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引入我国的长毛型半细毛羊生态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自然生态条件不同的品种类型羊场引入的林肯、边区来斯特和罗姆尼羊的生态学研究,指出:在半干旱高原气候地区,羊群适应性差,繁育效果不理想,表现出明显的种性退化现象;在半湿润的高原气候地区,由于进行精料型饲养,繁育效果比较理想,但成本高,同时在边区来斯特羊的额部出现成簇或成片生长的绒毛,反映了对寒冷气候适应性;在暖温带半湿润高原季风气候地区,由于饲养管理条件未能及时跟上,引入品种生产力普遍下降,幼年羊生长发育差,繁殖效果不理想,在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地区,羊群的主要生产力指标、羊毛品质、繁殖力等均较好地保持了品种的固有特点,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繁育效果。通过研究,作者提出了“总适应能力”新概念,并用总适应能力衡量绵羊品种在被引入地区风土驯化的程度。总适应能力的计算公式是: 总适应能力=繁殖力+生产力+经济效果根据总适应能力的计算,作者对上述四种类型地区羊场的长毛型半细毛羊的风土驯化程度做出了定量的评价。最后,作者还提出在现阶段,在我国发展长毛型半细毛羊地区必须具备的自然生态和饲养管理条件。  相似文献   

2.
基于GIS的甘南高原草原分类与制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草原的综合顺序分类法理论指导下,利用GIS技术手段,通过对甘南高原及其周边区域气象台站>0℃年积温和年湿润度的空间插值、重分类、空间叠置,生成了甘南高原1km×1km精度的草原类型图。结果表明,甘南高原共有11个草原类,寒冷潮湿多雨冻原、高山草甸类分布范围最广,其次是寒温潮湿寒温性针叶林类,这2种类型面积占到总面积的96.0%。  相似文献   

3.
<正>1.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简称新疆羊)新疆羊是我国在50年代培育成的第1个细毛羊,是在终年放牧条件下育成的,因而放牧能力和抗病力较强。引入到国内20几个省、区的新疆羊对当地环境条件适应能力较强,对所在地区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312-313
为进一步利用国家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和云南半细毛羊在云南省获得"六大名羊"的品牌优势、高寒山区的土地优势、草原优势,合理开发云南半细毛羊的品种优势,为高寒山区增收致富找出一条行之有效的致富途径。笔者深入云南半细毛羊集中养羊区马楠及伍寨两乡对云南半细毛羊生产现状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院种猪场于1984年5月由上海农科院引进美系杜洛克猪,经过一年多来的风土驯化,饲养试验和观察测定,获得初步资料,现整理如下: 一、适应性新疆夏季酷热,冬季严寒,气候干燥,属于大陆性气候。杜洛克猪引入新疆以后,能否适应新疆的环境条件?需要进行观察测定,也需要一个风土驯化的过程。从1985年3月至86年2月,对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情况进行了测定。见表1  相似文献   

6.
肃南县高山细毛羊是肃南县地方培育品种,几十年来其优质羊毛和绿色无公害羊肉对当地牧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草原生态保护和压缩天然草原载畜量、恢复草原植被等政策的执行,天然放牧受到了巨大压力,为改变这一局面,肃南县积极以细毛羊扩繁基地和绿色畜牧名县建设为依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重点,以保护草原生态为核心,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通过项目扶持和自筹资金建成50多座集细毛羊改良、标准化生产为一体的养殖场,大力推广细毛羊舍饲养殖技术,使肃南县高山细毛羊产业可持续发展,确保细毛羊产业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加入WTO,为我国发展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新疆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草原畜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7.6亿亩可利用天然草场、新疆细毛羊、阿勒泰肉用细毛羊、伊犁马等丰富的畜牧业资源著称全国。农十师垦区位于阿勒泰山南麓,是新疆重要牧区之一,天然草场及荒草地约380万亩,改良及围栏草地3万亩,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草食家畜。全  相似文献   

