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FATP1和TBC1D1基因在禽类糖类代谢和脂肪代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家禽选育过程中可作为影响屠宰性能的候选基因。为了提高鹌鹑的屠宰性能,本试验选择145只鹌鹑作为试验材料,通过非探针高分辨率熔解曲线(HRM)的方法对其进行FATP1和TBC1D1基因分型,并与屠宰性状(活重、屠体重、腿肌重、胸肌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胸肌率、腿肌率)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FATP1基因有一个多态位点存在AA、AG、GG 3种基因型,AA基因型鹌鹑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和胸肌重显著高于AG、GG基因型(P0.05),且AA基因型鹌鹑的屠宰性能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类型的鹌鹑;AG、GG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AA基因型鹌鹑的胸肌率高于AG基因型和GG基因型,GG基因型腿肌率高于AA基因型和AG基因型,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TBC1D1基因在变异位点处存在TT、TG和GG 3种基因型,TT基因型鹌鹑的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和胸肌重均显著高于TG基因型(P0.05);TT基因型鹌鹑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和胸肌重均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TT基因型鹌鹑的腿肌率、胸肌率均高于TG基因型和GG基因型,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AA、TT基因型有可能是影响朝鲜鹌鹑屠宰性状的主效基因型,在选种中可作为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旨在探讨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n IH)基因作为影响鹅产蛋性能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寻找与鹅产蛋性能相关的分子标记。选用四川白鹅和籽鹅为实验材料,采用PCR-RFLP方法对Gn IH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检测。发现了2个多态性位点,使实验鹅群表现出CC、DD、CD和EE、FF、EF共6种基因型;利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了基因型与鹅产蛋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鹅Gn IH基因SNP_1(内含子1)与产蛋量无显著关联(P0.05),SNP_2(外显子3)对产蛋量有显著影响(P0.05),初步推断Gn IH基因可能是影响鹅产蛋量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3.
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FABP)与禽类生长密切相关。本试验通过PCR-SSCP分析两个品系母鸡群体H-FABP多态性,并测定其F1代商品肉鸡屠宰性能,比较两品系商品代肉鸡屠宰性能,分析基因多态对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系间胸肌率差异显著(P0.05),品系2母鸡胸肌率显著高于公鸡(P0.01)。在H-FABP基因2 331~2 569bp检测到多态位点,其它区段均为纯合型;杂合基因型在群体中所占比例影响F1代肉鸡胸肌率,杂合型越低,胸肌率越高。本研究结果为H-FABP作为分子标记应用于肉种鸡选育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白羽朗德鹅与扬州鹅杂交效果,本试验以白羽朗德鹅为父本,扬州鹅为母本进行杂交,测定其杂交后代10周龄体重、体尺和屠宰性能,并分析杂交鹅体重、体尺与屠宰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杂交鹅平均体重可达3 554.48 g,公鹅均重达3 708.33 g,母鹅均重达3 400.62 g,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三个指标公鹅显著高于母鹅(P0.05),腹脂重母鹅显著高于公鹅(P0.05);体重与体尺及屠宰性能之间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体尺与屠宰性能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白羽朗德鹅与扬州鹅杂交后代生长速度和屠宰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鸡MSTN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屠体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对鸡屠体性状的影响,以优质鸡S3系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及测序技术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发现MSTN基因存在G195C和A234G 2个突变位点,均出现3种基因型.公鸡群体在G195C位点处于非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各群体在G195C和A234G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最小二乘方差分析显示,MSTN基因A234G位点处GG基因型S3系优质公鸡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显著高于AG基因型(P<0.05),而AA型与GG型和AG型在这两项上差异不显著(P>0.05);G195C位点CC基因型S3系优质母鸡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重和腿肌重均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GC型与GG型和CC型均不显著(P>0.05).因此,MSTN可能是影响鸡骨骼肌生长的一个主效基因或与控制该性状的主效基因连锁,能够作为候选基因用于地方鸡屠体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性别对磐石灰鹅体尺、屠宰性能及二者间相关性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的10周龄磐石灰鹅40只(公母各半)为研究对象,测定公母鹅的体尺指标(包括体斜长、龙骨长、胫围、颈长、半潜水长、胸深、胸宽、髋骨宽、胫长)和屠宰性能指标(包括活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分析公母鹅在体尺和屠宰性能及二者之间相关性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磐石灰鹅公鹅半潜水长极显著高于母鹅(P<0.01),龙骨长显著高于母鹅(P<0.05),其他体尺指标公母鹅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公鹅体斜长、胸宽、髋骨宽、胫长、颈长均高于母鹅。公母鹅屠宰率分别为92.22%和92.84%,全净膛率分别为74.95%和70.72%,公鹅的全净膛重和全净膛率均显著高于母鹅(P<0.05),公鹅胸肌率极显著低于母鹅(P<0.01),公鹅腿肌重极显著高于母鹅(P<0.01),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公母鹅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公鹅半潜水长与体斜长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体斜长与胫长、半潜水长与龙骨长和...  相似文献   

7.
