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雏蛋比是指出雏时雏鸡平均体重占入孵蛋平均重的百分比,它是检查孵化条件和出雏时间是否正确的便捷方法。正常情况下雏蛋比的理想值是67%~68%,这样的雏鸡精神状态活跃,运到鸡场后开食、饮水正常,生长发育良好,容易取得优异的生产性能;雏蛋比过低,雏鸡容易脱水;雏蛋比过高,雏鸡往往脐带愈合不好、卵黄吸收不良,这样的雏鸡运到鸡场后食欲差,前期死淘多。孵化生产中影响雏蛋比高低的因素较多,本文将重点阐述种蛋管理、温度、湿度和出雏时间等几个主要因素对雏蛋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雏鸡出壳后的48h或72h内可以靠吸收卵黄获取营养,但出壳后不久就有采食行为。为了保证雏鸡正常的生长发育,应在充分饮水2~3h后开食。只有选择良好的开食料并掌握好开食的正确方法,才能保证开食成功。  相似文献   

3.
商品蛋鸡的育雏期是指出壳后的1~42日龄。刚出壳的雏鸡消化机能不健全,所需营养物质主要靠供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高蛋白质饲料,及雏鸡本身腹中未吸收卵黄囊供给营养物质。雏鸡卵黄囊吸收的快慢,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温度,温度在33-34℃(有利于吸收);二是饮水,充足的饮水能增加卵黄囊里营养物质的转化和代谢。  相似文献   

4.
选出新出壳的爱拔益加商品肉雏鸡200只,分成A、B两组,A组试验鸡出壳后即开始进食、饮水;B组试验鸡出壳后自由饮水,禁食48h后再饲喂。按肉用仔鸡常规饲养管理方法进行管理。测试尽早供给营养对初生肉仔鸡0~7日龄体重及卵黄囊重的影响,并分析讨论。结果:B组禁食期雏鸡体重失重,B组体重低于A组,且两组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而A组卵黄囊重高于B组,且两组卵黄囊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育雏温度与开食时间对雏鸡卵黄吸收与增重的影响,选用同一来源,正常孵化,同时出壳的健康白色来航初生雏540只,随机分为9组,试验期为5周。采用二因子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开食时间因子为雏出生后12、24、48小时三个水平;育雏初始温度因子为29、32、35℃三个水平;开食前随机剖解雏鸡10只,测其初生卵黄重(6.05±1.52克),由笫三日龄开始,每隔12天为一期,各组屠宰4只  相似文献   

6.
雏鸡从拣出到出场,正常情况下要经过24~36小时。但因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时经过48小时或96小时仍不能把雏鸡送至饲养场开水开食,被暂时放在雏鸡存放室里。这个阶段的管理看似不太重要,其实不然。因为雏鸡刚刚经过出壳阶段,耗费了大量体力,纤弱的雏体尚未恢复元气,需要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才能恢复。此时雏鸡对外界各种刺激抵抗力很差,加上存放室与出雏器环境的差异,给雏鸡带来诸多不利。如稍有刺激,初生雏就会遭受伤害,新陈代谢受阻,生长停滞,诱发病症。在以后的饲养过程中,由此阶段管理不慎而引发的疾病颇多。因此,这个阶段的管理直接影响鸡以后的生长发育、成活率。  相似文献   

