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委员呼吁加快转基因玉米产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畜牧兽医》2012,33(3):71-71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黄大畴呼吁,加快国内转基因玉米自主开发,并早日实现产业化。由于对转基因食品是否隐藏长期危害性难以确认,中国官方始终未允许其商业生产。但黄大叻认为,种植转基因农产品已经成为国际趋势,目前美国、欧盟部分国家都开始食用转基因农产品,只要严格监管、追踪后续风险,转基因农产品并不值得“闻之色变”。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颁布“禁塑令”及石油价格飞涨的今天,可完全降解、来源于非石油基的“玉米塑料”作为聚乳酸的代名词,已被人们所熟悉。为了避免对粮食的消耗,今天聚乳酸的生产原料已从食用玉米向转基因玉米、玉米芯、玉米秆、纤维方向发展。然而,由于脆性和价格问题,这种玉米塑料制品与人们的生活尚有较大距离。  相似文献   

3.
《猪业科学》2013,(7):16
据美国福克斯新闻报道,《有机系统》杂志6月刊报告,美国和澳大利亚科学家的研究表示,食用转基因作物的生猪出现严重胃炎的比例远远超过食用传统饲料的生猪。此项研究共持续22.7周,对美国一个商业养猪场的168头刚断奶的生猪进行了分析。这些生猪被分为2组,一组84头,使用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喂养,另一组也是84头,使用非转基因大豆和玉米喂养。  相似文献   

4.
奥地利政府于2008年11月11日发布最新科学研究,首次证实转基因玉米会导致小白鼠繁殖能力下降。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警示: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需加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同时呼吁立即停止任何转基因粮食作物的商业化审批和种植。此项研究由奥地利健康部和农业与环境部共同发起并资助,维也纳大学兽医学教  相似文献   

5.
陈静 《草业科学》2005,22(7):117-117
美国食品生产商(Monsanto)对老鼠进行研究,发现被喂饲基因改造玉米的老鼠,内脏出现异常情况,不但肾脏较细小,而且血成分亦出现变化。医学专家称研究结果令人非常忧虑,担心人类进食基因改造食物亦会影响健康。  相似文献   

6.
《江西饲料》2009,(1):49-49
在国家颁布“禁塑令”及石油价格飞涨的今天,可完全降解、来源于非石油基的“玉米塑料”作为聚乳酸的代名词,已被人们所熟悉。为了避免对粮食的消耗,今天聚乳酸的生产原料已从食用玉米向转基因玉米、玉米芯、玉米秆、纤维方向发展。然而,由于脆性和价格问题,这种玉米塑料制品与人们的生活尚有较大距离。  相似文献   

7.
《中国猪业》2013,(8):70-70
【本刊辑】据国际金融报报道。2013年8月6日,阿根廷农业部对外表示,中国已批准进口6万吨阿根廷转基因玉米。这批玉米已经发货.将用于喂养猪和鸡的饲料。中国进口玉米实行配额制。每年720万吨,这个数量仅占中国每年玉米消费量的3%.所以此次进口大量阿根廷的转基因玉米,对于国产玉米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中国禽业导刊》2002,19(3):40-40
玉米市场分析入世之初,玉米市场存在很多变数。首先,我国入世就要降低关税,国家必须安排一定配额的玉米进口,玉米进口配额内关税有四档,即:0%、1%、9%、35%。低关税会刺激玉米进口。入世后第一个年度,国家以1%低进口关税安排450万吨的配额。另一方面,国家出台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又将一定程度上限制进口,使进口成本提高。《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美国的转基因玉米的进口,但贸易商会转向阿根廷、巴西等南美国家进口非转基因的玉米。以往我国在国际玉米贸易中一直是净出口…  相似文献   

9.
转基因植酸酶玉米主要营养成分及其猪消化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采用国标法对转基因玉米中概略养分、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然后,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18头杜×长×大三元杂交公猪按体重和窝别随机分成2组,分别饲喂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和非转基因玉米组成的饲粮,测定概略养分和能量的消化率。结果表明,转基因植酸酶玉米的植酸酶活性(7134 FTU/kg干物质)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玉米植酸酶活性(126 FTU/kg干物质);转基因植酸酶玉米中非植酸磷含量比非转基因玉米高1倍,其他营养成分含量与非转基因玉米基本相近。两种玉米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而其他营养物质消化率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均显著高于非转基因玉米(P<0.05)。因此,在猪饲粮配制中,如果用转基因植酸酶玉米替代非转基因玉米,将提高饲粮消化能值和非植酸磷含量,从而减少无机磷源的添加量。  相似文献   

10.
一家具影响力的咨询机构表示,因检测发现未经许可的转基因品种,中国自2013年11月中旬以来已经退运超过60万吨美国玉米,2013年这类退运量总计约占进口量的30%。全球第二大玉米消费国-中国对玉米的退运量增加,将进一步压低全球玉米价格。美国已经敦促中国尽快批准MIR162转基因玉米,该品种由先正达(Syngenta)公司研发。  相似文献   