8.
太华山区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土壤肥沃、气候湿润、生态良好,适宜建设生态茶园。笔者阐述了生态茶园的类型,并对太华山区生态茶园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东北细毛羊杂交,构建了东北细毛羊肉用类型群,并进行了生长与屠宰性状、肉质性状和毛用性状的检测与评定。结果表明:杂交羔羊适于舍饲强度育肥,对高营养水平反应敏感,平均日增重>180 g,屠宰率>45%;成年母羊羊毛细度23 μm,羊毛长约13 cm,毛用性状与东北细毛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新疆褐牛是我国四大黄牛品种之一,经过了多年的风土驯化以及杂交选育,是新疆饲养牛的主要类型,多生长在伊犁河谷牧区和塔额盆牧区。新疆褐牛属于乳肉兼用的黄牛品种,全年牛奶产量可以达到1500kg到4000kg之间,净肉率在38%到42%之间,能够为养殖户带来较高的经济收入。本文深入分析了新疆褐牛舍饲管理技术要点,以及提升新疆褐牛产奶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绵羊肌肉中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基因mRNA的发育性变化规律及其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选取2、30、60、90和120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各6只(120日龄只有新疆细毛羊),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检测肌内脂肪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肌肉LPL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随着日龄的增加,雄性哈萨克羊的IMF(Intramuscular Fat)含量持续上升,各生长时期差异显著(P<0.05),而新疆细毛羊的IMF含量在各生长时期无显著差异(P>0.05),雄性哈萨克羊的IMF含量30~90 d期间极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P<0.01);雄性哈萨克羊肌肉LPL基因的表达量在2日龄时最高,60日龄时降到最低,然后逐渐上升,2日龄时LPL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它日龄(P<0.01)。新疆细毛羊的表达量在2日龄时较低,30日龄时升到最高,随后下降,到90日龄时降到最低,然后又逐渐上升;30日龄表达量与2、90、120日龄差异极显著(P<0.01),与60日龄差异显著(P<0.05);60日龄表达量与2、90、120日龄差异显著(P<0.05);哈萨克羊LPL基因2~60日龄的表达量与IMF含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25(P<0.05);新疆细毛羊IMF含量与LPL基因表达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新疆细毛羊和哈萨克羊背最长肌肌内脂肪沉积的发育性变化不同,在生长发育早期,哈萨克羊随日龄的增加其IMF上升,新疆细毛羊在各时期保持一个稳定的水平;LPL基因在哈萨克羊生长早期对其肌内脂肪的沉积可能有负调控作用,而对新疆细毛羊无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竞争绩效、竞争实力和竞争潜力三个方面对新疆细羊毛市场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新疆细毛羊业的竞争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牧户绒毛用羊养殖效益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内蒙古、新疆、吉林、辽宁、山西和云南等6个绒毛用羊主产省(自治区)12个县(旗)绒毛用羊养殖户调研数据对中国绒毛用羊养殖效益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12年绒毛用羊养殖户每只细毛羊、半细毛羊和绒山羊平均养殖纯收益分别为192.95元、333.33元和222.17元;绒毛产量和产品畜产出水平对绒毛用羊养殖效益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饲草料成本和疾病灾情损失对绒毛用羊养殖效益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细毛羊养殖户单纯扩大养殖规模不利于养殖效益的提高,而半细毛羊和绒山羊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能够提高养殖效益,绒毛价格、养殖户文化程度、政策支持以及接受技术培训情况对绒毛用羊养殖效益的影响皆不显著。最后,从提高产出水平、降低养殖成本、加强疾病灾情防御、加强科技和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提升中国绒毛用羊养殖效益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对农村以放牧为主的养羊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退化草地上放牧,处在生长发育期的东北细毛羊平均日增重在不同月份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羊群的正常生长发育受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疆南山种羊场1994年出生的新疆细毛羊的 9月龄的羔羊和15月龄的育成羊分别测定其重要经济性状,并进行性别内相关分析,得出如下结论:9月龄羔羊和15月龄育成羊间的毛束长度、净毛质量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6,而体质量、纤维直径的相关数则大于0.3。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细毛养羊业发展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细毛羊的发展经历了新疆细毛羊育成,全国性绵改及地域性细毛羊品种教育和中国美利奴羊育成3个阶段,至1996年细羊毛及其改良羊毛达10万t,占绵羊毛总量的50%,目前制约中国细毛羊业的因素的资源,技术,经济,政策等。中国细毛养羊业的发展对策是:建立全国澳美型的大品种体系,建立符合中国特点的羊毛质量技术管理体制和羊毛市场流通机制,增加科技投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建立青藏高原细毛羊生产基地;加强草原管  相似文献   

17.
大果杂交榛子引种及优良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引进的10个大果杂交榛子优良品种在新疆不同生态区引种的生长适应性表现和开花结实特性,初选出3#、7#、8#、10#4个适宜新疆发展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绵羊核因子I/B (nuclear factor I/B,NFIB)基因的组织表达规律,并克隆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NFIB基因的全长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区)序列。【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分析NFIB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和皮肤表达特性,利用RT-PCR扩增绵羊NFIB基因的全长CDS区、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①NFIB基因在绵羊多种内脏器官和皮肤组织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表达,且在皮肤组织中表达较高;NFIB基因在超细毛品系体表不同部位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在6个不同品系/品种绵羊体侧部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超细毛品系绵羊皮肤组织NFIB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不同季节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②绵羊NFIB基因编码区至少存在3种剪接形式,其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的长度依次为1 263、1 128 和1 038 bp,分别编码420、375和345个氨基酸。【结论】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NFIB基因在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较高,其在超细毛品系羊体侧部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绵羊NFIB基因至少可以编码3种不同的蛋白剪接体(protein isoform)。  相似文献   

19.
绵羊肌肉生长激素受体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动物选取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石河子市紫泥泉种羊场的2、30、60、90和120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各6只(120日龄的只有新疆细毛羊),共计54只,测体重后屠宰,采取背最长肌,立即置于液氮中速冻,-70℃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