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研究测定了44~48周龄北京油鸡的蛋重、蛋形指数和蛋壳颜色,并分析其对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北京油鸡蛋重、蛋形指数和蛋色均较一致;蛋重对孵化性能影响不显著(P0.05),但是随着蛋重的增加孵化性能有增加的趋势;蛋形指数对受精蛋孵化率的影响显著(P0.05),蛋形指数0.75~0.80的种蛋组显著高于其他组;蛋壳颜色对北京油鸡的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均无影响(P0.05)。本研究结果为北京油鸡的选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选取288枚朝鲜鹌鹑种蛋,按蛋重、蛋形指数大小各分为3组,在相同条件下孵化,研究蛋重和蛋形指数对孵化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蛋重、蛋形指数对受精蛋孵化率的影响均极显著(P<0.01)。蛋形指数对健雏率的影响显著(P<0.05),蛋重对健雏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蛋重与蛋形指数对籽鹅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进而总结出种蛋筛选的最佳方案,为籽鹅个体、家系种蛋的选留及籽鹅的繁衍、孵化、生产提供科学参考。选取二年籽鹅种蛋2 469枚,蛋重为94.8~154.4 g,平均蛋重(123.3±9.5)g;蛋形指数为1.24~1.63,平均蛋形指数1.45±0.05。采用2因素4水平试验设计,将所有种蛋按蛋重与蛋形指数分成16个孵化组(蛋重与蛋形指数分别分为4个水平),测量每枚种蛋蛋重与蛋形指数,并在蛋壳上做好编号,在相同孵化条件、同一孵化设备中进行两次孵化试验。结果表明,①蛋重<118.0 g组种蛋受精率最高,>131.9 g组次之;>131.9 g组种蛋受精蛋孵化率最高,125.0~131.9 g组次之,且受精蛋孵化率随着蛋重增大升高;125.0~131.9 g组种蛋孵化健雏率最高,>131.9 g组次之;>131.9 g组种蛋孵出鹅雏出生重最大。②蛋形指数在1.47~1.51组种蛋受精率及种蛋孵化健雏率最高,>1.51组次之;1.47~1.51组种蛋受精蛋孵化率最高,1.42~1.46组次之。分析以上结果可得出:籽鹅种蛋蛋重对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鹅雏出生重有显著影响(P<0.05),以籽鹅蛋重在125.0~154.4 g为宜;蛋形指数对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亦有显著影响(P<0.05),对种蛋孵出鹅雏出生重无影响(P>0.05),以蛋形指数在1.47~1.51为宜。籽鹅种蛋蛋重与蛋形指数对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健雏率、鹅雏出生重的影响均存在交互作用。其中,蛋形指数对种蛋孵化健雏率的影响较蛋重强,其作为单一因素对鹅雏出生重无影响。以上结果表明,以蛋重或蛋形指数任一因素作为种蛋筛选的依据都不科学,应综合考虑以达到种蛋优选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选取280枚经两世代全同胞近交的黄羽鹌鹑种蛋,按照蛋重大小分为3组,进行破碎检查,研究蛋重对受精率的影响。选取579枚黄羽鹌鹑种蛋,按照蛋重大小分为3组,在相同条件下孵化,研究蛋重对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蛋重对受精率的影响不显著(P0.05),蛋重对孵化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5.
从岭藏鸡生长于海拔1 200~2 900 m高寒、低压、缺氧的甘南高原从岭地带,是地方原始品种,长久以来并未进行过系统的选育。为掌握从岭藏鸡种蛋的物理性状与孵化率的关系,摸清对出雏率和健雏率的影响,建立一套比较健全完善的从岭藏鸡育种技术,提高其繁育能力,破解繁殖力低下的问题。本试验选择舟曲东盛养殖专业合作社2.5万羽散养从岭藏鸡在10 d之内所产的6 000枚种蛋进行孵化,开展从岭藏鸡种蛋蛋壳颜色、厚度、蛋形、蛋重等物理性状与从岭藏鸡出雏率和健雏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蛋壳颜色跟蛋形指数之间相关性为极显著负相关(R=-0.062,P<0.01),蛋壳颜色跟蛋壳厚度和蛋重呈显著的弱相关(R=0.123,R=-0.321,P<0.05)。蛋壳厚度跟蛋形指数之间相关性呈极显著负相关(R=0.234,P<0.01),与蛋重呈显著负相关(R=0.062,P<0.05)。蛋形指数与蛋重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205,P<0.01)。在育种时,应选择蛋壳为粉褐色、蛋壳厚度在0.26~0.31 mm之间、蛋形指数≧0.80(偏圆)、蛋重≦35 g的鸡蛋作为种蛋,从而提高孵化率和健雏率。  相似文献   

6.
