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在浙南海水网箱养殖中推广配合饲料,选择浙南海水网箱主养鱼类品种鲈鱼、大黄鱼、美国红鱼、黄姑鱼等进行配合饲料、冰鲜小杂鱼投喂养殖对比试验。试验结果:投喂冰鲜小杂鱼的饲料系数为8.22~10.21,投喂配合饲料的饲料系数为1.28~2.64;投喂配合饲料养成每千克鱼的平均饲料成本为18.63元,养成每千克鱼的总成本为25.64元;当小杂鱼的价格为每千克2.08元时,投喂小杂鱼和投喂配合饲料养殖每千克鱼的饲料成本相同,均为18.64元。试验结果表明,投喂配合饲料同样能养好海水鱼,冰鲜小杂鱼的价格是配合饲料推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池塘养殖杂交鳢高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交鳢(图见彩中插2),是以乌鳢为父本,斑鳢为母本,通过杂交获得的子一代,与其父、母本相比,杂交鳢具有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易驯食人工配合饲料等优点。近年来,杂交鳢养殖势头发展迅猛,特别在珠三角地区,已取代乌鳢、斑鳢成为鳢科鱼类主养品种。本文主要是针对杭州目前乌鳢养殖存在的投喂冰鲜鱼饲料、面源污染严重、病害频发等的现状,改革乌鳢的养殖模式,2007年进行了杂交鳢池塘养殖试验,为广大养殖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大黄鱼养殖过程中主要投喂冰鲜杂鱼和人工配合饲料,且以冰鲜杂鱼为主。然而,大多数冰鲜杂鱼存在质量低下、携带病原菌、饵料系数高、投喂成本高、易造成养殖水体水质恶化和引发病害等问题。此外,低质量的冰鲜杂鱼还会引起大黄鱼肝脏脂代谢紊乱,降低抗病力,危害鱼体健康。因此,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全面替代冰鲜杂鱼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乌鳢又称乌鱼、黑鱼,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南北各类水域。它骨刺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十分丰富,为淡水名贵鱼类,有“鱼中珍品”之称。乌鳢养殖效益显著,已成为水产养殖热门之一。乌鳢属肉食性鱼类,小乌鳢食水生浮游动物,稍大即食小鱼、小虾。大乌鳢以食其他鱼类和青蛙为主,有时还食小乌鳢。在养殖过程中,主要以投喂冰鲜小杂鱼为主,但冰鲜鱼成本较高,且存在解冻及质量较难控制、污染水体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采用主养乌鳢混养技术,投喂全价膨化颗粒饲料,进行了黄河流域池塘大规模养殖乌鳢的探索,为乌鳢在黄河流域大范围的养殖推广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凶猛鱼类因有吃鱼的特性,故传统的养殖方法,一般主养四大家鱼池塘不搭养凶猛鱼类。 在生产实践中,养成鱼的池塘,每年底干池,1公顷的鱼池产小野杂鱼(麦穗、鳑鮍、小鲫鱼等)少则150~200公斤,多则250~300公斤。这些小野杂鱼不但价格低,不好卖、效益差,而且还与主养鱼争饵料。如在鱼池中合理搭养一些凶猛鱼类(如鳜鱼、乌鳢等),把价值低的小野杂鱼和体弱的主养鱼种除掉,转化为自身价格  相似文献   

7.
2015年7-10月对浙江省杭州市6口养殖生产池塘内大口黑鲈和乌鳢的生长性能、池塘水质和底质状况进行了分析比较。所研究的池塘中,3口(B1、B2和B3)投喂配合饲料养殖大口黑鲈,2口(S1和S2)投喂配合饲料养殖乌鳢,1口(S3)投喂冰鲜鱼养殖乌鳢。试验结果:8月11日—9月4日,池塘B1内大口黑鲈体质量增加62 g/尾,池塘S1内乌鳢体质量增加113 g/尾,池塘S3内乌鳢体质量增加31 g/尾。研究期间,池塘S1和S2水中氨氮(TAN)、亚硝酸盐氮(NO_2~--N)、硝酸盐氮(NO_3~--N)、总氮(TN)、总有机碳(TOC)和底泥总磷(TP)均高于池塘B1、B2、B3;池塘S3水中TAN、活性磷酸盐(PO_4~(3-)-P)、TN、TP和底泥TN、TP、POC高于池塘S1和S2,但水中NO_2~--N、NO_3~--N、COD_(Mn)和TOC均低于池塘S1和S2。结果表明,采用配合饲料饲喂大口黑鲈和乌鳢可正常生长;投喂配合饲料时,乌鳢池塘水中TN和TOC的积累程度高于大口黑鲈池塘,表明乌鳢养殖池塘中有机质的积累程度高于大口黑鲈池塘。  相似文献   

