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河蟹幼体口器附肢的形态,结果可知,大颚在第Ⅰ期溞状幼体和第Ⅱ期溞状幼体阶段,切齿部和臼齿部齿突钝圆,不适合咀嚼及撕裂食物,从第Ⅲ期溞状幼体起,切齿部尖锐,臼齿部平坦,适于咀嚼及撕裂食物。大颚须在第Ⅴ期溞状幼体阶段出现,至大眼幼体阶段可分为3节,末节具分支刚毛。第1小颚单肢型,外肢消失,原肢2节,由底节和基节组成,内肢亦由2节组成。第2小颚双肢型,原肢2节,各分基、末2叶,内肢形成小颚须,外肢称为颚舟叶。第1颚足和第2颚足均为双肢型,在第Ⅰ期至第Ⅴ期溞状幼体阶段形态基本一致,大眼幼体阶段,第2颚足上肢叶状,具刚毛,外肢3节,末端具羽状刚毛,内肢4节,末二节掌状,具刚毛。第三颚足双肢型,在大眼幼体阶段发育完全,上肢叶状,具十数根细长的刚毛,外肢2节,末端具羽状刚毛,内肢5节,前二节内缘及末三节刚毛发达。  相似文献   

2.
1桑树芽瘿蚊吸食桑芽顶芯的害虫之一,双翅目,瘿蚊科。学名为Diplosis moricola Matsumura,别名桑瘿蝇。成虫形态似蚊,淡黄色,体长1.5~2.0 mm,雌比雄稍肥大。触角链珠状,14节,雌虫鞭节为圆筒形,各节具放射状刚毛两圈;雄虫鞭节分为两小结,呈哑铃状,各小结上分别具放射状刚毛和环  相似文献   

3.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褐三刺角蝉Tricentrus brunneus Funkhouser 和黑圆角蝉Gargara genistae(Fabricius)雌、雄成虫触角的形态及感受器的类型和分布情况进行观察,以期进一步明确角蝉触角的形态结构,为角蝉科昆虫触角感器的系统研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两种角蝉触角形态相似,均为刚毛状触角,包括柄节、梗节及鞭节3部分,触角表面存在不同的表皮突起,梗节中部一周均着生有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鞭节的前10个亚节部分侧面上仅着生锥形感器。两种角蝉的触角形态与感器类型在雌、雄成虫间基本不存在差异,两种角蝉之间在感器种类和分布方面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茶毛虫黑卵蜂触角感觉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对茶毛虫黑卵蜂触角上的感觉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茶毛虫黑卵蜂触角上存在着4种感觉器。其中,刚毛型感器又分为两类,即毛形感器(ST)和刺形感器(SC);毛状弯曲形感器(STC)呈角状,雄蜂触角上数量较多,而雌蜂触角上数量少,且仅分布于触角背面;锥形感器(SB)为雌蜂触角所特有,分布于触角A7 ̄A10的腹面;多孔沟状感器(MPG)着生于深而狭窄的窝中,仅分布于雌蜂触角的A4和A6 ̄  相似文献   

5.
野蚕黑卵蜂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扫描电镜观察表明:野蚕黑卵蜂Telenomuw theophilae Wuet Chen触角上存在着9种感觉器。其中锥形感器,毛形感器I型,具沟端弯感器,多侧孔感器,栓锥感器和钟形感雌雄均有,仅数量和分布存在差异;毛形感器Ⅱ型和端孔坛形感器只在雌蜂触角上存在,而端突柱形成感器则为雄蜂所特有。感器种类,数量和分布在性别间的差异,为研究该蜂寻找生境和寄生行为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浙江省仙居国家公园狭摇蚊属新记录种,即赛特狭摇蚊[Stenochironomus satorui(TokunagaKuroda)],并附主要特征图。赛特狭摇蚊区别于本属其他种的主要特征有:翅中部具色斑带;第IX背板后缘具14~15根长刚毛,中部具20~22根刚毛,肛尖细长,两端平行,端部尖状;上附器短小,指状,具4~5根长刚毛;下附器条状,端部具3根刚毛,中部具1根刚毛。  相似文献   

