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提到养蜂,很多养蜂技术书籍都冠以科学养蜂、高效养蜂的书名。因此,笔者想就这个题目,与广大养蜂工作者探讨一下,科学养蜂、高效养蜂的完整含义是什么?怎么才能真正做到科学养蜂、高效养蜂。1 科学养蜂、高效养蜂不能只有一种方法、一个模式大多数人讲科学养蜂、高效养蜂,可能大都指的是具体的养蜂技术。从中蜂来讲,又大多特指中蜂活框饲养技术。当然,活框养蜂相较传统养蜂而言,工具、技术,确实要复杂得多,管理要求更为精细。  相似文献   

2.
金汤东 《中国蜂业》2007,58(11):21-22
单季养蜂,顾名思义,是一种一年中只有一个季度进行养蜂生产活动的养蜂模式。它与专业养蜂和业余养蜂都有区别。一般来说,专业养蜂者把养蜂当作主业,长年养蜂,并以养蜂收入为其主要收入来源;业余养蜂,不言而喻,是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养蜂,可以是出于爱好,也可以是为了补充家庭收  相似文献   

3.
李宜森 《蜜蜂杂志》2020,40(2):20-21
养蜂车,是机械现代化养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养蜂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利器。然而,现阶段被充分利用的程度不高——没用上养蜂车的在说三道四;少部分已用上养蜂车的,因为经验不足,没有真正发挥养蜂车的作用。下面谈谈笔者在养蜂车应用中的体会与大家探讨与分享。养蜂车是养蜂生产中的工具,不是某些人想象中的"摇钱树"。首先我们对养蜂车养蜂要有全面的认识,充分了解并掌握在地面上养蜂与在养蜂车上养蜂的区别。  相似文献   

4.
以养蜂闻名的浙江省慈溪县有养蜂联合体915个,养蜂专业户5,652户,养蜂人员10,472人,养蜂169,563群,居全国首位。1986年养蜂生产又获丰收,养蜂总产值达5,158万元,平均每群蜂产值304元,创历史最高纪录。养蜂已成为慈溪县农业的第二大产业。 1986年12月8~9日该县召开了养蜂专业户代表大会暨养蜂协会年会:会议对12个养蜂生产个人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相似文献   

5.
甜蜜的事业     
<正>一提起养蜂,多数人会意识到这是甜蜜的事业。甜,不单单是蜂蜜甜,重要的是养蜂事业甜。我爱养蜂,更热爱养蜂事业。养蜂是我的职业爱好,养蜂是我一生的追求,养蜂是我最大的幸福……我从事养蜂和养蜂研究已近60年,近几十年来又从事养蜂教学。历任河南省养蜂协会理事、常务理事、洛阳市养蜂协会理事长。退休后又参加洛阳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任常务理事。民革党员,曾任两届县政协委员。职称副教授。我1957年参加教育工作,当年21岁,1958年  相似文献   

6.
养蜂者通常分为三类:(一)专业养蜂户;(二)副业养蜂户;(三)养蜂业余爱好者。凡拥有600群以上的养蜂者,叫做专业养蜂户。在美国,大约60%的蜂蜜是由专业养蜂大户生产出来的。美国农业统计数字(1974)表明:美国共有4,656户专业养蜂者,平均每户1,200群。有些养蜂户拥有的蜂群多达17,000群。  相似文献   

7.
一、传统养蜂法所谓的传统养蜂法,就是我国养蜂界长期应用的养蜂法。由于地区不同,蜂种不同,自然形成了区域性的管理方法。为什么传统养蜂法能适用于各地呢?从各种书刊和养蜂生产实践中可以得出,传统养蜂法抗逆  相似文献   

8.
养蜂百花园永远是春天──编者的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养蜂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家庭养蜂、庭院养蜂、养蜂专业户受到社会的支持和鼓励,群众养蜂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养蜂生产蓬勃发展。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我国的养蜂科学...  相似文献   

9.
“数控养蜂法”名不可改——对《杨氏“数控法”应属传统养蜂法》一文的异议王小平A赵文明“数控养蜂法”是养蜂界公认的先进养蜂法。黄成泰先生的一些观点,不利于这一先进养蜂法的推广。谨谈以下几点不同意见:一、“数控养蜂法”不同于传统养法首先区别在“数控养蜂法...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延边养蜂科学实验站的科技人员在开展养蜂科研的同时,深入生产第一线倾听群众的呼声,积极为发展养蜂生产服务。他们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吉林省农村养蜂“两户”和城乡业余养蜂户蓬勃发展,养蜂队伍迅速扩大。但是,由于养蜂技术性较强,许多人在实践中遇到困难,甚至失败,迫切需要学习科学养蜂知识。在新形势下,该站科技人员深感进行技术推广是全省养蜂生产的当务之急,是联系千家万户的大事,是不可推卸的职责。于是,他们针对养蜂生产的特点,采取举办养蜂技术函授班的形式,向养蜂户传授科学养蜂技术,挤时  相似文献   

