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流胶病是桃树常见的一种病害,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发生在枝干上、桠杈处、果实及枝条也发生流胶。受害初期,病部稍膨胀,早春树液开始流动时,从病部分泌出半透明、黄色柔软的树胶。树胶与空气接触后逐渐变成茶褐色硬质胶块,病部易被腐生菌侵染,使皮层和木质部变褐腐烂。随着流胶面积扩大,流胶量的增加,树势日趋衰弱,叶面变黄,严重时甚至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2.
正李树流胶病主要为害枝干,果实也可以流胶。主干、主枝受害后,病部隆起,并流出树胶,雨后病情加重。树胶干燥后变为红褐色至茶褐色坚硬块状物。枝上病斑多时,常大量流胶,导致树势衰弱,严重者枝干枯死。果实染病,有黄色胶质溢出果面,病部硬化,后期发生龟裂,严重影响商品价值。李树流胶病在生长期均可发病,而在高温、高湿的6~8月为发病盛期。树体的物理伤害,如人为的机械损伤和  相似文献   

3.
李婉  张三喜  张爽  许鹏  冯玉侠 《河北果树》2007,(3):21-21,24
1主要病害1.1油桃流胶病油桃流胶病又叫桃树脂病。主要发生在主干、主枝上,有时当年生嫩枝也可发生。早春芽萌动时,树干伤口、裂口处流出乳白色半透明胶状黏液,尤其大雨后易出现流胶现象。有的在新梢芽腋处,有的在枝条皮孔处流出树胶,树胶渐变黄褐色或半透明琥珀色。果实上的伤口处亦发生流胶。严重影响树势和果实的食用价值。霜害、冻害、病虫害、冰雹及机械伤害等造成伤口,易引起流胶。栽培管理不当,修剪过重,结果过多,土壤黏重等原因,引起树体生理失调,也易导致流胶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1症状流胶病主要发生在主干、主枝上,以主干发病最突出。发病初期病部肿胀,并不断流出半透明黄色树胶,尤其雨后流胶现象更为严重,流出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褐色,3~4个胶珠连在一起,形成直径3~10mm、圆形、不规则流胶病斑,呈胶冻状,干燥后变为红褐色的坚硬胶块。病部易被腐生菌侵染,使皮层和木质部变褐、腐烂,致使树势衰弱,叶片变黄、变小,严重时枝干或全株枯死。  相似文献   

5.
正1症状桃树流胶病主要发生在主干、主枝、枝杈等部位,严重时小枝条和果实也可被害。发病初期病部肿胀,后期不断从皮孔或伤口处分泌出半透明黄色树胶,特别是雨后流胶现象更为严重。流出树胶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褐色,3~4个流胶珠连在一起,形成直径3~10 mm圆形不规则流胶病斑,呈胶冻状,干燥后变为棕褐色的坚硬胶块。1年生枝条染病常出现以皮孔  相似文献   

6.
郝淑英 《西北园艺》2004,(12):26-27
流胶病是桃树主要病害,一旦发病,严重影响树势和桃果的产量、品质。该病病因复杂,我们从育苗和栽植基础抓起,加强农业综合防治措施,使该病得到了有效防治。1症状流胶病是核果类果树的主要病害,主要危害主干和主枝桠杈处,小枝条、果实也可受害。早春树液流动期,从被害枝干部位流出半透明黄色树胶,尤其雨后流胶现象严重。树胶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褐色,呈胶冻状,干燥后变为红褐色至茶褐色坚硬胶块。病部易被病菌侵染,使皮层和木质部变褐腐烂,导致树体衰弱,叶片变黄、变小,严重时整株死亡。果实受害时,果核分泌黄色胶质汁液并渗出果面,病部坚硬,…  相似文献   