以京海黄鸡为试验材料,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斑联蛋白(zyxin)基因外显子9的SNP,探讨zyxin基因该位点多态性与京海黄鸡屠宰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该位点存在1个SNP突变位点,表现为3种基因型:AA、AB和BB。统计分析表明,公鸡的胸肌重AA基因型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活体重和屠体重AA基因型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母鸡的活体重、头重、爪重和屠体重AA基因型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全净膛重AA基因型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  相似文献   

8.
以法国沙维玛特肉用鹌鹑为试验材料,对MC3R基因进行PCR扩增,采用PCR-SSCP技术结合测序分析了MC3R基因在该鹌鹑群体中的多态性.结果表明:该鹌鹑群体中存在3个突变位点,分别是T46C、G73A和T62A,检测到了AA、BB、CC、AB、AC、BC 6种基因型,A等位基因频率为0.429,B等位基因频率为0.335,C等位基因频率为0.236.经过基因型与体重的关联分析得知:各基因型对2、3、5周龄的体重影响显著(P<0.05);与屠体性状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基因型对宰前活重、全净膛重影响显著(P<0.5),对半净膛重影响极显著(P<0.01),但对其相应的产率无影响(P>0.5).因此推测MC3R基因可能为影响鹌鹑体重和屠体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相连锁.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Ⅰ)基因与兔屠宰性状的关系,试验采用Mass ARRAY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质谱基因分型法,将IGF-Ⅰ基因作为兔屠宰性状的候选基因,对齐兴肉兔IGF-Ⅰ基因3'端非编码区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共发现5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即SNP1(T4 384G)、SNP2(T5 083C)、SNP3(T5 399C)、SNP4(A17 134G)、SNP5(T17 910C)。最小二乘分析结果显示,SNP1、SNP4与宰前活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头重显著相关(P0.05),SNP5与宰前活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全净膛率、头重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豁眼鹅体重、体尺与屠宰性状间的相关性,试验对10周龄豁眼鹅的体重、体尺和屠宰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周龄豁眼鹅的体斜长、半潜水长、胫长和宰前体重在公母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龙骨长、胸宽和胫围在公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屠宰率和腿肌重在公母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全净膛重、胸肌重和腹脂重在公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10周龄豁眼鹅的体重与体尺各指标(胸深除外)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试验所测的7个体尺指标(除胸深和胸宽外)与宰前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和腹脂重相互之间呈极显著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1.
