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降低浙贝母留地越夏种鳞茎损失,利用高山坡地,开展浙贝母留地越夏多模式效果比较差试验。结果表明,浙贝母留地越夏套种西瓜模式的种鳞茎病虫害损失率最低,经济效益最高。并提出了浙贝母留地越夏作物套种和覆盖应把握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尤金华 《浙江农业科学》2019,60(9):1549-1550
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创新农业种植结构,结合当地气候条件,以该地区主要旱粮作物大豆、玉米、番薯为材料,研究3种作物周年间作套种新模式。结果显示,春大豆-夏番薯-秋玉米、春玉米-夏番薯-秋大豆这2 种种植模式可以实现一年三熟,且具有产量稳定、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有望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南通地区的春玉米,历年来实行间套复种。东部沿海旱作地区,春玉米以间作夏大豆夹种赤豆为主,部分间作甘薯和秋大豆;西部高沙土和部分稻区,春玉米以复种后季稻为主,部分复种胡萝卜、大头菜和大白菜等晚秋作物。近几年来,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发展了一部分春玉米间作秋花生的种植方式。据启东县1985年对11个乡46家农户的典型调查,26.34亩秋花生,平均亩产102.8公斤,春玉米亩产436.7公斤,加上夏粮,全年粮食亩产达600公斤以上;1986年又调查了33家农户,11.3亩秋花生,平均亩产124.5公斤,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宽厢立体间套种植技术是玉米与其他矮秆作物进行立体间套种的种植模式。充分利用玉米秸秆高的优势,推广玉米间作套种模式,可以有效增加土地复种指数。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进行间套种,效益十分显著。选择株型紧凑、耐密、株高中等、抗逆性强的玉米高产品种。对于玉米与马铃薯间套种,宜选用中晚熟玉米品种、中早熟马铃薯品种;对玉米与红薯、马铃薯、大豆、花生和辣椒等作物间套种,宜选用中熟偏早玉米品种、中晚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抚宁县属于春粮和春花生一年一熟制产区。近年来该县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小麦、花生、大豆三茬套种模式,由一年一收变三种三收,亩产小麦270公斤,花生210公斤,大豆110公斤,亩产值从400多元提高到千元以上。增产原因:一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从春作物...  相似文献   

6.
对3种不同种植模式套种春玉米地进行了化学除草试验,结果表明,无胡/春玉米/秋大豆套种模式春玉米地除草以40%津乙伴侣可湿性粉剂和40%玉丰悬浮剂最好;马铃薯/春玉米/甘薯套种模式以40%玉丰悬浮剂最好;而马铃薯/春玉米/棉花套种模式则以50%乙草胺乳油和40%玉丰悬浮剂最好。  相似文献   

7.
套种是一种能充分利用光、热、肥、水等自然资源的种植方式,具有减少病虫害、实现农业高产高效等优点.本试验主要观测不同套种模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①桂单589套种夏大豆、②桂单589套种秋玉米、③正大619套种夏大豆、④正大619套种秋玉米;667m2产干籽分别为452.2、461.2、537.3、526.9kg,处理③正大619套种夏大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正>大沟麦套种,不但保证小麦面积,扩大秋粮、油料作物面积,而且还能有效提高套种作物玉米、花生、西瓜等作物的产量。现介绍大沟麦套种的几种主要方式如下。1大沟麦套花生种植规格大沟麦套种覆膜花生应体现以花生为主的原则,套种方式为90厘米一带,种2行小麦,2行覆膜春花生。应实行高低  相似文献   