7.
桃、李、杏、梅等核果类成龄果树的主干及桠杈处最易发生流胶病,果实和枝条也时有发生。流出的胶先为淡黄色透明状,凝结后渐变红褐色,病部稍肿,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腐生其它杂菌,树势日衰,叶小而黄,严重时枝干枯死。果实受害一般在近成熟期发病,初为褐色腐烂状,逐渐密生黑色粒点,天气潮湿时有孢子角溢出。 流胶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果树休眠和萌芽期,可采取以下2种方法防治。 1 冬刮 选择冬季雨雪天气刮胶。因为坚硬的树胶遇  相似文献   

8.
杏树流胶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树流胶病是生理性病害。引起该病的原因很多。近几年发生日趋严重,据笔者在济南、泰安、聊城等地调查,发病较为普遍,轻者树势衰弱减产,重者树死绝收,已成为影响杏果产量和商品质量的重要病害。1、流胶病症状主要发生在主干和主枝的桠杈处;严重的在主干近地20~40厘米范围发生。4~10月份均可发病,6~8月份为流胶盛期,发病初期,病部膨胀,随后陆续分泌出透明柔软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经氧化变成褐色,成为晶莹柔软的胶块,最后变成茶褐色硬质胶块。流胶处常肿胀,病部皮层及木质部逐步变褐、变黑、腐朽,再被腐生菌侵染和小蠹虫侵食,严重削弱树…  相似文献   

9.
1主要病害1.1流胶病在山西晋中地区,流胶病主要危害枝干、果实,引起主干、果实出现流胶。经过观察,主干出现流胶主要是由于机械损伤、冻害、地表积水等原因造成,尤其是在发生冻害后嫁接部位流胶较严重,或因管理粗放、修剪过重、土壤黏重等引起树体生理失调而引发流胶;果实流胶主要是虫害叮咬,在成熟果面上留下虫孔,引起无色透明液体凝结成胶体。  相似文献   

10.
流胶是桃树枝干的一种重要病害,桃树受害以后,树势日趋衰弱,树体早衰,影响丰产,已成为当前生产上的重要问题之一。1流胶病的种类、表现症状和发生规律1.1非侵染性流胶病霜害、雹害、水分过多或不足、施肥不当、修剪过度、栽植过深、土壤粘重、土壤酸性太强、树冠郁闭、结果过多、连作、药害等原因,都能引起桃树流胶,而树体上的伤口,是引起桃树流胶的主要原因。流胶主要发生在主干和主枝上,严重时小枝也可受害。开始时病部膨胀,随即分泌出透明、柔软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树胶逐渐变褐,成为晶莹柔软的胶块,最后变成茶褐色硬…  相似文献   

11.
王健 《河北果树》2006,(4):48-48
1症状主要发生于枝干和果实上。树干、枝条被害时,春季流出透明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树胶逐渐变褐,成为晶莹柔软的胶块,最后变成茶褐色硬质胶块。流胶处常呈肿胀状,病部皮层及木质部逐渐变褐腐朽,再被腐生菌感染,严重削弱树势。果实流胶多在伤口处发生,流胶粘在果面上,使果实生  相似文献   

12.
流胶病在樱桃树上是常见的病害之一 ,树体发生流胶后 ,树势开始衰弱 ,叶片变小 ,严重时枝干枯死 ,危害十分严重。   ( 1)流胶病的特征及为害 流胶发生的主要时期在 4~ 10月份 ,4月下旬开始流胶 ,6~ 8月份为流胶盛期 ,10月下旬停止流胶。流胶病发生在木质部 ,多在枝干伤口处及桠杈夹皮死组织处溢泌树胶。流胶后 ,病部稍肿 ,病部的形成层停止产生新的韧皮部和木质部 ,向水平方向增生特大的厚壁组织 ,且皮层及木质部逐渐变褐腐朽 ,腐生其他杂菌。  引起流胶病的原因较多。其中冻害、日灼、虫害、病菌侵染、机械损伤为主要原因 ,树势偏弱…  相似文献   

