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紫金彩鲷的生长率同尼罗罗非鱼比较并不理想。然而,它的价值,不在于用以直接养殖,而在于用以产生接近全雄性的杂种一代,从而基本上解决罗非鱼在养殖过程中繁殖过多的问题。杂种一代的主要经济性状:(1)个体生长和群体产量:生长方面,  相似文献   

2.
罗非鱼种间杂交产生全雄性后代的原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国在研究推广罗非鱼全雄性杂交种养殖中,成绩显,获得广大养殖户的欢迎。生产实践结果表明,包括奥尼杂种(俗称奥尼鱼)和莫尼杂种(俗称福寿鱼)在内的罗非鱼杂交种,具有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和抗病力强的特点,显示出鱼类杂交的优势。特别是奥尼杂交种后代,都是95%以上的雄性,养殖这种雄性罗非鱼,  相似文献   

3.
福寿鱼与莫桑比克罗非鱼的生长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77年我们从香港引进福寿鱼。福寿鱼(T.mossambica?×T.nilotica?)是我国台湾省于1969年杂交成功的一个杂交种,其生长速度比莫桑比克罗非鱼快96.6%,比尼罗罗非鱼快56.7%。我们于1978年6月30日—1978年11月6日在广州淡水养殖试验场进行生长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综述于后。  相似文献   

4.
福寿鱼是雄性尼罗罗非鱼和雌性莫桑比克罗非鱼的杂交一代。体形上与尼罗罗非鱼很相似。该品种杂交优势明显,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很好的养殖前景。福寿鱼习称非洲鲫或罗非鱼,虽在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引种试养,但一直未能在北方地区大面积推广,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充分掌握福寿鱼的养殖技术。近年来,国内有关研究人员围绕福寿鱼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及成鱼养殖等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并在其生物学特性和养殖应用技术方面取得了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张延河 《水产养殖》2005,26(1):21-21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吴郭鱼,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型品种。彩虹鲷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易饲养、肉质好、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是目前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为了探索北方池塘养殖彩虹鲷高产、高效的经验,我们于2003年在博兴县乔庄镇进行了池塘养殖彩虹鲷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谋求罗非鱼的高产优质,探索罗非鱼单性养殖的途径,巳成为当今举世瞩目的课题。我们于1985年在慈利县罗非鱼繁殖场进行了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及其杂种(正反交)一代的雄性率、个体生长速度、群体生产力比较的初步观察。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林培兴 《内陆水产》2006,31(2):34-35
彩虹鲷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一个突变种,体色鲜艳、红黄兼有,也常被人们称作红罗非鱼。它原产于台湾地区,属热水性和广盐性鱼类, 能在淡水、咸淡水、海水中生活,具有生长快、食性广、病害少,易于捕捞、养殖效益高等优点,唯一的弱点是不耐低温。罗非鱼因品种的不同,其致死低温有所不同,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为12℃以下,福寿鱼为10%以下,奥尼罗非鱼为9℃以下,奥利亚罗非鱼为8℃以下,彩虹鲷为4℃以下。  相似文献   

8.
钱国宏 《内陆水产》2005,30(7):12-12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红吴郭鱼,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的杂交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诸多优点。利用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以调整各地养殖品种,优化养殖结构,提高水库水体生产效率。养殖试验证明,要实现彩虹鲷水库网箱养殖高产高效,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9.
王文彬 《内陆水产》2004,29(4):24-24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红吴郭鱼,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的杂交突变型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诸多优点。利用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以调整各地养殖品种,优化水产养殖结构,提高水库水体生产效率。养殖试验表明.要实现彩虹鲷水库网箱养殖高产高效.必须把握以下技术.  相似文献   

10.
胡玫 《科学养鱼》1986,(1):27-27
奥利亚罗非鱼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和广州市水产研究所分别于1981、1983年引进的良种。今年巳向全国大部份地区提供了纯种。它具有重要的经济性状,纯雄性奥利亚与纯雌性尼罗罗非鱼杂交,其杂种一代雄性率达90%以上,生长速度超过双亲,也超过福寿鱼。生产上饲养此种全雄鱼,可显著地提高单位水体产量。  相似文献   