丝羽乌鸡蛋品质对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就丝羽乌鸡蛋品质因素对种蛋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哈氏单位和蛋白高度越大,受精率和受精蛋孵化率越高(P<0.01);蛋重对受精率有一定的影响,蛋重与受精率呈一定正相关关系(r=0.0619,P<0.1),随着蛋重增加,受精率也会增大;蛋壳强度与受精蛋孵化率呈一定负相关关系(r=-0.1808,P<0.1),蛋壳强度太大的鸡蛋其受精蛋孵化率反而下降;蛋壳颜色与受精率呈强的负相关关系(r=-0.2848,P<0.01),即蛋壳颜色越深的鸡蛋其受精率越高;而蛋黄颜色与受精蛋孵化率呈强的负相关关系(r=-0.2328,P<0.05),即蛋黄颜色越浅的鸡蛋受精蛋孵化率越高;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比重等指标对受精率及受精蛋孵化率未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将北京鸭Z1系种蛋分为小蛋组(82~92g)、中蛋组(92~105g)和大蛋组(106~124g),分别研究蛋重与受精率、孵化率、蛋形指数及初出重等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蛋重对受精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蛋重增大,受精率有增大的趋势;孵化率随蛋重的增加而显著减小(P<0.05或P<0.01);蛋重对蛋形指数的影响不显著(P>0.05);雏鸭出生重受蛋重的正向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以上结果,本文得出北京鸭Z1系适宜孵化的蛋重范围是82~105g.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为探讨蛋重和蛋形指数对和田黑鸡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将440枚和田黑鸡种蛋根据蛋形指数和蛋重分布范围各分成4个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孵化,并分析蛋形指数、蛋重与种蛋孵化率、雏鸡初生重的关系。结果表明,按蛋形比较,第2组(0.72~0.76)的种蛋受精率分别比第1(小于0.72)、3(0.77~0.81),和4组(大于0.82)高5.20%、0.18%和2.14%,入孵蛋孵化率分别比第1、3和4组高8.73%、2.53%和6.96%,受精蛋孵化率分别比第1、3和4组高4.05%、2.42%和5.14%;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组间这3个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50~60g范围的种蛋平均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分别达到了97.64%、92.94%、95.19%,分别比第1组高3.32%、6.58%和3.62%,比第4组高3.52%、10.59%和7.69%;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种蛋蛋重与雏鸡初生重呈强正相关关系(R_2=0.993),其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因此,在和田黑鸡种蛋选择过程中对适宜的蛋重和蛋形指数范围可以适当的放宽。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对庄河大骨鸡种蛋孵化率的影响,选取36周龄健康种鸡产种蛋1 257枚,按蛋重分为5组,相同条件孵化,分析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对种蛋失重率、孵化率和初生重的影响.试验期28d.结果显示,36周庄河大骨鸡所产种蛋平均蛋重为64.13 g,各种蛋组间7、12、19胚龄蛋重均差异显著(P<0....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品种鹅种蛋特性与孵化率之间的关系,试验收集卡洛斯鹅、皖西白鹅及籽鹅三个品种母鹅所产种蛋共841枚作为试验材料,并对蛋形指数及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品种、产蛋率、蛋重、受精率对孵化率等指标均有影响,其中籽鹅的产蛋率、受精率以及孵化率显著高于卡洛斯鹅和皖西白鹅(P0.05);卡洛斯鹅的平均蛋重及出雏体重均显著高于皖西白鹅与籽鹅(P0.05);三个品种鹅种蛋蛋形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测量四川本地青脚白皮鸡种蛋蛋形指数,研究蛋形指数对种蛋孵化率和受精率的影响。将种蛋按照蛋形指数大小分为5组,第1组(0.709以下)、第2组(0.710~0.739)、第3组(0.740~0.769)、第4组(0.770~0.799)、第5组(0.800以上)。结果表明,第1~5组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为70.00%、83.33%、90.82%、88.44%、73.91%。