为了给今后利用伊犁鹅进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依据,试验随机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2岁的伊犁鹅及其与豁眼鹅杂交后代(杂交鹅)各10只(公母各半),进行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肌肉抗氧化性能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伊犁鹅公鹅胸肌率显著高于杂交鹅公鹅(P0.05),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伊犁鹅母鹅(P0.05或P0.01);杂交鹅公鹅的全净膛率和半净膛率均极显著高于杂交鹅母鹅(P0.01)。伊犁鹅母鹅肉色极显著高于杂交鹅母鹅(P0.01);屠宰后24小时时,伊犁鹅公鹅的腿肌肉色显著高于杂交鹅公鹅(P0.05);屠宰后2小时时,伊犁鹅母鹅的胸肌pH值极显著高于杂交鹅母鹅(P0.01)。伊犁鹅母鹅胸肌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杂交鹅母鹅(P0.05),伊犁鹅公鹅腿肌的MDA含量显著低于杂交鹅公鹅(P0.05);伊犁鹅母鹅胸肌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杂交鹅母鹅(P0.05),其他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在相同的饲养管理和营养水平下,伊犁鹅与杂交鹅比较,伊犁鹅产肉性能高、肉质较好、抗氧化能力强。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盐津乌骨鸡的肉用性能,探讨盐津乌骨鸡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关系,试验测定了150日龄盐津乌骨鸡的屠宰性能、肉品质特性,并对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盐津乌骨鸡公鸡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全净膛、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重、腿肌重、胸肌率、腿肌率均高于母鸡,且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重、腿肌率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半净膛重与全净膛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相同性别不同部位,公母鸡胸肌pH_(45min)、pH_(24h)、剪切力均极显著高于腿肌(P0.01);不同性别相同部位,母鸡胸肌与腿肌的A值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但公鸡腿肌的失水率显著高于母鸡腿肌(P0.05)。腿肌重与剪切力间差异极显著(P0.01),且半净膛、全净膛与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对GenBank中鸡、鹅黑素皮质素受体4(MC4R,melanocortin receptor)基因DNA序列,找出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克隆了鸽的MC4R基因编码区985bp序列,与鹅、鸡、短尾猊、北极狐和犬类的同源性分别为94%、94%、91%、84%和84%。利用PCR-SSCP技术和DNA测序方法检测两群体鸽MC4R基因编码区序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共检测出两个多态位点,最小二乘分析表明,T933C基因型对肉鸽群体活重、屠体重、全净膛有显著影响(P<0.05),对野生鸽群体生长性状无影响(P>0.2),多重比较显示,该位点AA基因型个体的活重、屠体重、全净膛显著高于BB基因型个体(P<0.05)。MC4R基因可能是影响鸽生长性状和体组成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相连锁。  相似文献   

14.
为评估四川白鹅与百子鹅在辽宁地区生产性能的适应性,以360只70日龄豁眼鹅、四川白鹅和百子鹅为试验素材,比较3个品种生产性能差异。结果表明:3个鹅种母鹅体重差异显著(P0.05),百子鹅四川白鹅豁眼鹅;百子鹅在体斜长、胫围、潜水长高于豁眼鹅和四川白鹅,其中,百子鹅的胫围和潜水长极显著高于豁眼鹅(P0.01);公鹅潜水长比较为百子鹅四川白鹅豁眼鹅(P0.01),百子鹅公鹅的胫长极显著高于四川白鹅(P0.01),胫围极显著高于豁眼鹅和四川白鹅(P0.01);3个鹅种各项屠宰指标间均存在着不同差异,百子鹅母鹅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显著高于豁眼鹅(P0.05),四川白鹅腿肌率8.79%,极显著高于豁眼鹅(P0.01);百子鹅公鹅的全净膛率和胸肌率显著高于其他2个品种的公鹅(P0.05);豁眼鹅公鹅的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2个品种(P0.05);百子鹅早期生长较快,活重最大为3 230.21 g,屠体重为2 810.97 g,依次为和四川白鹅和豁眼鹅,豁眼鹅屠宰性能好于四川白鹅。不同品种鹅体尺、屠宰性能各指标间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日粮纤维水平对不同生长阶段籽鹅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288只籽鹅随机分为4组,即4.00%、7.00%、10.00%、13.00%纤维组,分别在5,9,13周龄进行屠宰试验,测定籽鹅屠宰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3.00%纤维组籽鹅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最高(P0.05);籽鹅腿肌率随着生长时期的增长而降低(P0.05),籽鹅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随着生长时期的增长而升高(P0.05);4.00%纤维组籽鹅血液中尿素氮、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浓度最高,13.00%纤维组最低(P0.05),但它们均随着生长时期的增长而降低(P0.05);籽鹅血液中葡萄糖、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不受日粮纤维水平和生长时期的影响(P0.05)。说明在13.00%日粮纤维水平下籽鹅的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腿肌率最高;随着日粮纤维水平的升高,籽鹅血脂降低,氮沉积增加。  相似文献   

16.