8.
乌鳢的成鱼养殖形式多种多样:单养、混养、工厂集约化养殖,在农村的中小水塘、浅水池沼也可养殖,但大多数生产场一般采用混养。一、混养当前混养鸟鳢的方法,常采用在家鱼的成鱼或亲鱼池中进行少量搭养,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清除池塘中的野杂鱼及其他水生动物,提高主养鱼类的生长率,减少池塘的饵料消耗量,最终达到提高单位水体鱼产量的目的。与家鱼混养时,乌鳢的鱼种要有选择性,家鱼的鱼种要比乌鳢的体长大一倍以上,以免受到乌鳢的危害。乌鳢的每亩投放量通常为30~40尾,体长选择10厘米左右,最好比家鱼鱼种晚一个月(5~6月份)…  相似文献   

9.
正浙江三门是"中国青蟹之乡",青蟹养殖以往基本使用冰鲜或冰冻小鱼虾投喂,近两年随着浙江渔场修复振兴的深入推进,根据《浙江省实施水产养殖推广渔用配合饲料替代冰鲜或冷冻小鱼虾行动方案》,三门县从2016年起大力推进海水池塘养殖中青蟹配合饲料替代冰鲜杂鱼应用,2016年推广508亩,2017年推广12603亩,计划在  相似文献   

10.
两种模式高密度养殖乌鳢的效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常规养成模式及效益分析连云港市地处黄海之滨的海州湾,海产小杂鱼资源丰富,淡水养殖面积42万亩,河沟纵横,水库星罗密布,其中精养池塘面积1万亩,为乌鳢养殖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从1997年的几亩至2001年3200亩,几年的发展,形成了利用本地区丰富的海产小杂鱼资源、单放大规格鱼种进行高密度养成商品鱼的模式,这种模式将经济价值低的海水小杂鱼在短周期内转变为高档的乌鳢,解决了乌鳢作为主养鱼类的饵料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养成管理及收获一般池塘面积1亩(最大的7亩),清整后,于…  相似文献   

11.
正杂交鳢是由斑鳢(雌)与乌鳢(雄)进行杂交获得的子一代,杂交鳢克服了传统乌鳢养殖投喂冰鲜小杂鱼为主,驯食人工配合饲料难度大的问题,以及斑鳢生长速度较慢且不耐低温,养殖区域受到限制的缺点~([1])。近年来,杂交鳢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养殖规模逐步扩大,成为重要的养殖品种之一~([2])。2015年江苏省溧阳市金泉生态有限公司进行了杂交鳢高密度工厂化养殖试验,取得了令人  相似文献   

12.
利用动物内脏喂养加州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州鲈鱼(以下简称鲈鱼)是人们喜食的鱼类之一,市场价格稳定,销售一直很好,在我省进行网箱等集约化养殖十分普遍。由于鲈鱼食性以动物性食物为主,也可驯食投喂人工饲料,养殖户多采用野杂鱼、冰鲜海产杂鱼与人工饲料交替投喂,或直接用杂鱼与饲料加工成软颗粒饵料投喂,养殖成本较高。笔者试验用猪内脏(猪肺)喂养鲈鱼,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一、试验材料及方法1.试验用鲈鱼苗2004年6月25日来源于广东,规格3~4厘米,数量1.5万尾,用5米×5米×2.5米网箱1口饲养,放养初期网目规格为0.8厘米,养殖试验过程中,根据鱼体大小调整网目规格,至11月29日试…  相似文献   

13.
石斑鱼属肉食性鱼类,以前投喂的饵料主要是鲜度较高的小杂鱼。随着其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饵料鱼的供应也日趋紧张,国家相关渔业管理条例规定要求逐步禁止在水产养殖上使用鲜杂鱼(冰鲜杂鱼),未来几年将严禁直接使用鲜杂鱼(冰鲜杂鱼),推广人工配合饲料喂养石斑鱼势在必行。当前,石斑鱼养殖业主要采用的饲(饵)料有:鲜杂鱼(冰鲜杂鱼)、硬颗粒沉料、软颗粒料。不同形状的饲料有不同的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三角洲地区有荒碱地几十万亩,淡水资源丰富,海淡水杂鱼充足,养殖乌鳢商品鱼成本低、效益高、前景广阔。为了加快乌鳢池塘人工养殖的发展,我们东营区海洋与渔业局承担了“黄河三角洲乌鳢池塘高产养  相似文献   

