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青海省都兰县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海省都兰县不同草地类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类型功能价值进行了尝试性的估算。结果表明,草地系统年平均价值为55.40亿元,各类草地提供的生态服务总价值为:温性荒漠16.50亿元>温性草原13.64亿元>高寒草甸11.60亿元>高寒草原7.61亿元>低地草甸6.05亿元。草地各类功能价值中,提供食物生产的经济价值仅是草地服务价值的一小部分,草地生态系统提供给人类服务最主要的是其潜在的间接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位于高寒地区,该地区约有9个草地类型。为提高草原应用价值,针对青海地区的草地生态系统,采取种植中华羊茅的方式。这不仅适合高寒地区牧草高产的价值趋势,还可以维护草原地区的生态,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对中华羊茅在高寒地区青海的适应性进行分析,并初步研究中华羊茅牧草高产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果洛州天然草地生态服务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据青海省果洛州1982年天然草地资源面积调查的资料和谢高地等学者关于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成果,对果洛州天然草地进行生态服务价值的评估,其研究结果旨在为果洛州生态补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寒草地是青藏高原最主要的生态系统类型,易受人为和气候因素的影响,而其中气候条件是影响高寒草地植被生长发育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全面了解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高寒草地植被生长对于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草地动态和制定可持续草地管理战略至关重要。本研究针对青海省不同类型高寒草地植被的生长特性,采用模糊数学中的柯西分布隶属函数,基于2014年降水量、气温、太阳辐射量和风速四个气候因子,构建了青海省高寒草地植被生长状况气候条件综合评价模型。结果表明:青海省2014年高寒草地植被生长气候条件非常有利的面积为647.93×104 hm2,占草地总面积的15.34%,主要分布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的东部和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南部以及黄南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区域;非常不利的面积为703.68×104 hm2,占草地总面积的16.66%,主要分布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西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以西属格尔木市管辖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北部和西部以及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海南藏族自...  相似文献   

5.
青海独特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草地资源和畜种资源优势,使青海省草地畜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高寒自然条件的限制、超载放牧、鼠虫危害、草地退化、沙化、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等原因,严重制约着青海省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合理利用和保护天然草地,优化产业结构,使草地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才能使青海省的草地畜牧业得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揭示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水分收支变化特征,利用涡度相关和微气象方法对青海省果洛州大武镇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的年蒸散变化进行了定量研究,并探讨了环境和生物因子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年总蒸散量为481.9mm,年蒸散量约占年降水量的97%。生长季中日均蒸散量为2.3mm·d-1,而非生长季日均蒸散量仅为0.6mm·d-1。温度与蒸散量呈明显的指数关系;该区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强,但净辐射占太阳辐射的比例相对较低(46%),在非冻土时期,蒸散量与净辐射呈线性关系;研究区降水量相对丰沛,与温度和净辐射相比,土壤含水量对蒸散的影响相对较小。本研究说明高寒草甸的退化加剧了生态系统的蒸散量,从而降低了生态系统涵养水分的能力,净辐射和温度是驱动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蒸散最主要的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7.
正天然草原是维护环青海湖地区草地生态平衡的自然屏障,是草地畜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天然草原上的生物量决定草原的产出能力和维护草地生态环境的能力。生物量是草地生态系统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认识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础。青海湖北岸草原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青海省东北部,地势高寒、干旱少雨、太阳辐射强烈、气温日差较大。监测青海湖北岸草原地上生物量的动态趋势对于研究青海湖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高寒湿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本研究对模拟增温(2.64℃)、氮添加(40 kg N·ha-2·yr-1)及其交互处理下的高寒沼泽草甸生态系统呼吸进行了2个生长季的监测。结果表明:增温显著提高了高寒沼泽草甸生态系统呼吸(约25%),而氮添加对高寒沼泽草甸生态系统呼吸无显著影响;增温降低了高寒沼泽草甸生态系统呼吸对土壤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在相对温暖的2015年生长季,增温和氮添加对生态系统呼吸起到协同促进作用。分析发现高寒沼泽草甸生态系统呼吸主要受表层土壤温度、植物生物量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影响;增温显著提高了植物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增强了自养呼吸,是增温提高生态系统呼吸的主要原因。本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大气氮沉降增加,高寒沼泽草甸生态系统呼吸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9.
