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产量水平的内蒙古阴山地区马铃薯施肥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确内蒙古阴山地区马铃薯施肥现状,为实现内蒙古马铃薯的稳产增产和养分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内蒙古阴山地区连续 5年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基于马铃薯产量确定合理施肥量,对农户实际施肥量进行评价,分析农户施肥存在的问题。旱地马铃薯平均产量 16.6 t/hm2,水浇地马铃薯平均产量 35.9 t/hm2,水浇地马铃薯产量明显高于旱地马铃薯。旱地马铃薯施氮量介于 0~ 363 kg/hm2,平均 103.6 kg/hm2;施磷量介于 0~ 354 kg/hm2,平均 75.9 kg/hm2;施钾量介于 0~ 330 kg/hm2,平均 46.0 kg/hm2。水浇地马铃薯施氮量介于 45~ 471 kg/hm2,平均 224.5 kg/hm2;施磷量介于 0~ 393 kg/hm2,平均 172.4 kg/hm2;施钾量介于 0~ 414 kg/hm2,平均 167.7 kg/hm2。马铃薯的产量和施肥量变异均很大,且氮、磷和钾用量与马铃薯产量不同步。不管是旱地马铃薯,还是水浇地马铃薯,当产量水平由低到高,施氮过量的农户总的趋势是降低的,施氮量适中的农户比例逐渐增加,施氮不足的农户比例逐渐增多;施磷量分布趋势与不同产量水平施氮量分布类似;农户施钾不平衡主要表现为施钾不足。内蒙古阴山地区有 71.6%的农户不施有机肥,且有机肥施用量很低,平均 7.1 t/hm2。内蒙古阴山地区马铃薯养分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化肥施用过量和不足并存,有机肥施用量偏低。  相似文献   

2.
探明长期常规施肥下灌淤土小麦产量变化及其与施肥的关系,为灌淤土小麦施肥管理及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理论依据.采取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国家级土壤肥力长期监测点中灌淤土的4个代表性监测点常规施肥条件下小麦产量变化及其与施肥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灌淤土长期耕作施肥近20年,小麦产量呈现出极显著的增长趋势,年均增加117 kg/hm~2,多年平均产量5 354 kg/hm~2;无肥区小麦产量则表现为下降趋势,年减产50 kg/hm~2,多年平均产量1 420 kg/hm~2.小麦产量与化肥NP、总施肥量(有机加无机)NPK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前者呈对数关系,后者更接近直线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99 5、0.395 5.小麦肥料农学利用效率平均年下降速率0.250 1 kg/kg,施肥区相对于无肥区的多年平均增产率371%,其中,在单施化肥情况下,前者平均年下降速率为1.766 4 kg/kg,后者表现出下降趋势,但不显著;而有机无机配施条件下,则前者有上升趋势,但不显著,后者年均增加30.9个百分点.施肥是增加灌淤土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采取有机无机肥料相结合的方式,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适当控制磷肥施用量,增施氮钾肥可实现小麦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农户抽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山东省粮食作物上施用化肥的状况。通过对山东省不同地区2003年施肥状况调查并结合统计资料分析表明,粮食作物上施肥占化肥总投入的比例逐年在下降,但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却稳步提高。在氮肥的品种构成中,低浓度的碳酸氢铵提供了46.8%的施氮量,仍占有重要地位。山东省粮食作物单位面积化肥平均用量为251.1kg/hm^2,其中小麦平均施肥量最高,达到277.6kg/hm^2;另外就施氮量来说,玉米施氮量最高,平均用量为175.2kg/hm^2;小麦施磷量最高,平均用量为97.6kg/hm^2;薯类施钾量最高,平均用量为55.7kg/hm^2。从施肥的氮磷比例来看,小麦上施用化肥的氮磷比例为1:0.7,高于推荐施肥比例,玉米上施用化肥的氮磷比例为1:0.25,低于推荐施肥比例。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南安市丘陵旱地三种不同类型土壤上布置"3417"设计的平衡施肥田间肥料试验,验证NPK肥的施用效果,建立甘薯产量和施肥利润与N、P、K施用量的数学模型,得出在该条件下的甘薯适宜施肥量和比例。