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北方牧区常规能源较为短缺,电网覆盖有限,很多地方还没有通电,但可再生能源的储量却非常丰富,在我国广大偏远北方牧区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风能太阳能供水已经成为解决牧区及偏远地区饮水安全问题的主力军。但由于风能太阳能能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靠单一能源供水保证率不高,不能很好满足牧区供水的需求。提出高保证率北方牧区风能太阳能互补供水新型高保证率的供水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北方牧区常规能源较为短缺,电网覆盖有限,很多地方还没有通电,但在我国广大偏远北方牧区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将风能太阳能能源动力系统与供水系统相集成,在牧区水源、水质相对较好地区采用新能源分散供水即一家一户的供水模式;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解决牧区利用深层地下水,采用集中供水的供水模式。并将现代控制技术与供水系统相集成,实现全天候、高保证率、自动供水技术。从能源容量计算、泵站供水模式、典型实例、经济性分析等方面进行北方牧区泵站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广大牧区地广人稀,在无电牧区发展风力提水,是解决人畜饮水的有效措施。但是。风力提水要比风力发电在我国实际应用较早,风力发电早已成为广大牧户生活中的必需品。被称为“光明工程”。由于发展初期受生产关系、引进国外机组的盲目性,以及我国生产机组制造质量和售后服务等因素影响,因此进展缓慢。最近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拓宽风能利用解决牧区生产实际问题,这项事业一定会继“光明工程”之后的又一项重要工程。  相似文献   

4.
我国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可开发利用的达2.53亿kw。我国又是一个风能利用大国,最早应用风力助航,风力提水等。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受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影响,各国开始重视风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此弥补常规能源的不足。我国农村、牧区、边远山区、海岛等地,能源供应严重短缺,极大地制约了广大农村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改善,而上述地区又多具有比较丰富的风能资源可利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曾有过一段利用风力提水的黄金时期。高峰时,东南沿海曾有20余万台风力机用于提水。80年代以后,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开始逐步…  相似文献   

5.
风力提水机是利用风能直接把机械能转化为动能而完成提水作业的一种动力机械,大大加强了风能的利用率,很好地解决了农村牧区人畜饮水和草场灌溉问题。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牧区地域辽阔,牧民居住分散,远离电网,缺少常规电源,这些已成为牧民提高物质文化生活和发展生产的一大障碍。而且由于财力和物力有限,在目前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全部解决牧区和边远山区架设常规电网的供电问题。因此,积极开发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资源,坚持以风能为主、多能互补方针,是当前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为此,内蒙古自治区把开发利用风能当做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新能源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拨专款,对购买风力发电机的牧民实行每台补贴200元的政策。内蒙古冶金机械厅还积极组织生产,先…  相似文献   

7.
针对内蒙地区无论是农村,还是牧区常年风大的特点,为尽可能地充分利用风能资源,结合目前小型风力发电机的实际使用情况,特提出将鲁棒控制理论应用在风力发电中,力图通过对小型风力发电机偏航系统的改造,以进一步发挥它的作用,推广风能的发展与应用。  相似文献   

8.
在实测及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干旱荒漠草原新能源与内燃机提水机具的效益进行分析,比较提水机具应用方便程度,估算投资与费用。结果表明,新能源提水设备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在使用期中太阳能、风能、风光互补提水年均节约5.73、7.23、8.03万元,是内燃机组年度使用费的86.14%、84.45%、80.54%,且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9.32t。经济和环境效益的分析比较为新能源提水在牧区的推广提供依据,对改善牧区供水机具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风能资源,水资源的分布及适合开展利用风能提水灌溉的区域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利用风能提水灌溉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我国牧区资源特点,分析了牧区灌溉草业发展的持续能力及障碍因素,提出了我国牧区灌溉草业可持续发展主要举措:建立水、草、畜平衡发展体系;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型灌溉;建立永久性人工饲草料基地;强化灌溉草业科研与科技推广力度等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