11.
刘欣  钟舟  朱莺 《饲料研究》2013,(1):85-86
近年来,转基因农作物及其副产品以其独有的优势在世界粮食和饲料资源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目前世界上转基因作物的种类主要有玉米、大豆、棉花和油菜,约占全部转基因作物的86%。国外对转基因作物对饲料安全影响的研究有很多,主要是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和营养性的评估,重点关注其安全性。在转基因作物食用安全问题上,目  相似文献   

12.
武书庚 《饲料广角》2002,(20):41-41
世界上最大的玉米进口国之一的日本,开始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严格管理,计划禁止进口和销售未经批准的饲料级转基因作物。为了确保食品的安全,日本农业部于明年4月份,将对转基因作物强制性地进行安全评估。  相似文献   

13.
1 玉米青贮机械化技术 玉米秸秆青贮机械化技术,就是将腊熟期玉米通过青贮机械,在完成摘穗后(或不摘穗保留全株)进行秸秆切碎加工,然后将切碎的秸秆即刻入窖,通过盐化或氨化处理后进行密封发酵,保持玉米秸秆长期青绿多汁,带有酒糟香味.牲畜食用青贮玉米秸秆比食用晒干的秸秆消化率增加20%左右,并可节省粗饲料20%.  相似文献   

14.
欧盟委员会日前决定,批准转基因玉米MON863进入欧盟动物食品市场。这是欧盟进行严格科学论证并批准投放市场的第二种转基因农产品。MON863是美国孟山(MONSANTO)公司研究开发的具有抗叶甲虫性能的转基因玉米。为安全起见,欧盟委员会尚未批准该产品进入欧盟人类食品市场,也未批准在欧盟境内进行种植。此外.欧盟委员会要求该产品在欧盟动物食品市场销售中必须注明该产品含有转基因成分.并标明来源、产地等必要信息。  相似文献   

15.
《吉林畜牧兽医》2010,(9):56-56
<正>近日,媒体报道中粮集团首次进口6.1万t转基因玉米,舆论哗然。国家发改委出面回应称,目前中国允许进口11种转基因玉米,且只允许用于饲料加工。中粮大量进口转基因玉米,中粮集团进口6.1万t美国玉米到达深圳蛇口  相似文献   

16.
2003年9月至2004年5月,浦城县莲塘九秋养猪场的繁殖母猪因食用了霉菌污染的玉米饲料,先后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临床上表现母猪阴门长期红肿、发情紊乱无规律、屡配不孕、流产、死胎等一系列生殖系统紊乱综合征,给养猪户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甘露聚糖酶转基因玉米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480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4个组安排如下:组Ⅰ为非转基因玉米的对照组,不添加甘露聚糖酶;组Ⅱ为非转基因玉米添加低剂量微生物来源甘露聚糖酶组,甘露聚糖酶活力500 U/kg;组Ⅲ为低剂量甘露聚糖酶转基因玉米组,甘露聚糖酶活力500 U/kg;组Ⅳ为高剂量甘露聚糖酶转基因玉米组,甘露聚糖酶活力5 000 U/kg。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组Ⅲ和Ⅳ42日龄肉鸡平均日增重有显著提高(P0.05),组Ⅳ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组Ⅳ42日龄肉鸡屠宰率和全净膛率显著高于组Ⅱ和对照组(P0.05)。组Ⅱ、Ⅲ和Ⅳ21和42日龄肉鸡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与对照组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甘露聚糖酶转基因玉米能提高受试肉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但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饲料工业》2004,25(6):40-40
我国科学家经过近7年的研究,近日成功培育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营养转基因玉米。科学家将马铃薯花粉上的一个基因转入玉米,结果使玉米的赖氨酸和蛋白质含量比常规玉米分别提高了30%和90%。这是国际上首次采用基因工程手段育成的转基因优质玉米自交系。据中国农业大学朱登云博士介绍,这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重要项目,近日他们完成了转基因玉米种子在环境释放后的安全试验,不久这一成果可以应用到生产中。据了解,美国科学家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希望通过常规育种方法来提高玉米种子的赖氨酸含量,但是至今没有获得成功。玉米是高产…  相似文献   

19.
近日.法国玉米种植者协会(AGPM)宣布要种植美国孟山都集团(MONSANTO)的转基因玉米MON810.这是目前唯一可以在欧盟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但随后法国政府作出回应.声称法国领土上不能种植转基因玉米,并将推出新政令,争取在春耕“播种前”使国民议会通过“禁种转基因作物”的法律草案。  相似文献   

20.
科技     
《饲料广角》2006,(9):3-4
“体细胞克隆牛和转基因克隆牛技术研究”通过鉴定,我国玉米转化技术获得新突破,带抗疯牛病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降生,俄罗斯拟研制首种可掺在饲料中的抗禽流感疫苗。[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