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撤稿声明     
正因作者本人验证,文章观点不成立,应作者要求对在本刊已发表的相关论文进行撤稿。现本刊声明对该论文作撤稿处理,请勿再以任何形式引用此文。朱会霞,刘凤超,李彤煜,王辉暖,马巍.改进的遗传神经网络算法对花生种子带式清选设备关键作业参数的优化,2019年48卷第3期,页码:55-59。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谷类食物,营养物质丰富,应用广泛,深加工后更具增值潜力。马铃薯清选分级是马铃薯深加工的必要步骤,也对马铃薯后续深加工经济性有重要影响。针对马铃薯在辊式清选分级过程中容易产生马铃薯表皮机械损伤的问题,改进辊子材料与形状,设计了一种清选分级一体的辊式尼龙刷马铃薯清选分级机。采用0.3 mm的尼龙丝植入橡胶辊,制成尼龙刷辊子,能够有效减少作业过程中马铃薯的损伤,可将马铃薯分为3级,能够为马铃薯后续加工提供有效支持。基于响应面分析法,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法设计试验,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处理数据,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分级准确率的工作效率的因素及相互耦合关系。并最终确认该设备最佳的工作参数为:上料电机转速为56 r/min,辊组转速为80 r/min,辊组倾角为1°,分级准确率最高,可达82.02%,分级效率最高,为8.38 t/h,该机适于中小型农户使用。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提升胡麻机械化收获水平,结合胡麻作物农艺特性,研制了自走式胡麻联合收割机,能够一次性完成胡麻切割、脱粒、清选等一体化作业工序。在设定联合收割机传动系统的前提下,对其关键作业部件进行设计与选型,确定了防缠绕收获割台、切流-横轴流组合脱粒分离装置和脱粒物料清选装置相关结构与运动参数,并进行了样机作业性能试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自走式胡麻联合收割机前进速度控制在2.92~6.00 km/h时,籽粒总损失率为2.26%、籽粒含杂率为1.82%,籽粒破碎率为0.98%,防缠绕合格率为100%,在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割台无胡麻茎秆挂接与缠绕,排出胡麻茎秆夹带损失小,机收后胡麻茎秆割茬分布均匀,表明样机作业性能达到胡麻机械化联合收获需求,试验结果满足设计和实际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小区育种花生量小、品种多、荚果大小不一,脱壳效率低、损伤率高、脱净率低等问题,研制了一款打板式小区育种花生脱壳机。整机主要由脱壳、清选、提升等装置组成。对关键部件参数设计进行了优化,结合打板与花生荚果的碰撞模型,通过Hertz理论分析花生荚果受到的碰撞力学特性,并结合仿真试验优化打板棱角半径为3 mm的圆角。以育种花生中的大、中、小尺寸品种花生青花Y14、花育22和白沙为试验材料,对喂入量、滚筒转速、最小脱壳间隙进行单因素试验。以脱净率和损伤率为试验指标进行回归正交组合试验,优化得到最优参数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大、中、小尺寸花生荚果的喂入量分别为178、173、169 g/s,脱壳滚筒转速分别为356、347、375 r/min,最小脱壳间隙分别为23、22、22 mm,得到最大脱净率分别为95.43%、93.36%和94.07%,种仁损伤率分别为5.48%、5.79%和5.35%。根据得到的最优参数调整喂入量、更换凹板筛、改变脱壳间隙等步骤满足多品种种用花生的脱壳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对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快速、实时、无损、准确监测,本研究利用大疆精灵4号无人机搭载可见光相机,获取花生不同生育期的遥感影像,利用深度神经网络(CNN)和卷积神经网络(DNN),建立叶片数字图像彩色信息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利用数字图像特征(包括红光,绿光,蓝光,归一化红光,归一化绿光等)作为网络输入向量时效果较好,CNN产生的预测值和农学实测值训练集平均绝对误差为0.8左右,DNN产生的预测值和农学实测值训练集平均绝对误差为1左右,两者均在误差范围内,可用来实时监测花生的叶绿素含量,为生产上快速诊断花生的肥料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我国花生主要产区广东、湖北两省的花生青枯病病株的荚果种子中分离出了花生青枯病菌,病株种子带菌率为5%。采用人工接种花生种子的方法证明花生种子所带病菌的存活力与其含水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种子含水量下降时,病菌的生存力也随之降低。当花生种子含水量降到8.9%时青枯病菌失去了在花生体内的生存能力。表明在播种时花生种子含水量在8.9%以上,则病菌在种子体内仍可存活,并有传播病害的能力。若在花生收获后使含水量控制在8.9%以下,有可能防止带菌种子对青枯菌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采用带有基于高斯核函数的模糊聚类算法(KFCM),优化传统模糊聚类算法,提出一个基于模糊聚类的土壤肥力评价模型,以提高肥力聚类的准确性、高效性;融合RBF神经网络,创建一个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提出KFCM-RBF优化算法的玉米产量预测模型。将模型运用于吉林省农安县的土壤肥力评价与玉米产量预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精度高,可用于玉米产量的预测,并为精准施肥提供决策依据。该模型具有结构稳定、训练速度快、适应性强、鲁棒性好、预测精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图像识别和卷积神经网络的大豆优良籽粒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通过籽粒图像识别方法对大豆籽粒的品质进行快速、准确检测,以大豆正常品质籽粒及非正常品质籽粒的分类为例,提出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大豆优良籽粒图像筛选分类识别方法。建立大豆籽粒品质数据集,设计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大豆籽粒图像特征。为提高分类准确率和实时性,从设计选择卷积神经网络结构、减小过拟合、加快训练收敛速度、增强网络的鲁棒性等方面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优化,最终选择含有4个卷积层、4个池化层、2个全连接层的6层卷积神经网络,采用L2正则化和小批量训练学习方法对网络进行优化训练测试。将结果与传统机器学习分类方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优化的卷积神经网络对大豆籽粒品质分类的准确率达到98.8%,平均检测一幅大豆单籽粒图像的时间为2.96 ms,可为大豆籽粒品质划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