青海省海南州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旭谦 《青海草业》2009,18(3):15-18
利用谢高地等人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方法,以草地类估算了青海省海南州各类天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温性草原类为5270.68元/hm^2.a,温性荒漠草原类为2914.90元/hm^2.a,高寒草原类为5023.19.TL/hm^2.a,温性荒漠类为2666.70元L/hm^2.a,低地草句类12527.01元/hm^2.a,高寒草甸类8744.10元/hm^2.a,全州草地生态系统每年的服务功能价值为226.93×10^8元/a。  相似文献   

10.
草地资源是青海省畜牧业生产和广大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青藏高寒生态系统的绿色屏障。受恶劣气候、超载过牧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草地资源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做好经营管理和结构调整,完善基础设施,健全法律法规,依法进行有效的保护和利用是促进畜牧业经济持续稳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为了快速检测生鲜牛乳中的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enterotoxigenic E.coli,ETEC),防止食源性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建立快速检测不耐热型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的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LAMP)。敏感性和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能够从生鲜牛乳中检测到1pg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DNA,与其他型大肠埃希菌及细菌不发生交叉反应。利用建立的LAMP技术对来自西宁市奶牛场及自由市场的21份生鲜牛乳样品进行检测,6份样品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28.6%,从分子水平为生鲜牛乳中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手段,对保障生鲜牛乳的食品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青海草地类型在中国草地分类系统中的归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现行的草地类型分类系统,主要依据<青海草地资源>,建立于20世纪80年代.1988年,青海省在全省草地资源调查中,依据1984年厦门会议制定的草地分类系统,编写了<青海草地资源>,将青海全省天然草地划分为9个草地类、9个草地组、173个草地型.由于<青海草地资源>成文早于<中国草地资源>,分类方法和分类单位与<中国草地资源>不同,导致青海草地分类系统与全国草地分类系统差异很大.为了统一规范青海草地分类系统,与全国草地分类系统相一致,现将青海省原用的草地类型归并其中,形成包括10个草地类、8个草地组、167个草地型的青海草地分类系统,通过今后的草地资源调查实践,进一步得到补充和完善,最终形成一个科学的青海草地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多年生人工草地在青海湖流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本研究以青海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Qinghai)和青海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 Qinghai)单播及混播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种植方式下人工草地植被和土壤养分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混播草地和青海草地早熟禾单播草地的生物量和盖度高于青海中华羊茅单播草地,且在生长旺期(8月),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混播草地生物量最高,为586.2 g·m-2;青海草地早熟禾单播、青海中华羊茅单播和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混播草地间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硝态氮、铵态氮和土壤含水量在相同土壤深度下差异不显著,但土壤氮、磷及有机质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综上所述,在青海湖流域建植青海草地早熟禾+青海中华羊茅混播型人工草地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但需在种植和管理过程中协调好土壤氮、磷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三江源国家公园2005~2015年植被覆盖状况在时空上的变化特征,本文运用地理空间数据云提供的MODIS—NDVI遥感影像数据,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ENVI波段运算功能,计算三江源国家公园2005~2015年年均植被覆盖度,从时间和空间上对三江源国家公园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做出了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植被覆盖度除澜沧江源园区外整体呈缓慢波动上升的趋势,植被覆盖度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大。分园区来看,澜沧江源植被覆盖度最高,黄河源次之,长江源植被覆盖度最差。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复合益生菌制剂对八眉二元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选取同期断奶、体重相近的八眉二元断奶仔猪45头,随机分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0.05%益生菌制剂)和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0.1%益生菌制剂)三个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Ⅰ组与Ⅱ组日增重分别提高了7.10%、7.71%(P>0.05),料重比下降10.24%、13.25%(P>0.05);腹泻率分别降低19.81%、39.64%(P<0.05),腹泻指数分别下降17.05%和31.82%(P<0.05),Ⅰ组与Ⅱ组与对照相比盈利分别增加6.55和6.62元/头(P<0.05)。结果说明复合益生菌的添加能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同时有抗腹泻的效果,本研究推荐的益生菌最适添加量为0.1%。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青海高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和降水利用效率(Precipitation use efficiency,PUE)的时空特征,基于遥感估算的NPP数据和降水空间插值数据,采用地理空间统计法分析了2001—2017年青海高原草地NPP和PUE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01—2017年青海高原草地NPP均值为42.81 gC·m-2,其中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青海高原的东部和南部,低值区域主要分布在青海高原的西北部。2001—2017年青海高原草地NPP年际变化总体较为平稳,以年均速率0.09 gC·m-2呈微弱的波动上升。2001—2017年青海高原草地PUE均值为0.089 gC·m-2·mm-1,其中高值区域主要分布在青海高原的东部和南部,低值区域主要分布在青海高原的西部和西北部。2001—2017年青海高原草地PUE年际变化呈微弱的波动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年均0.0023 gC·m-2·mm-1。2001—2017年青海高原草地PUE年际变化整体上与降水年际变化为负相关。本研究为青海高原草地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理论参考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7.