9.
浙贝母主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地介绍了灰霉病、黑斑病、干腐病、软腐病等浙贝母主要病害的发生规律与危害特点,并提出了合理轮作套种、土壤消毒、种鳞茎处理、原地留地越夏及药剂防治等措施相互有机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0.
树型金银花中银一号套种栽培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型金银花中银一号与花生、大豆及甘蓝套种,采取金银花+花生+甘蓝、金银花+大豆+甘蓝2种模式,以不同幅宽种植套种作物。结果表明,江汉平原种植中银一号,行间套种花生,金银花与花生的间距为90 cm,可以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每公顷效益达100 416.70元;在金银花行间套种大豆不能显著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11.
闵会  吴健  胡江宁  叶剑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4,(34):12051-12052,12070
[目的]建立指纹图谱方法,区分与鉴别浙贝母、平贝母、川贝母药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结果]测定方法稳定可靠,3种贝母测定精密度、重复性RSD均小于5%,同时色谱峰均具有各自的特征性.[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浙贝母、平贝母、川贝母区分与判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江苏沿江地区大棚保护地夏季利用模式的效益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大棚"春提早黄瓜-晚秋莴笋"模式为对照,在该模式中分别插入种植鲜食玉米、鲜食大豆、丝瓜、丝瓜+小白菜等作物,进行大棚保护地夏季利用模式的经济效益研究和可利用性分析。结果表明:插入鲜食玉米、鲜食大豆、丝瓜、丝瓜+小白菜后,大棚保护地每667 m2产值分别增加1015、865、3780和5829元;新增纯收益率分别为8.11%、6.22%、33.57%和55.15%;边际成本报酬率分别为2.15、1.93、2.46和2.72。利用大棚棚架种植丝瓜和棚架种植丝瓜并套种小白菜,为两种显著增收型的夏季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丘陵红壤旱地伏秋干旱条件下,研究了稻草覆盖与施用保水剂对鲜食糯玉米生长及产量的效应。结果显示:稻草覆盖和施用保水剂可以提高土壤的含水率和肥力,并改善玉米的产量构成因子,从而提高产量。在5个处理中,以5000kg/hm2稻草覆盖+施用30 kg/hm2保水剂处理的保水、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红壤剖面 15、3 0、5 0、70cm处水势和作物株间气象要素及大气水势的测定 ,分析了大豆、花生、玉米、甘薯 4种作物水势时空分布特点 ,首次建立了南方红壤旱地SPAC水流模型  相似文献   

15.
经10余年种植业结构大调整,浙江省旱粮种植总面积大幅下降,但鲜食和菜用型旱粮面积稳中有升,并向区域化、规模化的平原稻区方向发展。针对冬、春季大量稻田抛荒的现状,旱粮生产迎来新的发展时期和机遇,特提出一些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不同覆盖物应用在花生上的抗旱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旱地花生进行了不同覆盖物的抗旱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地表覆盖可以提高花生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产量,不同处理的抗旱效果表现为:地膜覆盖>稻草覆盖>纸膜覆盖>不覆盖;稻草覆盖和纸膜覆盖可以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量;从抗旱效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以稻草覆盖处理旱地花生最佳。  相似文献   

17.
A field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leguminous crop cultivation on nitrousoxide (N2O) emissions from upland agricultural soils.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N2O emission sequences were tively. While in terms of seasonal emission, the sequence was that soybean > peanut crop > upland rice, being 0.77, 0.70 and 0.55 kg/ha respectively.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legume crop treatment emitted much more N2O than non-legume upland rice treatment and that N fertilized treatments emitted more than unand N fertilizer, therefore, were one of the important sources of N2O emissions from agricultural fields.  相似文献   

18.
老挝农业生产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概述了老挝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农业在该国的地位,指出老挝农业生产按地理位置可分为北部、中部和南部3个农业生态区,并介绍了老挝水稻、玉米、花生、木薯、甘蔗、大豆、咖啡、香蕉、西瓜等9种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概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江西红壤旱地大豆和花生合理的间作种植模式,为提高作物种植效益及缓解南方红壤旱地作物连作障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花生单作(CK1)、大豆单作(CK2)为对照,设2行花生//2行大豆(J1)、4行花生//2行大豆(J2)、8行花生//2行大豆(J3)3种间作种植模式,结合田间观测与室内分析,分析不同种植模式对作物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与花生单作相比,花生//大豆间作处理对花生生长的影响不明显,花生主要农艺性状指标、间作总面积产量、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大豆在间作模式中则处于优势地位,与其单作相比,花生//大豆间作处理可提高大豆的株高、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并显著提高间作总面积产量和大豆单位面积产量(P<0.05).综合考虑投入和产出情况,花生//大豆间作处理中以J1处理的经济效益最佳,纯收益达4223.07元/ha,产投比为1.31.[结论]花生//大豆间作种植模式下作物的总产量及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单作大豆,而与单作花生无明显差异,其中,以2行花生//2行大豆的间作模式经济效益最佳,可在江西红壤旱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There are three ecotypes of soybean cultivar in Hunan Province: spring soybean, summer soybean and autumn soybean. Spring soybean has become the leading cultivar used in soybean's commercial production in Hunan these 30-40 years along with the growing improvement of the double-cropping of rice in the province which has reduced the area of the summer and autumn soybean gradually. Soybean produced in the province is almost consumed as processed fo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