结果表明,甘薯施用NPK肥料均获得一定幅度的增产增值效果。获得最高产量的施肥量为154 3~173 6kg/hm2N,44 4~75 3kg/hm2P2O5,193 1~245 3kg/hm2K2O,N P2O5 K2O=1 0 26~0 43 1 24~1 41;最佳经济施肥量为140 0~162 0kg/hm2N,40 8~67 0kg/hm2P2O5,199 8~227 3kg/hm2K2O,N P2O5 K2O=1 0 25~0 41 1 23~1 64。低产田土壤适当增施N肥,P、K比例可以低些,中高产田土壤P、K比例要高些。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粮食作物的化肥施用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户抽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山东省粮食作物上施用化肥的状况。通过对山东省不同地区2003年施肥状况调查并结合统计资料分析表明,粮食作物上施肥占化肥总投入的比例逐年在下降,但单位面积化肥投入量却稳步提高。在氮肥的品种构成中,低浓度的碳酸氢铵提供了46.8%的施氮量,仍占有重要地位。山东省粮食作物单位面积化肥平均用量为251.1 kg/hm2,其中小麦平均施肥量最高,达到277.6 kg/hm2;另外就施氮量来说,玉米施氮量最高,平均用量为175.2 kg/hm2;小麦施磷量最高,平均用量为97.6 kg/hm2;薯类施钾量最高,平均用量为55.7 kg/hm2。从施肥的氮磷比例来看,小麦上施用化肥的氮磷比例为1∶0.7,高于推荐施肥比例,玉米上施用化肥的氮磷比例为1∶0.25,低于推荐施肥比例。  相似文献   

6.
我国柑橘氮磷钾肥用量及减施潜力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目的】明确我国柑橘主产区氮、磷、钾肥施用现状,为评估化肥减施潜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5年采用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走访,调查湖南、江西、湖北、广西、福建、浙江、重庆、四川、广东共9个省份2458户柑橘园单产水平及肥料施用现状。【结果】调查区柑橘权重平均单产为26480 kg/hm2,总体属于偏低水平。柑橘园氮、磷、钾肥年平均用量分别为494、364和397 kg/hm2,比例为1∶0.74∶0.80;99.2%的柑橘园施用化肥,仅47.8%的柑橘园施用有机肥,年均有机氮、磷、钾养分仅占总施用量的9.58%、19.6%和6.24%,有机肥投入严重不足。根据文献统计得出的柑橘建议施肥量推算,我国柑橘氮、磷、钾肥过量施用面积占比分别为57.3%、76.6%、69.1%,氮、磷、钾肥纯养分量分别过量36.2万吨、42.5万吨、35.5万吨,减施潜力分别为28.3%、48.2%和29.0%,其中以磷肥过量比例最高、减施潜力最大,以福建产区和柚类氮、磷、钾过量施用面积比例、过量投入量和减施潜力最大。【结论】我国柑橘平均单产水平偏低,氮、磷、钾肥过量施用严重,减施潜力大。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粮食作物施肥状况的评价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对山东省不同地区1046个农户1997年施肥状况调查表明,山东省粮食作物化肥施用中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农民偏重小麦施肥,小麦化肥氮全省平均280.0kg/hm2,有机肥氮90.4kg/hm2;玉米化肥氮208.5kg/hm2,有机肥氮33.0kg/hm2,均高于合理施氮量.计算结果表明,仅小麦超量施用化肥氮就达40万吨.合理施肥量范围内的农户比例不足20%,70%以上农户超量施肥.小麦玉米轮作周期施氮量已达到吨粮田的施氮水平,但产量只有吨粮田的70%山东省今后提高化肥增产效应需要重点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流式农田地下淋溶收集装置,研究设施蔬菜有机种植中有机肥与水的不同管理模式下氮素淋洗的变化特征,并对土壤-作物体系的氮素表观平衡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有机肥施肥量对淋洗液中NO3--N浓度有明显影响,并在施肥后60 d左右出现峰值,种植期间的淋溶液中NO3--N的平均浓度最高达到61.57 mg/L。施肥量明显影响氮素累积淋洗量,常规水肥管理(施有机肥N量718.2 kg/hm2,灌溉量1 200 mm)下氮素淋失量最大,为17.32 kg/hm2;而水肥减量管理(施有机肥N量359.1 kg/hm2,灌溉量700 mm)下,氮素淋失量明显降低,为10.78 kg/hm2。在0~90 cm的作物-土壤体系中,常规施肥管理下的氮素平衡值超过300 kg/hm2,而减半量施肥的平衡值在15.0 kg/hm2以下,有效地维持了系统氮素平衡。  相似文献   

9.
