使用Li6400光合仪在晴朗无云的天气,对C1、C2进行光合指标测定。结果表明:(1)通过日动态可知C1、C2的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均呈明显的双峰曲线,12:00—15:00存在明显"午休现象"。(2)C2比C1的P_n、T_r分别大1.8μmol·m~(-2)s~(-1)、0.61mmol·m~(-2)s~(-1),C1、C2的WUE不显著,P_n、T_r差异极限著。(3)Gs是C1、C2最主要的内外环境影响因子。C1、C2均呈双峰曲线,C2有较高的Pn、WUE、LUE、Gs、Cond、Tr和较低的Ls,Gs是C1、C2光合日动态最主要的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氮沉降现象普遍,降水分布不均,干旱变得更加频繁,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已成为亚热带地区研究的热点生态学课题之一。以亚热带珍贵常绿阔叶树种刨花楠(Machilus pauhoi)为对象,探讨不同氮磷比及水分添加对其光合生理特性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水分对刨花楠净光合速率(P_n)、光补偿点(LCP)、蒸腾速率(T_r)有显著影响,干旱胁迫下(田间持水量为40%)的刨花楠的P_n、LCP和T_r会明显下降,与正常水分条件(田间持水量80%)相比,P_n下降了52%,LCP下降了72%,T_r下降了38%;而水分对光饱和点(LSP)、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无显著影响;(2)不同氮磷添加对P_n、LSP、LCP、G_s、C_i、WUE等光合生理特性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桂东6个地理种源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为研究对象,了解不同种源火力楠的生长及光合差异,为火力楠优良种源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浦北、容县、北流、苍梧、兴业和玉林6个种源火力楠树高、胸径、材积、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潜在水分利用效率(WUEi)、瞬间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能利用效率(LUE)种源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不同种源间的火力楠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能力有较大差别,容县、苍梧、玉林3种源的火力楠是具有较高光合生产潜力的品种。相关分析表明:Pn与Gs、Gs与Tr呈极显著正相关,但Pn与Tr无显著相关关系;LUE与Pn、Gs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若火力楠有高光合能力将有较强的光能利用效率。Pn与胸径、树高、材积均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具有较高Pn的火力楠种源可获得较大的生长量。综合比较后发现,容县、苍梧、玉林种源火力楠对南宁地区立地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9.
以油松分布区不同地理区域8个种群的2年生苗木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其光响应曲线、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等光合生理指标,旨在了解不同种群油松在云南松中心分布区生境下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8个油松种群之间的各个光合指标均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北京松山油松种群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水分利用率(WUE)和光能利用率(LUE),其光合能力、生长潜力、水分和光能利用能力、对光环境的适应能力均较强。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定井式灌溉(T1)、地表滴灌(T2)和对照漫灌(CK)条件下中龄灰枣光合生理指标的日变化,探索不同灌溉方式下枣树的光合特性。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3种灌溉方式下中龄灰枣的光合特性日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3种灌溉方式下中龄灰枣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和蒸腾速率(Tr)的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2)3种灌溉条件下中龄灰枣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在上午8:00之后逐渐下降;(3)3种灌溉条件下中龄灰枣光能利用率(LUE)8:00后逐渐下降,18:00后又逐渐升高;(4)T1条件下中龄灰枣的Pn、WUE较T2条件下有显著性差异,与CK条件下有极显著差异。LUE表现为在T1较T2和CK条件下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各灌溉条件下其他光合参数则无显著性差异。与其他灌溉方式相比,井式灌溉有较高的Pn、WUE、LUE、Ci、胞间CO2浓度(Cond)和较低的Tr、气孔限制值(Ls)。  相似文献   

11.