第3组孵化率明显高于其他4组,与第1、5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与第2、4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第2、4组孵化率高于第1、5组,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蛋形指数在0.710~0.799范围内的鸡种蛋孵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乌鸡养殖的生产效益,试验在常规孵化条件下研究了乌鸡种蛋蛋重、蛋壳厚度以及蛋形比例对其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蛋重≥54~57 g、蛋壳厚度0.20 mm,蛋形指数≥0.79~0.82时,受精蛋孵化性能最佳。蛋重45 g时孵化性能下降,与蛋重≥45 g时相比,受精蛋孵化率显著下降(P0.05);蛋壳厚度≥0.32 mm时,孵化率降低至25.00%,下降约56.50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蛋形指数0.73时,受精蛋孵化率比最佳受精蛋孵化率下降38.34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仙湖肉鸭A系种蛋重与蛋形指数对孵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仙湖肉鸭A系种蛋按蛋重分为7组、按蛋形指数大小分为6组,在相同条件下孵化,结果表明,蛋重不仅对孵化率、死胚率影响较大,而且对受精率亦有影响。当蛋重在95~99g(D组)时,孵化效果最好,种蛋受精率96.18%,受精蛋孵化率高达83.86%,入孵蛋孵化率达80.66%。当蛋重大于110g时,种蛋受精率下降至89.74%,受精蛋孵化率下降至71.43%,入孵蛋孵化率下降至64.10%;当蛋重小于85g时,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分别下降至73.02%和71.88%。蛋形指数对孵化率、死胚率影响也较大,当蛋形指数为0.66~0.74时,受精蛋孵化率达80%以上,入孵蛋孵化率达76%以上,死胚率小于15%,孵化效果较好,且与其它各组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拉萨白鸡种蛋蛋重和蛋形指数(纵径/横径)对孵化效果的影响,在相同孵化条件下,选用3世代47周龄拉萨白鸡种蛋,按蛋重分组进行孵化,Ⅰ组(≤45.0 g)蛋形指数为(1.27±0.05),Ⅱ组(45.1-50.0 g)蛋形指数为(1.27±0.05),Ⅲ组(50.1-55.0 g)蛋形指数为(1.27±0.05),Ⅳ组(55.1-60.0 g)蛋形指数为(1.28±0.05),Ⅴ组(〉60.0 g)蛋形指数为(1.31±0.05)。结果表明,种蛋的蛋重越大,其纵径均值、横径均值、蛋形指数均值、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和雏鸡初生重越大,即Ⅴ组(〉60.0 g)种蛋的蛋重均值、纵径均值、横径均值、蛋形指数均值、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和雏鸡初生重均最大,分别为(61.03±0.82)g、(58.13±1.68)mm、(44.59±0.79)mm、(1.31±0.05)、98.15%、85.19%、86.79%和(42.48±1.98)g;Ⅱ组(45.1-50.0 g)的健雏率最高,为96.09%;Ⅰ组(≤45.0 g)的雏鸡初生重占入孵蛋重的百分比最大,为(69.91±2.71)%;蛋重与纵径、横径、蛋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因此,蛋重和蛋形指数对拉萨白鸡种蛋的孵化率影响较大,应选择较大种蛋(〉45.0 g),蛋形指数的范围则较宽,在≥1.27时即可以达到较理想的孵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黔东南小香鸡不同产蛋期种蛋质量变化情况,随机选取3个产蛋期(产蛋初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的鸡蛋各30枚,共测定7项常规蛋品质指标。结果:在3个产蛋期内,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蛋重均极显著高于产蛋初期(P0.01);蛋形指数和蛋壳厚度在3个时期无明显差异(P0.05);哈氏单位随产蛋日龄的增长而降低,产蛋初期的哈氏单位显著高于其他时期;蛋黄色泽和蛋黄比例随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结果表明:在产蛋初期、产蛋中期和产蛋后期,蛋壳厚度和蛋重均呈负相关,差异显著(P0.05);蛋黄颜色和蛋形指数呈正相关,差异极显著(P0.01);哈氏单位和蛋黄颜色呈负相关,差异极显著(P0.01)。总体而言,黔东南小香鸡有较好的蛋品质,蛋黄色泽鲜艳,蛋壳质量好,蛋形整齐,有良好的运输性和保鲜性等,但蛋重较轻,在今后的选育中,可以作为重点改良对象。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研究了56周龄罗斯308父母代种鸡种蛋的蛋形指数对其孵化效果的影响。试验同一天产下重量在65g左右的种蛋,按照蛋形指数≤0.72、0.73~0.75、0.76~0.78、0.79~0.81、0.81的不同分为5组,在相同条件下孵化。结果表明:随蛋形指数增大,种蛋受精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0.76~0.78为拐点,各组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蛋形指数对上孵蛋孵化率和受精蛋孵化率有显著影响,随蛋形指数增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0.76~0.78组最高,显著高于1组(0.72);各组落盘蛋孵化率及健雏率的无显著差异。