11.
吴本熙 《中国蜂业》1998,49(5):21-23
论规模化养蜂吴本熙一、我国处在传统养蜂的阶段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中,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标志着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是划分经济时代的重要依据。养蜂机具发展水平是衡量养蜂生产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养蜂业的历史发展分为原始养蜂、传统养蜂和现代养蜂3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学习“数控养蜂法”必须结合实际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贵刊全面介绍全国各地养蜂经验,本人受益匪浅,尤其是杨多福师傅的“数控养蜂法”学习后,使我养蜂的效益提高了一大步,超过了我地养蜂几十年的老师傅。“数控养蜂法”冲破了“传统养蜂法”的束缚,对每位养蜂员来说...  相似文献   

13.
我县虽然气候温和,蜜源丰富,养蜂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饲养方式落后,蜂农缺乏养蜂技术,影响了养蜂生产的发展。自县养蜂协会成立以来,依靠群众智力优势,提高科学养蜂技术,推动了全县养蜂生产的不断发展。一、建立科普网络在县科协的重视和支持下,1987年初正式成立了新洲县养蜂协会,由科技干部和养蜂能手组成了第一届理事会。协会采取内联本县养蜂能手,外聘科技人员的方式,聚集了一批“土洋专家”,形成了协会的群体智力优势,上通下联的科普网络。一是以各乡镇的养蜂能手和养蜂大  相似文献   

14.
宋心仿 《蜜蜂杂志》2012,32(5):25-26
我国养蜂机械化程度低,养蜂人长年奔波在外,基本靠手工操作,生活枯燥、工作艰辛、效益低下。为改变这种状况,养蜂专家与五征集团合作,广泛征求了养蜂人的意见建议,经过3年多努力,研究成功养蜂专用车(养蜂移动平台)。养蜂专用车的研制,集成了广大养蜂人的智慧和需求,集中了当前我国养蜂的各种先进设备、机械,尤其适合我国追花夺蜜的养蜂实践,具有技术含量高、实用性能强、经济实惠等特点。使用养蜂专用车从事养蜂生产,不仅改善了养蜂人的工作与生活条件,还大大提高了养蜂的经济效益,是实现养蜂机械化规模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养蜂科学对提高养蜂生产水平,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已为实践所证明。但是,随着养蜂生产的不断发展,对养蜂科学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提高养蜂科研水平,不断提供新的研究成果,促进养蜂生产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度前进,这是摆在我们养蜂科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自养蜂车问世以来,我国养蜂业的生产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调查发现,使用养蜂车每年平均可多赶5个蜜源场地,使养蜂生产效益增加200%以上,大大提高了蜂农发展养蜂的信心。养蜂专用车比传统运蜂转场具有很强的优越性,主动性增强,灵活性与安全系数大大提升,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费用支出相对减少,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养蜂车的应用,可吸引年轻人从业,对解除养蜂业后继乏人意义重大。采用养蜂车养蜂,是推进养蜂机械化的先决条件,是实现养蜂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伟大方针指引下,我国养蜂事业迅速发展,养蜂战线上的新生力量不断增加。我们陆续收到不少养蜂员来信,要求刊登养蜂的基础知识,为了适应养蜂生产迅速发展的大好形势,满足初学养蜂读者的需求,从本期起,开辟养蜂基础知识讲座。  相似文献   

18.
学无止境     
我国是一个养蜂大国 ,养蜂者很多 ,但并不是一个养蜂强国 ,真正懂养蜂科学的人不多 ,不少养蜂者文化水平和养蜂基础知识较低 ,养蜂收入全靠碰运气 ,经济效益低。有些养蜂者 ,建场一二年 ,获得了丰收 ,就以为养蜂是容易的事。殊不知 ,这是遇到了难得的风调雨顺年景 ,或者是蜜源特别好才获得的丰收。也有的养蜂人 ,养了几十年蜂 ,未必真正懂得了养蜂原理。即使歉收了 ,找不出失败的主要原因 ,则归咎于客观条件不好作罢。殊不知 ,科学是无止境的。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穷尽的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深化和扩大 ,永远也到不了终点。况且 ,老养蜂…  相似文献   

19.
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养蜂法》,是中国养蜂学会理事、养蜂专家诸葛群同志编著的。从1952年起,三十三年来共出版了六个版本,印刷已达20次,发行总数140余万册。此外,延边人民出版社两次译成朝鲜文出版。在五十年代初期,我国养蜂书籍很少,养蜂技术非常落后,有些农业学校培育养蜂人材,也缺乏教材。《养蜂法》一、二、三版出版,对于传播和普及养蜂技术、促进我国养蜂生产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深  相似文献   

20.
正一、忘不了的历史1934年1月,当代著名养蜂家黄子固先生在北平李林园养蜂场创办并出版《中国养蜂杂志》。1957年3月,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式成立后,《中国养蜂杂志》由院办公室直接领导和管理,并更名《中国养蜂》,刊名由郭沫若同志题写。195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在北京香山成立。《中国养蜂》也交由养蜂所主办,编辑部也随迁到北京香山养蜂所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