7.
小鸡从出壳到开产称为雏鸡,其中45日龄以内者称为幼雏,45~90日龄为中推,90日龄到开产称大雏。育维的好坏直接影响鸡的成活率,生长发育和将来的生产性能,这是养鸡的关键。不少人只着重幼雏阶段和产蛋期的管理,往往忽视中雏和大雏的饲养管理,结果造成发育不良,开产晚、产蛋少、蛋重量低。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雏鸡管理。1.雏鸡选择:要挑选品种好、发育健壮的雏鸡进行养育。选择的标准是:出壳适时,绒毛蓬松清洁,站立稳当,活泼爱动,腹部大小适中,体重正常。2雏鸡防疫雏鸡逮回后,应用链霉素溶液满鼻,以防止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8.
惠恩举 《猪业科学》2001,18(3):68-69
狮头鹅是国内外最大的肉用型鹅种之一。原产于我国广西和广东的东饶县溪楼村。体躯硕大,头深广,额和脸侧有较大的肉瘤,从头的正面观之如雄狮状,故称“狮头鹅”。该鹅耐粗饲,食量大,生长快,出壳70日龄平均体重5~7 kg。开产日龄210~240 d,年产蛋25~35枚,蛋重200 g左右。现将饲养技术介绍如下: 1 雏鹅的选择 出壳健壮雏鹅的卵黄和脐带吸收好,毛干后能站稳,活泼,眼大有神,反应敏感,叫声有力,毛色光亮,用手握住颈部向上提时,双脚迅速收缩,对腹部较大、血脐、瞎眼等弱雏都要淘汰。  相似文献   

9.
刚出壳的小鸭 ,饲养管理不好 ,病、死率很高 ,本人认为要养好小鸭必须在管理中抓好以下 10个关键。1 及时开食 雏鸭出壳 12 h内 ,绒毛未干 ,身体软弱 ,活动能力差 ,腹腔还剩有胚胎期未吸收完的蛋黄 ,可以维持其生命。 12 h后 ,绒毛已干 ,活泼好动 ,常“嘎嘎”乱叫 ,应在 12~ 2 4 h开食为好。2 先饮水后开食 先饮水可补充鸭出壳时体内所耗去的水分 ,促进肠道蠕动 ,排除胎粪 ,促进新陈代谢 ,加速吸收体内剩余的蛋黄 ,初次饮水 ,在水中加入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 ,还可以起到肠道消毒作用。3 喂全价粉料 雏鸭生长发育快 ,一个月的体重 ,就…  相似文献   

10.
1雏鸡初饮最好在雏鸡出壳后24小时左右,水温应该是18℃以上,饮水中添加5%葡萄糖、电解多维,连饮3天。添加葡萄糖和电解多维可以缓解运输应激,防止雏鸡脱水,促进卵黄的吸收。第二天,在饮水中加入雏鸡开口药,连用3~5天,用于净化鸡白痢。在初饮后的2~3小时,就要给雏鸡开食。开食过晚会消耗  相似文献   

11.
(二) 雏火鸡的饲养 1.雏火鸡的消化生理特点:初出壳的火鸡身体软弱,不喜欢活动,体内卵黄吸收慢,约需一周左右才能吸收完。因此开食时间没有雏鸡早,出壳后最初几天采食也很少,消化能力比其它雏禽要差,如果饲料调制不适合,会引起消化紊乱而死亡。 2.雏火鸡的特殊饲料:雏火鸡所需饲料与其它雏禽不同,故称为特殊饲料,即喜食葱类、大蒜、韭菜等有辛辣味的饲料。如缺乏这类饲料,育雏必遭失败,因为这类饲料有雏火鸡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尤其是钛。  相似文献   

12.
为充分体现快慢羽性状对生长的作用,消除品种或品系不同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本试验以1日龄罗曼蛋鸡商品代快羽母雏和慢羽母雏作为试验动物,进行同一配套系鸡种商品代母雏鸡中快慢羽性状对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显示:罗曼蛋鸡商品代的快羽母雏鸡要比慢羽母雏鸡生长快,饲养至42日龄时,快羽母雏体重极显著高于慢羽母雏(P<0.01)。  相似文献   