为了合理调控胡麻生产过程中氮、磷配施水平,以"陇亚杂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旱地胡麻耗水特性、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设2个施氮(纯N)水平:75kg/hm~2(N_1),150kg/hm~2(N_2);2个施磷(纯P_2O_5)水平:75kg/hm~2(P_1),150kg/hm~2(P_2),共4个施肥处理(N_1P_1,N_1P_2,N_2P_1和N_2P_2),以不施氮磷肥为对照(N_0P_0)。结果表明:2013年胡麻的农田耗水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2014年随着施肥水平增加至N2P1时,耗水量达到高峰,较N_2P_2处理显著增加10.23%;与N0P0处理相比,各施肥处理100—200cm土层的耗水量明显增加13.03~19.36mm。在胡麻现蕾至盛花期,2013年各施肥处理在此阶段的耗水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2014年以N_2P_1处理的阶段耗水量最大,较N_0P_0,N_2P_2处理分别显著增加19.25%和17.87%,说明氮磷配施有利于促进胡麻根系对土壤水分的吸收,尤其是深层贮水的利用,以满足胡麻生育后期的水分需求。两个生长季,胡麻的籽粒产量均表现为N_2P_1N_2P_2N_1P_2N_1P_1N_0P_0,且N_2P_1的籽粒产量显著高于N_0P_0处理44.27%~56.55%。胡麻的水分利用效率与籽粒产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施肥处理中以N_2P_1处理的最大,N_2P_2的次之,分别比N_0P_0处理显著增加30.23%~38.54%,20.50%~36.81%。可见,在本试验区同等肥力土壤条件下,氮磷施用量分别为150kg/hm~2,75kg/hm~2的高氮低磷配施(N_2P_1)是旱地胡麻高产节肥的最佳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0.
浙中红壤油菜田供钾特性和钾肥用量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吕晓男  陆允甫 《土壤通报》2000,31(5):228-231
通过多点田间试验研究红壤性水田油菜供肥特性和钾肥施用量 .1 8个田间试验施钾油菜籽增产幅度为 7.5~ 90 .8kg/亩 ,无钾区相对产量变幅为 48.2~ 93.1 % .1mol/LNH4OAc提取的土壤速效钾含量与无钾区相对产量之间达极显著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6 44 9 (n =1 8) .土壤速效钾的“临界水平”为80mg/kgK ,能满足 95 %相对产量的“足够水平值”为 1 5 0mg/kgK ,系统研究平衡施肥法中各参数的确定 ,并用平衡施肥法和施肥曲线确定油菜钾肥合理用量 ,两种方法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党参合理施肥量,在陇西县进行了“3414”施肥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当施N 208.8 kg/hm2、K2O 57.0 kg/hm2时,党参籽粒产量最高,为174.7 kg/hm2;当施N 104.4 kg/hm2、P2O5 108.0 kg/hm2、K2O 57.0 kg/hm2时,党参根产量为3 104.8 kg/hm2。施肥量为N 104.4 kg/hm2、P2O5 108.0 kg/hm2、K2O 57.0 kg/hm2时,党参单根干重和鲜重最高,分别为3.55、12.75 g;施肥量为P2O5 108.0 kg/hm2、K2O 57.0 kg/hm2时,干鲜比最高,达30.19%。不同氮、磷、钾配方对党参根长有显著差异,对根粗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在不施化肥的情况下党参的根长和根粗最大。在生产实践中应根据收获的不同经济产量选择合理的配方施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825个典型户地块、面积134.84hm2农作物施肥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各类种植模式地块投入肥料(折纯)平均为600kg.hm-2,其中化肥投入526.5kg.hm-2,有机肥投入73.5kg.hm-2,分别占总施肥量的87.8%和12.2%;农作物过量使用化肥,有机肥投入偏少,且化肥投入N、P、K结构比例不合理,典型户地块施肥水平不平衡;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5种施肥量处理[正常施肥量的0 (0 s)、1/8 (1/8 s)、1/4 (1/4 s)、1/2( 1/2 s)和1(1 s)单位]对醋糟混合基质栽培生菜生长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4单位施肥量(1/4 s)处理下醋糟基质的pH和EC值变化较其他处理平稳.1/4单位施肥量(1/4 s)处理下生菜茎粗、产量、根鲜重、叶鲜重最大,而1个单位施肥量(1 s)处理下上述指标最小.对采收时生菜品质的分析表明,生菜叶片内的硝酸盐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迅速上升,1个单位施肥量(1 s)处理下生菜叶片中硝酸盐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1/4单位施肥量(1/4s)处理下生菜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综合考虑产量和品质,采用1/4单位的配方(1/4 s)是适合醋糟基质栽培生菜的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14.