选择健康1日龄白羽朗德鹅共60只饲养至10周龄时测定其体重和屠宰性状,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0周龄白羽朗德鹅平均体重为3 855.75 g,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分别为81.44%、72.30%、63.81%、10.50%、13.20%和2.88%,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和腹脂重在公、母鹅间差异显著(P0.05);10周龄体重和屠宰性能显著(P0.05)或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果表明,在生产实践中可以通过体重指标对白羽朗德鹅的屠宰性状进行预测和间接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L型钙离子通道α1亚单位(CACNA1S)编码基因与动物肌肉收缩和发育的关系,试验采用PCR-SSCP技术,首次对萧山鸡、仙居鸡、灵昆鸡、萧山鸡×仙居鸡杂交F1代、爱拔益加鸡(AA鸡)CACNA1S基因5’-调控区(5’-UTR)和外显子1进行多态性检测,同时结合屠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群体CACNA1S基因5’-UTR和外显子1存在2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与屠体性状关联;SNPs716位点JJ基因型的胸肌率极显著大于KK基因型(P<0.01),SNPs1711位点YY基因型的胸肌率极显著大于XY和XX基因型(P<0.01),YY基因型的半净膛率极显著大于XX基因型(P<0.01)。初步推断CACNA1S基因可能是影响鸡部分屠体性状(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连锁,并且这些突变位点可能作为分子遗传标记用来选择鸡的屠体性状。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与鸭屠宰性状的关系,试验采用基因克隆以及PCR产物直接测序的方法,将MyoG基因作为鸭屠宰性状的候选基因,首次对鸭的5个外显子进行研究,对兴义鸭的MyoG基因外显子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共发现7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即第1外显子SNP1(G238C)、SNP2(C397G),第3外显子SNP3(C8T),第5外显子SNP4(G23A)、SNP5(G47A)、SNP6(C74T)、SNP7(G104C)。最小二乘分析结果显示,SNP1与胸肌率有显著相关(P0.05),SNP3和SNP7与全净膛率有显著相关(P0.05),SNP7与全净膛重有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9.
采用PCR-RFLP法检测96只荆江麻鸭THRSPα基因内含子的多态性,并对基因多态性与屠体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发现,本试验群体中未检测到AA基因型,仅有CC和CA2种基因型。其中C等位基因频率为0.9792,为优势等位基因。χ2检验表明,该多态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状态。结果表明:荆江麻鸭THRSPα基因内含子多态位点CA基因型个体活重极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1),C基因C型个体全净膛率、胸肌率和瘦肉率极显著高于CA基因型(P0.01),其他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碘添加水平对1~4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五龙鹅饲粮中碘的适宜添加水平。试验选用1日龄五龙鹅216只,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Ⅵ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0.4、0.8、1.6、3.2 mg/kg碘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4周。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4 mg/kg碘能显著提高鹅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P0.05),显著降低料重比(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4 mg/kg碘极显著提高了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P0.01),显著提高了屠宰率、腿肌率(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0.4 mg/kg碘极显著提高了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1),显著提高了血清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显著降低了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适宜水平的碘对1~4周龄五龙鹅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有显著影响。五龙鹅饲粮中碘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4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