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植物检疫是防止危险性有害生物随植物或植物产品及其包装材料的人为调运传播,由政府部门采取的综合措施,旨在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入或扩散。或者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调运植物利植物产品的疫病、害虫、杂草等有害生物进行检疫检验和监督处理,并依靠国家制定的植物检疫法规保障实施。  相似文献   

2.
王晓亮  姜培  闫硕  冯晓东 《植物保护》2021,47(2):207-213
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分别从产地和调运环节管控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随植物及其产品传播扩散风险,是我国农业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全面免征国内植物检疫费后,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的工作任务加重,给整个植物检疫系统,特别是基层植物检疫机构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为了摸清我国农业植物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的基本情况,本文系统收集整理了2018年全国农业植物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的相关数据,重点分析了各月度情况、各省(区、市)情况、不同农作物情况的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总结了我国农业植物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现状,为我国农业植物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的下一步工作探明方向。  相似文献   

3.
王春林 《植物检疫》2001,15(3):165-169
我国国内植物检疫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坎坷历程。国家为了保护农业生产安全 ,维护对外贸易信誉 ,履行国际义务 ,防止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的传入和传出 ,设置植物检疫机关 ,对进出口和国内地区间调运的植物、植物产品及其运载工具实施检疫。发挥了促进农业生产和国家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随着我国不断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植物检疫特别是国内植物检疫 ,面对新的形势 ,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1 我国国内植物检疫的基本制度1 .1 国内植物和植物产品调运检疫制度调运检疫制度是植物检疫机…  相似文献   

4.
加强调运植物检疫签证管理的几点建议冯春钢(重庆市万县五桥区植保站634020)调运植物检疫签证,是应施检疫的植物及其产品在调运过程中,植检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实施检疫检验。当未发现危险性病、虫、杂草时签发的具有法规效力的法律文书。目前,在调运...  相似文献   

5.
《湖北植保》2008,(2):31-31
植物检疫是指人们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技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调运、携带的植物和植物产品上的病菌、害虫、杂草等有害生物进行检疫检验,并依靠国家制定的植物检疫法律法规保障实施的行为。目的是防止对植物、人、及公共设施具有危险性的病、虫、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由国外传入国内,或在国内蔓延、为害农作物、危及人体健康。同时维护对内、对外贸易信誉。  相似文献   

6.
调运植物产品是否检疫,是否签证?根据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的检疫目的,根据《植物检疫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我们认为,凡是列入《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的植物产品,都必须经过签证许可程序,至于是否要进行检疫抽样检验,只能由检疫机构根据...  相似文献   

7.
做好检疫证副本的善后处理孙玉琳,易国强(郑州市植保植检站450006)在调运的植物和植物产品实施检疫签证后,签证的植物检疫机关对证书副本的处理,按规定是一份留签证单位备查,一份邮寄到调入单位或个人所在地的植物检疫机关,省间调运寄给调入省植物检疫机关,...  相似文献   

8.
陈仲梅 《植物保护》1964,2(5):239-239
为什么要设置植物检疫苗圃 目前,在种子、苗木调运的检疫工作中,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对某些危险性病、虫,特别是病毒病等,还缺乏快速、准确的检验方法,也没有彻底有效的消毒处理办法。为此,许多国家在检疫制度中规定,从国外引进的种子、苗木等繁殖材料,经口岸检验后,对可疑的种子、苗木,必须在植物检疫苗圃或检疫温室内隔离试种一个时期,查明不带检疫对象或危险性病,虫后,方可分散种植。 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我国每年从国外引进大量的种子、苗木及其它繁殖材料,引种地区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从国外传入危险性病、虫的可能性很大,目前急需健全引种检疫制度,除了做好调查研究,掌握国外危险病、虫发生分  相似文献   

9.
李德兴  徐来源 《植物检疫》1997,11(6):358-359
完善植物检疫综合管理体系,杜绝检疫盲区李德兴徐来源徐可忠(浙江省开化县植物检疫站324300)植物检疫工作,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保证农作物安全生产的一项行政管理工作,她包括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市场检疫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种...  相似文献   