13.
1饮水初生雏鸭第一次饮水称为开水,一般雏鸭出壳后24~26小时,开食前进行。由于雏鸭出壳的过程较长,且出雏器内的温度较高,体内的水分散发较多,因此必须及时补充水分,以免脱水。雏鸭一边饮水,一边嬉戏,雏鸭受到水的刺激后,生理上处于兴奋状态,促进新陈代谢和卵黄吸收,促使胎粪排泄,有利于开食和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4.
1 强弱雏的鉴定方法 对于强弱雏的鉴定,一般在鹅雏出壳后24小时进行。 强雏:表现精神良好,活泼爱动,反应灵敏,眼大有神,脚结实,羽毛整齐,有光泽;腹部宽阔平坦,大小适中,卵黄吸收良好,脐部无血痕迹,愈合良好;体重均匀,叫声宏亮,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15.
雏鸡从拣出到出场,正常情况下要经过24~36小时。但因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时经过48小时或96小时仍不能把雏鸡送至饲养场开水开食,被暂时放在雏鸡存放室里。这个阶段的管理看似不太重要,其实不然。因为雏鸡刚刚经过出壳阶段,耗费了大量体力,纤弱的雏体尚未恢复元气,需要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才能恢复。此时雏鸡对外界各种刺激抵抗力很差,加上存放室与出雏器环境的差异,给雏鸡带来诸多不利。如稍有刺激,初生雏就会遭受伤害,新陈代谢受阻,生长停滞,诱发病症。在以后的饲养过程中,由此阶段管理不慎而引发的疾病颇多。因此,这个阶段的管理直接  相似文献   

16.
兰溪市农村有些养鸡专业户效益不高,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要提高农村肉用鸡的经济效益,必须掌握以下几点:1 严格把好进雏关 雏鸡的质量可从两个方面来把握。一是出壳时间,一般孵化正常时,出壳较早的雏鸡生活力强,出壳迟的则较差。二是挑选好健雏,健雏体质结实,反应敏捷,精神活泼,绒毛丰满、整洁,腹内蛋黄吸收良好,泄殖腔附近羽毛干净。2 饲喂优质饲料 饲料成本约占整个养鸡成本的70%,所以在养鸡过程中要精打细算,既要满足鸡的生长需要,又不造成浪费。雏鸡开食后2~3天内可喂碎米或玉米粉,1周龄后…  相似文献   

17.
正肉雏鸡的质量与其开食时间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在提前开食的基础上加之在环境方面做好防护措施保证肉雏鸡有好的生长环境,将非常有利于肉雏鸡在出雏一周内的体重提升。尽早给雏鸡开食雏鸡出壳后,尽早给雏鸡开食有利于刺激雏鸡消化道发育和培育雏鸡产生好的食欲。2009年,美国科宝公司的肉鸡饲养专家针对相同来源的孵化后7h的雏鸡进行开食时间的实  相似文献   

18.
早春养雏鸡,要提高其成活率,促进生长发育,饲养管理就显得十分关键和重要。但此期弱雏消化能力低,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只要通过精心护理,采取扶壮措施,弱雏一般都可成活,其措施如下:1.分群饲养,合理饲喂弱雏鸡常表现为:精神不振,反应迟钝,缩头闭眼,站立不稳,绒毛无光,腹部膨大、突出、松驰,卵黄吸收不良,脐部有血痕,体重大小不均等。因此在开食前,必须与壮雏隔离分群,单独饲养,以免弱雏造成采食、饮水及活动受到限制,甚至被壮雏挤压踩踏而死亡。由于弱雏消化器官未健全,加之卵黄吸收不  相似文献   

19.
雏鸡体弱多由于胚胎发育不全,出壳晚,消化器官发育尚未健全,或卵黄吸收不完全等原因造成。因此,其饲养护理应注意如下几点: 1 合理饲喂 对弱雏采取“少喂勤添,不饥不胀”的饲喂方式。第1次开食喂量要少,只要会吃食就行。对个别不会吃食的弱雏,应进行人工饲喂。每天喂7~8次,逐渐减为3~5次,直到自食为止。  相似文献   

20.
幼龄鸡卵黄囊中^3H—VA的吸收代谢及其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出壳后12时龄的AA肉雏145只,采用放射性同位素^H示踪方法,分别进行了饲养试验,屠补试验和代射试验研究表明,在全价日粮和无VA纯日粮条件下,雏鸡卵黄囊中的内源性3^H-VA在体内发挥持续时间分别为21天和14天。卵黄囊(内源)3^H-VA在鸡肠道中的吸收代谢,与饲料(外源)中营养物质相比,有着独自的特点。卵黄囊中内源3^H-VA在雏鸡肠料中外源VA之间存在有动态交换关系,内源3^H-VA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