以一年生青钱柳(Cyclocarya paliurus)播种苗为试材,对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_n)、蒸腾速率(T_r)、气孔导度(G_s)、胞间CO_2浓度(C_i)等光合生理指标的日变化及光响应曲线进行测定,分析了光合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青钱柳苗P_n、T_r、G_s的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9:30和13:00,Ci的日变化表现为早晚高、中午低,低谷出现在11:30;P_n与G_s呈极显著相关(P0.01),与T_r呈显著相关(P0.05),与其它参数间的相关性不显著;光补偿点为14.63μmol/(m~2·s),光饱和点为1 200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为8.32μmol/(m~2·s);影响青钱柳光合生理参数的主要环境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和大气温度(T_a)。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出毛棉杜鹃适宜的关键栽培条件,以便为其园林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不同遮荫(0%、30%、50%、80%)处理为主区,不同土壤排水性(高垄、平床)处理为副区,测定毛棉杜鹃生长、叶绿素、光合特性日变化及光响应曲线的变化。【结果】在遮荫50%、高垄处理下,毛棉杜鹃枝条生长量最大,chlt(总叶绿素含量)、P_(max)(最大净光合速率)、AQY(表观量子效率)、P_n(净光合速率)日平均值、WUE(水分利用率)日平均值、P_n/PAR(光能利用率)日平均值最高或较高,chla/chlb、LCP(光补偿点)、LSP(光饱和点)、R_d(暗呼吸速率)最低或较低;全光照、平床处理下,毛棉杜鹃基茎生长量、chla/chlb、LCP、LSP、R_d最大或较大,叶绿素含量、P_(max)、AQY、P_n日平均值、WUE日平均值、P_n/PAR日平均值最低或较低。总体上,随着遮荫水平(在适度遮荫范围内)的提高和土壤排水性的改善,枝条生长量、叶绿素含量、P_(max)、AQY、P_n日平均值、WUE日平均值、P_n/PAR日平均值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他各项生理指标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结论】毛棉杜鹃幼苗适宜在遮荫50%、高垄处理的条件下生长。  相似文献   

13.
通过盆栽控水试验,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采用称重法测定耗水量,对比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梯度下油茶苗期的光合和耗水特性。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油茶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水分利用效率(WUE)、耗水量(W_c)及耗水速率(W_(cr))均造成了显著影响,干旱胁迫处理油茶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及蒸腾速率均显著低于正常供水处理,但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供水处理;干旱胁迫处理苗期的耗水量及耗水速率(单位叶面积耗水量)均显著低于正常供水处理,且各处理耗水速率两两间差异显著。无论正常和干旱处理,P_n和G_s,W_c和W_(cr)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且P_n、G_s、W_c及W_(cr)均与T_r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揭示不同种源红松在同一试验地生长、结实、光合生理特征的差异,为红松良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6年生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3个有代表性的种源红松为试验材料,测定其生长、结实、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等指标。【结果】1)不同种源红松在总生长量、当年生长量、当年结实量、种长、种宽和百粒质量上差异显著(P <0.05),均表现为辽宁种源>黑龙江种源>吉林种源,辽宁和黑龙江种源种子含水率显著大于吉林种源,各种源种子生活力差异不显著,均在95%以上;2)不同种源红松间光合色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其中,辽宁种源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大,叶绿素a/b最小。除胞间CO2浓度外的其他光合指标在不同种源间差异显著(P <0.05),辽宁种源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羧化效率(CE)均大于其他2个种源,水分利用率(WUE)表现为黑龙江种源>辽宁种源>吉林种源。3)辽宁和黑龙江种源红松的初始荧光(Fo)、PS...  相似文献   

15.
比较分析了在辽西北沙地环境下培育的5个种源元宝槭1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及单株生物量,叶片水势、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及整株水力导度等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种源元宝槭苗木的生长及生理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生长量方面以辽宁四合城种源苗木最高,辽宁章古台次之,其它种源较低,主要生长指标以单株生物量在不同种源间的变异程度最高。生长表现较好的辽宁四合城和章古台种源元宝槭苗木的水分状况较好,光合气体交换能力较高,同时苗木的整株水力导度也更高。综合分析,辽宁四合城和章古台种源元宝槭在辽西北沙地环境下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较为适宜在该地区进行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6.