7.
口虾蛄幼体的早期形态发育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大连沿海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在人工培育条件下幼体的发育过程及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3—26℃、盐度为36的条件下,口虾蛄从Z1期假蚤状幼体开始,历时33d出现第1期仔虾;大连沿海口虾蛄Z1期假蚤状幼体第2触角羽状刚毛数、Z4期假蚤状幼体第2触角羽状刚毛数及尾节侧小齿、中间小齿、亚中间小齿数及头胸甲长与日本口虾蛄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8.
首次记述了中国毛翅目特有种莫氏斑胸鳞石蛾(Paraphlegopteryx morsel Yang&Weaver)和长叉瘤石蛾(Goera ramose Yang&Armitage)幼虫的形态特征和筑巢、化蛹等生物学特性。莫氏斑胸鳞石蛾幼虫主要鉴别特征为头黄褐色,刚毛3特别细长,前胸背板前半部为黑褐色,后半部黄白色,老熟幼虫巢长16.0mm,宽约7.0mm。长叉瘤石蛾幼虫的主要鉴别特征为中胸背板两侧骨片各分为主骨片和侧骨片。主骨片sal刚毛1根,后缘区sa2刚毛3根,sa3位于侧骨片,具刚毛2根;腹节Ⅰ有1背突;老熟幼虫巢长9.3~12.5mm。  相似文献   

9.
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虫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松纵坑切梢小蠹转干、转梢期雌、雄成虫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了解触角的表面结构、形态特征,初步确定了触角上的5种感器类型、数量及分布特点,其中芽形、锯齿形感器是两种新发现的感器种类.  相似文献   

10.
松纵坑切梢小蠹成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松纵坑切梢小蠹转干、转梢期雌、雄成虫触角的4扫描电镜观察,了解触角的表面结构、形态特征,初小初步确定了触角上5种感顺类型、数量及分布特点,其中芽形、锯齿形感器是两种新发现的感器种类。  相似文献   

1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吉林省长白山区管蚜蝇属(Eristalis)5种主要访花食蚜蝇触角感受器的类型、数量和分布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在柄节上,5种食蚜蝇均着生有毛型感受器Ⅰ和大量微毛,毛型感受器Ⅰ呈稍弯曲的一列分布于端部的一侧,且背面的数量多于腹面.在梗节上,5种食蚜蝇均着生有毛型感受器Ⅱ和徽毛,毛型感受器Ⅱ的分布在种间和性别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在腹面集中分布于梗节的中部,在背面集中分布于梗节的端部.毛型感受器Ⅱ的数量在雌雄间没有显著差异,但在种间存在差异.在鞭节上,5种食蚜蝇均密被微毛,没有其他感受器.  相似文献   

12.
描述了发现于浙江省奉化市的兰科Orchidaceae石豆兰属Bulbophyllum植物1新种——宁波石豆兰B. ningboense。该种与城口卷瓣兰B. chrondriophorum相近, 区别在于:该种假鳞茎在根状茎上紧靠或分离着生; 叶较短, 长仅为12.0~15.0 mm; 花葶远长于叶片, 花葶中部以下有1个关节, 关节上生有1枚舟状膜质鞘; 2枚侧萼片较短, 长为8.0~9.0 mm, 中萼片卵状披针形, 具3脉, 中萼片与花瓣边缘均无毛; 花瓣长约为2.0 mm。  相似文献   

