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天然林资源保护对于促进我国环保事业和生态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天然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直接的关系到人们生活环境的稳定性和优质性。要实现天然林资源保护可持续发展,利用不同的途径对天然林保护进行宣传、设计规划,开展系统全面的资源管理。保护天然林资源要与社会职能的发挥相适应。要积极地探索保护天然林资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德政工程;它能否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我国国计民生.天然林曾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鉴于中国的国情、林情,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必定会引发诸多的矛盾与问题,迫切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总结,提出解决的对策.本文则是笔者在对问题剖析的基础上,提出的若干政策建议. (1)转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提高全民保护天然林、改善生态环境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是资中县生态建设的重要工程,工程的建设质量关系到"构建青山绿水生态、建设绿色生态资中"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影响到广大农民的生存问题。为了提高工程的成效,就需要解决造林工程的科技支撑问题。文章通过分析退耕还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必要性,深入地探析了科技支撑工作面临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林业生态保护与天然林保护措施的实施是我国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主要途径。新时期,根据林业发展环境和天然林保护战略,并对林业生态环境加强保护,积极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可有效维护我国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基于此,在阐述了林业生态保护与天然林保护必要性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林业生态保护和天然林保护的作用,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经济生态化的背景下,天然林资源保护意义重大.从天然林保护概述入手,分析了天然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生态化的关系,指出天然林资源保护是环境与发展的重要前提,而经济生态化是环境与发展的明智选择.通过分析国外天然林保护的经验,认为生态资源经济化是中国天然林保护策略的选择,并以四川省为案例,分析了天然林生态资源经济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主要表现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已基本达成共识,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开始增强和天然林保护地区居民对经济来源的渴望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天然林生态资源经济化的关键: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建立伙伴合作机制,制定有利于天然林生态资源经济化的政策等.表4参13  相似文献   

6.
天然林保护工程中森林管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多省启动和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天然林保护工程重新划分了我国的森林资源,并建立了一套科学的保护、经营、开发天然林的体系,使我国天然林保护更加规范和有效。四川省是我国首批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省市,工程实施多年来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基于此,对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森林管护工作进行了探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提升森林管护的质量的对策,旨在提升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天然林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根基,但受到人类乱砍乱伐的严重影响,天然林面积快速减少,生态危机问题急剧加重。自1998年的特大洪灾以来,我国进行全方位的天然林资源保护,虽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力度增加,但天然林生态保护中潜在的问题对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很大的阻碍,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基于此,针对天然林生态保护潜在问题进行论述分析,提出保护对策,希望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作提供参考性价值。  相似文献   

8.
傅明宏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5):100-102
该文介绍了广德县集体天然林资源现状,天然林保护的成果,指出了天然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集体天然林保护的对策,以促进集体天然林保护工作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松桃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为例,首先从松桃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建设目标和建设任务谈起,然后就松桃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建设主要成效和取得的经验进行说明,最后就松桃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借此对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说明。  相似文献   

10.
新疆地处内陆,远离海洋,是典型的内陆性气候,由于新疆高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天然林保护工作面临很大困难。本文以新疆山地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高山地区林区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保护对策,旨在提高新疆山区天然林的管理水平和保护力度,加强山地天然林防护体系建设,有效保护天然林资源安全。  相似文献   

11.
云南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由于特殊自然环境的影响 ,云南天然林形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森林资源 .为解决云南省天然林面积锐减和质量下降、森林物种分布区逐渐萎缩和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森林生态功能和防护效益明显衰减、区域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等问题 ,作者通过对云南天然林进行森林景观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分类 ,展示了云南天然林景观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与景观分布格局 ;并从高度重视森林景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连续性和完整性的角度出发 ,提出云南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技术 .其中包括天然林的监测、评价、预测、预警、保护、管理、重建和健康调控等技术  相似文献   

12.
云南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由于特殊自然环境的影响,云南天然林形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上结构和功能最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森林资源.为解决云南省天然林面积锐减和质量下降、森林物种分布区逐渐萎缩和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森林生态功能和防护效益明显衰减、区域性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等问题,作者通过对云南天然林进行森林景观生态系统水平上的分类,展示了云南天然林景观生态系统的空间异质性与景观分布格局;并从高度重视森林景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连续性和完整性的角度出发,提出云南天然林保护与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技术.其中包括天然林的监测、评价、预测、预警、保护、管理、重建和健康调控等技术.  相似文献   

