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荣朝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5):2103-2104,2112
在阐释循环经济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措施:科学规划,重点发展生态立体农业,及时进行乡镇企业空间重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努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依法促进农村循环经济研究。  相似文献   

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4):159-160
农业循环经济是适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产物,顺应世界的发展趋势,符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相比,在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上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具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要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水平,提高农村的农业收入,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农村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研究,首先分析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内涵、原则、意义以及必要性;然后提出当前农村地区发展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就农村地区怎样发展循环经济提出建设性意见,希望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在提高农业收入的基础上,实现农村地区的农业、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实施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80-468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恶化,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分析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论述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原则,提出了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4.
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比较恶劣,只有通过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农业的可再生资源,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使农民收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因此,研究农业循环经济对实现中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良好生态环境既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美好乡村战略的基础。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困难挑战逐渐增多,面对农村能源利用水平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民对发展循环经济意识薄弱、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农业科技水平整体偏低等问题,伴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对推进农村循环经济的形势要求更为紧迫,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日益尖锐,若要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必须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农村经济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  相似文献   

6.
陈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726-3728,3751
以张掖市为例,分析了河西走廊干旱区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因素:农业自然资源方面,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生物多样性锐减,水资源短缺且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方面,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农业面源污染日益突出;农村经济方面,农业结构仍不能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农产品加工比重低、深度不够。指出实施农业循环经济是张掖市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村环境;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提升农业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出了张掖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营造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社会氛围;形成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拓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资渠道;健全农业循环经济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7.
论循环经济理论对农业发展的适用性及制度构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传统农业的资源高消耗、环境高污染和粗放式经营将直接导致资源危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制约农村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问题。农业循环经济是在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出现的新型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它摈弃了传统农业的掠夺性经营方式,把农业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保护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农业经济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农业循环经济建设需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构建发展框架,并需要有相应的制度予以保证。  相似文献   

8.
珠三角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农业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根本途径之一,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简要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理论,运用SWOT分析法,找出珠江三角洲农业循环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发现并确定其外部机遇和挑战,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对农业循环经济和农村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引入中国后,受到各界高度重视.借鉴国内外理论和实践,中国创造性地提出了农业循环经济,创立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并在实践中取得较好成效.但鉴于农业发展趋势和中国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提倡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同时,更应该在理论和实践中创建农村循环经济,从而为解决"三农"问题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10.
阐述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分析我国椰子产业发展的现状,并提出建立椰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保障椰区农业、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8):172-174
农业循环经济是循环经济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本文以农业循环经济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内涵、特点与农业循环经济国内外研究状况,从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视角研究了俄罗斯远东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针对农业循环经济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路径问题,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12.
张学霞  王茂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92-10895
资源的有限性促使人类只有改变传统资源耗竭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生态型资源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其最适宜发展循环经济,如何将循环经济思想与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是目前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理论分析表明,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清洁生产,建设产业一体化经营的农业循环经济。以北京密云西田各庄镇为例,诊断农村现有产业结构,提出发展生产、加工、销售绿色经营模式,并认为发展精准农业、三色农业、农业生态科技园是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循环农业是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笔者以探讨北京市发展循环农业的现实意义为出发点,结合北京市资源紧缺、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畜牧业生产排污量大、产业关联性不强等农业生产与农村环境中存在的现实问题,遵照循环经济理论及经验,提出北京市发展循环农业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创新及推广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婷  戴园园 《北京农业》2011,(6):218-21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保证。由于长期进行掠夺性经营,我国的农村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对开发可再生资源和全面建设生态经济有着重要意义。介绍一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和推广策略,仅供大家参考讨论。  相似文献   

15.
生物质能利用在循环农业中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许涛  李刚  张百良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559-6560,6563
生物质能利用将会在优化农村能源结构、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和环境、促进农村城镇化建设有着极大的作用;以生物质能利用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前我国农业经济走的是一条传统的粗放型增长的道路,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增长潜能已逼近其极限。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得出走农业循环经济的道路是我国农业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提出了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业循环经济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永夏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0):5406-5407
介绍了农业循环经济与农村文化及农村传统文化的关系,阐述了农村先进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对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意义,最后指出了建设农村先进文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农村循环经济的特点与发展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具体实践,以多种模式发展农村循环经济,使“地尽其力物尽其用”,以打造出富裕、自然、和谐的新农村。  相似文献   

19.
生物质能利用方式对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循环经济理念,以生物质发酵产生沼气能为主,辅之以太阳能、风能和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可以基本解决农村能源需求,有助于建立农业生态系统。应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合理规划生物质能开发总量、确立以发展沼气为主的利用方式等措施,确保农村资源环境协调,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体系。  相似文献   

20.
建立健全农业循环经济的法律制度体系,是推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保障。本文阐述了农业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农业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法制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