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阳县阳阿乡党委、政府为强化林木管护工作,从七个方面提高护林员的待遇,调动了护林员的积极性。1.护林员工资由乡政府统筹,乡林站代发,按月兑现;2.给护林员发工作证;3.护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和完善,许多地方对森林保护方面也相应建立了护林责任制。我们在福建省的建瓯、光泽、崇安等县进行了调查,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一、大队或专业队统一管理,配备护林员专职管护,实行定山场面积,定职责范围、定报酬、定奖惩等办法,由护林员承包管护,此法大都用于大片山林。护林员管护面积根据森林类型、山场远近、居民点分布等不同情况而定。管护面积一般在1000至5000亩左右。管护方式有流动巡护,驻点管护等,职责是负责宣传发动群众执行保护山林的方针政策和具体规定。每天巡护山林,  相似文献   

3.
对缺少可以任职的管护人员,林权人自己管护不能满足当前需要,护林员在基层林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森林安全新形势对管护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护林员劳务补助与其承担的管护任务显著不相适应,护林员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等河南省集体所有国家级公益林管护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藉此,提出明确、统一管护制度,扩大各直辖市、县、区的自主权,积极推行管护现代化,提高护林员补助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左旗国家级公益林面积264.82万亩,护林员总人数为353人。护林员工作呈现人员较多、地点分散、管护范围广、监管难度大等情况。为了提高国家级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效果,准确了解护林员的工作动态,2016年,巴林左旗林业局筹资21万元,购置了护林员巡护轨迹追踪(护林宝)系统,该系统应用一年多来,极大地解决了护林员管护难题。"护林宝"管护系统是通过在室内监控对护林员所在位置及行进轨迹查询,对管护责任区进行现场查看,  相似文献   

5.
渭南全市的516.46万亩集体林地管理基本上分为六种类型:一是由乡、村、组集体经营管理,采取聘任护林员的形式签定管护合同书,由护林员进行管护,面积约为67.48万亩。二是由承包大户经营管理,承包期限10~50年不等,都交有承包费,有承包合同,面积约为285.18万亩; 三是在80年代初进行的“林业三定”工作中,将  相似文献   

6.
<正>秦皇岛市抚宁区集体和个人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落界任务13万亩,资金195万元,共涉及11个乡镇、管区、街道办,1788个小班。经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共建成天然林保护碑牌505个、界桩490个。抚宁区在没有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护林机制之前,天然林管护是由村集体聘请护林员进行管护,有些护林员不能尽到护林责任,对村民毁林开垦、违法占用林地等违法行为一是视而不见,二是知情不报。在接到举报的涉林案件中,几乎很少是护林员报告的。改进管护机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石柱县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工作中,不断探索完善新机制,采用新方法,确保了管护效果。今年初,石柱县根据去年底对全县天保工程管护责任制检查中反映出的问题,对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进一步细化落实。一是对乡村护林员进行考核调整。重新落实一批年龄较轻,工作责任心强,工作能力强,愿意从事护林工作,且在当地有一定威信的人担任乡村护林员。明确规定,村干部不得担任护林员,避免了以往村干部名在人不在,管护责任不落实的现象。二是规范了对乡村护林员的管理。对所有新上任的护林员进行了林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统一…  相似文献   

8.
正我省是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公益林管护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林农普遍关心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目前,全省4.1万护林员承担着916万公顷森林资源的管护任务。在保护森林资源、打击违法犯罪过程中,护林员面临着人身安全威胁和因公负伤、致残疾甚至死亡时,缺乏救治、康复、抚恤、保障的实际困难。为消除护林员的后顾之忧,我省将建立健全护林员风险分散和保障机制作为深化集体林改的重点工作,大力推进森林资源管护人员安全保险工作,印发了《贵州省2017年森林资源管护人员安全保险捐赠工作实施方  相似文献   

9.
正一、背景生态护林员是指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范围内,由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支持购买劳务,受聘参加森林、湿地、沙化土地等资源管护服务的人员。我区于2016年启动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国家已为我区安排了8500名生态护林员,其中:2016年6000名,2017年1500名,2018年1000名。选聘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是新时期实施林业精准脱贫工作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将生态  相似文献   