13.
选用坡度、坡向、植被盖度、裸岩率和农田分布特点5个主要指标划分小陇山林区天然林生态脆弱性等级,基于林种分布区域的生态脆弱性强弱,运用AHP结构层次分析法确定小陇山天然林林种优化方案。结果表明:小陇山天然林分布地段生态脆弱性强,现有林种一般脆弱(一级)等级面积占天然林总面积的5.12%,比较脆弱(二级)占24.62%,非常脆弱(三级)占43.35%,极端脆弱(四级)占26.90%;优化调整结果确定了小陇山天然林适宜发展的林种结构为水源涵养林49.10%、水土保持林14.65%、自然保护林18.60%、风景林8.66%、商品林8.99%;对各林种在生态脆弱等级中的分布结构做出科学规划,即降低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在各等级中所占面积比例,提高商品林、自然保护林和风景林的分布比例,其目的为该地区森林分类经营的实施和天然林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7项功能10个指标,以2001、2006和2011年布尔津县天然林区一类连清数据为基础,评估了新疆布尔津县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新疆布尔津县天然林资源的面积和蓄积量平均值分别为77 047.98 hm2和1 751.13万m3,各年森林面积分别为72 927.76、77 872.02和82 816.27 hm2;蓄积量分别为1 675.55万、1 762.76万和1 815.07万m3。新疆布尔津县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平均为50.34亿元/a,各年价值分别为41.80亿、51.72亿和57.50亿元。从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项看,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价值量最大,平均为35.59%;森林游憩价值增幅最大,2006年森林游憩价值是2001年的35.95倍;不同林分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其对应的林分面积排序一致。这说明布尔津县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森林面积、蓄积量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有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云南沾益海峰自然保护区地下森林群落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云南省沾益海峰自然保护区,查清保护区中的资源情况,对该区中特殊的地下森林(天坑)进行了详细的林业勘查,经踏查、采样、鉴定和分析,认为该地下森林在特殊环境下形成,受天然屏障保护,保存着较完整的原生植物类型,具有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特殊、区系成分异常、林层结构完整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太湖流域宜兴段生态公益林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太湖流域宜兴段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根据太湖流域水环境现状和水污染治理的需求,讨论了在太湖流域进行生态公益林建设的原则,提出了进行生态公益林建设、改造应当注重培育水源涵养林,尤其是混交林、复层林,从而增强森林的生态功能与观赏性。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水源林与水保林的区划与经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深入剖析了黑龙江省水资源存在的严重问题及森林与水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提高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的区划、经营、管护对策,为森林分类经营与天然林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山西省森林资源调查和生态定位监测数据,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建立森林生态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分布式方法测算了反映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11项因子16个指标,再通过层次分析法分层确定各个效益的权重,用综合指数法评价了2016年山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产生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山西省天保工程综合效益总价值为1193.02亿元·a^-1,是当年全省GDP的1.9倍,其中生态效益占78.83%,经济效益占19.30%,社会效益占1.87%。山西省天保工程综合评价指数为80.30,在生态效益中,以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和固碳释氧的价值占比最高(75%),而且阔叶林的总价值>针叶林。  相似文献   

19.
千岛湖地区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及其演替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开发公司所属山地天然森林群落中典型抽选15个群落进行群落结构与群落生态环境调查,运用植物生态学的数量分类方法,结合群落的生态外貌特征将该地区主要天然森林植被划分为6个植被型、13个群系,并在此基础上对各主要群落的演替趋势与保护利用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三峡库区多功能防护林建设途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建设,三峡库区环境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多功能防护林建设已成为改善、恢复与重建这一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长江三峡库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三峡库区多功能防护林建设的主要途径为:全方位培育保护和发展利用多功能防护林,合理安排树种配置和林种结构;封山育林与培育改造相结合;植树造林与定向培育相结合;提高科技含量,促进库区多功能防护林建设;建立健全多功能防护林营建监督管理措施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