花生PEPC基因反义表达载体构建及对花生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是控制花生蛋白质/油脂含量比例的一个关键酶.本研究利用PCR方法扩增出了PEPC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MD18-T Simple载体,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片段的长度为728bp.将该PEPC基因片段反向插入pCAMBIA1301-35S双元表达载体,构建了带PEPC反义基因的双元载体并进行花生的转化,目前已获得转基因植株,收获T1代种子.  相似文献   

10.
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花生快速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以浸泡吸水后的花生半粒种子为转化受体,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以除草剂Basta抗性筛选及基因组DNA的Bar基因PCR检测为指标,优化花生遗传转化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侵染悬浮液中加入1mmol/L二硫苏糖醇(DTT)提高了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效率(最高提升36.5 %);与YEB培养液相比,AB重悬液的使用显著提高了农杆菌的转化效率(最高提升19.3 %);农杆菌菌液OD600为0.7时转化效率最高;基因型显著影响转化效率,EXP27-1516的转化效率为69.03%,显著高于14AU01(56.67 %);以花生半粒种子为转化受体,从种子培养到形成茁壮根系仅需8周,明显短于子叶节转化所需的13周。优化后的农杆菌介导的花生遗传转化体系为花生转基因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1.
张帅  户杉杉  潘荣艺  高水练 《茶叶》2019,45(1):17-23
目前我国土壤酸化逐渐加剧,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重视。茶园土壤酸化会影响茶园土壤进而导致盐基阳离子大量淋失,土壤持水率、孔隙度下降,破坏茶园土壤生态,不仅降低土壤肥力,还会使有毒重金属活化,最终会影响茶树产量与品质。本文就近20年来关于茶园酸化现状及成因、酸化危害分析以及目前土壤酸化改良措施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目前茶园土壤酸化现状及其相关酸化机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DENG Sihan;CHEN Congying;YAN Dong;LONG Jiumei;Dingdan;LEI Ming(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28, China;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 Hengyang Normal University, Hengyang, Hunan 421000, China)  相似文献   

13.
为准确了解特色稻品种冷水红的农艺性状,对冷水红的株高、分蘖、叶片数、每穗粒数、粒形、千粒重等生物学性状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糙米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直链淀粉、氨基酸)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冷水红的株高168.5 cm,分蘖数为4.2个,叶片数为13.1片,每穗粒数120粒,粒长8 mm,粒宽3.4 mm,粒厚2.2 mm,千粒重30.4g;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比对照丰两优4号分别高22%、42%、45%,存在显著差异;其氨基酸总含量比对照丰两优4号高49%。说明冷水红的营养成分丰富,价值高,很有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潜力及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油菜是我国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大力发展油菜产业将有助于保障我国油料供给安全。近年来,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油菜生产的比较效益有所下滑,国外进口油料冲击十分突出,产业发展处于瓶颈期,面临着巨大挑战。基于2018年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专家组的大量调研数据,通过广泛收集一手资料,结合国内外油菜产业发展形势,对我国油菜产业发展现状、困境以及潜力进行了系统梳理,为促进我国油菜产业发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保障我国油料产业供给安全、更有效地应对中美贸易摩擦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致病性测定的基础上,通过形态特征观察及基于特异性引物Pn1和Pn2扩增的DNA序列分析,对在广州发现的白掌疫病的病原菌种类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广州白掌疫病的病原菌为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研究结果为白掌病害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构建中国北方粳稻食味评价方法和体系,通过对已育成的粳稻品种和性状稳定的粳稻品系进行基于统计学的食味评价,分析了水稻食味鉴评员(以下简称"鉴评员")的识别能力和嗜好性,同时对鉴评员的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食味综合评价值不同品种(系)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鉴评员的评价结果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但是鉴评员和供试品种(系)之间的交互作用的差异并不显著。尽管不同鉴评员之间的食味评价存在一定差异,然而全部鉴评人员对于供试品种(系)的评价结果趋向一致。  相似文献   

17.