13.
跗线螨属一新种(螨目 跗线螨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描述跗线螨属一新种,新种Tarsonemus kropf与T.schlechtendali Suski1966很相似,但其Ta毛生于表皮内突Ⅰ上或紧靠其下;3b毛生于表皮内突Ⅳ的下端;背面e毛长于f毛;前中表皮内突与表皮内突Ⅱ相接。模式标本分别存放于甘肃农业大学植保系和德国联邦农林生物研究中心葡萄保护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暗黑鳃金龟成虫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暗黑鳃金龟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及其分布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暗黑鳃金龟成虫的触角由1节柄节、1节梗节和7节鞭节组成,其中,鞭节的端3节特化形成鳃片.共发现5种类型的感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板形感器、腔锥感器和耳形感器,每种感器均包括2个亚类.感器主要分布于鞭节的鳃状部,其中,毛形感器仅分布在触角的外表面,其他类型的感器则分布在鳃片的内侧面.雌、雄成虫触角上的感器类型一致,但数量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烟粉虱在园林植物上为害及其形态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烟粉虱在13种园林植物和1种蔬菜上被发现。烟粉虱的形态变异与寄主叶片的结构相关。在有毛的叶片上,若虫和蛹通常体型较小,虫体背面具有大刚毛,边缘凹陷,有时深凹。在无毛的叶片上,体型较大,虫体背面具有微小刚毛,很少有大刚毛,其边缘光滑。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小贯小绿叶蝉[Empoasca(Matsumurasca)onukii Matsuda]成虫触角及刺体的结构,采用电镜扫描技术观察为害河南信阳茶树的重要害虫-小贯小绿叶蝉成虫触角感器及网粒体的超微形态。结果表明:小贯小绿叶蝉成虫触角柄节未见感器分布,梗节上有2~3根毛形感器和1~2根锥形感器;鞭节分为7个亚节,在第1、2、4亚节上分别有1个锥形感器,第3亚节上有1个毛形感器,小贯小绿叶蝉成虫触角感器类型及数量在雌雄个体间无明显差异。雌、雄性成虫触角表面都有网粒体存在,均为小球形网粒体。  相似文献   

17.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枣实蝇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数量以及雌雄间的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枣实蝇触角上共有5种感器类型:鬃形感器、毛形感器、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和棒状感器。触角各节的感器类型和分布差异较大,以毛形感器分布数量最多,在触角各节均有分布,成簇着生于触角上,主要位于触角鞭节上;鬃形感器常成簇分布于柄节和梗节基部,而下颚须上松散分布,是所有感器当中最长的;锥形感器仅簇生于鞭节上,有大小锥两类;腔锥形感器是一类具孔感觉锥,位于表皮凹陷中的感受器,形状似圆锥,多分布于鞭节,是所有感器中最小的;棒状感器形态似棒球仅生于鞭节基部,长度似微毛。雌虫和雄虫的感器类型,分布和数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Casey TM  Hegel JR 《Science (New York, N.Y.)》1981,214(4525):1131-1133
Gypsy moth caterpillars have long, soft setae distributed along the lateral portions of the body, but only short, stiff setae on the dorsal surface. Setae act as selective insulation for caterpillars by reducing the rates of convective heat exchange without affecting the rates of radiative heat exchange. Changes in posture abolish the effects of the setae by maximizing convection and minimizing radiant heat uptake.  相似文献   

19.
异色瓢虫暗黄变种成虫触角感器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对异色瓢虫暗黄变种雌、雄成虫触角形态和感器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异色瓢虫暗黄变种成虫触角为棒状,共11节,即柄节、梗节和鞭节的9个亚节。触角感器为毛状感器与锥状感器,毛状感器分为长毛状感器、短毛状感器两种类型。雌雄个体间触角感器的类型、分布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RNA干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RNAi的特征、可能机制、存在问题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RNAi是一种强有力的基因功能研究工具,具有重要的生物功能,能防御病毒侵染、维持转座子的稳定等。dsRNA介导的基因沉默现象已经广泛存在各种生物中,尤其在哺乳动物中,RNAi的存在为治疗人类疾病提供了有利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