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秋季是水产养殖动物育肥的好时期,但由于气候多变,光照相对减少,而池塘载鱼量有所增加,故易造成缺氧浮头,同时也会因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浓度升高而导致水质恶化,所以环境管理不能松懈。此外,秋季仍是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关键季节,养殖户千万不可麻痹大意。一、环境管理1.加强水质监测管理要定期测定水质状况。如溶氧、pH值、透明度、氨氮、  相似文献   

2.
正秋季是水产养殖进入育肥和收获的季节。不过由于进入10月份以后,气温会逐渐下降,养殖水体容易发生变化,在投饵、用药、施肥等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缺氧浮头,如果同时水体内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过高会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产动物生长。那么,这个时候,养殖户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加强水质管理1.控制水质指标使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5~8.5,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指标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保  相似文献   

3.
正秋季是水产养殖进入育肥和收获的季节。不过由于进入秋季以后,气温会逐渐下降,有时阴雨连绵,养殖水体容易发生变化,在投饵、用药、施肥等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缺氧浮头,同时水体内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会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产动物生长。所以,养殖户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加强水质管理1.控制水质指标使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 H值7.5~8.5,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氨  相似文献   

4.
养殖池塘中,水质管理是健康、高产养殖的重要环节,而在养殖中,水质好坏主要涉及到以下几项水质指标:溶氧、水色和透明度、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等。溶氧是水中的动物赖以生存的根本。溶氧:5毫克/升以上鱼摄食正常,2毫克/升时鱼停食、暗浮头,1毫克/升时鱼开始泛池。溶氧  相似文献   

5.
<正>金秋10月,是水产养殖进入育肥和收获的季节。不过由于进入10月,气温会逐渐下降,有时阴雨连绵,养殖水体容易发生变化,在投饵、用药、施肥等情况下,可能会出现缺氧浮头,同时水体内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会造成水质恶化,影响水产动物生长。那么,这个时候,养殖户们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管理技术要点。一、加强水质管理1.控制水质指标使溶氧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 H值7.5~8.5,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氨氮、亚硝酸盐、硫化  相似文献   

6.
一、虾对水质的要求 养虾要求水体中理想的溶氧4毫克/升以上,最好保持5~6毫克/升,透明度30~40厘米,pH值8.0~9.2,氨氮0.5毫克/升,亚硝酸盐0.01毫克/升、硫化氢0.001毫克/升,最好未见有硫化氢。因此需要定期进行水质检测,检测水中的溶氧、氨氮、业硝酸氮、pH、硫化氢等的含量,然后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如每亩全池泼洒降氨宁1.0~1.5千克或EM原粉100~150克或底质改良剂2.0~2.5千克。  相似文献   

7.
精养池塘水质调控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国军  齐子鑫 《河南水产》2009,(3):25-26,30
本文分析精养池塘水质的现状,阐述了影响精养池塘水质的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及硫化氢等非生物因子,总结了非生物因子对水产养殖动物的关系、水体中的变动规律及具体的调控技术;同时分析了精养池塘中浮游生物对水色变化的关系,并提出具体的调节措施,旨在为精养池塘的水体调控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池塘是养殖水生动物(鱼、虾、蟹等)栖息、生长繁育的环境,池塘增产措施主要是通过池塘水环境来发挥作用的,水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速度、成活率、养殖效益,为养殖水生动物(鱼、虾、蟹等)创造良好的水环境是池塘高产的关键措施,影响水质的主要因子有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透明度、浮游生物等,高产池塘水质的科学管理技术就是改善改良这些因子.……  相似文献   

9.
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化学耗氧量等含量的高低将决定着养殖水质的好坏。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水体如果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pH值等指标过高,将给养殖的水生动物带来很大的危害,现简单地介绍一下它们形成的原因、危害和处理方法。一、形成原因亚硝酸盐是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短缺,环境的不断恶化,池塘养鱼产量的不断提高,池塘水质的调控逐渐成为制约鱼产量的重要条件.池塘水质不断恶化,尤其是池塘养殖水体的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的升高,溶氧的下降,造成了鱼虾养殖过程中疾病的多发,用药量上升,饵料系数提高又造成了粪便残饵的增加,进一步导致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11.
天津渔民养殖用水为工业排污水或者生活污水,所以水在池子中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净化或转化,等到水质条件符合鱼类生存和生长所要求的基本条件,也就是水的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溶氧等指标基本能满足鱼类的生存和生长时,才能放鱼。以下是2001年水产养殖中出现的几个常见问题。1.未净化或转化的水多表现在水中氨氮严重超标(正常的水氨氮指标为不超过2.5毫克/升)。由于今年闰四月,气温回升比往年晚,水的转化速度慢,水中氨氮迟迟降不下来,有的渔户等不及就强行放鱼,结果有的鱼入池后一两天,就在池边旋转抽搐,不…  相似文献   