天津市设施菜地施肥现状及减施潜力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设施菜地存在施肥量过大、肥料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问题。通过对天津市设施菜地施肥现状调查,明确设施菜地施肥现状和存在问题,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  本研究对天津市193个设施蔬菜地块施肥现状展开调查,明确设施菜地施肥特征,估算肥料总养分和化肥养分减施潜力。  【结果】  天津市日光温室平均养分施用总量为N 775.6 kg/hm2、P2O5 715.5 kg/hm2和K2O 524.9 kg/hm2,显著大于塑料大棚对应养分平均施用总量N 670.9 kg/hm2、P2O5 584.5 kg/hm2和K2O 425.3 kg/hm2 (P < 0.05)。有机肥是设施菜地养分的主要来源,对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N、P2O5和K2O各自施用总量的贡献均超过50%。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中,化肥对磷 (P2O5) 施用量的贡献分别为44.2%和48.8%。从养分施用方法看,N、P2O5和K2O基施比例日光温室分别为79.4%、80.2%和73.5%,塑料大棚分别为70.2%、78.2%和67.4%,P2O5基施比例大于N和K2O。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平均养分施用比例 (N∶P2O5∶K2O) 分别为1.00∶0.92∶0.69和1.00∶0.87∶0.63。相比推荐施肥量,天津市设施蔬菜N和P2O5普遍施用过量,甘蓝和白菜K2O投入不足。设施菜地总养分 (N + P2O5 + K2O) 减施潜力在31.5%~65.0%,化肥养分减施潜力在22.4%~66.6%。  【结论】  天津市设施菜地养分以基施为主,其中化肥基施比例偏高,追肥养分比例过低,养分总量过量施用现象普遍。设施菜地基施化肥和追肥中P2O5比例偏高,养分结构不合理。主要设施蔬菜中,茄子、番茄和芹菜的N和P2O5施用总量远超过各自推荐施肥量,化肥养分减施潜力较大,是设施蔬菜肥料减施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河套灌区春小麦推荐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建立河套灌区春小麦施肥指标体系,指导科学施肥,20062008年在河套灌区分高、中、低土壤肥力水平设置春小麦3414肥料肥效试验141个。结果表明,河套灌区春小麦N、P2O5、K2O的农学效率平均分别为64、60、54 kg/kg; N的增产率为252%409%,平均335%; P2O5增产率为159%211%,平均184%; K2O增产率为72%90%,平均80%; 增产作用大小依次为氮肥 磷肥 钾肥; 随着土壤肥力水平的降低,施肥增产率升高,但单位养分增产量下降。根据土壤养分测定值和相对产量的关系建立了河套灌区春小麦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 全氮,极低(063 g/kg)、低(063085 g/kg)、中(085115 g/kg)、高(115156 g/kg)、极高(156 g/kg); 有效磷,极低(59 mg/kg)、低(59118 mg/kg)、中(118238 mg/kg)、高(238480 mg/kg)、极高(480 mg/kg); 速效钾,极低(906 mg/kg)、低(9061291 mg/kg)、中(1291184 mg/kg)、高(184262 mg/kg)、极高(262 mg/kg)。根据肥料效应确定了氮、磷、钾养分最佳施肥量与土壤养分的关系,建立了河套灌区春小麦基于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测定值的氮、磷、钾推荐施肥模型,初步构建了内蒙古河套灌区春小麦的推荐施肥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铜仁地区的花生平衡施肥试验证明 ,花生的合理施肥有极显著的增产增收效益。其中施氮 ( N) 2 8kg/ hm2 可增产花生 4 0 .7%~ 4 2 .3% ,施磷 ( P2 O5) 12 0 kg/ hm2 可增产花生34 .7%~ 61.5% ,施钾 ( K2 O) 75kg/ hm2可增产花生 2 3.0 %~ 2 3.2 %。施微肥 (硼、锌、钼、铜、铁 )可增产花生 7.0 7%~ 15.2 %。平均每投入一元氮磷钾微肥可分别增收 2 8.6~ 2 9.6,15.6~2 2 .3,9.1~ 9.5,3.8~ 7.4元。建议花生的 N∶ P2 O5∶K2 O配比为 10 0∶ 4 30∶ 2 60并添加微肥适量。平衡施肥在贵州的增产潜力很大 ,在贵州铜仁地区及其他相应地区有很大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沿海潮土大白菜氮磷钾施肥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莹  陈斌  丁华萍  仲崇平 《土壤》2012,44(3):408-412
以江苏省海安县沿海潮土、常年蔬菜地为例,采用"3414"田间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大白菜氮磷钾肥料效应,施肥对大白菜产量、效益、商品性、抗病性的影响,提出了合理施肥策略及目标产量施肥量。结果表明:氮磷钾合理配施大白菜产量、效益最高,商品率提高多达24.5%。增施钙肥,大白菜干烧心发病率降低13.2百分点,商品率提高7.6%。目标产量12~15万kg/hm2,总施肥量分别为纯N 225~255 kg/hm2、P2O590~105 kg/hm2;K2O 180~225 kg/hm2,比例以1:0.3~0.5:0.7~1为宜。  相似文献   

18.