13.
韩慧 《河北果树》2013,(6):43-43
<正>1发病症状流胶病主要发生在枝干和果实上。发病时自枝干的皮或伤口裂缝处流出半透明、乳白色、柔软的胶状物,遇空气变成黄褐色,干燥后呈坚硬的琥珀状胶块。被害部皮层及木质部常被腐生菌侵染,逐渐腐烂。早春树液开始流动、采果后及降雨后发病加重。流胶严重的枝干细弱,叶片变黄,甚至早期落叶,从而进一步削弱树势。果实发病常由虫伤或机械作业引起,自核内溢出乳白色黏液,附在果面上,使果面逐渐硬化破裂,果实生长停滞,品质下降。2发病规律该病主要由分生孢子通过雨水传播,经伤口侵入,  相似文献   

14.
《果农之友》2007,(7):51-51
流胶病是大樱桃常见枝干病害。病株自春季开始,在枝干伤口处以及枝权夹皮组织处分泌树胶,分泌物呈白色透明胶状,病部稍肿起,其下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并附生其他杂菌。流胶后树体衰弱,生长和结果都受到影响,最后死亡。  相似文献   

15.
流胶病是大樱桃常见枝干病害。病株自春季开始,在枝干伤口处以及枝权夹皮组织处分泌树胶,分泌物呈白色透明胶状,病部稍肿起,其下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并附生其他杂菌。流胶后树体衰弱,生长和结果都受到影响,最后死亡。  相似文献   

16.
<正>桃树流胶病,又称疣皮病,是一种常见的枝干病害。要科学防治桃树流胶病,首先要掌握此病发病病因,此病发病成因包括非侵染性和侵染性两种。前者在各桃产区均有发生,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病害;后者为真菌侵染所致,此病轻者树势衰弱,重者枝干枯死。1发病症状流胶病主要发生在根颈、主干、主枝等部位,又以主干发病最突出,主干重于枝条,小枝条和果实也可被害。发病初期病部肿胀并不断流出半透明黄色树胶,特别是雨后流胶现象更为严重。流出树胶与空气接触后,逐渐变褐,成为晶莹柔软的冻胶块,干燥后变成褐色硬  相似文献   

17.
流胶病是大樱桃常见枝干病害。病株自春季开始,在枝干伤口处以及枝杈夹皮组织处分泌树胶,分泌物呈白色透明胶状,病部稍肿起,其下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并附生其他杂菌。流胶后树体衰弱,生长和结果都受到影响,最后死亡。  相似文献   

18.
<正>1主要特征该病在主干、枝条和果实上均有发生,尤以主干发病较重。发病初期病部肿胀,并不断流出半透明黄色树胶,尤其雨后流胶现象更为严重,流出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褐色,3~4个胶珠连在一起,形成直径3~5mm、圆形、不规则流胶病斑,呈胶冻状,干燥后变为红褐色的坚硬胶块。病部易被腐生菌侵染,使  相似文献   

19.
<正>果树流胶病,也称疣皮病。是桃、杏、李、樱桃等核果类果树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尤以桃最为严重。该病不但危害枝干,也危害果实。果树一旦患上此病便开始流胶,造成树皮和木质部腐烂,使树势衰弱,影响果实品质,缩短果树寿命,严重可导致毁园。1症状流胶病主要发生在果树的主杆和枝条上,基部重于枝条。果实因虫害或创伤也可感染引起流胶。树干发病时有"水泡状"病斑突起,渗出琥珀色胶液,经阳光照射逐渐变为茶褐  相似文献   

20.
<正>1发病原因流胶病也叫疣皮病、树脂病,是一种在桃、杏、樱桃等核果类树上常见的病害,多发生于枝干,引起枝干表皮开裂后流胶、干枯。桃树发生流胶的原因比较复杂,凡是使桃树正常生长发育产生阻碍的因素都会导致流胶病的发生[1]。主要由以下几方面:1)寄生性真菌和细菌引起的病害,如炭疽病、细菌性穿孔病等;2)根部病害引发流胶病,如根瘤病;3)虫害引发流胶病,如红颈天牛引起主干、主枝和小枝流胶,梨小食心虫、桃蛀螟引起果实流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