10.
实施植物检疫注册登记 强化植物检疫源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农作物种子苗木和其他农副产品贸易中,个别单位和个人无视检疫法规,违章调运,使一些应施检疫的植物及其产品产地不清,未能实施检疫检验,导致检疫对象及危险性病、虫、草等疫情传播机会增加,疫情传播蔓延的隐患时刻威胁着农业生产安全。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违章调运,使毒麦、水稻白叶枯、美洲斑潜蝇、菟丝子、假高粱、葡萄卷叶病毒病等检疫对象先后在调入粮食和种苗中发现或随调入粮食和种苗传入,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为了加强植物检疫执法力度,强化植物检疫源头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进行了植物检疫…  相似文献   

11.
由全国植保总站组织制订的《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1991年10月在山东泰安通过有关专家审定。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植物调运日益频繁,植物检疫对象及其他危险性病虫草害随植物调运传播蔓延的机会大大增加,调运检疫任务日趋繁重,迫切需要制定一  相似文献   

12.
郑百龙 《植物检疫》2002,16(5):314-316
198 3年元月 3日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正式颁布实施 ,标志着中国国内植物检疫工作全面恢复和振兴 ,植物检疫从此走上正常运作轨道。 1 8年来 ,各级植物检疫机构在实施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疫情扑灭、建立无检疫对象的种苗繁殖基地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取得了许多成  相似文献   

13.
调运检疫是防止危险性病虫害远距离传播的重要环节 ,为了切实作好这项工作 ,方便和简化有关单位和个人就近办理植物检疫签证手续 ,根据《植物检疫条例》第三条、《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第六条及《湖北省农业植物检疫实施办法》第十三条的有关规定 ,经各县 (市、区 )申报 ,市、州审查 ,省农业厅审核 ,决定授权黄冈市植物检疫站等 87个单位办理省间调运检疫签证手续。其具体要求是 :1 .各被授权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以及我省的有关植物检疫法律、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精神 ,认真履行职责 ,搞好省间调运检疫。2 .各单位在被授权期间 ,要自…  相似文献   

14.
王异  谢旭阳 《植物检疫》2001,15(1):55-57
自1989年四川省农业厅等大厅(局)联合发出的“关于加强我省农业植物及植物产品调运检疫的通知”以来,成都市植保植检站大力开展了调运植物检疫工作。我们率先在成都市火车站、药材和水果集贸市场开展调运检疫。立足成都市实际,采取了有力措施,扎扎实实做了各项工作。10年实践经验证明,把好调运检疫关,促进植物检疫工作的全面开展,对防止检疫对象和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传播蔓延,维护优质良种、苗木和农产品的质量和声誉,保护农业生产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 基本作法1.1 认真宣传贯彻植物检疫法规,形成良好执法的社会环境国务院和我省…  相似文献   

15.
为强化植物检疫执法,打击违规调运、销售、加工和种植未经检疫的植物或植物产品的行为,促进文明执法、规范执法和区域联合执法,防止植物疫情传播蔓延,确保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6.
《植物检疫》2012,(2):4
《植物检疫》是国内外公开发行、全面反映国内外植物检疫的发展趋势和我国进出境植物检疫、农业植物检疫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的技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植物检疫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研究报告,有害生物检测鉴定、除害处理、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疫情调查与监管的技术与方法,以及国际植物  相似文献   

17.
为认真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贵州省植物检疫办法》和贵州省农业厅黔农发〔2004〕196号《关于加强种子调运检疫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应加强种子市场检疫监督管理工作,严把种子调运检疫关,防止未经检疫或漏检的种  相似文献   

18.
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严格地讲就是指将植物阻留在隔离状态下,直至确认是健康的为止。然而习惯上往往将这个词的含义扩大到关于活的植株、活的植物组织和植物产品在不同行政区域或不同生态地区之间调运的法规管理的一切方面。中途站检疫和入境后检疫这两个词分别用来指在运输过程中为了检疫检验而进行的植物隔离阻留和到达目的地后的植物隔离阻留。有些植物病虫害普遍地分布在世界大多  相似文献   

19.
《植物检疫》2012,(5):5
《植物检疫》是国内外公开发行、全面反映国内外植物检疫的发展趋势和我国进出境植物检疫、农业植物检疫和森林植物检疫工作的技术性刊物。本刊主要刊登植物检疫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研究报告,有害生物检测鉴定、除害处理、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疫情调查与监管的技术与方法,以及国际植物检  相似文献   

20.
农业部决定今年9月开展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植物检疫是按照国家的植检法规,对需要流通的植物种、苗、繁殖材料及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进行必要的检查、检验,以防止危害植物的危险性病、虫、杂草随人为活动传播蔓延,保护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70年代后期以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