结论 :蛋形指数在0.76~0.78孵化效果最好,其次是0.79~0.81,低于0.73效果较差,建议生产中罗斯308种鸡种蛋选择指标的蛋形指数应不低于0.73。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通过在种鸡的基础饲粮中加入肌苷酸(IMP)来研究其对种鸡产蛋性能、蛋品质和种蛋孵化性能的影响。选择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产蛋率达到5%的20周龄健康AA种鸡864羽,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0.5%肌苷酸),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72羽,试验期30 d。测定试验期间所有种蛋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每组随机选取部分种蛋进行蛋品质测定;于孵化开始第17天,通过照蛋处理统计种蛋受精率,第21天出雏时,计算受精蛋孵化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健雏率。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种鸡的平均蛋重、产蛋率和合格蛋率均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蛋形指数显著升高(P<0.05),蛋壳强度、蛋壳厚度和蛋黄颜色显著降低(P<0.05);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入孵蛋孵化率显著升高(P<0.05),健雏率和雏鸡体重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0.5%外源肌苷酸对种鸡的产蛋性能和种蛋孵化性能均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阿坝州藏鸡种蛋的蛋形指数、蛋重对孵化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对阿坝州藏鸡三个品系的种蛋(共1 937枚)按蛋形指数(纵径/横径)不同分为A(蛋形指数1.30)、B(蛋形指数1.30~1.35)、C(蛋形指数1.35)3组,并分别对3组的蛋形指数、蛋重、孵化情况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阿藏1系种蛋的蛋形指数均值为1.35,蛋重均值为54.64 g;阿藏2系种蛋的蛋形指数均值为1.34,蛋重均值为55.67 g;阿藏3系种蛋的蛋形指数均值为1.34,蛋重均值为54.94 g;阿藏1系、阿藏2系B组的受精蛋孵化率最高,分别为94.48%、94.77%;阿藏3系C组的受精蛋孵化率最高,为90.48%。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究不同光照时间和波长对籽鹅繁殖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试验以光照时间和波长为影响因子,采用3×3试验设计,将450只产蛋期籽鹅随机分成9组,每组50只(40只母,10只公)。以自然光、蓝光和红光三种波长的光进行光照处理,光照时间为12 h、14 h和16 h。结果表明:光照时间和波长对籽鹅产蛋量、蛋重、蛋形指数、哈氏单位、受精率和孵化率等指标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清比、蛋黄比、蛋壳比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其中红光12 h处理组平均产蛋数和平均合格种蛋数最高;蓝光12 h光照处理组籽鹅平均蛋重显著高于红光16 h处理组(P0.05);在蛋形指数上,蓝光12 h光照处理显著高于蓝光14 h光照处理(P0.05);在蛋黄颜色上,蓝光12 h光照处理组显著比自然光16 h光照处理组颜色深(P0.05);在哈氏单位上,自然光12 h光照处理组显著高于红光和蓝光12 h处理组(P0.05);在受精率和孵化率方面,蓝光14 h光照处理组的平均受精率最高,蓝光12 h光照处理组的平均孵化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通过对江西绿壳蛋鸡F1代产蛋性能、孵化效果和蛋品质进行分析,为江西绿壳蛋鸡选育提供参考。试验选取300日龄江西绿壳蛋鸡306只及其鸡蛋80枚,分别测定、分析蛋鸡产蛋性能及种蛋孵化效果和蛋品质,并对这些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经测定,试验蛋鸡平均体重为1 596.99 g,平均蛋重为50.57 g,平均产蛋数为14.53枚;群体平均受精率为93.69%,平均死精率为5.55%,平均健雏率为84.3%,平死胚率为13.9%。群体平均蛋形指数为1.28,平均哈氏单位为71.77,平均蛋壳强度为4.44 kg/cm2。相关分析显示,健雏率与蛋重、蛋壳颜色与蛋形指数间呈显著相关(P < 0.05);健雏率与死胚率、蛋壳强度与蛋壳厚度间呈极显著相关(P < 0.01)。以上结果表明,江西绿壳蛋鸡F1代蛋品质优良,产蛋性能、孵化效果较好,但仍需进一步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