刘振宏  蒋薇  刘登望  李林  张昊 《花生学报》2019,48(2):27-30,37
渍涝是我国南方地区花生芽苗期频发的灾害,其造成的直接效应是缺氧,改变植物的呼吸途径。本研究选取3个经大田验证具有明显耐涝差异的花生品种,在幼苗期设置不同时间、不同深度渍涝胁迫处理,测定3种呼吸关键酶琥珀酸脱氢酶(SDH)、乙醇脱氢酶(ADH)、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变化,以明确不同品种对湿涝胁迫的呼吸适应机制。结果表明,耐涝性强的品种表现出SDH活性高、LDH和ADH活性低,而耐涝性弱的品种SDH活性低、LDH和ADH活性高,该结果与大田耐涝性鉴定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观察了四个花生栽培品种和一个异源四倍体野生种的花器官形态建成以及异型雄蕊的发育过程,以期为解释花生花发育相关基因的时空表达和花生育种提供形态解剖学依据.试验以花生普通型弗罗蔓生(Aachihypogaaavar.hypogaea'Florunner')龙生型永城小麻壳(A.hypogaeavar.hirsuta'Yong-cheng Xiaomake)、多粒型四粒红(A.hypogaea var. fastigiata 'Silihong)珍珠豆型白沙1016(A. hypogaea var. vulgaris 'Baisha1016')和异源四倍体野生种A. monticola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芽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对花生花器官模式形态建成、雄蕊发育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花两侧对称,常见花器官融合。花器官起始顺序为萼片一雄蕊、心皮一花瓣,共同原基的出现打乱了由外向内的器官起始顺序;对萼雄蕊早于对瓣雄蕊发育;旗瓣、翼瓣、龙骨瓣在花发育后期特化形成。五个品种花发育进程相同,对萼雄蕊、对瓣雄蕊环状相间排列,药室分布大致相同,仅退化雄蕊数量上有差别。退化雄蕊仅存花丝,无花药。雄蕊维管的大小与雄蕊发育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寄生壮骨颗粒对木瓜蛋白酶诱导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膝关节内注射10%木瓜蛋白酶和0.03mol/LL-半胱氨酸混合溶液制备大鼠骨关节炎模型,造模后分别给予寄生壮骨颗粒(8.69g/kg、4.35g/kg、2.12g/kg)及阳性药盐酸氨基葡萄糖(0.13g/kg),每日1次,连续灌胃给药4周。测定大鼠体重、膝关节肿胀度,血清中IL-1β、TNF-α、IL-6、MMP-3、MMP-13及滑膜组织中糖胺多糖的含量评价其治疗作用。结果寄生壮骨颗粒高、中剂量组能够显著降低血清中IL-1β、TNF-α、IL-6、MMP-3、MMP-13的水平,增加滑膜组织中糖胺多糖的含量。结论寄生壮骨颗粒对木瓜蛋白酶诱导大鼠骨关节炎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中IL-1β、TNF-α、IL-6、MMP-3、MMP-13的水平和增加滑膜组织中糖胺多糖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适用于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高光谱估算方法,基于4年大田试验,以江苏省主要冬小麦品种为材料,以8种对常用生物量敏感的高光谱指数为基础,分别采用偏最小二乘算法、支持向量回归算法、随机森林算法在冬小麦4个主要生育时期(抽穗期前、抽穗期、开花期和灌浆期)进行了高光谱生物量估算和预测能力比较。结果表明,在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高光谱估算生物量精度差异显著;利用随机森林构建的生物量估算模型在4个生育时期均表现出很好的效果,决定系数(r^2)和均方根误差(RMSE)在抽穗期前分别为0.79和44.82 g·m-2,在抽穗期分别为0.71和62.07 g·m-2,在开花期分别为0.70和97.63 g·m-2,在灌浆期分别为0.71和106.98 g·m-2;随机森林模型在4个生育时期的预测能力都高于或接近于支持向量回归模型,高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r^2和RMSE在抽穗期前分别为0.60和72.54 g·m-2,在抽穗期分别为0.60和75.07 g·m-2,在开花期分别为0.68和109.9 g·m-2,在灌浆期分别为0.61和127.93 g·m-2。这说明随机森林算法在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生物量高光谱遥感估算方面具有较高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