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氨甲苯酸在人医上已广泛应用,但在兽医临床上少见报道。作者近几年应用它治疗家犬消化道出血276例,治愈253例,效果理想。1 临床表现家犬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现象,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出血多见,家犬突然排出大量粘稠或水样血便,色红或暗红,气味腥臭难闻;有些家犬呕吐严重,呕吐物表现有暗红色或黑色,体温一般正常或稍高。慢性病例多数排出黑红色棕黑色血便,但气味不明显;呕吐物呈酱油样,少数病例呕吐物和粪便呈鲜红色;且伴发于其他疾病,如犬瘟热、犬细小病毒、食物中毒及机械性刺激等。2 用法与用量依据家犬品种、体…  相似文献   

2.
田耕 《养殖技术顾问》2014,(11):182-182
1伴有粪便夹血或血粪 羊链球菌病引起全身脏器泛在性出血,淋巴结肿大、出血,消化道出血导致粪中夹血。炭疽为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致病畜消化道、口、鼻、肛门出血,排出血样粪便,血凝固不良。  相似文献   

3.
猫科动物“瘫痪症”的诊治周恒锋(新乡市人民公园)朱凤先,李新生(新乡市畜牧兽医工作站)近年来,我们通过多次的临床病例和调查防问,不管是动物园、养殖场,还是家庭豢养的宠物,如虎、狮、豹、猫等猫科动物的瘫痪病例时有发生,现介绍如下:一、问诊及调查情况本病...  相似文献   

4.
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鸡等多种禽类的高度传染性急性传染病,常呈败血症经过。病鸡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下痢和神经紊乱,主要病变是全身浆、黏膜出血,消化道黏膜出血并坏死,本病在易感鸡群中发病率和致死率均很高。  相似文献   

5.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由杯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疾病,2月龄以上兔均易感,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巴氏杆菌病是一种多型性疾病,急性病例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慢性病例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因难以治愈而经济损失巨大。魏氏梭菌病是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以急性剧烈腹泻和迅速死亡为主要特征,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也较高。上述三种疾病是养兔业危害最为严重的疾病,  相似文献   

6.
鸭瘟是鸭和鹅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以血管破裂、组织出血、消化道黏膜丘疹样变、淋巴器官损伤和实质器官变性为特征。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严重威胁鸭、鹅饲养业的发展。2003年5月诊治了一起雏鹅鸭瘟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胃肠炎是指胃及肠组织发生重剧而急性的炎症。它既是一种独立疾病,也是某些传染病、侵袭病的症候群。幼龄猫科动物易发此病,病因各异,其中饲养管理不当是重要因素,如饲喂品质不良、污染、冷冻的饲料等。2006年10月份,东北虎林园发生因饲喂冷肉引发幼虎急性胃肠炎的病例,现将发病情况及诊治方法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猪发生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时,共同特点是皮肤、黏膜、浆膜出血,淤血,高热,并出现呼吸道、消化道与神经系统等全身症状。发病急、死亡快、病程短。常见的疫病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链球菌病、弓形虫病及附红细胞体病等。  相似文献   

9.
猪发生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时,共同特点是皮肤、黏膜、浆膜出血,淤血,高热,并出现呼吸道、消化道与神经系统等全身症状。发病急、死亡快、病程短。常见的疫病有猪瘟、猪丹毒、猪肺疫、链球菌病、弓形虫病及附红细胞体病等。  相似文献   

10.
兔魏氏梭菌病又称兔魏氏梭菌性肠炎.是由A型魏氏梭菌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一种以急性、剧烈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冻样腥臭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急、病程短,可通过消化道、皮肤和黏膜损伤等途径感染.是近几年家兔的多发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冬三季多发。各年龄兔均可发病,幼兔和青年兔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长毛兔感染此病发病率可达90%以上,而致死率最高可达100%,如不及时诊治,会造成大批死亡。该病对养兔业的危害极大,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东北虎等多种猫科动物隐孢子虫的感染状况,本试验采集216份东北虎等多种猫科动物粪样,离心水洗除去重铬酸钾后,应用Sheather’s蔗糖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进行检查。Sheather’s蔗糖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镜检结果显示,东北虎等多种猫科动物隐孢子虫的平均阳性率分别1.39%(3/216)和5.09%(11/216)。可见,目前园养东北虎等养猫科动物隐孢子虫感染率仍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温高湿的天气是犬瘟热的高发期.很容易使宠物犬出现咳嗽,发热,鼻镜干裂,眼睛有分泌物,甚至便血等症状。犬瘟热是一种急性、热性、病毒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犬科动物和猫科动物都可感染该病.但以未成年的犬和猫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特征变化是:全身黏膜发生急性卡他性炎症.体温呈双相升高。  相似文献   