研究稻田不同施氮量下的农学效率和环境效应,对水稻高效优质环境保护型生产和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在平湖稻区研究了不同施氮下水稻边际利润、最佳经济施肥量以及不同时期氮素利用率、土壤固定态铵、碱解氮及田面水铵氮浓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当地水稻最佳经济施肥量为235kg N/hm2;施氮225kg/hm2时当季氮肥利用率仅为31.2%。土壤固定态铵以及碱解氮含量均在水稻生长时期内逐渐下降,但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低氮处理促使土壤固定态铵含量有较大增幅,而高氮处理则使土壤碱解氮含量有较大增幅。在水稻不同生长时期的施肥后一个星期内,高于225kg N/hm2处理田面水NH4+-N急剧上升而后急剧下降;而75,150kg N/hm2处理田面水NH4+-N一直低于2mg/L。可见,浙北地区氮肥施用量保持在225kg/hm2为宜,过量施氮(超过225kg/hm2)将超过水稻的正常生长需求,造成土壤固铵量饱和,引起土壤碱解氮含量急剧上升,并导致田面水NH4+-N含量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9.
适宜施氮量降低京郊小麦-玉米农田N2O排放系数增加产量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明确京郊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农田的N_2O排放特征,寻求既能减少N_2O排放又保证粮食产量的切实有效措施,以京郊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农田为研究对象,运用静态箱法对8个施氮水平的农田N_2O交换通量进行了连续一年对比研究,每季作物施肥量分别为N0(0 kg/hm~2),N1(50 kg/hm~2),N2(100 kg/hm~2),N3(150 kg/hm~2),N4(200 kg/hm~2),N5(250 kg/hm~2),N6(300 kg/hm~2),和N7(400 kg/hm~2)。在N0-N7施氮量条件下冬小麦季N_2O排放量为0.08~0.52 kg/hm~2;夏玉米季0.26~3.70 kg/hm~2。整个轮作周期,小麦季各处理N_2O排放损失率为0.05%~0.13%;玉米季0.78%~1.02%。在京郊地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夏玉米季氮肥施入农田土壤后,土壤N_2O排放通量高于小麦季。京郊农田土壤N_2O排放通量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日变化规律。综合考虑本试验条件下施肥量、N_2O排放量和京郊地区潮土农田小麦-玉米产量,研究认为该轮作体系中每季作物的施肥量为N4(200 kg/hm~2)比较合理,可为合理施肥及估算中国农田温室气体排放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河西走廊有机肥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索东让  王平 《土壤通报》2002,33(5):396-398
河西走廊有机肥是以土粪形式投入农田的。通过 3年 10 0多个试验研究表明 ,土粪平均含有机质 2 6.3 g/kg、碱解氮 15 8.4mg/kg、有效磷 89.3mg/kg、有效钾 2 2 2 7.6mg/kg。生产上一般施入量为 75t/hm2 。单施平均增产 2 0 .5 % ,与氮素配施平均增产 12 .4% ,与磷素化肥配施平均增产 2 5 .4% ,在氮磷化肥基础上平均增产 4.6%。有机肥与氮素化肥配施表现为正交互效应 ,与磷素化肥配施当季交互效应不稳定 ,且较小 ,与氮磷化肥配施表现为负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