10.
额尔古纳市地方林业由森源公司经营,经营面积34.9万公顷,森林蓄积2514.4万立方米,由于点多、线长、面广,时有盗伐林木现象发生。一森林资源管护及破坏状况额尔古纳市森林资源主要由5个林场管护,由于资金缺乏,各林场没有专职护林员,森林资源经常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11.
乡村护林员职能作用发挥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资源管理》2013,(6):23-27
目前不少地方仍实行政府聘用护林员管护生态公益林制度。近年来乡村护林员职能作用发挥出现明显虚化弱化趋势,其原因主要在于护林员职责与收益不均衡以及缺乏有效约束机制。从长远看,为适应林业发展需要,应当依靠市场机制,采用林主自我经营、责任承包、委托经营等形式强化生态公益林管护。政府的责任主要在于监督管护效果,提供综合服务。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土绿化进程的加快,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森林管护任务逐年加重,护林员作为最基层的管护者,起着中坚作用。文章通过研究薛家庄林场护林员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并探索护林员队伍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更好地发挥护林员队伍的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淳安县专职护林员建设基本情况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给护林员提高待遇、完善护林员管理、选聘、考核和培训制度,规范护林员行为的对策建议,以切实提高护林员的主观能动性,管护好森林资源。  相似文献   

14.
文中以云南省为研究对象,对当前生态护林员政策进行归纳,并基于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研究认为,在云南省生态护林员政策执行过程中,通过规范选聘流程、整合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管理和监督等措施,实现了云南省森林资源保护能力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双重提高,并巩固了边境国土安全,优化了森林管护体系;但是,也存在着生态护林员政策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协调性不足、部分地区政策执行有偏差、部分生态护林员履职不到位、森林管护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生态护林员劳动协议存在法律性争议等问题。因此,提出了如下针对性建议:探索建立集中安置点生态护林员腾退机制、强化易地搬迁生态护林员日常管理、不断提升基层单位规范管理能力、推进各类生态管护员精细化管理、继续加强宣传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2017年12月1日,湖北省竹山县林业局印发《关于做好2017年度生态护林员选聘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根据通知确定的选聘计划,2018年将在全县17个乡(镇)中选聘141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加强对现有生态资源的管护,增加贫困农民的经济收入,每人每年补助标准为3000元。生态护林员管护对象为森林资源,重点是天然林和退耕还林的生态林,管护区域为各乡镇林业工作站组织管护的范围,实行"县  相似文献   

16.
南阳市靳岗乡坡桥村护林员王金堂、七里园乡岗王庄村护林员王金有,自担负护林员工作以来,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使他们管护地段植树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居全市先进  相似文献   

17.
《云南林业》2021,(1):64-65
高龙志现年51岁,是昆明市寻甸县鸡街镇鸡街村委会拖姑鲁村人。在2013年脱贫攻坚中他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11月被聘任为鸡街村委会生态护林员。自担任生态护林员以来,高龙志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管护水平,由一名普通的生态护林员成长为村委会护林组长,并带领全家人积极从事烤烟生产,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罗凌 《绿色天府》2020,(3):46-46
“当上生态护林员后,每年有4800元的收入,脱贫致富又多了一条门路。”近日,巴中市恩阳区上八庙镇季台村贫困户杨明领到了生态护林员工资。去年,杨明被选聘为生态护林员后,除了上山下山巡查外,还宣传森林防火、林地保护知识,记录护林笔记。遇到高火险期,按照要求,在林区进出口设置防火检查站,收缴火种。由于工作到位,杨明所管护的区域未发生一例森林火灾,得到了镇村的肯定。为解决贫困户就业渠道,上八庙镇建立健全“护林+扶贫”生态护林员选聘管护机制,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选聘23名生态护林员,实现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双赢。区财政给予被聘用生态护林员每人每年4800元的护林补助。  相似文献   

19.
河南省灵宝县车峪沟李村,人均泡桐27株、果树23株,其他用材树125株。群众说,树木是‘好栽,难管’,怕树木丢失,怕别人损坏,怕牛羊啃踏。为了管护好林木,李村在1984年成立了“林木保险公司”。由一名村干部负责,经群众推选和本人自愿,把热爱林业、有事业心、办事公道的36人聘为护林员。划片包树,设置专人管护。护林员每月基本工资45元(比村干部的补助还多)。  相似文献   

20.
吉林省梨树县蔡家公社,今春在四(平)长(春)公路两侧营造二十四华里公路林,栽大苗三万多棵。为了管护好这些树木,他们将二十四华里公路分成八段,每段三华里,挑选热爱林业,事业心强的八名护林员,分段管护,实行“五定一奖惩”护林合同制。即:定管护地段、定管护人员、定管护措施、定保存率、定报酬。按照合同上的具体要求,有奖有罚。合同一定三年,内容不变,人员不变。合同中要求护林员进行“三包”,即包抚育、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