统计1996~2016年乌兰县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得出,年平均降水量为211.0mm。雨季时间为50d,非雨季时间为218d;年平均气温为4.2℃,夏季和秋季短暂、冬季漫长;平均相对湿度为41.8%,湿润天数为106d;平均风速为2.2m/s,年内风速相对较大时段所占的比例为24%;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每10a分别增加45.281mm、0.299℃、0.609℃;年相对湿度、年日照时数、年总辐射、年平均气压、年平均风速每10a分别减少0.785%、24.891h、25.074MJ·m-2、0.125hpa、0.261m·s-1。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能量水平日粮添加抗氧化剂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肉质的影响。试验选择360头体重一致的仔猪(杜洛克和长白各半),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猪。试验共设计6种日粮,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100、0、200、200和200 g/kg草粉,其中最后两个处理组分别添加200 mg/kgα-生育酚和儿茶素。试验由断奶开展到出栏。杜洛克猪肌肉pH45min显著高于长白猪(P <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1组和处理3组显著降低背膘深度(P <0.05)。杜洛克猪较长白猪显著提高了肌间脂肪和灰分含量(P <0.05),而长白猪较杜洛克猪显著提高了肌肉水分含量(P <0.05),处理5组较处理2组显著提高了肌肉灰分含量(P <0.05)。杜洛克猪较长白猪显著提高了肌肉C16:1和C18:1含量(P <0.05)。饲喂处理2和5组日粮的长白猪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了肌肉MDA含量(P <0.05)。综上所述:日粮添加抗氧化及限饲提高长白猪肌肉瘦肉率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低能日粮可以改善背膘厚度和肌间脂肪水平,同时增加肌肉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引入青海的萨福克羊在不同的地域与青海半细毛羊、青海藏羊杂交试验效果的测定与调研,总结性地对萨福克羊适应性作以评价,给青海省种畜管理部门、养殖企业(场)和利用单位(户)提供一些参考性资料,为肉羊业发展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马齿苋粉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马齿苋粉对肉鸡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平均体重接近的1日龄AA肉鸡160只,称重后随机分为4组,试验1、2、3组在对照组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30%、0.60%、0.90%的马齿苋粉,共处理42 d。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肉鸡21日龄时,试验1、2、3组ADG分别增加5.5%、10.0%、6.8%(P <0.05),试验1、2组F/C分别降低8.2%、6.4%(P <0.05);42日龄时,试验1、2、3组ADG分别增加8.9%、9.6%、8.7%(P <0.05),F/C分别降低8.6%、9.6%、10.1%(P <0.05)。此外,21日龄时,试验1、2、3组肉鸡血清中T-AOC比对照组分别增加12.0%、14.4%、10.1%(P <0.05),T-SOD活性分别增加6.6%、10.5%、9.1%(P <0.05),MDA浓度分别降低6.3%、8.0%、5.6%(P <0.05);42日龄时,试验1、2、3组肉鸡血清中T-AOC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3.9%、20.3%、13.6%(P <0.05),T-SOD活性分别提高10.5%、14.8%、9.5%(P <0.05),MDA浓度分别降低11.1%、14.9%、9.7%(P <0.05),试验1、2组血清中GSH-Px活性较对照组分别提高10.2%、11.8%(P <0.05)。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马齿苋粉显著促进肉鸡生长及增强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