15.
4美国大口胭脂鱼成鱼养殖4.1池塘主养大口胭脂鱼主养有投饲主养和施肥主养两种 ,施肥主养又分为大草、化肥主养及大草、粪肥主养。主养大口胭脂鱼的池塘面积、水深、清整、消毒基本同本地鲤鱼养殖技术。4.1.1投饲主养鱼种一般在每年10月放养 ,放养的鱼种要求体质健康、无病无伤 ,每667 放养60g左右的大口胭脂鱼600~650尾 ,同时套养100g 左右的白鲢50尾、花鲢25尾、60g 左右的草鱼25尾。放养鱼种均用5~8mg/L的孔雀石绿浸洗20min。鱼种可以投喂菜饼、花生饼、棉籽饼等 ,或投喂配合饲料。投…  相似文献   

16.
1.套养“吃鱼的鱼”。在池塘中套养加州鲈、鳜鱼、乌鳢、月鳢等肉食性鱼类。既利用其食性清除了池塘中的野杂小鱼,又将小杂鱼转化成了高档鱼,同时也净化了水体,提高池塘生态效益。一般套养量以实现商品鱼15~20千克/亩,增加收入400元左右为宜。但要注意:投放鱼种时,肉食性鱼类的规格必须小于其它投放的主养鱼种规格,以确保主养鱼种的安全。2.混养“长脚的鱼”。在池塘中套养甲鱼、蛙类等。采取以利用池内野生小杂鱼为主,并辅以人工投饵的方式。如套养甲鱼,每亩池可产商品甲鱼10千克以上,增获经济价值7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一、主养鲢、鳙模式鲢鳙为主养鱼,鲤、鲫、草鱼、团头鲂为配养鱼。适用于淤泥较厚的池塘,比如精养鲤、草鱼2~3年之后的池塘,改变思路,主养滤食性的鲢、鳙。以发酵过的人畜粪便配合化肥肥水,大量繁殖天然饵料,不投喂配合饲料,少量投喂青饲料,草鱼、团头鲂的粪便可以做为肥料充分利用。该养殖模式投资少,风险低,效益好,易管理。具体放养模式见表1。表1亩产500千克混养模式二、主养草鱼、团头鲂模式适用于新挖或淤泥较少、注水方便的池塘。草鱼、鲂为主养鱼,鲢、鳙、鲤、鲫为配养鱼。以投青饲料为主,不施肥。该养殖模式投…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以投喂全价配合饲料主养草鱼已成为我市池塘养殖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养殖草鱼,成活率高,风险小,易被养殖户接受,现把该技术介绍如下:1 池塘条件1.1 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注排水方便,水质符合国家渔业生产标准。1.2 池塘以东西向长方形为好,面积8~10亩,水深1.8~2m,池埂要宽,不渗漏,周围有一定的草源。1.3 电力设备齐全,每10亩池塘配3千瓦增氧机1台,投饵机1台。  相似文献   

19.
乌鳢精养塘日常管理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立新 《水利渔业》2003,23(3):22-23
从水质管理、科学投饲、疾病防治3个方面阐述了乌鳢池塘精养中应注意的问题,“六定两勤”是科学投喂的关键,水质调控与疾病防治是养殖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0.
3种投喂模式对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和生化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4—10月在江苏常州金坛市指前镇芦家村省级高效设施渔业示范点6口面积0.667hm~2试验塘(编号1~6#)中,投放中华绒螯蟹和日本沼虾苗种,密度分别为2.25×10~4只/hm~2和150kg/hm~2,分别投喂配合饲料、冰鲜杂鱼和饲料与冰鲜杂鱼混合,每种投喂模式设两个重复,定期测定肝胰腺指数、性腺指数、出肉率、总可食率和体成分的生化组成。试验结果显示,在体质量接近的条件下,3种投喂模式对成蟹的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9月杂鱼组雌雄个体的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略低于配合饲料组和混合投喂组,而混合投喂组的性腺指数略高于其他两组。不同投喂模式对各组织中华绒螯蟹的干质量中生化组成影响较小,仅杂鱼组雌蟹肝胰腺中脂肪含量为71.44%,显著低于饲料组(86.94%)和混合组(87.67%)(P0.05)。不同投喂模式对各组中华绒螯蟹组织湿质量中生化组成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用投喂配合饲料替代杂鱼投喂成蟹,可以提高雌蟹肝胰腺中的脂肪含量,而对性腺发育和生化组成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