11.
大连市科委于1985年12月3日在金县对罗非鱼大面积海水养殖项目进行了技术鉴定。这个项目是大连市科委下达的,由大连水产学院、金县水产研究所、新金县水产研究所和石河镇北海水产养殖场在1983年金县董家沟盐场贮水池海水养殖罗非鱼试验成功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为寻求高产高效的养殖模式 ,我们进行了多种模式的养殖试验 ,结果池塘主养彩虹鲷和罗非鱼的产量和效益最好。该试验采用彩虹鲷 (红罗非鱼 )和全雄奥尼罗非鱼混养 ,连续五年 ,都取得了亩产量 1197kg ,亩均利润 392 0元以上的好成绩。现把1999年的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1 1 池塘条件面积为 3 5亩的池塘两口 ,水深平均 1 5m ,池塘硬化 ,微渗漏 ,水源为南湾水库底层水 ,每池配 3kW增氧机一台。1 2 鱼种放养5月 7日从周口市热电厂购进规格为 5 0克 尾的两种混合鱼 :彩虹鲷和奥尼罗非鱼约各占一半 ,另外 ,搭配淡水白鲳、乌鳢、青…  相似文献   

13.
彩虹鲷俗称红罗非鱼,也称红吴郭鱼,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的杂交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诸多优点。体型象奥尼罗非鱼,体色粉红或橘红,头小,背高,体厚。腹膜白色,肉质鲜嫩,雄性率达98%以上。为研究彩虹鲷成鱼养殖的合理放养密度,提高养殖效益,笔者于2005年4月8日至9月30日,在广西水产引育种中心进行了彩虹鲷3种放养密度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的结果总结如  相似文献   

14.
下游尼罗丽鲷与尼罗丽鲷的耐寒力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游尼罗丽鲷学名为尼罗帚齿鲷(SarotherodonniloticusLinnaeusc) ,属鲈形目、丽鲷科、帚齿鲷属 ,是 1 985年湖南省援外人员从埃及伊斯枚利亚运河水系直接引进的罗非鱼新品种 ,1 992年浙江省首次引进该鱼。按照浙江省水产局“下游尼罗丽鲷引种和养殖技术研究”课题要求 ,笔者于 1 999年 1 1~ 1 2月进行了下游尼罗丽鲷与尼罗丽鲷 (Oreochromisniloticus)耐寒力对比试验 ,旨在为该鱼人工养殖尤其是越冬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地点浙江省丽水地区水产良种试验场 1号池…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陆目前养殖最广的罗非鱼为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niloticus)和尼奥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在部分地区也养殖福寿鱼股桑比克罗非鱼(O.mosambicus)♀×尼罗罗非鱼♂]和台湾红罗非鱼[野生型尼罗罗非鱼×红色莫桑比克罗非鱼]。它们都是雌性口有种或杂种。罗非鱼是分批产卵鱼类,其出苗率与亲本质量、年龄和繁殖条件等有一定关系,同时与一年的产卵次数有关。下面介绍的是作者总结近几年在罗非鱼育苗工作中的实际经验,再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向大家介绍提高罗非鱼出苗率的方法,供各制种单位参…  相似文献   

16.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红吴郭鱼,系鲈形目,鲡鱼科,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的杂交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诸多优点.利用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以优化养殖结构,提高水体生产效率.通过近几年的养殖试验表明,要实现彩虹鲷水库网箱养殖高产高效,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7.
彩花鲷是罗非鱼与彩虹鲷的杂交品种,体型及生活习性与亲本基本相同,属热带鱼类养殖品种。凭借我市近年来养殖淡水白鲳等热带鱼类的成功经验,2001年我们首次引进彩花鲷春片鱼种l000尾,在宾县满井乡新城渔场试养。经89天的养殖试验,彩花鲷平均个体达500g,证明彩花鲷完全可以在我市普通池塘规模生产,且经济效益明显,是热带鱼类在北方寒冷地区又一良好的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8.
张延河 《齐鲁渔业》2007,24(1):32-33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红吴郭鱼,为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突变型的杂交良种,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等诸多优点。利用水库网箱养殖彩虹鲷,可以调整养殖品种,优化养殖结构,提高水库水体生产效率。通过我们近几年水库养殖试验表明,要实现彩虹鲷水库网箱养殖高产高效,必须把握以下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9.
浅议尼罗罗非鱼种质资源及其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浅议尼罗罗非鱼种质资源及其保护吴福煌刘寒文(长江水产研究所)车啸周付远(四川省水产学校1主要罗非鱼养殖种类移植概况1957年,我国从越南引进了第一批莫桑比克罗非鱼,填补了当时罗非鱼养殖的空白。1977年,广东从香港引入了由台湾制种的福寿鱼,不过当时尚...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省由于推广养殖福寿鱼,促进了池塘增产增收.1982年全省推广混养福寿鱼23.2万亩,约占全省成鱼池面积的四分之一,产福寿鱼11,600吨(其中尼罗罗非鱼约100吨),占塘鱼总产量的19%,增加产值1,800多万元. 福寿鱼是雄性尼罗罗非鱼和雌性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子一代,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生长速度比父母本分别快29%和30-125%.当年孵化的鱼苗,经120-180天的饲养,个体一般可达到3-5两以上,在短期内可育成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