12.
为摸清河南中牟县万滩镇地区养殖水体区域性问题,降低养殖风险,于2014年3—11月对实验池塘18项水质指标进行跟踪,并利用变异系数法进行分析、评价,从而为池塘水质评价和水质过程管理提供科学量化的依据。结果表明,亚硝酸盐氮、氨氮、硝酸盐氮、透明度、活性磷、浊度、溶氧、氧化还原电位等8项指标权重之和达到了80%,综合考虑监测指标间的关联关系和实际情况,最终确定以亚硝酸盐氮、氨氮、硝酸盐氮、透明度、活性磷、溶氧、温度、p H等8项指标为池塘日常管理监控因子。该地区主要指标变化范围为:氨氮0~1.0 mg/L,亚硝酸盐氮0~0.5 mg/L,硝酸盐氮0~3.5 mg/L,透明度10~40cm,活性磷0.1~0.8 mg/L,溶解氧3~9mg/L,水温16.9~29.2℃和p H7.22~8.85。该地区池塘在养殖前期出现高p H的现象,是各项因素叠加的综合结果;养殖中后期应重点关注水体的脱氮处理,预防长期高浓度氨氮、亚硝酸盐氮等毒性指标累积带来的风险。本研究为开展针对性的池塘水质调节和养殖过程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1 水质管理 养殖池水中的溶氧、氨氮、pH值等指标是影响鳖摄食生长的主要因子,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物对鳖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4.
2.水质管理每周检测一次水质,高温季节每周两次。主要检测水温、溶解氧、pH值、透明度、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并将检测结果与渔业水质标准相对照,如有数值与其不符则采取措施立即解决。池塘正常水质指标如下:溶解氧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透明度保持在25~40厘米,pH值在7~8.5,非离子氨≤0.02毫克/升,亚硝酸盐≤0.15毫克/升。每周加(换)水一次,每次注水30~50厘米,高温季  相似文献   

15.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态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盐度、水色、透明度等理化因子来表明水质的化学指标和物理性状,这些指标和性状的变化直接影响对虾的生长、产量、品质和效益.  相似文献   

16.
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厂化水产养殖的密度高、风险大,养殖对象对pH、溶解氧、温度、氨氮、亚硝酸盐等水质参数的变化敏感,受影响严重,监测水质参数极为重要。本文针对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特点和需求,研发了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监测系统。分析研究pH、溶解氧、温度、亚硝酸盐等水质参数的阈值,设计水质监测数据无线采集节点和基于Zigbee的无线监测网络,建立水质监测系统软件平台。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工厂化水产养殖水质实时监测,保证生产安全,提高水产养殖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7.
对虾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水质因子对养虾的影响及对虾养殖对水质的要求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氮、硫化氢、盐度、水色、水的味道和透明度来表示水质化学指标和物理性状。溶解氧不仅是保证对虾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生长的必需物质,又是改良水质和底质的必需物质,在对虾养殖的全过程中均应保证有充足的溶解氧,最好能保持在5mg/L以上。养殖南美白对虾底层水一般不应低于3.5mg/L,当溶解氧降到1mg/L时,南美白对虾便有浮头死亡的危险;养殖中国对虾底层水一般在短时间内不得低于4mg/L。池塘底质和水中浮游生物也需要消耗大量的溶…  相似文献   

18.
精养高产鱼塘水质调控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逢玉 《内陆水产》2003,28(5):28-28
1几种主要水质指标对池鱼的影响溶氧溶氧是鱼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池水溶氧高,可以抑制和减轻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对鱼类的毒害作用,提高鱼类食欲和饵料利用率,促进鱼类发育生长加快。而溶氧含量少,是造成水质变坏的重要原因,同时溶氧直接关系到鱼类的生存。鱼类健康生长对水体溶氧的要求为5毫克/升以上。pH值pH值是池塘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化学和物理变化。pH值的降低或升高,对鱼类有直接的损害,可使鱼的鳃组织遭到破坏,引起鱼中毒,无力调节渗透压,降低血液载氧能力,使鱼因…  相似文献   

19.
进入12月份,各地冬棚基本搭建完毕,对虾冬棚养殖已经开展。与露天养殖不同,冬棚养殖是封闭的,棚中的温度、气压、光强等与外界自然环境差别很大,特别是薄膜封闭条件下的水体溶氧很难达到露天养殖时的浓度。因此,维持一定藻类种群及数量,保证水体溶氧,稳定水环境中pH值、控制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含量,是冬棚养殖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化、集约化及精养技术的发展,池塘中的残饵、排泄物及其它有机污染物也趋增多,有机污染物分解需大量消耗溶氧,同时产生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质,如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等。随着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增加,不仅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繁殖,严重的甚至产生中毒死亡。而水体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与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硫化物的浓度直接相关,如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的发病条件之一是水体恶化,氨氮、亚硝酸盐氮明显偏高。因此,如何有效地调控养殖水体的水质成为水产养殖业中一个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