斑皮桉5个种源光响应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斑皮桉(Corymbia maculata) 5个种源的苗木为研究材料,采用Li-6400测定其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各种源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胞间二氧化碳(C_i)、蒸腾速率(T_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随光强梯度变化的趋势一致。种源20598和20772光饱和点较大(分别为1 571.43、1 550.00μmol·m-2·s-1),但光补偿点较高(分别为45.05、36.92μmol·m-2·s-1),其利用强光能力最强,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差;种源20884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均最低(分别为1 350、1.28μmol·m-2·s-1),利用强光的能力差,弱光的能力最强;种源20772属于高净光合速率、中等水分利用效率类型,种源20599属于较高净光合速率、低水分利用效率类型,种源20884属于中等净光合速率、高水分利用效率类型,种源20598和21075属于低净光合速率、中等水分利用效率类型。通过分析斑皮桉5个种源的光合特性,引种和栽培时可根据栽植地的地形、地貌选择适宜的种源。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油桐二代优树及控制授粉子代光合效率及其光合特性参数之间的差异情况,从而筛选出高光效的品种,以湖南、湖北、重庆、四川、广西、贵州等省区的不同品系二代优树及控制授粉子代植株为试材,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其主要光合性状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油桐二代优树光合效率存在一定差异,利用聚类分析,可将12个不同种源的二代优树划分为3类,其中,‘红岩3号’‘五家铺26号’‘五家铺35号’‘芦溪2号’‘五家铺42号’‘西岐1号’和‘红岩4号’的光合特性均较优;(2)不同优树自交、杂交子代的光合特性之间有所差异,杂交子代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3)油桐主要光合特性参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净光合速率(P_n)与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而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间却存在显著负相关性;(4)影响油桐净光合速率(P_n)的主要生理指标为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了解苦楝无性系光合生理特性,比较不同无性系叶片光合参数的差异。本文以5个苦楝优良无性系为参试对象,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叶片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2浓度(Ci),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参试苦楝无性系胞间CO2浓度(Ci)和生理水分利用率(WUE)存在极显著差异;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叶片蒸腾速率(Tr)存在显著差异;气孔导度(Gs)差异不显著。苏楝J104、苏楝J7和苏楝J61净光合速率(Pn)较大,其中苏楝J61生理水分利用率(WUE)较高。  相似文献   

19.
白花树不同种源苗期光响应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贵州从江、江西大余、湖南宜章、福建南平、广西上思、云南屏边6个白花树种源的1年生苗为研究对象,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白花树6个种源的生长高度增长量存在明显差异;云南屏边种源的光饱和点(LSP)、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均高于其它种源,而暗呼吸速率(Rd)低于其他种源;白花树6个种源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及水分利用效率(WUE)对不同光合有效量子通量密度(PPFD)的响应均有一定程度的差异.通径分析表明,影响白花树不同种源苗期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不完全相同,但胞间CO2浓度却是各个种源共有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20.
晴天和阴天对刺槐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渭北地区刺槐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于2009年6月和8月分别在晴天和阴天条件下,测定刺槐光合作用的日进程及光合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无论在6月还是8月,晴天刺槐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a)在10:00以前高于阴天,而在午间12:00和14:00低于阴天.刺槐的胞间CO2浓度(Ci)、空气CO2浓度(Ca)、空气相对湿度(RH)、光能利用率(LUE)在晴天的绝大多数时间显著低于阴天,而蒸腾速率(Tr)、水汽压亏缺(VPD)、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a)在晴天的全天都显著高于阴天.在晴天条件下,虽然刺槐的Ga,Ci,Ca,RH,LUE的日均值比阴天低,但Pn,Tr,VPD,PAR,Ta的日均值比阴天高,从而能够积累更多的日均光合固碳量.在阴天条件下,刺槐的最大光合速率(Pmax)高于晴天,且暗呼吸速率(Rd)和光补偿点(LCP)显著低于晴天,表现出很强的光合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