13.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鸭和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血管破坏、组织出血、消化道黏膜丘疹病变和部分鸭头颈部肿大、流泪为特征,自然感染病例中,以产蛋母鸭发病和死亡严重,雏鸭较少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一般病程3~10天。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株与我国当今流行的高致病性毒株在致病性上的差异,对高致病性PRRSV自然感染病例和美洲株VR-2332人工感染猪进行比较病理学研究,探讨PRRSV高致病性毒株的致病特点及发病机制.结果显示,高致病性PRRSV会引起发病猪耳和四肢末端迅速发绀、皮肤点状出血、急性肺实变、全身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急性炎性脾肿、部分病例脾边缘出血性梗死灶、肾点状出血和胃肠黏膜出血等剖检病变,死亡病猪具有急性出血性败血症的剖检病变特征.全身性淋巴组织急性坏死、重度病毒性脑炎、实质器官变性坏死及肺继发感染为高致病性PRRSV自然感染病例的组织病变特征,这是导致病猪急性死亡和多继发感染的的主要原因.两病毒感染猪的肺和扁桃体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以及肺和脾电镜下病毒颗粒的分布、形态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5.
魏氏梭菌病是由A型魏氏梭菌所产生的外毒素引起的肠毒血症。以急性腹泻,排黑色水样或带血的胶冻样粪便,盲肠浆膜出血斑和胃黏膜出血、溃疡为主要特征,是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兔急性胃肠道疾病。除哺乳仔兔外,不同年龄、品种、性别的家兔对本病均易感。1~3月龄獭兔发病率高,主要经消化道和伤口传染,常年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新城疫是一种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典型的症状以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消化道粘膜广泛出血为特征。常引起发病鸡场全群覆灭,经济损失惨重。随着鸡新城疫疫苗的广泛应用,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病例已不多见,但不典型和亚临床的发病却经常发生,由于症状与病变不明显等特点,给本病的诊断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17.
链球菌(streptococcus)种类很多,分布广泛,水、尘埃、动物体表、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粘膜、乳汁等都有存在,有些是正常菌群,存在于健康的人和哺乳动物体内,有些是致病菌,会引起人和动物的各种化脓性疾病、肺炎、乳腺炎、败血症等。猪链球菌是猪的重要致病菌,病猪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败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关节炎、哺乳仔猪下痢和孕猪流产等。猪链球菌可以通过伤口、消化道等途径传染给人,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原。  相似文献   

18.
笔者于1974年11月13日首次见到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猫科动物华南虎发病死亡的病例。随之,又有东北虎、金钱豹相继发生此病。东北虎、金钱豹均系珍稀动物,如因误诊误治,延误抢救时机,就会导致动物死亡。为了交流经验,特此报导如下。病例1 华南虎,性别公。发病:生后161天。该虎是1974年11月从贵州购入,入园后,发育正常。抵园后45天,于12月28日早突然死亡。死亡前一天晚间,精神食欲未见异常。一、病理解剖心冠脂肪有数个散在小米粒大出血点。心内、外膜未见异常。胃粘膜脱落,并有弥漫性出血。胃内容红褐色,呈水样。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等肠粘膜脱  相似文献   

19.
1猪急性败血症为主的传染病猪急性败血症为主的传染病其共同特点是皮肤、黏膜、浆膜出血、淤血、高热,并出现呼吸道、消化道与神经系统等全身症状。发病急、死亡快、病程短。常见疫病有猪瘟、口蹄疫、猪丹毒、猪肺疫、链球菌病、弓形虫病、附红细胞体病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医学报》2016,(2):362-368
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是引起猫科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的病原,严重危害猫科动物的健康。本文从FCV的主要蛋白及其功能、病毒的复制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病毒受体、病毒致细胞凋亡作用等方面综述了FCV分子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FC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遗传与变异规律、新型疫苗的研发及抗病毒药物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